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2)
2023(6113)
2022(5027)
2021(4645)
2020(3752)
2019(8225)
2018(7875)
2017(14269)
2016(7878)
2015(8898)
2014(8944)
2013(8889)
2012(8073)
2011(6951)
2010(7167)
2009(7062)
2008(7302)
2007(6498)
2006(5704)
2005(5382)
作者
(21411)
(18079)
(17830)
(17273)
(11376)
(8497)
(8153)
(6701)
(6671)
(6580)
(6142)
(5954)
(5886)
(5872)
(5816)
(5403)
(5327)
(5185)
(5133)
(5126)
(4540)
(4315)
(4189)
(4069)
(4059)
(4057)
(4030)
(4007)
(3538)
(3515)
学科
管理(35190)
(29507)
(28899)
经济(28830)
(26479)
企业(26479)
(26105)
(13774)
财政(12926)
(12526)
财务(12510)
财务管理(12467)
企业财务(11900)
(10325)
方法(10007)
(9911)
中国(9626)
(9608)
业经(8943)
体制(8531)
数学(8405)
数学方法(8331)
(6903)
银行(6896)
(6871)
制度(6870)
(6400)
农业(6189)
(6174)
地方(6068)
机构
大学(112009)
学院(111859)
(47755)
经济(46754)
管理(42179)
研究(36002)
理学(35686)
(35583)
理学院(35363)
管理学(34974)
管理学院(34755)
中国(29229)
财经(23347)
(22585)
(20916)
科学(18863)
(18353)
(17499)
财经大学(16919)
中心(16346)
经济学(15520)
研究所(14830)
(14231)
北京(14080)
经济学院(13920)
(13459)
(13084)
业大(13056)
(12930)
(12250)
基金
项目(69549)
科学(55419)
研究(54177)
基金(51305)
(43078)
国家(42705)
科学基金(37545)
社会(36156)
社会科(34293)
社会科学(34287)
(26965)
基金项目(26612)
教育(24923)
自然(22074)
(21745)
编号(21697)
自然科(21558)
自然科学(21553)
自然科学基金(21167)
(20495)
资助(20224)
成果(19118)
(16269)
重点(15761)
(15465)
课题(15419)
国家社会(15417)
(14993)
教育部(14589)
人文(14154)
期刊
(57922)
经济(57922)
研究(39091)
(34906)
中国(27356)
管理(17324)
学报(14919)
(14335)
科学(13507)
财经(12892)
大学(12628)
(12532)
金融(12532)
学学(12004)
教育(10978)
(10930)
经济研究(9284)
会计(9202)
农业(9177)
财会(8952)
技术(8745)
业经(8499)
(8005)
财政(8005)
问题(7240)
(6717)
通讯(6088)
会通(6075)
(5992)
(5781)
共检索到183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振一  
转换机制是振兴财政的关键何振一热烈祝贺《改革》杂志创刊十周年!我作为《改革》杂志创办时的参与者,眼看《改革》的成长,心情更是无比的喜悦。十年来,《改革》杂志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理论研究和宣传的前沿,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本着解放思想,百家争鸣的宗旨,就改...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官有顺  
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大批企业将面临着转换经营机制问题。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并非只在现行人事、财务、分配、奖励等制度方面作些加加减减,而是要按市场经济的运作要求,重塑新的企业制度,从行政机制转向市场机制,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以较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以实现价值为最终目标。目前企业转换机制所需的条件主要是: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部门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承担计划指令转向行业管理,由微观控制转向宏观调控;明确产权关系,通过股份制改造,明确国家、企业、个人在企业中的财产关系和权益;制定统一规则,造就市场环境。外贸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组建国有资产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蒋寄舟  
早在去年年底,李鹏总理在河南视察时就指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就是要砸烂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邹家华副总理,朱镕基副总理今年初在上海等地又多次重申了这个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方针。打破“三铁一大”的大气候正在形成,势在必行。我们施工企业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跟上中央的步伐,加强改革的力度,解决好施工企业多年来想解决而一直没有解决了的老大难问题。“难”,是经理们早就想动而不敢动,想改而不敢改,不改又没有出路。所谓“难”,是因为“三铁一大”的形成,根深蒂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政策的因素,观念的因素,经济的因素等等,确实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光耀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推动下,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已迈入一个新的阶段。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福州对外供应公司是一个国营中型涉外商业企业,就其服务对象而言,从历史上来看是特定的。但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深化,这种独家经营的格局被打破了,原来的经营优势也逐年消失,在货源,客源上从量到质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何把目前不适应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北京建工集团,前身为北京市建筑工程局、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至今,已跨过40个春秋。40年来,作为首都基本建设的骨干力量共完成各类公用与民用建筑5500万平方米,相当于解放前旧北京房屋面积的2.7倍。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500多项,为首都城市建设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贯彻《条例》的大潮中,北京建工总公司也面临着考验和选择。在对企业主客观环境论证的基础上,经市政府批准,北京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郎宝书  
