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3)
- 2023(5629)
- 2022(5029)
- 2021(4592)
- 2020(4228)
- 2019(10065)
- 2018(10074)
- 2017(19627)
- 2016(10899)
- 2015(12729)
- 2014(12862)
- 2013(12958)
- 2012(12348)
- 2011(11132)
- 2010(11299)
- 2009(10549)
- 2008(10696)
- 2007(9910)
- 2006(8359)
- 2005(7472)
- 学科
- 济(45406)
- 经济(45361)
- 管理(30287)
- 业(29556)
- 方法(23982)
- 企(23209)
- 企业(23209)
- 数学(21526)
- 数学方法(21357)
- 农(13470)
- 财(12636)
- 制(10627)
- 中国(10621)
- 学(10506)
- 贸(9489)
- 贸易(9487)
- 银(9214)
- 易(9213)
- 银行(9189)
- 业经(8772)
- 行(8764)
- 农业(8617)
- 地方(8598)
- 融(8530)
- 金融(8528)
- 务(7867)
- 财务(7852)
- 财务管理(7819)
- 企业财务(7383)
- 和(7020)
- 机构
- 大学(163048)
- 学院(161900)
- 济(66678)
- 经济(65228)
- 管理(61454)
- 研究(55724)
- 理学(52768)
- 理学院(52171)
- 管理学(51296)
- 管理学院(51003)
- 中国(43447)
- 科学(36494)
- 农(35481)
- 京(34514)
- 财(30733)
- 所(30059)
- 农业(28596)
- 业大(28083)
- 研究所(27514)
- 中心(26843)
- 江(25202)
- 财经(24498)
- 经(22187)
- 北京(21298)
- 经济学(20566)
- 范(20075)
- 师范(19799)
- 州(19499)
- 院(19140)
- 经济学院(18786)
- 基金
- 项目(107264)
- 科学(83235)
- 基金(77758)
- 研究(74806)
- 家(68928)
- 国家(68399)
- 科学基金(57268)
- 社会(46078)
- 社会科(43618)
- 社会科学(43602)
- 省(42515)
- 基金项目(41789)
- 自然(38546)
- 自然科(37629)
- 自然科学(37614)
- 自然科学基金(36957)
- 划(36128)
- 教育(34343)
- 资助(31983)
- 编号(30500)
- 成果(24838)
- 重点(24442)
- 部(24152)
- 发(22932)
- 创(22009)
- 科研(21397)
- 计划(21304)
- 课题(20714)
- 创新(20709)
- 教育部(20029)
共检索到234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琳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深入研究转基因食品的监管问题对于转基因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转基因食品生产企业和转基因食品监管部门存在博弈关系。转基因食品生产企业和转基因食品监管部门的策略选择决定了转基因食品市场的均衡。针对转基因食品生产企业和监管部门的策略选择,运用演化博弈的分析方法,对转基因食品监管的稳定状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大对转基因食品企业的监管力度、惩罚力度和对转基因食品监管部门的奖励力度能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基因食品 食品生产 食品监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星星
本文从伦理文化、法律道德、政治经济角度分析了转基因食品(GM foods)非质量安全问题内化到监管构架中的影响因素,对比竞争型、强迫型、模仿型、学习型4种政策迁移理论机制可知,以学习型机制实现的政策迁移可以最大化激发社会各界组织团体的热情,有利于吸引依靠政策优惠进行投资的外商投资,能够使政策迁移"软着陆",最终既可增强社会福利,又能对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管。继而得到的启示是:首先,GM foods必须满足人类的健康需求;其次,GM foods非质量安全监管政策的制定,一定是为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国家利益损失的最小化,绝非为了缓和社会不同阶层或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第三,对GM foods非质量安全监管政策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第四,社会各界要有体情社会的责任和朴素良知,政策倾向要符合主流的社会道德意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晁云霞
食品卫生安全关乎每个消费者的利益,而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存在轻视食品安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动机。食品安全监督是政府部门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文章通过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两种分析方法,对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中经济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揭示了监督部门和企业围绕食品质量问题的行为动机和博弈的均衡结果,提出了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几点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晶妹 范瑾
近两年来,我国甚至世界各地的食品企业造假与欺诈案件不断涌现,食品安全问题凸显,成为各国政府的心头大患。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食品造假等问题出现的背景,接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同时构建了造假企业与不造假企业之间以及造假企业与相关监管部门间的两者博弈模型,以此对其期望收益进行比较,并根据对博弈模型的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遏制食品造假等行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食品造假 企业 监管部门 博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早弘
文章以我国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为背景,从博弈论角度,阐述了食品安全中的公众、企业与政府的行为动机。通过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在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企业是否违规的策略选择与公众监督并举报的参与成本以及公众所受的损害有关,公众对企业监督并举报的策略选择依赖于企业所获得额外利润和政府惩罚力度,政府接受公众举报并展开调查的策略选择与公众的策略选择是一致的,但不完全信息下政府的策略选择还与公众的选择概率有关。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是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在不同行为动机下的战略选择,要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必要引入公
关键词:
公众参与 食品安全 博弈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军鹏 傅贤治
