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3)
2023(4463)
2022(3433)
2021(2954)
2020(2531)
2019(5598)
2018(5250)
2017(10332)
2016(5489)
2015(6000)
2014(5988)
2013(6027)
2012(5226)
2011(4359)
2010(4549)
2009(4577)
2008(5059)
2007(4634)
2006(4067)
2005(3918)
作者
(15370)
(13005)
(12722)
(11977)
(8262)
(6044)
(5855)
(4903)
(4753)
(4700)
(4454)
(4304)
(4254)
(4000)
(3972)
(3898)
(3874)
(3804)
(3642)
(3578)
(3128)
(3043)
(3010)
(2952)
(2951)
(2886)
(2817)
(2724)
(2566)
(2394)
学科
(62871)
企业(62871)
(55237)
管理(41971)
(29171)
经济(29115)
(17857)
业经(17185)
(16460)
财务(16458)
财务管理(16453)
企业财务(15647)
方法(14515)
技术(11802)
企业经济(11571)
经营(9590)
技术管理(9491)
(9365)
(8787)
(8698)
理论(7932)
决策(7893)
数学(7766)
数学方法(7753)
(7463)
计划(7168)
经济理论(7021)
(6851)
体制(6587)
(5992)
机构
学院(87735)
大学(82874)
管理(42724)
(40911)
经济(40372)
理学(36622)
理学院(36393)
管理学(36241)
管理学院(36064)
(21134)
研究(19996)
中国(18148)
财经(16808)
(16115)
(15148)
商学(14352)
商学院(14240)
(14229)
财经大学(12329)
经济学(12202)
经济学院(11109)
经济管理(11065)
(10729)
工商(10422)
北京(9687)
公司(9610)
中心(9290)
科学(9162)
(8826)
(8717)
基金
项目(52729)
科学(44604)
基金(41176)
研究(39977)
(33943)
国家(33555)
科学基金(32108)
社会(28589)
社会科(27285)
社会科学(27276)
基金项目(21812)
(21183)
自然(20453)
自然科(20079)
自然科学(20074)
自然科学基金(19815)
(17490)
教育(17486)
(16125)
资助(16028)
编号(15193)
(14727)
企业(13903)
(13744)
(13135)
创新(12566)
国家社会(12059)
(11832)
人文(11461)
重点(11078)
期刊
(48271)
经济(48271)
研究(23540)
管理(23000)
(22485)
中国(13216)
技术(10083)
科学(9527)
财经(9420)
财会(8792)
业经(8590)
(8196)
技术经济(7441)
经济研究(7208)
(7019)
金融(7019)
学报(6883)
会计(6684)
通讯(6145)
会通(6143)
大学(6139)
学学(6124)
经济管理(5846)
现代(5745)
问题(5580)
商业(5053)
(5046)
(4992)
企业(4992)
(4710)
共检索到129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有荣  
一、1992年全国扭亏增盈的 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992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通知》精神,把扭亏增盈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扭亏增盈责任制,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有的地区采取了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扭亏增盈目标,定期检查;有的地区建立扭亏基金,扶持亏损企业扭亏为盈;有的地区扭亏与贷款结合,鼓励亏损企业努力扭亏;有的地区重点抓亏损大户,进行对口帮促;有的地区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训声  
物资企业扭亏增盈的关键在于转变经营观念陈训声(北京物资学院教授/研究生部主任)物资企业能不能扭亏增盈,如何扭亏增盈,已成为物资系统关注的焦点。对此,有种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关键在于国家要提供一个宽松的宏观环境,松动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投资,降低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闽榕  
国有企业扭亏增盈中几个认识问题的思考李闽榕亏损企业尽快扭亏增盈,是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当前,国有企业在扭亏增盈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企业经营者和主管部门的同志对此有着种种不同认识,其中也包括一些不够客观和全面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有  刘金枝  
一、煤炭企业创新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煤炭企业经受了严峻考验和洗礼,近几年来,一直在低迷中徘徊。全国有80%的国有煤炭企业严惩亏损,有不少煤矿被迫关闭或停产、转产。如何摆脱困境,振兴煤炭、实现煤炭的可持续发展,除了继续深化改革,理顺机制,搞好总量控制之外,利用先进技术装备武装煤炭工业,煤炭生产效率,改善安全生状况、提高煤质、增加煤炭品种和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水平是煤炭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有效举措。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煤炭工业只有更加积极地改革开放不能面对入世带来的各种挑战,并充分利用各种发展机遇,加强与国外同行间的技术交流和经贸合作,而更好更快走向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有志  李俊杰  彭清华  邹新月  
一、转变观念,是扭亏 增盈的思想前提 面对同样的市场条件,为什么其他所有制企业能快速发展,而国有企业不景气呢?同属国有企业,同样的条件、同样的市场状况,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很快走出困境,不断发展,而有些企业则连工资都发不出去,医疗费都报不了呢?经营观念上的差别是其首要的思想原因。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那些思想觉醒早、市场观念树立早、内部改革进行早的企业,就率先在市场竞争中抢了先机、赢了优势。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就在于它们自诞生之日起,就无“皇粮”可吃,只有靠市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乾坤  
