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32)
- 2023(4209)
- 2022(3508)
- 2021(3242)
- 2020(2797)
- 2019(6097)
- 2018(6239)
- 2017(10643)
- 2016(6362)
- 2015(7269)
- 2014(7623)
- 2013(6918)
- 2012(6553)
- 2011(5836)
- 2010(5984)
- 2009(5467)
- 2008(5448)
- 2007(5149)
- 2006(4401)
- 2005(3996)
- 学科
- 济(18638)
- 经济(18608)
- 管理(15520)
- 业(12086)
- 企(9733)
- 企业(9733)
- 方法(8163)
- 学(8000)
- 数学(6933)
- 数学方法(6728)
- 制(6283)
- 中国(6011)
- 农(5850)
- 体(5601)
- 财(5489)
- 理论(5274)
- 银(4515)
- 银行(4482)
- 行(4301)
- 融(4113)
- 金融(4106)
- 业经(3974)
- 教学(3940)
- 教育(3655)
- 农业(3514)
- 地方(3478)
- 体制(3363)
- 和(3098)
- 务(3052)
- 财务(3021)
- 机构
- 学院(88939)
- 大学(87768)
- 研究(35379)
- 科学(26866)
- 农(26837)
- 管理(26420)
- 济(26333)
- 中国(25821)
- 经济(25421)
- 农业(21971)
- 理学(21824)
- 理学院(21454)
- 所(20672)
- 管理学(20621)
- 京(20598)
- 管理学院(20470)
- 业大(19511)
- 研究所(19080)
- 中心(16232)
- 江(15313)
- 技术(15302)
- 省(14735)
- 财(13980)
- 室(13773)
- 农业大学(13764)
- 院(13012)
- 北京(12812)
- 业(12567)
- 实验(12341)
- 州(12073)
- 基金
- 项目(61091)
- 科学(44967)
- 基金(41110)
- 研究(39632)
- 家(39407)
- 国家(39082)
- 科学基金(30715)
- 省(26569)
- 划(22628)
- 自然(22068)
- 自然科(21573)
- 自然科学(21561)
- 自然科学基金(21114)
- 社会(20984)
- 基金项目(20978)
- 社会科(19722)
- 社会科学(19718)
- 教育(18872)
- 资助(17532)
- 编号(16188)
- 计划(14903)
- 重点(14499)
- 科技(14080)
- 成果(14036)
- 发(12928)
- 课题(12921)
- 创(12491)
- 科研(12234)
- 体(11974)
- 部(11861)
共检索到140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兰青阔 王永 赵新 朱珠 景海春 程奕
以转基因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Bt11为研究材料,建立Bt11环状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技术方法。利用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BstDNA聚合酶,针对Bt11中玉米基因组与外源基因结合处序列,设计4条特异引物,并对反应温度、时间、灵敏度、结果判断方法等参数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LAMP检测方法最适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分别为65℃和60min,其灵敏度为常规定性PCR的20倍。LAMP技术检测转基因玉米品系Bt11具有特异性高、快速、简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 环状等温扩增 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甄贞 张明辉 刘营 敖金霞 于艳波 李璐 曲波 仇有文 高学军 张克俭
根据转基因玉米品系NK603外源插入片段与玉米基因组序列设计品系特异性引物,建立转基因玉米品系NK603的品系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测试。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出转基因玉米NK603品系成分,检测灵敏度为0.1%,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贞 芦春斌 杨梦婕 马骏 白卫斌 吴希阳
以棉花内源基因sad1、报告基因GUS、外源抗虫基因Cry1 Ab/Ac、筛选基因NPTⅡ、NOS终止子和CaMV35 S启动子为检测对象,设计的6对引物能扩增长度合适的基因片段且避免了引物二聚体。通过优化PCR扩增体系中不同引物终浓度的配比以及退火温度对多重PCR检测的影响,建立了棉花转基因成分6重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棉籽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该6重PCR检测体系能够有效地从少至1颗棉籽的少量样品里检测出棉花中的转基因成分。
关键词:
棉花 转基因检测 多重PC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允军 贾志伟 刘艳 张登峰 黎裕
玉米是世界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为保证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病虫害、杂草、干旱、盐碱等生物或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培育具有抗虫、抗除草剂、抗病等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能够减少玉米产量损失,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发展迅速,获得的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已在国外商业化种植18年,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2013年的1.75亿公顷。转基因玉米新品种培育需要较成熟的玉米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都是从大量转基因玉米中选择的,具有外源基因单拷贝插...
