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732)
2021(791)
2019(1626)
2018(1651)
2017(3447)
2016(2042)
2015(2473)
2014(2615)
2013(2634)
2012(2586)
2011(2271)
2010(2492)
2009(2456)
2008(2656)
2007(2522)
2006(2504)
2005(2529)
2004(2304)
2003(2128)
2002(2034)
作者
(6381)
(5189)
(5124)
(5078)
(3300)
(2505)
(2344)
(2033)
(1951)
(1942)
(1796)
(1786)
(1671)
(1670)
(1640)
(1589)
(1545)
(1522)
(1476)
(1469)
(1391)
(1298)
(1261)
(1243)
(1219)
(1193)
(1133)
(1122)
(1101)
(1072)
学科
(7569)
经济(7547)
管理(6979)
(6725)
(5318)
企业(5318)
(3625)
(3563)
(3367)
中国(3127)
(2400)
(2392)
银行(2392)
(2238)
农业(2223)
税收(2170)
(2144)
(2110)
财务(2097)
财务管理(2087)
业经(2019)
(1984)
贸易(1982)
企业财务(1939)
(1928)
(1924)
(1915)
制度(1892)
(1892)
地方(1803)
机构
学院(30985)
大学(30553)
(12220)
经济(11812)
研究(11297)
中国(10688)
管理(10409)
(8013)
理学(7747)
理学院(7654)
管理学(7470)
管理学院(7418)
(7133)
(6514)
科学(6284)
(6116)
中心(5645)
财经(5428)
研究所(5317)
北京(5220)
(5133)
(4781)
(4767)
(4696)
(4656)
师范(4648)
人民(4625)
(4541)
银行(4371)
(4194)
基金
项目(13134)
研究(11267)
科学(9773)
基金(8356)
(6700)
国家(6613)
社会(6215)
社会科(5768)
社会科学(5765)
成果(5606)
(5385)
编号(5306)
科学基金(5286)
教育(5218)
(4394)
课题(4123)
资助(4080)
基金项目(4054)
(3540)
(3467)
(3190)
(3179)
阶段(3175)
项目编号(3106)
重点(3026)
阶段性(2931)
自然(2925)
(2885)
自然科(2832)
自然科学(2832)
期刊
(19874)
经济(19874)
研究(13047)
中国(7930)
(6894)
(6032)
金融(6032)
(5440)
教育(5054)
管理(4684)
业经(3453)
学报(3391)
农业(3284)
科学(3221)
问题(2992)
财经(2927)
技术(2732)
大学(2669)
(2626)
(2583)
(2539)
经济研究(2366)
学学(2317)
国际(2183)
会计(2182)
理论(2117)
(2062)
农业经济(2043)
图书(2013)
农村(1916)
共检索到61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任  
转形问题,是经济学上著名难题之一。自1907年德国统计学家鲍特凯维兹从数学角度提出以来,90多年来曾发生过两次世界性大论战(特别是,萨缪尔逊与森岛通夫之争)。 一、问题的提起 转形问题(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即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问题,其数学含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荣兆梓  
本文针对萨缪尔森对马克思商品价值模型与生产价格模型的批判,指出萨氏对劳动价值论的非难源自于对马克思的一系列误解与曲解,其强加给马克思转形理论的固定不变的实物工资向量m,是谬误产生的源头。在此基础上,本文写出转形公式的现代表达式,进而论证了马克思转形理论乃至整个劳动价值论在数学逻辑上的完整和精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锦辉  
马克思以五个部门为例阐述转形问题的假设条件,可以称其为"五部门模型"的假设条件。学者们通过修改假设条件将五部门模型推广到n部门模型(n>5)。这种修改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添加假设条件,重点是将简单再生产纳入假设条件;第二类是修改假设条件,重点是区分价值与价格。这些修改导致转形解法存在种种争论。五部门模型推广到n部门模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假设绝对地租是生产价格的一部分,假设股份资本参加利润率平均化过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冯金华  
在生产技术不变和生产的技术矩阵行列式不等于零的假定条件下可以证明,如果整个经济的平均利润总量与剩余价值总量相等,且生产价格总量与价值总量相等,则每一部门的单位生产价格与相应的单位价值也相等。换句话说,在所给的相当宽松的技术条件下,所谓的价值转形,只能转形为与自己在数量上相等的生产价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转形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伪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荣兆梓  
转形问题是马克思在研究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形理论中的一个遗留问题,即按照生产价格计算成本,或者说成本价格"修改了的意义"带来的数值误差问题。转形问题的百年争论是相关数理模型的建立、检验和调适过程,关键是要沿着马克思的研究路径推进马克思的工作,"把他的转形程序坚持做下去"。本文认为马克思只完成了对初次转形的考察,得出的结论不仅适用于初次转形,也适用于此后每一个单次转形,但诸如"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的结论却与多次转形叠加结果不吻合。关键是转形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资本流通的购买和售卖阶段,以往研究只注意售卖阶段,忽略了购买阶段中成本价格和购买盈余的变化,因此不能理解单次转形结果与N次转形叠加的差异。本文构建的C体系在转形轮次和转形阶段划分基础上提出了可变资本成本计算规则:在总剩余价值率不变前提下,可变资本与净产品生产价格同方向同比例变动,从而建立"一个总量相等,一个总比率不变"的转形模型,形成内在逻辑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转形问题解决方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峰  
价值转形是个伪问题的命题(简称"转形伪命题"),由冯金华教授于2008年提出以来,先后受到丁堡骏、裴宏等国内学者的批评,批评的重点是冯金华教授在"转形伪命题"中采用的施加再生产条件等论证方法。基于对这些批评意见的具体剖析,本文从均衡、投入转形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继续揭示和回答冯金华"转形伪命题"体系中存在的方法上的困难,认为这些困难从根本上说源自再生产条件和投入转形将转形问题研究引入了一般利润率均衡和瓦尔拉均衡不能相容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的结论是,"转形伪命题"证伪的只是再生产均衡条件下的转形命题和投入转形命题,马克思的价值转形问题本身并没有被证伪。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荣兆梓  陈旸  
