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4)
2023(8377)
2022(6973)
2021(6180)
2020(5375)
2019(11791)
2018(11525)
2017(22212)
2016(12224)
2015(13724)
2014(13873)
2013(13665)
2012(12232)
2011(10858)
2010(11318)
2009(11346)
2008(11827)
2007(11012)
2006(10077)
2005(9678)
作者
(34572)
(28766)
(28657)
(27454)
(18587)
(13569)
(13110)
(10891)
(10883)
(10601)
(9819)
(9782)
(9716)
(9338)
(9124)
(8782)
(8556)
(8556)
(8313)
(8295)
(7379)
(7057)
(6910)
(6736)
(6628)
(6622)
(6430)
(6318)
(5775)
(5654)
学科
(74256)
企业(74256)
(70023)
管理(64285)
(51015)
经济(50891)
(26649)
业经(21797)
方法(21226)
(20541)
财务(20518)
财务管理(20493)
企业财务(19494)
(19438)
技术(14316)
(13957)
数学(13516)
数学方法(13366)
(13121)
体制(12449)
企业经济(12232)
(12223)
理论(12066)
(11905)
中国(11523)
经营(11507)
(11505)
技术管理(10592)
(10053)
银行(10047)
机构
学院(181954)
大学(179856)
(77852)
管理(76736)
经济(76196)
理学(64455)
理学院(63915)
管理学(63300)
管理学院(62926)
研究(53134)
中国(46217)
(44276)
(37131)
财经(33416)
(31770)
(29959)
科学(27136)
中心(25955)
(25207)
财经大学(24432)
(24157)
经济学(23447)
北京(23218)
商学(22788)
商学院(22589)
研究所(21676)
(21595)
业大(21071)
经济学院(20968)
(19366)
基金
项目(108379)
科学(88271)
研究(83146)
基金(81465)
(68231)
国家(67529)
科学基金(60988)
社会(55830)
社会科(52931)
社会科学(52916)
基金项目(42379)
(42278)
教育(38184)
自然(38013)
自然科(37175)
自然科学(37164)
自然科学基金(36605)
(34174)
编号(33220)
资助(32659)
(28077)
成果(27927)
(24838)
(24644)
(24121)
重点(23636)
国家社会(23199)
创新(22921)
(22631)
课题(22615)
期刊
(96977)
经济(96977)
研究(57645)
(41766)
中国(39294)
管理(36945)
科学(22420)
(22103)
金融(22103)
学报(21098)
(20116)
财经(18317)
大学(17884)
技术(17677)
教育(17484)
学学(16751)
业经(16198)
(15723)
经济研究(13744)
财会(13120)
问题(12053)
农业(11981)
会计(11242)
技术经济(10888)
(9799)
现代(9715)
经济管理(9382)
通讯(8947)
会通(8924)
(8857)
共检索到294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江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它不同于以往非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企业改革。扩大和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转变政府职能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当是一个正确寻求系统集合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机体,不能也不可能从某一方面、某个环节或以某个突破口来完成。实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只是为每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提供一种平等机会和环境,同时也会使一些企业面临着淘汰与破产的挑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文新   董军  
构造具有良性经营机制的微观基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针对当前企业经营机制之动力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发展机制、调节机制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改革两方面采取措施——调整产权关系;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民主管理和制度建设;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朝谦  辛益  
一、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现状1.自主权扩大了,但很不稳定。以往的企业改革,从本质上看都没有超出下放权力或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范围,而且企业能够得到多少、得到哪些自主权,都是由国家决定的,企业很难左右。调查表明,目前《企业法》规定的13项应该给予企业的自主权,基本落实的只有3项,部分落实和基本没落实的各有5项。在部分落实和基本没落实的10项自主权中,有些是曾经下放给企业后因国家治理整顿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被上收了,有些则是被主管部门和职能部门截留了。由于企业应该有多少、有哪些自主权取决于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意志,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洪峰  
一、转换机制与产权变革:二种改革战略的选择社会主义国家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面临以下三大难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扭曲的价格体系,一大批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其中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则是对传统国有企业的改造。计划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一切听命于政府的行政附属物,市场经济运行则要求企业是具有四自能力的商品生产者。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改造传统国有企业,这一点已形成共识,但是怎样改造国有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甘乾坤  
本文认为,企业经营机制就是由企业管理体制决定的企业运作原理,它决定着企业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经营机制的模式取决于企业管理体制,最终则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我国企业的经济机制有两大缺陷;即缺乏利益动力和自我约束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扬弃产品经济的残缺不全的企业经营机制,用市场经济的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加以更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实质是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途径是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应由单一国家所有制和准国家的集体所有制变为国家、企业、职工的共同占有制。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取消单一僵化的工资分配办法,实行按股本和活劳动分配“纯收入”的“复式”分配政策;其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缪长江  
本文将讨论“换脑筋”、落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动态认识企业经营机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换脑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关键是要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抛弃过去惯常的行为方式,即所谓“换脑筋”。一个社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经过较长时期的教育学习、生活磨炼和摔打逐渐形成的,加之我们所处的一个超稳态社会经济体制和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所养就的习惯势力惯性很强、积重难返,因此换脑筋绝非易事。譬如对于“人才流失”的认识是贬多于褒。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人才市场将得到迅速的发育和成型,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赖刚  熊德荣  
一、培育、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体系问题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目的是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而要把企业推向市场,首先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发展和完善市场体系。如果没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市场就没有足够的功能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泽喜  胡元  
经济效益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至外贸第一轮承包期末,速度与效益的矛盾已非常尖锐。新的外贸体制改革使效益有所提高,矛盾有所缓解,但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如何全面完善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从深层挖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从而保证我国外贸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乃是当前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琢  
要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以企业与市场关系作为主线,以人为中心、以职工为主体,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新思路。按照这个新思路,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要研究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当前,要企业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问题,理论界已经取得了共识。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光讲政企分开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落实《企业法》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破“三铁”也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全面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目前国有制大中型企业,多数属于有条件进入市场竞争和全面进入市场竞争的企业。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蒲海清  
文章认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有助于把企业推向市场,有助于促进和带动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其意义不亚于农村由人民公社向家庭联产责任制的过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当前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下决心转变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制定科学、先进且针对性强的实施方案。实现改革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文章还就企业的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等三项制度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见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元琮  
转换国营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以便有效地增强企业活力。改革以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措施,但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经营机制难以转换的原因,并探讨行之有效的改革对策。 1 改革以来,围绕扩大企业自主权采取了多项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表现:许多企业的主要自主权仍被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截留,对企业行使自主权附加许多限制条件,使企业难以行使。尤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克浩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诸如“厂长、经理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承包责任制”等等。但是目前仍然举步艰难;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亏损,回天无术。症结是哪里?从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来看,关键就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企业无法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目前最有效的途径是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而实行股份制经济则是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有效形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郑永权  
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实质是在全民经济中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企业经营机制有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是指利益协调机制;第二层次是指效率机制。前者是基本的,后者是由前者源生出来的。不论是什么样的利益协调机制,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追求效率的机制。 追求高效率可以说是一切经济主体或利益主体的本能行为。或者说,没有不追求效率的利益主体。通常认为,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多利益主体往往是不讲经济效率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蒋寄舟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发了,基本精神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条例》原则上也适用于施工企业。一、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是个初创的市场。八十年代初,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筑业作为突破口,改变了承揽工程任务方式,推行了招标承包办法,施工企业率先进入了市场。但这个市场体系极不完善,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