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9)
2023(11812)
2022(9931)
2021(9410)
2020(8021)
2019(18618)
2018(18274)
2017(35058)
2016(19099)
2015(22152)
2014(22214)
2013(21536)
2012(19834)
2011(18009)
2010(18646)
2009(17872)
2008(17019)
2007(15688)
2006(13692)
2005(12188)
作者
(54255)
(45194)
(44957)
(43318)
(28464)
(21708)
(20905)
(17630)
(17175)
(16209)
(15359)
(15211)
(14337)
(14210)
(14168)
(13948)
(13673)
(13260)
(13210)
(12983)
(11213)
(11121)
(11100)
(10431)
(10319)
(10261)
(10105)
(10097)
(9193)
(9086)
学科
(78455)
经济(78286)
管理(51845)
(51502)
(43991)
企业(43991)
方法(40144)
数学(34722)
数学方法(34100)
中国(28056)
(27166)
金融(27163)
(25159)
银行(25137)
(24273)
(21730)
(21441)
业经(18273)
(18216)
理论(16731)
地方(16640)
(14883)
(14344)
财务(14297)
财务管理(14263)
农业(14018)
企业财务(13587)
(13559)
贸易(13548)
(13286)
机构
大学(274298)
学院(270512)
(108368)
经济(105826)
管理(103079)
理学(88873)
理学院(87892)
研究(87810)
管理学(85933)
管理学院(85449)
中国(71879)
(57129)
科学(52808)
(51792)
(43861)
(43750)
中心(43062)
财经(41255)
(40851)
研究所(39613)
业大(39154)
(37214)
(36558)
北京(36306)
师范(36223)
农业(34378)
经济学(33861)
(33190)
(31187)
经济学院(30661)
基金
项目(176488)
科学(138322)
研究(130836)
基金(126249)
(108461)
国家(107511)
科学基金(92431)
社会(83002)
社会科(77768)
社会科学(77739)
(70629)
基金项目(65908)
教育(63121)
(59034)
自然(58596)
自然科(57281)
自然科学(57268)
自然科学基金(56226)
编号(54893)
资助(53037)
成果(46025)
重点(40113)
(39385)
课题(38477)
(37385)
(37063)
大学(35371)
创新(34425)
教育部(34212)
科研(33977)
期刊
(116237)
经济(116237)
研究(81526)
中国(56537)
(41667)
学报(41505)
(40382)
教育(38321)
(37324)
金融(37324)
科学(37229)
管理(36410)
大学(33105)
学学(29886)
农业(26438)
技术(24749)
财经(20904)
经济研究(18838)
业经(18720)
(17863)
统计(15632)
问题(15037)
(14335)
(13930)
技术经济(13723)
(13518)
图书(13431)
理论(13263)
决策(12848)
商业(12094)
共检索到407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柳翔浩  
以历史社会学研究范式为视角审视,大学治理走过了自治主导型、管治主导型、共治主导型三种治理模式接续转换的历程,形成了内在逻辑、制度逻辑、结构逻辑不断融合的脉络。这一历史过程是前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三种社会形态所形成的权力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管理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和服务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向大学场域的映射。自治——内在逻辑规定大学的学术轴心,管治——制度逻辑规制大学的运作秩序,共治——结构逻辑实现大学的民主协商和权力制衡,三者共同形成和谐共生的治理生态,展示出以善治为目标逻辑的大学治理现代化图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兴蓬  邓猛  
在社会分层的背景下,残疾人群体是获取资源最少的群体,又是离权力中心最远的群体,是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在融合教育理念下,他们有平等接受各种教育和活动的权利,并从学校融合走向社区融合,最终实现社会融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超  吴泽斌  
基于历史社会学分析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在时间轴上的演变历程,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下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脉络及其特征,进而提出新时代新形势下形成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的“政府——企业——个人”相融共生的工程造价管理生态体系,其中,政府规制保障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秩序,企业自治夯实工程造价管理的微观基础,个人执业昭示工程造价管理的未来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春光  胡丽萍  黄文彬  
大学学科知识发展的图像其实都反映了该时代的历史社会情境与知识观。古代大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学科知识是形而上学知识型与神学知识型,此种知识模式是与社会隔绝孤立的,是与社会现实相脱离的。进入现代性时期,大学的学科知识是现代科学知识型,大学建立了现代学科制度,随着技术性课程与实用性知识的兴起,学科更行分化与制度化,学科规训制度在此时期建立完备。到了后现代性时期,以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全球化为表征的新经济时代,大学学科与课程更加强调实用性、绩效性、职业化、产业化、科技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郑炎炎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一环,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审计质量发挥着保障作用。内部审计的监督、控制、评价、服务职能有利于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融合。本文以二者的含义为出发点,揭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分析目前实务界四种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良性互动模式的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敏  
