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7)
2023(7625)
2022(6503)
2021(5990)
2020(5018)
2019(11328)
2018(11358)
2017(22105)
2016(12025)
2015(13211)
2014(13143)
2013(13059)
2012(12015)
2011(10958)
2010(11199)
2009(10711)
2008(10533)
2007(9768)
2006(8918)
2005(8202)
作者
(32562)
(28204)
(27291)
(26227)
(17322)
(13515)
(12287)
(10628)
(10514)
(9801)
(9566)
(9148)
(8794)
(8694)
(8694)
(8348)
(8117)
(8071)
(7938)
(7785)
(7100)
(6786)
(6672)
(6527)
(6323)
(6277)
(6238)
(6074)
(5561)
(5436)
学科
(50786)
经济(50702)
(45283)
(44963)
管理(34897)
农业(29955)
(24219)
企业(24219)
业经(16870)
(16429)
方法(16180)
(15472)
数学(14480)
数学方法(14387)
(14277)
贸易(14272)
(14125)
中国(13191)
(11888)
(11866)
农业经济(10014)
地方(9738)
(9362)
(9167)
农村(9160)
(8858)
银行(8852)
体制(8791)
土地(8639)
(8527)
机构
学院(171674)
大学(167450)
(79118)
经济(77690)
管理(67583)
理学(58067)
理学院(57588)
管理学(56904)
研究(56888)
管理学院(56611)
(47301)
中国(46561)
(37077)
农业(35647)
(33811)
科学(31163)
业大(30506)
财经(28225)
(27901)
中心(27752)
(27648)
(25643)
研究所(24599)
经济学(23961)
农业大学(22024)
经济学院(21727)
经济管理(21711)
(20564)
财经大学(20357)
北京(20321)
基金
项目(112114)
科学(89632)
研究(87244)
基金(82911)
(70784)
国家(70088)
科学基金(60750)
社会(58464)
社会科(55138)
社会科学(55128)
基金项目(43997)
(43970)
教育(37934)
编号(36812)
自然(35969)
(35348)
自然科(35102)
自然科学(35095)
自然科学基金(34495)
资助(32371)
成果(29544)
(29057)
(28272)
(26569)
国家社会(24992)
(24914)
重点(24368)
课题(23697)
(23636)
(23157)
期刊
(95292)
经济(95292)
(53346)
研究(51560)
中国(39836)
农业(35782)
(28481)
学报(24108)
科学(23274)
业经(21438)
(21184)
金融(21184)
管理(21007)
大学(20259)
学学(19359)
(16321)
问题(14413)
教育(14344)
农村(14241)
(14241)
财经(14031)
技术(13882)
农业经济(13812)
经济研究(12320)
(11957)
世界(11610)
(10133)
经济问题(10082)
(9937)
农村经济(9339)
共检索到269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楝子  陈悦  
宅基地确权政策以及二元化的城乡土地市场价格,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不一,配套激励机制缺失,是影响重庆市转户农民宅基地退出的主要因素。构建系统合理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调动转户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应建立以实有面积为准的农民宅基地确权登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实物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合理的补偿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和完善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激励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宏龄  林铭海  
基于重庆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区)涪陵区、大足区的调查数据和推拉理论,从城镇、农村各自的"推力""拉力"方面共选取24个变量,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与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农村的推力主要在于农村不利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的物质环境和宅基地闲置;农村的拉力主要来自生活惯性、熟人社会的归属感,以及对下一代生活居住的考虑。城市的拉力主要来自较高的收入水平、较好的文化氛围;城市的推力主要在于房价太高、日常花销大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经济因素在农民抉择中起决定性影响,而后续发展以及心理适应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霄  
本文利用对重庆市"两翼"地区101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状况、家庭需赡养的老人数量、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的多样性选择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正向影响;家庭成员务工工作变换频率、家庭需抚养的子女数量、现有住房面积、宅基地面积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同时,主要从事农业经济活动、宅基地退出后以低价租住廉租房、公租房以及将宅基地用于出租等非自住用途的农民,更可能不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而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在城镇购房情况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扬彬  顾汉龙  宇阳  何雨晴  
本文基于沈阳市3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了农户分化和宅基地价值认知在两者间的中介及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农地转入行为显著削弱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而农地转出行为显著增强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农户分化对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起完全中介作用,农地转入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削弱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6.81%,农地转出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增强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7.33%;农户宅基地价值认知发挥部分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入户,宅基地保障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出户,宅基地资产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对于明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群体,针对农地流转行为不同的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沁  
农户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获得市场化对价而有偿退出宅基地,但目前试点地区存在适用情形不一致以及混同于无偿退出和宅基地强制收回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允许进城落户农民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私法调整规范存在缺失。在城乡建设用地统一要素市场的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的交易市场愈发完善,该制度具备了通过市场价格和市场机制调整农户退出宅基地取得的“对价”的规范基础。而民法典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中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资格权、成员权、土地发展权的权利类型能够最大程度区分不同的权利客体“对价”,由此成为统一构造宅基地有偿退出私法规范的基本路径。在制度层面,因有偿退出是一种典型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以此为主线,法律行为制度可以统合不同权利类型的有偿退出,并通过团体法的约束和限制最终构建不以户口作为判断农户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私法规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沁  
农户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获得市场化对价而有偿退出宅基地,但目前试点地区存在适用情形不一致以及混同于无偿退出和宅基地强制收回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允许进城落户农民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私法调整规范存在缺失。在城乡建设用地统一要素市场的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的交易市场愈发完善,该制度具备了通过市场价格和市场机制调整农户退出宅基地取得的“对价”的规范基础。而民法典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中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资格权、成员权、土地发展权的权利类型能够最大程度区分不同的权利客体“对价”,由此成为统一构造宅基地有偿退出私法规范的基本路径。在制度层面,因有偿退出是一种典型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以此为主线,法律行为制度可以统合不同权利类型的有偿退出,并通过团体法的约束和限制最终构建不以户口作为判断农户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私法规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泽颖  孙灵  