关键词:
玉米 规模化 转基因 体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梦瑶 李娟 刘志刚 蔡大润 李晓荣 李波 杨洋 王子轩 王勇攀 陈勋基 耿洪伟 陈果
盐碱胁迫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探索农作物耐盐分子机理,对作物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旨在克隆玉米中的ZmMPI基因,转化玉米植株。首先通过qRT-PCR对盐碱溶液处理下植株中的ZmMPI表达量变化进行分析,之后利用DNAMAN软件对ZmMPI蛋白序列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同时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并利用一系列软件对ZmMPI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克隆ZmMPI基因的编码序列,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转化玉米自交系B104,在基因组水平、转录水平以及蛋白质水平对过表达转基因植株鉴定,分析其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ZmMPI基因的表达量受盐碱胁迫后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调的趋势;ZmMPI蛋白序列比较结果相似率为64.15%,系统发生树显示,ZmMPI与玉米(小颖大刍草亚种) ABA34115.1同源性最高,该蛋白含有一个蛋白结构域Potato_inhibit,有α螺旋结构、无规则卷曲结构和β转角结构,偏疏水性,预测潜在的磷酸化位点有10个;对获得的49个转化事件鉴定结果显示,其中有13个过表达转基因株系中的ZmMPI基因在基因组水平能正常表达,有10个过表达转基因株系中的ZmMPI基因能正常转录、翻译。最终获得10个能够正常转录翻译的过表达转基因株系,为进一步探究ZmMPI基因响应盐碱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君 雷绍荣 郭灵安 王东 叶先林 刘文娟 尹全 张富丽 常丽娟
应用转基因玉米NK603品系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含量为2%的转基因玉米NK603样品中旁侧片段(品系特异片段)的含量,并从扩增反应、数据处理以及微量移液器等不确定度来源,评定了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u A=0.0008,u B=0.001,u C=0.001,U=0.002,测量结果为1.9%±0.002。NK603品系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来自检验过程中的随机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志浩 高丽丽 王新桐 孙佳芝 杨正友 柴同杰
【目的】以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s)为基础,建立检测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the 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PAT)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为转基因玉米PAT蛋白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由P3301质粒扩增出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基因(blalaphos resistance gene)bar,并与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产生外源性PAT蛋白;以纯化后的PAT蛋白为免疫原,制备mAbs,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与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确定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应用mAbs 4D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建中 孙毅 郝曜山 刘俊玲
采用花粉介导方法将质粒pGL II_RC_1导入玉米自交系海92_1中,获得了T0种子128粒,种子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得到抗潮霉素植株16株。对抗性植株分离的统计分析表明,多数情况下几丁质酶基因以单拷贝形式导入转基因植株,后代分离比约为3∶1。抗性苗移栽到大田后,5~6叶期取样进行PCR扩增、PCR 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对T1的分析结果表明,几丁质酶基因已导入转基因植物细胞中。对T2,T3植株的检测结果显示,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基因组中并可随植株世代稳定遗传。田间抗病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及后代的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明显比对照降低。根据分子检测及田间抗病鉴定结果,得到GH0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窦茜 余桂容 杜文平 余尧颖 赵直 彭正松 徐利远
以5个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基因型、预处理时间、继代时间、培养温度以及器皿等因素对受体系统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基因型的外植体在相同条件下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不同基因型间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存在显著差异。继代时间对于愈伤组织生长亦有显著影响。此外,不同培养温度以及不同培养器皿等亦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重要影响因素。实验得出最佳玉米幼胚转基因受体系统为:基因型78599在4℃冷藏预处理1 d,用试管25℃环境下诱导培养2次,继代培养3~4次。
关键词:
