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0)
- 2023(10605)
- 2022(9485)
- 2021(8971)
- 2020(7558)
- 2019(17389)
- 2018(17354)
- 2017(33469)
- 2016(18542)
- 2015(20551)
- 2014(20638)
- 2013(20444)
- 2012(18703)
- 2011(16722)
- 2010(16455)
- 2009(14824)
- 2008(14336)
- 2007(12271)
- 2006(10484)
- 2005(9005)
- 学科
- 济(68455)
- 经济(68377)
- 管理(50987)
- 业(49271)
- 企(41360)
- 企业(41360)
- 方法(34106)
- 数学(29387)
- 数学方法(29052)
- 学(18801)
- 农(17957)
- 财(17260)
- 中国(16762)
- 业经(15159)
- 地方(13855)
- 理论(12281)
- 农业(12197)
- 和(11685)
- 务(11637)
- 贸(11631)
- 贸易(11626)
- 技术(11621)
- 财务(11578)
- 财务管理(11560)
- 制(11485)
- 环境(11456)
- 易(11292)
- 企业财务(11032)
- 银(9880)
- 银行(9830)
- 机构
- 大学(260650)
- 学院(258348)
- 管理(102376)
- 济(94440)
- 经济(92211)
- 理学(89865)
- 理学院(88805)
- 研究(87585)
- 管理学(87138)
- 管理学院(86693)
- 中国(61554)
- 科学(60050)
- 京(55613)
- 农(49197)
- 所(45487)
- 业大(44698)
- 财(42318)
- 研究所(42278)
- 农业(39290)
- 中心(38899)
- 江(36014)
- 财经(34948)
- 北京(34496)
- 范(33932)
- 师范(33488)
- 经(31912)
- 院(31755)
- 州(29807)
- 技术(29099)
- 经济学(27346)
- 基金
- 项目(187450)
- 科学(146312)
- 基金(136284)
- 研究(131237)
- 家(120957)
- 国家(119998)
- 科学基金(102103)
- 社会(79802)
- 社会科(75515)
- 社会科学(75492)
- 省(74417)
- 基金项目(73436)
- 自然(70258)
- 自然科(68639)
- 自然科学(68621)
- 自然科学基金(67376)
- 划(63031)
- 教育(59792)
- 资助(55881)
- 编号(52504)
- 成果(42114)
- 重点(41966)
- 部(40266)
- 发(39358)
- 创(39168)
- 科研(36897)
- 计划(36535)
- 创新(36523)
- 课题(36225)
- 大学(34298)
共检索到356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侠 高宝嘉 张炬红 王进茂 姜文虎 李彦慧 周国娜
在室内用转基因741杨叶片连续饲养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以探讨转基因741杨对不同世代昆虫的影响及昆虫种群的持续效应.转基因741杨对连续两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抗虫性高于只第一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只第一代幼虫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而下一代取食CK的幼虫,其死亡率高于两代均取食CK的幼虫.另外,连续两代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的幼虫蜕皮指数、排粪量、化蛹率及羽化率都低于仅一代取食转基因741杨的幼虫,且二者均低于取食对照的幼虫.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的抗虫性具有持续性,可以影响到下一代幼虫的生长发育,使下一代幼虫的死亡率升高,生长发育减慢,降低下一代幼虫虫口密度,进而影响到未来种群的发生与发展,达...
