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53)
2023(15017)
2022(12860)
2021(12024)
2020(10327)
2019(23338)
2018(23228)
2017(45451)
2016(24428)
2015(27381)
2014(27042)
2013(27051)
2012(24659)
2011(22033)
2010(22114)
2009(20930)
2008(20691)
2007(18673)
2006(16581)
2005(14733)
作者
(70055)
(58486)
(57939)
(55098)
(37032)
(27891)
(26343)
(23122)
(22124)
(20857)
(19752)
(19679)
(18542)
(18235)
(17902)
(17660)
(17335)
(17276)
(16658)
(16599)
(14476)
(14230)
(14195)
(13576)
(13169)
(13084)
(12986)
(12913)
(11672)
(11535)
学科
(101852)
(101730)
经济(101598)
管理(82966)
(82431)
企业(82431)
(47691)
方法(46422)
数学(37092)
数学方法(36762)
业经(32837)
(32136)
农业(31760)
中国(25772)
(22366)
财务(22306)
财务管理(22269)
(22195)
企业财务(21111)
技术(19830)
理论(18287)
地方(18089)
(17695)
(17525)
(17468)
贸易(17459)
(17444)
(16990)
(16655)
(16553)
机构
学院(353187)
大学(348675)
管理(149441)
(145163)
经济(142253)
理学(129114)
理学院(127890)
管理学(126118)
管理学院(125472)
研究(109400)
中国(88647)
(73128)
(68397)
(68355)
科学(66231)
业大(55522)
财经(54284)
(54051)
(52603)
农业(52419)
中心(51327)
(49413)
研究所(48782)
北京(45546)
(42228)
经济学(42095)
(41745)
师范(41426)
经济管理(40238)
财经大学(40041)
基金
项目(237149)
科学(188098)
研究(176011)
基金(174182)
(149710)
国家(148307)
科学基金(129751)
社会(112845)
社会科(106597)
社会科学(106570)
基金项目(93254)
(93125)
自然(83884)
自然科(81992)
自然科学(81975)
自然科学基金(80541)
教育(78138)
(76233)
编号(72840)
资助(70845)
成果(57405)
(52576)
重点(51357)
(51054)
(50249)
课题(47581)
创新(47007)
(46259)
国家社会(46073)
人文(45251)
期刊
(166115)
经济(166115)
研究(103281)
(68578)
中国(64676)
管理(55257)
(53969)
学报(51516)
科学(49805)
农业(46305)
大学(40233)
学学(38490)
(36466)
金融(36466)
业经(32801)
技术(30114)
教育(29901)
财经(26351)
经济研究(23914)
(23657)
(22376)
问题(21983)
技术经济(19288)
现代(17510)
理论(17476)
(17150)
科技(16800)
商业(16351)
世界(15898)
实践(15816)
共检索到517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尚长风  殷国玺  张国华  罗先进  
有机农产品拥有较高的市场价格,因而有机农业耕作可以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方式。有机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而言,会产生诸多的正外部性,它有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常规农业转向有机农业的转换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风险,如果缺少外部干预力量,处于转换期的农业经营者从事有机耕作就会在总收益上出现巨大损失,由此导致有机农业推广的困难。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政府必须对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进行干预,通过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扶持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哲  
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对外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为带动相关产品、技术、服务输出,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我与有关国家互利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外商直接投资,标志着我国跨境投资进入了新时期。与此同时,201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对外投资出现了进一步加快增长的新情况,引发了国内外高度关注。当前,我国正处于对外投资"量质转换"的关键时期,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相同步,这是一个各方面风险因素叠加的阶段,机遇和挑战均前所未有。应科学分析当前对外投资增长的现实情况,立足于更好地服务国内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管理制度体系和政策措施,将长期制度建设和短期调控手段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永勋  刘某承  闵庆文  袁正  李静  樊淼  
高效农业技术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粮食产量增长,但同时也带来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传统农业文化逐渐消失等负面效应。哈尼梯田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具有生态价值、农业生产价值和景观价值等多重价值,保护哈尼梯田农业系统意义重大。通过有机生产提高稻谷价格的方式,推动农民继续种植水稻,可以达到保护哈尼梯田农业系统的目的。然而,从非有机到有机生产有一个转换期,这期间稻谷无法以有机产品的价格出售,所以,政府须给予一定的价格补偿才可保证农民利益和生产的持续性。论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获取哈尼梯田地区农户有机转换期种植投入产出状况和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状况,以及现代规模生产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敏  
为充分发挥保险参与农业风险管理的社会功能,政府应创新保险机制,拓展农业生产、加工及销售等环节的险种,提高参保率与赔付率;应着力优化补贴机制,扩大补贴险种的范围,拓展补贴对象,提高补贴标准,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责任比例;应完善农业巨灾分散机制,建立专门再保险机制和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应提高政府监管水平,优化监管机制及监管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顾银宽  
