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2)
- 2023(8865)
- 2022(8019)
- 2021(7625)
- 2020(6402)
- 2019(14982)
- 2018(15046)
- 2017(28773)
- 2016(15882)
- 2015(17968)
- 2014(17904)
- 2013(17717)
- 2012(16177)
- 2011(14411)
- 2010(14073)
- 2009(12634)
- 2008(12061)
- 2007(10167)
- 2006(8712)
- 2005(7307)
- 学科
- 济(58256)
- 经济(58190)
- 管理(43607)
- 业(41215)
- 企(34829)
- 企业(34829)
- 方法(29486)
- 数学(25462)
- 数学方法(25180)
- 学(15805)
- 农(15135)
- 中国(13998)
- 财(13795)
- 业经(13009)
- 地方(12060)
- 理论(10494)
- 和(10323)
- 农业(10221)
- 贸(10045)
- 贸易(10040)
- 易(9731)
- 环境(9690)
- 技术(9686)
- 务(9208)
- 财务(9151)
- 财务管理(9137)
- 制(9029)
- 企业财务(8647)
- 教育(8626)
- 划(8442)
- 机构
- 大学(222269)
- 学院(220235)
- 管理(89451)
- 济(79293)
- 理学(78697)
- 理学院(77792)
- 经济(77422)
- 管理学(76395)
- 管理学院(76029)
- 研究(73188)
- 中国(50851)
- 科学(50695)
- 京(47438)
- 农(41047)
- 业大(38202)
- 所(37602)
- 研究所(35006)
- 财(34300)
- 农业(32795)
- 中心(32607)
- 江(30147)
- 北京(29626)
- 范(29037)
- 师范(28658)
- 财经(28484)
- 院(26427)
- 经(25947)
- 州(25267)
- 技术(25266)
- 师范大学(23236)
- 基金
- 项目(161445)
- 科学(125536)
- 基金(116429)
- 研究(114357)
- 家(102820)
- 国家(101978)
- 科学基金(86840)
- 社会(68404)
- 社会科(64674)
- 社会科学(64655)
- 省(64355)
- 基金项目(63196)
- 自然(59811)
- 自然科(58362)
- 自然科学(58348)
- 自然科学基金(57270)
- 划(54545)
- 教育(51950)
- 资助(47406)
- 编号(46682)
- 成果(37178)
- 重点(35951)
- 部(34429)
- 发(33955)
- 创(33953)
- 课题(31873)
- 创新(31613)
- 科研(31546)
- 计划(31374)
- 大学(29753)
共检索到301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璇 杨瑞丽 柳春红 孙远明 雷红涛
异丙甲草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酰胺类芽前阔叶杂草防除剂。文章综述了异丙甲草胺进入环境后对非靶标生物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这种选择性差异与生物体的吸收及代谢密切相关。最后对异丙甲草胺手性毒理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异丙甲草胺 对映体选择性 毒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舟 宋小玲 皇甫超河 强胜
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分别以转基因抗草丁膦和抗草甘膦油菜为母本,野芥菜为父本,研究野芥菜的基因流动到转基因油菜中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野芥菜和抗草丁膦及抗草甘膦油菜的亲和性指数明显低于其自交授粉的亲和性指数,只有0.44和0.54。经除草剂筛选和PCR检测证明,所有F1都携带了相应的抗性基因并表现出对相应除草剂的抗性。对F1的适合度研究表明,两种F1种子萌发率及营养生长情况和野芥菜没有明显差异,但结实明显下降,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F1和携带抗草甘膦基因的F1每个角果饱满种子粒数分别是0.50和0.61。分别以两种F1为母本,野芥菜为父本进行回交,结实仍然很低,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F1和携带抗草甘膦基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彬
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赵彬除草剂必须识别作物和杂草,才能在农田中安全有效地使用。然而,除草剂消灭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选择性是很难获得的特性,因为除草剂所影响的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对作物和杂草是共同的。目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邱龙 马崇烈 刘博林 章旺根
控制农田杂草是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配合施用相应的除草剂,可高效地控制杂草,是一种增加产量、降低种植成本的有效措施。本文在简述植物耐除草剂原理的基础上,对全球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应用范围、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环境安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对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苏少泉
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品种的现状与展望东北农业大学苏少泉21世纪被誉为是生物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网络的世纪。现代生物技术是70年代初期在重组DNA及细胞培养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近10余年,生物技术已引起农业中若干领域的重大变革,其中最突出的是外源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天贽 谢九皋 李学垣
概述了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降解方式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影响其残留及降解的土壤环境因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磺酰脲类除草剂 吸附 降解 机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有文 张明辉 于艳波 甄贞 王傲雪 高学军
以A2704-12、A5547-127、MON89788和GTS-40-3-2等4种商品化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为材料,构建质粒标准分子用于解决转基因作物检测时标准物质缺乏现状。采用双酶切技术,将扩增的大豆内参基因和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转化体特异性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上。结果显示,质粒标准分子定性PCR特异性序列片段的LOD均为20copies/μL,定量检测体系Bias最大值≤9.89%,CV最大值≤5.96%,SD最大值≤0.06,实验得到的所有偏差值均在允许范围之内,构建的质粒标准分子适用于4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特异性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越 刘秀霞 李丽莉 官赟赟 张举仁
【目的】培育抗玉米螟、抗草甘膦、抗旱的转基因复合性状玉米种质。【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遗传转化法,把重组到同一植物表达载体的cry1Ac M、epsps、GAT和Zm PIS转入玉米骨干自交系9801和齐319(Q319),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逐代除草剂筛选、分子检测和抗虫性鉴定,从大量转基因株系中优选出6个优良玉米株系。在此基础上,以非转基因自交系9801、Q319为对照,在严格控制条件下对6个转基因株系进行抗虫、抗除草剂和抗旱性检测。由于不同生长时期植株对玉米螟危害的敏感程度有差异,在抗虫性检测试验中,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转基因玉米的抗虫性,分别进行了田间和室内玉米螟接种试验,并以灌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