关键词:
转基因杨 舞毒蛾 杨扇舟蛾 抗虫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桂英 杨敏生 霍雪梅 王艳平 李珊珊
以含有Cry3Aa基因的重组质粒pBCC3为基础,利用PCR和DNA重组技术,从pBCC3中克隆出抗虫基因Cry3Aa,将其正向插入载体pCAMBIA1305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成pCAMBIA1305-Cry3Aa植物表达载体,并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将Cry3Aa基因转入已转Cry1Ac+API基因的741毛白杨无性系pB29中,获得转双Bt基因的741杨。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多次继代筛选,获得抗性稳定的无性系9个,编号为pCCA1—pCCA9。采用特异引物分别对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Cry1Ac基因稳定存在于pB...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彦平 李静 杨敏生 梁海永
以转抗虫基因(BtCry3A)741杨7个株系和转双抗虫基因(BtCrylAc+API)741杨2个株系为材料,从分子生物学检测、毒蛋白的表达、抗虫性检测3个方面,研究转不同Bt基因741杨对不同类型害虫的抗虫选择性。结果表明:2种Bt抗虫基因分别在转基因741杨不同株系中稳定存在。转BtCry1Ac的2个株系毒蛋白含量分别为0.0127%和0.0099%,具高抗虫性的株系pb29的毒蛋白含量高于中等抗虫性的株系pb17。转BtCry3A基因的5个株系毒蛋白含量为0.0678%~0.1521%,不同株系间存在一定差异。BtCry3型的毒蛋白表达量非常高,是BtCry1型的10倍。用对鳞翅目害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敏生 高宝嘉 王进茂 梁海永 杜克久
对携带两个外源抗虫基因 (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的白杨杂种 74 1杨的抗虫性、生长特性、木材品质、结实特性及适应性进行多年连续观测。结果表明 ,3个转双抗虫基因 74 1杨株系对杨扇舟蛾、舞毒蛾、美国白蛾等鳞翅目食叶害虫具有高抗虫性 ,幼虫死亡率均在 80 %以上 ,并且还能抑制存活下来的昆虫幼虫的发育 ,使其发育速率减缓 ,不能正常结茧 ,连续 4年饲虫试验未发现其抗虫性有规律下降的趋势。转基因受体 74 1杨具有生长速度快 ,特别是胸径和材积生长在生长后期具有明显的速生优势 ,单株材积生长量平均超出对照 4 0 %以上 ;74 1杨木材品质优良 ,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均宝 梁海永 高宝嘉 王永芳 田颖川
用部分改造BtCryl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 (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了 741毛白杨 [PopulusalbaL .× (P .davidianaDode +P .simoniiCarr .)×P .tomentosaCarr .]。本文报道了选择转化植株的条件。在含卡那霉素 (Km’)的生根培养基中初步选择到转化植株 ,PCR检测表明 80 %的植株呈现阳性反应。对初步选择的转基因植株用杨扇舟蛾 (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和舞毒蛾 (LymantriadisparLinnacus)幼虫进行饲虫试验。其结果按照死亡率划...
关键词:
741毛白杨 双抗虫基因 转化 选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涛 张川红 郑勇奇 贾志清 马淼 胡建军
以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和非转基因欧洲黑杨无性系对照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其扦插苗在盆栽条件下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目的是了解外源基因的导入是否对欧洲黑杨的光合作用产生了非预期效应。结果表明:除了Ci和Fv/Fm外,转基因欧洲黑杨和对照在其他光合指标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转基因欧洲黑杨和对照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表现为双峰曲线,但Pn的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各异,光合"午休"的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经相关性检验表明,转基因欧洲黑杨的Pn与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对照仅有Gs日变化曲线与Pn日变化曲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玲 齐力旺 韩一凡 汪迎春 李文彬
取在1/2MS+ NAA0-02 mg/L 培养基中发育4 ~6 周的欧洲黑杨转Bt 基因植株15n192 试管苗幼叶,在MS+ BA0-2 mg/L+ NAA0-02 mg/L培养基中培养16h ,分别用基因枪法和叶盘法转化TA29Barnase嵌合基因,其Barnase 基因的转化率依次为16-1 % 和23 % ,再生株数分别为175/12 和71/10 。试验表明,选择发育适宜的叶片,利于目的基因转化后的植株再生。进一步用SDS 法提取转基因植株总DNA,经PCR 检测表明:转化植株基因组中扩增出的DNA 片段与Barnase 基因的大小一致;Southern Blot 分析出转...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军侠 高宝嘉 张芳 姜文虎
通过在转基因741杨林中,对靶标害虫舞毒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的比较研究,证明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世代存活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种群趋势指数降低了82%~92%,表明转基因杨可以减少靶标害虫的自然种群数量。经存活曲线分析得知舞毒蛾种群的个体死亡主要发生在幼龄幼虫期,特别是对1,2龄幼虫的致死能力更为明显。经过对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各死亡因子的致死力比较分析可知:由毒蛋白直接引起的食物和环境共同作用、病菌致死以及间接引起的化蛹死亡率升高的最为明显,转基因741杨林中舞毒蛾各龄期幼虫寄生性天敌的寄生率较之未转基因林下降。