当前我国农村宅基地普遍存在着低效闲置的问题,构建起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对农村宅基地在退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推力与补偿机制,指出在构建补偿机制的过程中应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做出科学的规划,提高农民的福利,实现公平的补偿与利益分配。只有这样,农村宅基地退出才会拥有足够的推力,获得农民的支持与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东辉   万子涵   侯美鹏   杜志章  
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是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经过一段时间试点,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主要面临着农民腾退意愿不高、村集体回收能力不足以及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推动该机制进一步完善,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切实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好农民切身利益;再就是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既要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也要防范化解可能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此外,还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重点明确宅基地的物权属性和法权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骆东奇  
研究目的:宅基地退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退地补偿息息相关,研究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差异性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服务决策。研究方法:基于重庆市890份农民实地调查数据,应用多元离散选择模型(Logit)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1)传统农区的农民更愿意选择货币补偿;城乡结合部(街道办)的农民更愿意选择安置补偿;农民修建补偿选择率总体偏低,区位差异并不明显;(2)农民货币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非农务工收入、新居住地适应性;(3)农民安置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农房是否自住、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村基础设施状况;(4)农民修建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房造价、农房是否新建、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5)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因素可能对农民选择受偿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没有一个自变量同时对三个因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应针对农民受偿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行产异化的补偿措施,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传统地区,强化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现金补偿力度。对于经济较为发达、区位条件较好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应加大安置补偿力度,以保障退地农民的居住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卢艳霞  胡银根  林继红  戴勇毅  
浙江丽水等地通过旧村改造、移民下山,海宁等地通过"两新"建设等积极推动农民宅基地退出和置换。农民拆除原有宅基地,可以按统一规划在原址重建、异地重建新房,也可以选择入住统一建设的公寓房,到县或镇购买经济适用房,或者直接获得现金补偿。但宅基地退出存在4个两难:整村推进还是零星搬迁?先拆后建还是先建后拆?节约指标留在村里还是卖到城里?旧宅基地是复垦为耕地还是因地制宜?规范有序引导农民宅基地退出的建议:一是因地制宜,赋予农民多样化选择的权利;二是整体谋划,分步推进农民宅基地退出;三是严格控制,规范节余指标的使用和收益分配;四是加强监管,维护农村土地管理秩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同山  
问卷调查发现,农民有较强的宅基地退出意愿。为考察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笔者在农民宅基地退出决策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农民与宅基地分离的程度,把宅基地退出细分为资产化(潜在退出)和直接处置(完全退出)两大类,进而运用mvprobit模型计量分析影响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对宅基地有较强的资产化和直接处置意愿;他们是否愿意退出宅基地,主要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量、有关信息接触、与邻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荣耀  叶兴庆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引发了对农村宅基地优化配置的政策考量。本研究利用重庆市梁平区、四川成都市温江区和四川泸州市泸县716个农户的微观数据,在农户乡城人口流动宅基地处置决策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农户的宅基地处置选择及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研究表明,有偿退出超过流转,成为农户宅基地处置的首要选择;相对于流转,男性、受教育水平较高、承包地退出和距县城较远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有偿退出宅基地;农户对于宅基地有偿退出和流转有着不同的决策考量,在农户个人特征、家庭规模、宅基地使用情况、农地依赖、产权认知、所在村地形和区位因素方面有着不同的体现。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应坚持农户自愿为前提,明确宅基地有偿退出和"三权分置"的政策指向群体,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设计,拓宽试点内容,为农户提供多元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铁小军  赵成胜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和途径,有效促进了农村土地向规模集中,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笔者通过在盐城市的实地调研,了解了农村土地整治中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工作实践,在归纳总结盐城市做法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工作实践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核心机制是农民自愿和补偿价格市场化,确保农民权益不受损。补偿项目主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保海  张会萍  
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考察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变迁史,经历了从私有到公有,从任意流转、限制流转再到今天的鼓励退出四个阶段。目前农村宅基地退出还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宅基地流转平台,宅基地退出缺乏激励机制,农民宅基地腾退意愿不强,利益分配不明等因素。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必须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构建宅基地流转平台,制定合理的宅基地退出激励机制,增加农民非农经济收入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张勰  陈晓航  
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有偿退出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实践中或为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而损害农民利益,或因忽视了土地市场规律而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基于四川、重庆、浙江、西藏、吉林等地的实地调研,从宅基地退出涉及的产权主体和实施主体角度归纳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类型,分析不同主体情景下的成效与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实践有是否履行住房保障职能两种情景,根据政府介入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又可细化为农民偶然退出、隐性市场行为、经济或社会导向型政府主导等类型,尽管实施主体和驱动力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退出主体不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