玉米 幼胚 转基因受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树森 郭宁 孙华 马红霞 张海剑 石洁
麦根腐平脐蠕孢是玉米根腐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旨为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麦根腐平脐蠕孢快速检测方法。首先,根据麦根腐平脐蠕孢参与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的Brn1基因部分序列设计了一套LAMP检测引物;然后,针对该引物组筛选了其最佳反应温度,检测了LAMP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以人工接种麦根腐平脐蠕孢的玉米根腐病病株为样本评价了LAMP检测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引物组在61~68℃条件下均能实现对靶标基因的扩增,其中以66℃为最佳反应温度;在特异性检测中,引物组能从10种分离自玉米根腐病样本的主要病原真菌DNA中特异性地检测出麦根腐平脐蠕孢;在灵敏度检测中,对携带靶基因Brn1的质粒DNA最低检测限是10 copies/μL,在此检测限浓度下,25 min左右即可实现扩增;在对玉米根腐病样本检测中,在1 pg/μL的玉米根组织DNA中即可检测出麦根腐平脐蠕孢。建立的麦根腐平脐蠕孢LAMP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彬 杜露平 何孔旺 孙冰 倪艳秀 温立斌 张雪寒
为提高猪Hokovirus(PHoV)检测的敏感性和简便性,本研究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了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简便、实用的检测PHoV的技术。针对PHoV VP1/2基因保守区设计4条引物,进行LAMP扩增,对扩增反应进行优化并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最佳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65℃,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其它常见动物病毒(PRRSV、PCV2、CSFV、PRV、PPV、JEV)无交叉反应,对PHoV的最低检出量为10拷贝,其敏感性是PCR方法的10倍,且通过加入荧光染料可直接判定结果。研究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且操作简便、检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君 雷绍荣 刘勇 王东 刘文娟 尹全 张富丽 常丽娟
应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建立的转基因玉米NK60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含量为2%的转基因玉米NK603样品中结构特异片段的含量,并从扩增反应、数据处理以及微量移液器等不确定度来源,评定了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uA=0.0003,uB=0.001,uC=0.001,U95=0.002,测量结果为1.6%±0.002%。NK603结构特异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的主要不确定度来自检验过程中的随机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敖金霞 高学军 曲波 袁肖寒 刘营 仇有文 郭士成
将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水稻的主要外源Cry1A(B)基因、BAR基因、CP4-EPSPS基因、PAT基因和内参RBCL基因目标片段分别克隆到克隆载体pMD18-T中,构建获得的质粒可作为定性检测3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的上述外源基因的通用标准分子质粒pMD18-T-PAT-CP4-EPSPS-Cry1 A(B)-BAR-RBCL,长约4.7 kb。经过双酶切、测序及PCR扩增,获得与预期片断大小及序列一致的目的基因片段,证明所构建的标准分子质粒是正确的,可以用来作为不同品种转基因粮食作物定性检测CP4-EPSPS基因、Cry1 A(B)基因、BAR基因和PAT基因的通用阳性标准分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余良 胡建广 苏菁 刘建华
为了通过对影响超甜玉米再生因素的研究,建立超甜玉米转基因再生技术体系,获得抗虫资源。以超甜玉米幼胚为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利用基因枪法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转化胚性愈伤组织,通过优化再生和生根培养条件建立了稳定、高效的超甜玉米转基因再生成株体系。结果表明,随着愈伤组织继代时间的延长,再生成苗率降低,再生成苗越难;除草剂Basta对愈伤组织筛选的最适质量浓度为8 mg/L,愈伤组织预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40 g/L蔗糖+20 g/L甘露醇+5.0 mg/L ABA,最适的再生培养基为MS+20 g/L蔗糖+2.0 mg/L6-BA+0.1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金松 黄丛林 张秀海 吴忠义
DNA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新型基因检测技术。针对玉米表达载体的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CaMV35S)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对LAMP反应的MgSO4、dNTPs、Betaine、内引物、外引物各个成分进行了优化,此外还对LAMP和PCR两种不同方法的特异性进行了比较。建立转基因玉米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LAMP与PCR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具有时间少,成本低,特异性高,检测方法多样等优势,为检测转基因玉米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提供了一种更加简便快速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