本文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就是由企业管理体制决定的企业运作原理,它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取决于企业管理体制,最终则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我国企业的经济机制有两大缺陷;即缺乏利益动力和自我约束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扬弃产品经济的残缺不全的企业经营机制,用市场经济的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加以更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是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途径是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应由单一国家所有制和准国家的集体所有制变为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占有制。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取消单一僵化的工资分配办法,实行按股本和活劳动分配“纯收入”的“复式”分配政策;其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缪长江  
本文将讨论“换脑筋”、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动态认识企业经营机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换脑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抛弃过去惯常的行为方式,即所谓“换脑筋”。一个社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教育学习、生活磨炼和摔打逐渐形成的,加之我们所处的一个超稳态社会经济体制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所养就的习惯势力惯性很强、积重难返,因此换脑筋绝非易事。譬如对于“人才流失”的认识是贬多于褒。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市场将得到迅速的发育和成型,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增盈工作中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性,决定了在它的运行中至少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的目标:第一,在国有企业的运行中,劳动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劳动效率和对资产的关切度。这是与劳动者在国有企业运行中的主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从湘乡啤酒厂看国有中小型企业扭亏增盈策略湘潭市国有中个型企业改革课题组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中小型国有企业在扭亏增盈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富有特色的探索工作,采用过各式各样的竞争方法:参与区域竞争或全国竞争,采用价格竞争或非价格竞争,进行技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琢  
要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以企业与市场关系作为主线,以人为中心、以职工为主体,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新思路。按照这个新思路,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要研究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当前,要企业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问题,理论界已经取得了共识。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光讲政企分开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落实《企业法》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破“三铁”也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全面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目前国有制大中型企业,多数属于有条件进入市场竞争和全面进入市场竞争的企业。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海清  
文章认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有助于把企业推向市场,有助于促进和带动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其意义不亚于农村由人民公社向家庭联产责任制的过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当前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下决心转变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制定科学、先进且针对性强的实施方案。实现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文章还就企业的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等三项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见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克浩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诸如“厂长、经理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承包责任制”等等。但是目前仍然举步艰难;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亏损,回天无术。症结是哪里?从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来看,关键就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无法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目前最有效的途径是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而实行股份制经济则是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有效形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永权  
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实质是在全民经济中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有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是指利益协调机制;第二层次是指效率机制。前者是基本的,后者是由前者源生出来的。不论是什么样的利益协调机制,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追求效率的机制。 追求高效率可以说是一切经济主体或利益主体的本能行为。或者说,没有不追求效率的利益主体。通常认为,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多利益主体往往是不讲经济效率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