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4)
- 2023(5953)
- 2022(5179)
- 2021(5058)
- 2020(4417)
- 2019(10226)
- 2018(10527)
- 2017(20111)
- 2016(11389)
- 2015(13263)
- 2014(13679)
- 2013(12941)
- 2012(11791)
- 2011(10504)
- 2010(11100)
- 2009(10280)
- 2008(10163)
- 2007(9232)
- 2006(8289)
- 2005(7544)
- 学科
- 济(42190)
- 经济(42126)
- 管理(31839)
- 业(28018)
- 企(23446)
- 企业(23446)
- 方法(19890)
- 数学(17558)
- 数学方法(16966)
- 农(12383)
- 中国(12281)
- 财(10650)
- 制(10610)
- 学(10263)
- 理论(10182)
- 业经(8777)
- 体(8172)
- 地方(7978)
- 银(7882)
- 银行(7860)
- 农业(7526)
- 行(7492)
- 贸(7161)
- 贸易(7155)
- 融(6998)
- 金融(6991)
- 易(6933)
- 教学(6831)
- 教育(6522)
- 和(6340)
- 机构
- 学院(158926)
- 大学(155958)
- 管理(58393)
- 济(57265)
- 经济(55690)
- 研究(53753)
- 理学(49000)
- 理学院(48447)
- 管理学(46979)
- 管理学院(46713)
- 中国(42032)
- 科学(35065)
- 京(34581)
- 农(29234)
- 所(28883)
- 财(28487)
- 江(26284)
- 研究所(25878)
- 中心(25126)
- 业大(25065)
- 农业(22801)
- 北京(22307)
- 财经(21414)
- 范(21340)
- 州(21129)
- 师范(21068)
- 技术(21025)
- 院(19577)
- 经(19135)
- 省(18901)
- 基金
- 项目(101583)
- 科学(78095)
- 研究(74010)
- 基金(69902)
- 家(61793)
- 国家(61271)
- 科学基金(51423)
- 社会(42651)
- 省(42544)
- 社会科(40184)
- 社会科学(40172)
- 教育(36164)
- 基金项目(35745)
- 划(35464)
- 自然(34553)
- 自然科(33798)
- 自然科学(33787)
- 自然科学基金(33109)
- 编号(31791)
- 资助(30865)
- 成果(26942)
- 课题(23735)
- 重点(23389)
- 发(21470)
- 部(21136)
- 创(20950)
- 计划(19518)
- 创新(19494)
- 科研(19323)
- 项目编号(19093)
共检索到249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荣兆梓 陈旸
本文完成了三项独创性工作:(1)清晰界定了转形问题的A体系与B体系,并且论证了B体系与《资本论》理论逻辑的一致性;(2)解决了运用B体系进行实证计算的若干方法问题,使得计量能更严格地遵循理论模型的规定进行;(3)接此方法处理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得到符合模型要求的商品价值向量和生产价格向量,验证了马克思的"总量相等二命题"可以实现。本文计算结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市场价格对生产价格的偏离程度较小,对商品价值的偏离程度较大,这与之前多数文献报告的结论不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荣兆梓
转形问题是马克思在研究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形理论中的一个遗留问题,即按照生产价格计算成本,或者说成本价格"修改了的意义"带来的数值误差问题。转形问题的百年争论是相关数理模型的建立、检验和调适过程,关键是要沿着马克思的研究路径推进马克思的工作,"把他的转形程序坚持做下去"。本文认为马克思只完成了对初次转形的考察,得出的结论不仅适用于初次转形,也适用于此后每一个单次转形,但诸如"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的结论却与多次转形叠加结果不吻合。关键是转形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资本流通的购买和售卖阶段,以往研究只注意售卖阶段,忽略了购买阶段中成本价格和购买盈余的变化,因此不能理解单次转形结果与N次转形叠加的差异。本文构建的C体系在转形轮次和转形阶段划分基础上提出了可变资本成本计算规则:在总剩余价值率不变前提下,可变资本与净产品生产价格同方向同比例变动,从而建立"一个总量相等,一个总比率不变"的转形模型,形成内在逻辑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转形问题解决方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白暴力
英国经济学家塞顿的论文《转形问题》在价值转形问题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说明:首先,这篇论文,建立了“价值转形问题”的一般公式,在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上,塞顿的这项工作是具有重要贡献的;其次,这篇论文,将“价值转形问题”的讨论从对“不变性公式”的选择转到对“特殊模型”的选择之上,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但是,另一方面,这篇论文认为:“价值转形问题”只能在特殊模型中得到解决,马克思转形理论量的完善性只能在特殊条件下成立,这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
关键词:
塞顿模型 价值 生产价格 转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维春 董士波
对我国目前工程造价指数编制与发布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论述了我国在工程造价指数编制与发布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所存在的缺陷和差距,最后给出了解决缺陷问题和缩短差距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程造价 指数体系 计算模型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史晋川
价值转变为生产价格这一“转形问题”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论题。本文在回顾“转形问题”争论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斯拉法的“标准体系”来充当“不变价值尺度”,从而为解决“转形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价值 生产价格 转形 标准体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伟
转形问题传统解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忽视货币。在古典解法和斯拉法解法终结之后,转形问题研究在近20年来的发展是围绕着“新解释”理论和分期单一体系学派的主线进行的。“新解释”与分期单一体系学派通过重视货币价值(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示的倒数)对于马克思价值-价格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思路,通过货币价值直接链接了价值与市场价格。“新解释”和分期单一体系分别在自己的意义上证明了马克思基本理论的正确性。但是货币价值的决定却是复杂的,价格由抽象劳动建立起来的方式是复杂的,需要一个可以恰当处理这种复杂性的理论来解释。虽然“新解释”和分期单一体系提出了围绕价值形式、劳动力价值、货币价值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动态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亮 樊涛 慕群 周春雷 许中平