转换机制需要“两轮驱动”郎宝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再次明确地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快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机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驱动力和约束力系统,是维系企业活力的核心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有效地与市场经济接轨,主动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耿大  
现今有些宾馆是由原来的政府招待型宾馆转轨而来的。它们如何转轨?转轨后又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这可以说是饭店行业中一个极为引人关注和值得讨论的课题。本期刊登的“接待型集团如何转换机制”、“浅谈政府系统宾馆的接待与经营一体化”两篇文章,介绍了这方面的经验,供有关宾馆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丁肇有  
转换机制加快发展丁肇有(中国大连国际合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0年代以来,大连国际公司发展较快、1991—93年连续3年经济效益成倍增长。1993年新签合同额886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7180万美元,外派人数3225人。根据外经贸部合作司和《国际经济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祥  
本文认为,军队审计平战转换机制是军队审计平战转换系统内在构造、各组成要素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协调,由平战转换预案、平战转换机构和平战转换平台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平时通过后勤(联勤)司令部门,战时通过作战指挥中心协调运作。健全该机制要在充分认识军队审计平战转换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明确具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实施程序,完善法规制度,加强理论研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岳少杰  
配套改革是转换机制 搞好国有施工企业的关键──对亏损企业调查得到的启示岳少杰1993年八、九月间,我们从32家国有施工企业近几年来总产值不断上升,而企业实现利润和上交国家财政的所得税逐年下降这一趋势出发,进一步深入企业作了典型调查和抽样测算、分析,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又乔  
发展工业振兴财政谢又乔(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巡视员高级经济师)今年以来,在国家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作用下,工业生产发展基本平稳,逐步接近年初预定的调控目标。初步测算,全年工业增加值可增长13%左右,增幅比上年回落近5个百分点。从今年工业运行的总体情况...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於鼎丞  
强化税收振兴财政一、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税收调控我国已确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并非“万能”。在这方面,西方国家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历程,逐步走出“市场万能”的误区,重视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当代中国,经济要上去,财力要充裕,财政要振兴,必须要搞活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种聪  郭雨溪  岳希明  
种业振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全方位夯实我国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推进种业振兴有利于提高我国种源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实现种业强国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基于我国种业发展历程的系统梳理,分析当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从种业体系建设与机制创新角度提出了相关优化措施与实施路径。结果表明,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种业发展成效显著,正从群众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向现代化转变。但是仍然存在种业全要素生产率低、品种自主创新能力低、育种基础设施落后等内在压力;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建立、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不健全、国际种企竞争和资本渗透等外在压力。研究表明,要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涉及政府、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等多个主体协同推进的,育种研发、生产、推广、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条的,政产学研用,育繁推服一体化体系。因此,提出要加大种业振兴扶持力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展育种创新、优化繁育基地、加快种业企业阵型构建等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文发  
一 随着企业转换机制的逐步推进,对金融工作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影响。从大的方面看,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信贷资金特别是技改贷款的需要将会出现一个新的高峰。企业转换机制,一条重要的措施是扩大生产规模,特别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车占平  刘鲁武  
当前,在深化企业改革,打破“一大三铁”,转换经营机制,搞好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应在效益观念上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由分散化向专业化转变。当前企业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除了与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没有化解、激励竞争机制不够完善有关外,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自身经营有很大关系。搞大而全、小而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