关键词:
转基因741 舞毒蛾 种群生命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罗晨 王素琴 张帆 刘凡 张芝利
对导入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的大白菜和菜心植株当代和自交后代进行了菜青虫(PierisrapaeL.)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抗性筛选。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取食转基因植株的1,2龄幼虫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取食转基因T1大白菜的菜青虫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转化株老叶对菜青虫幼虫的毒杀作用明显高于嫩叶;取食转基因T2大白菜和菜心不同转化株的小菜蛾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转基因大白菜比菜心对小菜蛾有更好的抗虫效果,取食转基因菜心2~24植株小菜蛾的幼虫死亡率最高达64%,取食转基因大白菜2~6小菜蛾幼虫死亡率最高达90%;取食转基因植株小菜蛾的化蛹率、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颖 李强 李玲 韩一凡 田颖川
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Western印迹法分析陈颖,李强,李玲,韩一凡,田颖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Bt.基因,转基因欧洲黑杨,Western印迹法WESTERNBLOTANA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学聘 韩一凡 戴莲韵 李玲 田颖川
以携带35S-Ω-B.t-Nos嵌合基因的双元载体农杆菌pB48.214和pB482.15(B.t基因片断长度分别为2.1kb和1.8kb),转化欧美杨叶片和茎段外植体,共获得225株转化再生植株。以舞毒蛾(LymantriadisparLinnaeus)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后,获得杀虫率分别为55—80%的抗虫转基因植株共3株(R-135,R-123和R-140),经组培苗和苗圃移栽植株的PCR分析,苗圃移栽植株PCR产物杂交和Southernblot分析表明,B.t毒蛋白基因已整合到上述抗虫植株的细胞DNA中,并表达出杀虫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淑梅 张春玲 胡建军 林意 陈丛梅 苏衍修 韩一凡
‘健杨94’是转基因工程树木,它除保持了其外植体——健杨干形通直、耐寒和速生特征外,还提高了抗食叶害虫的能力,如鳞翅目的舞毒蛾等及异翅目的膜肩网蝽等。它适于在食叶害虫多发区域内种植。
关键词:
杨树 品种 抗虫 膜肩网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龙付 张献龙 聂以春 吴家和
利用简单重复序列 (SSRs)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s(RAPDs) 2种分子标记对来自我国各个棉区的 30份陆地棉转基因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 ,材料包含有我国的 3种转基因类型。利用NTSYS -pc 2 .10统计分析软件 ,采用Jaccard’s相似系数UPGMA法进行聚类。结果表明 ,3类转基因材料大致分为不同的 2类 ,而且不同棉区的转基因材料交叉分布。相似系数分析表明 ,我国转基因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为丰富。同时对我国转基因材料的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三堆 崔洪志 夏兰芹 武东亮 倪万潮 张震林 张保龙 徐英俊
构建了携带人工合成的GFMCryIA杀虫基因和经过修饰的CpTI基因的高效双价杀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GBI121S4ABC。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pGBI121S4ABC转入到石远321、中棉所19号、3517和541中国棉花生产品种中,首次获得了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株系。叶片室内抗虫生物学鉴定表明,抗性好的株系棉铃虫幼虫校正死亡率大于96%;经分子检测,证实了双价杀虫基因在棉花基因组中的整合与表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海涛 周静 张川红 冯锦霞 郑勇奇
根据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中的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NPTⅡ标记基因以及Bt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相应引物,采用单重PCR和多重PCR技术对启动子、终止子、选择标记基因以及目的基因等多个外源基因进行检测,并对各引物的退火温度及引物之间的浓度配比进行优化,建立了适用于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检测的Bt、NPTⅡ和NOS基因的三重PCR分析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当各组引物的终浓度配比为1.0∶0.5∶0.5,退火温度为59℃时,所建立的三重PCR检测体系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中的转基因成分,实现了对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快速、高效、准确的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