在"准市场"机制的影响下引进水权与水市场制度来改革原有的政府主导的水资源配置绩效成为西部民族地区水资源问题治理的主要策略。通过农业节水和水权转换,地方政府将稀缺的水资源从农业配置到工业领域,从而实现工业落户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工业发展与水资源市场价值的提高,工业反哺农业推动了农民转产增收,并形成了农业节水自我强化的正反馈过程。基于"准市场"机制,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权转换发展出一种"以水生财、以财治水"的区域水资源问题治理模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  王漫雪  
政策性金融资源配置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合理性,有必要从社会学视阈分析社会互动、越轨、法律的社会控制作用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立法之间的逻辑关系。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行为的负向互动及越轨既是阻碍其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政策性金融法制生成的社会基础;加快政策性金融专门立法,不仅是规范和正向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有序运作的有效社会控制手段,而且是实现机构依法监管治理和法治化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制体系机制,促进我国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英  
沿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师生关系演变,可以分为基于家庭教育的亲缘关系、基于官府教育的权力关系、基于行会教育的利益关系和基于学校教育的法定关系四个阶段;比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以及教育形式制约下的师生角色,进一步挖掘师生社会关系形成的原因及驱动力等。以史观今,从我国职业教育师生关系演变轨迹中探讨现代师生关系的历史成因。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世强   伊巴代提·艾合买提   陈燕  
文章运用PESTLE 分析法,以历史建筑为切入点,对文旅融合背景下融入历史建筑的全民阅读推广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和法律因素进行探讨,旨在以新思路开启全民阅读推广服务新征程,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促进全民阅读与历史建筑的深度融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志毅  
对德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社会学的分析和建构在我国尚未完全开展,本文对此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开展德育评价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评价缺乏一套科学的内容、标准和方法。以考代评(以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代替品德评定)和包办代替(以班主任一次期末操行评语代替品德评定)的现象普遍存在,旧的德育评价模式因其脱离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而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连森  
产教融合的深入进行最终要落实到组织层面,即实现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组织融合。在组织社会学的视角下,职业院校和企业在组织性质、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及组织文化等方面既有差异性又有一致性。差异性决定了双方组织融合的阻力,一致性又为双方组织融合提供了可能。职业院校和企业在组织性质存在根本差异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三个方面实现融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惠琴  彭方雁  
在团队理论的基础上,界定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的内涵与特征,运用输入-过程-输出团队理论模型重点剖析师生团队、学科团队与项目团队三种类型科研团队的内在运行模式,提出以师生团队为支撑、以学科团队为龙头、以项目团队为纽带、以创新基地为平台,构建融合与创新的科研团队运行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汪海萍  
残疾观正在发生从医疗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社会模式的残疾观强调残疾问题是人权问题,也是社会和发展问题,主张以权利和支持作为处理残疾问题的方法。这一模式对智力障碍的认识更加客观,对智障人士的态度更为积极,关注权利、接纳、潜能和融合,可以作为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理论选择。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推进策略包括以宣传与沟通消除不健康的社会态度,以权利为本作为立法依据,以社会支持增强智障人士融入社会的能力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曦   葛扬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现阶段我国亟须从产业链“拉动”创新链转变为创新链“推动”产业链的融合模式,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思路。选取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构建衡量数字经济发展和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数字经济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有效手段,并且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增强创新链“推力”,从而推动我国“双链”融合模式转变;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增强东部地区创新链“推力”和中部地区产业链“拉力”,展现出良好的促进“双链”融合作用,但是在西部地区由于资源挤占问题会产生负面影响。研究有助于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厘清产业演进发展规律,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