基于“电—碳计算模型”计算方法和步骤,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自评估分析法和对比验证分析法,对模型输入指标、模型计算过程、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全过程、全环节评估,保障模型计算结果和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建立碳排放核算方法评估标准体系,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场景应用需求制定推广应用规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冯金华
到目前为止,所有以偏离系数为特征的价值转形模型都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作为这些模型的解的偏离系数有可能总是等于1。实际上,在任何一个合理设置的偏离系数转形模型中,只要假定"两个总量相等",即整个社会全部产品的生产价格总量等于价值总量以及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则所有的偏离系数都将等于且只能等于1,从而,所有产品的生产价格都必然等于相应的价值。因此,价值转形是一种"伪转形",价值转形问题是一个伪问题。
关键词:
价值 生产价格 偏离系数 价值转形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冯香凝 王金秋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价值规律(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平均化为生产价格)要以不断波动的利润和价格来具体贯彻的理论,生动地说明了价值决定原理,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这是现实中每时每刻发生的价值转形过程,是动态过程和静态结果统一的现实过程和历史过程。沈文不仅将价值转形的动态过程和静态过程割裂开来,选择放弃动态过程而着重研究价值转形的静态过程,而且在静态分析的范围内,重蹈了鲍特凯维茨被再生产平衡关系干扰转形分析的覆辙。
关键词:
价值转形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再生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党晓峰
B类超市对城郊普通社区居民的生活以及就业都有一定的影响,然而B类超市目前普遍面临经营困境。采用作业成本法加强B类超市成本管控能力,是促进B类超市应对市场挑战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分析了B类超市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探索了B类超市作业成本法计算体系设计的原则,并以案例企业为样本完成作业成本法计算体系设计及试算,为B类超市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B类超市 作业成本法计算体系 成本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韦云 唐国强 徐俊杰
文章主要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依据指标体系建立遵循的原则,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成两个步骤初选和筛选。采用传统的指标选取方法初选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初选指标在系统内的权重,采用重要性指标筛选法确定累积权重的临界值,依据临界值进行指标的最终筛选。弱化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得出更加客观的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可
价值是长期历史中形成的"社会规则",具有与价格不同的时间语境和演化意蕴。在劳动分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随着社会进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分工的干扰,使得"非生产阶级"能够分得部分剩余价值,价值转形的困难便由此而来。当代持续增长的剩余价值不断配置给社会各阶层与各个利益集团,不断地"扭曲"原有的价值体系,社会结构因此而越来越复杂,同时也突破了转形问题中"两个等于"的假设。最终技术进步导致单位产品中劳动耗费不断降低,导致物质生产原则取代价值原则,达到价值体系演化的终点。因此,价值向价格的转形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与其陷入数学论证的困境,不如另辟蹊径寻找一种演化的解读途径。
关键词:
价值体系 价值转形 价值转移 数学解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严金强 马艳 蔡民强
目前关于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大多注重转形结果,特别是"总计一致二命题"的分析,将其视为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的核心命题,往往陷入转形的"技术陷阱"。其原因在于忽视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促使价值转为生产价格的动态化作用机理;二是体现活劳动价值一元论的"第三个不变性方程"。本文在构建基于资本流动和"第三个不变性方程"的动态价值转形模型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软件matlab对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动态形成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演示,以展示价值转形的动态转化机制,验证"等量活劳动创造等量价值"的转形命题,论证动态转形模型的合逻辑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动态转形 平均利润率形成机制 不变性方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荣生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要素,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变化。数据导向审计是充分利用数据进行审计的技术与方法,是数字化时代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审计风险模型的发展出发,对实施数据导向审计的必然性进行深入论述;创造性提出了数据导向审计的审计风险模型,并系统分析了其构成要素的相关审计方法体系;最后指明数据导向审计的实现路径,并具体论述了实现路径的具体措施。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构建数据导向审计体系丰富理论基础,而且能促进数据导向审计体系构建,为实施数据导向审计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仲华 赵又霖 陆颖隽
信息资源云独有的特点与信息资源云知识服务特有的本质内涵,决定信息资源云体系及服务模型应该全面而系统地考虑网络信息资源的重构、云用户的体验行为等相关因素,因此文章首先介绍采用云思想得以完成信息资源云知识服务体系的前提条件,然后分析信息资源云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最后详细阐述服务体系的具体实现方案与流程。
关键词:
信息资源云 知识服务 云计算 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