本文认为,政府对企业的惩罚系数及监督成本、企业生产不安全食品所获得的收益、声誉效应等是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并影响最后的博弈均衡,而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是博弈均衡的必然结果。文章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办法,一是加强对食品产业链的监管,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监督概率,推广包括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与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内的各种质量认证制度,加大对食品生产者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奖优罚劣;二是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弘扬诚实、合法的经营理念,使政府监管行为法制化、透明化,对于滥用职权的行为进行曝光和追究责任,对于合法经营的企业提高其社会美誉度。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博弈 政府监管 市场失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灼寒 丁冰洁 李赫
文章利用博弈论基本原理,分别分析商家出售食品的行为,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行为决策及食品商家与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尤其将消费者与商家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拓展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以更贴合实际。研究发现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食品商家如无约束或限制将出售劣质食品以达到自身效益最大化。为避免该行为发生,监管部门须引入惩罚机制使得当惩罚力度足够大时,出售优质食品将为商家的最优决策并达到博弈均衡。最后,针对博弈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提出完善食品市场安全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博弈论 食品安全 监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伟
通过建立食品企业与监管部门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并结合三鹿事件分析,认为食品企业出于短期利益考虑可能忽视产品质量,并对监管部门行贿;而监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可能放松对企业的监管行为;对食品企业免检会导致企业忽视食品安全;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责任。提出,结合新的食品安全法加强法治的同时,还需要重视营造食品安全的软环境。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企业 监管部门 动态博弈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淑慧 朱立龙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公众健康、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一直是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社会评价对博弈主体的影响机制参数化,构建了政府监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策略选择的作用机理,对模型中的纯策略Nash均衡、占优策略Nash均衡、混合策略Nash均衡进行求解和分析,并运用Matlab 7.0软件重点对社会评价与两个行为主体策略选择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针对如何激励政府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以及如何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强化食品安全提出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颖廉
现阶段我国各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存在巨大差异,不利于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以机构自主性为理论视角,选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构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引入符合国情的操作变量,运用OLS回归来验证假设,进而得出结论:监管者应全面且持久地关注食品安全,农村消费者诉求需得到更多回应,正确处理安全监管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中央政府应发挥更积极作用,监管执法效率亟待提高。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机构自主性 食品监管执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卫东 肖仁华 左聪颖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愈演愈烈,通过构建食品生产厂商与监管者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计算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即厂商选择过度造假,监管者事后过度监管。结论与我国食品行业事后监管模式的现实后果高度吻合,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并且将其与帕累托最优解相比较,说明了次优均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造假因子 监管系数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锐丽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失灵,更多的反映出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各个参与者的行为博弈。探讨和研究各个主体的策略选择与博弈行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前提。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从法律、经济等多种视角提出对参与者行为的约束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要尝试在修正完备法律、完全信息等假设基础上,将法律作为一个变量和因素引入进食品市场行为互动中来,以探讨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
关键词:
地沟油 食品安全 静态博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亮云 吴林海
基于前景理论,考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食品生产者的心理特征,构建三方受益感知矩阵,并进行合谋监管的博弈分析,得出了合谋监管的均衡条件。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和食品生产者的心理因素是影响合谋策略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央政府要紧紧围绕改变合谋双方的主观感知来防范合谋,通过制度设计,实施差异监管,加强信息曝光,完善声誉机制,形成心理威慑效应,改变地方政府和食品生产者对合谋的成本收益的主观感知,以抑制合谋行为。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政府监管 企业声誉 政企合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烨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与四个利益主体相关:生产商、消费者、政府的监管部门、第三方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安全监管的实效与理想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从食品安全监管优化这一目标出发,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下政府、食品企业、消费者三者间的博弈及失灵行为,以及多中心治理的第三方的行为对优化监管的可能性。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食品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食品安全 博弈 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