农业弱质性特征决定了农业信贷的高成本、高风险,农业信贷风险成为制约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通过财政、金融等各种政策对农业进行保护和支持已成为国际惯例。完善我国农业信用保障机制,政府对农业融资应采取全方位的倾斜和支持、加快立法进程,发展农地金融制度,完善农业保障制度,系统构建不同层次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新军  朱水连  
保险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市场上的交易及规模都是由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共同决定的,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既缺乏有效需求又缺乏有效供给。通过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农民及政府的行为分析,可知农业保险可以提高农民的期望财富量,政府补贴可以有效刺激农业保险需求和激励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供给,为有效地解决我国的农业保险中存在的供求不足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冯月英  
越来越频繁的农业巨灾风险已严重影响灾区乃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迫在眉睫。农业巨灾保险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农业保护理论决定了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政府应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配套措施和政策、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等措施,从而彻底解决农业巨灾风险带来的难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丁爱华  
农业保险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美国、法国、日本及亚洲的一些农业保险发达的国家,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农业再保险运行模式。我国农业再保险的健康运作也同样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要加快农业再保险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农业再保险基金,成立农业再保险公司。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英君  
近年来中国农业巨灾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对广大农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迫切需要对农业巨灾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文章从农户、保险市场和政府三方的理性选择角度,总结了中国农业巨灾风险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农业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以激励相容为核心概念的分析框架,并指出在创新设计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风险转移和防范机制时,应将政府纳入重要的考量维度,形成政府诱导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冠胜  
长期以来,农业风险管理的主体一直处于低效率与缺位状态,政府介入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回顾了不同风险时期政府在自然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中战略选择上进行的不同组合和侧重,对政府介入方式的绩效进行了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小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严重的巨灾风险,严重影响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目前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是政府救济和社会捐助,表现为政府大包大揽,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建立新型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制度的政府责任包括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健全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强化巨灾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思宁  赵家豪  
为探究有效防控农业有害生物的思路,从有害生物风险防控主体入手,将政府介入作为研究重点,运用博弈分析方法,探讨政府、外包公司、农户间的利益关系。首先,本研究分别对三方主体的两两博弈行为进行研究;而后,将三方主体置于一个框架进行分析,探究政府介入有害生物风险防控体系的重要性。结果表明:1)非政府参与下,外包公司与农户的调节速度相对较慢,难以达到理想状态,有必要引入政府规制;2)政府可以通过规制手段,补贴或惩罚外包企业,使其形成符合有害生物防控规范的市场行为;3)政府需要通过对农户培训、对生物农药的宣传,提升农户使用现代化防控措施的积极性;4)在三方共同博弈的前提下,各方的防控成本同时下降。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完善农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政府规制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荣芳  陆长生  范柏乃  
本文从增加风险投资的供给、促进风险投资的有效需求、降低风险投资的市场风险、提高风险投资的预期收益等多个方面比较深入地讨论了发展风险投资业的政府行为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国敏  
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特殊性的分析,认为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是由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决定的,这是一条客观规律,也是世界各国农业生产存在的普遍现象。因而.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刚性决定了政府对农业投资的客观必然性。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作者提出了增加政府对农业投资比重,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重点,调整农村金融政策,实行农业保护政府,建立建全各项农业法规等五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景江  
作者认为,在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应加强集体统的一面;将购销合同经公证机关公证,强化对购销双方的约束;按照自愿原则,在农村建立专业化的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并建立农产品加工或出口的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走贸工农一体的道路;地方政府要为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畅通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