本文完成了三项独创性工作:(1)清晰界定了转形问题的A体系与B体系,并且论证了B体系与《资本论》理论逻辑的一致性;(2)解决了运用B体系进行实证计算的若干方法问题,使得计量能更严格地遵循理论模型的规定进行;(3)接此方法处理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得到符合模型要求的商品价值向量和生产价格向量,验证了马克思的"总量相等二命题"可以实现。本文计算结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市场价格对生产价格的偏离程度较小,对商品价值的偏离程度较大,这与之前多数文献报告的结论不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荣兆梓  
百年来价值转形问题研究存在对马克思理论逻辑的三大偏误:一是误将全部社会产品划分为三个相互割裂的固定部分;二是误将生产价格与价格混为一谈;三是错把理论手段当作理论目的。本文按照这一理解对转形问题研究的各种流派进行归类、比较及分析,特别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界在转形问题研究中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梳理和评论,并提出以"一个总量相等,一个比率不变"为特征的解决方案,即转形理论C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白暴力  
英国经济学家塞顿的论文《转形问题》在价值转形问题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说明:首先,这篇论文,建立了“价值转形问题”的一般公式,在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上,塞顿的这项工作是具有重要贡献的;其次,这篇论文,将“价值转形问题”的讨论从对“不变性公式”的选择转到对“特殊模型”的选择之上,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但是,另一方面,这篇论文认为:“价值转形问题”只能在特殊模型中得到解决,马克思转形理论量的完善性只能在特殊条件下成立,这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白暴力  詹纯新  
“价值转形问题”研究有三个必不可少的学术基础:第一,马克思基础:即马克思对生产价格理论的原始论述,说明马克思生产价格方程组;第二,数学基础:“Frobenius定律”,说明马克思生产价格方程组解的数学特性;第三,方法论基础:经济过程的客观性,在“Frobenius定律”基础上,说明“平分余量”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不是主观方法,“平分余量”的存在与马克思的理论没有任何冲突,更不可能否定马克思的理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柯敬  
2000年11月,国务院颁发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形成的最终损失,由财政部提出解决方案,报国务院批准执行。”2004年3月财政部正式规定,资产管理公司全部债权资产必须在2006年底前处置完毕。随着这一被业内人士称为“大限”时间的临近,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最终损失的处置问题,引起相关各方的关注并引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伟  
转形问题传统解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忽视货币。在古典解法和斯拉法解法终结之后,转形问题研究在近20年来的发展是围绕着“新解释”理论和分期单一体系学派的主线进行的。“新解释”与分期单一体系学派通过重视货币价值(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示的倒数)对于马克思价值-价格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思路,通过货币价值直接链接了价值与市场价格。“新解释”和分期单一体系分别在自己的意义上证明了马克思基本理论的正确性。但是货币价值的决定却是复杂的,价格由抽象劳动建立起来的方式是复杂的,需要一个可以恰当处理这种复杂性的理论来解释。虽然“新解释”和分期单一体系提出了围绕价值形式、劳动力价值、货币价值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动态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黎贵才  丁堡骏  
20世纪70年代,森岛通夫运用非负矩阵性质和马尔科夫过程构建动态模型,给出了马克思两个恒等关系在较宽松条件下成立的证明,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本文分析发现,森岛通夫转形问题的"马尔科夫解法",是将"加权"的两个基本相等关系作为马克思的两个基本相等关系来论证,而且其论证为循环论证。并发现,森岛通夫的马尔科夫迭代不存在均衡解。因此,森岛通夫的马尔科夫解法并没有真正解决转形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军  
冯金华教授的价值转形"伪问题"学说把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限定在两大部类,同时把简单再生产条件引入转形问题研究,全面否定了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从而错误地认为价值转形问题是一个"伪问题"。余斌教授"伪问题"学说从总体上看坚持了马克思的基本立场,强调劳动价值论在转形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同样把简单再生产条件引入转形问题的研究,对要素投入生产价格和价值差额进行了简单化处理,认为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百年难题是一个"伪问题"。这两种关于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学说虽有不同,但从本质上讲都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转形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军  
冯金华教授的价值转形"伪问题"学说把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限定在两大部类,同时把简单再生产条件引入转形问题研究,全面否定了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从而错误地认为价值转形问题是一个"伪问题"。余斌教授"伪问题"学说从总体上看坚持了马克思的基本立场,强调劳动价值论在转形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同样把简单再生产条件引入转形问题的研究,对要素投入生产价格和价值差额进行了简单化处理,认为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的百年难题是一个"伪问题"。这两种关于转形问题是"伪问题"的学说虽有不同,但从本质上讲都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转形理论,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转形问题。转形问题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理论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