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0)
2023(7335)
2022(6306)
2021(5769)
2020(4992)
2019(10881)
2018(11153)
2017(19657)
2016(11619)
2015(13338)
2014(13475)
2013(12793)
2012(12085)
2011(10888)
2010(11137)
2009(10274)
2008(10338)
2007(9619)
2006(8439)
2005(7635)
作者
(40042)
(33446)
(33362)
(31569)
(20950)
(16415)
(15174)
(13376)
(12681)
(12175)
(11287)
(11270)
(10984)
(10886)
(10713)
(10563)
(10291)
(9938)
(9800)
(9630)
(8577)
(8567)
(8453)
(7679)
(7666)
(7564)
(7527)
(7231)
(7174)
(7117)
学科
(40078)
经济(40022)
管理(28955)
(25958)
(19876)
企业(19876)
方法(19096)
数学(16375)
数学方法(15987)
(14660)
(12853)
中国(11099)
(10006)
(9853)
理论(8645)
农业(8469)
(7999)
业经(7902)
地方(7144)
(7055)
银行(6993)
(6728)
教育(6722)
(6642)
贸易(6637)
(6510)
金融(6502)
(6417)
环境(6272)
(6149)
机构
大学(170213)
学院(168905)
研究(64243)
(56229)
管理(55037)
经济(54657)
科学(47402)
(47276)
理学(46953)
理学院(46238)
中国(45970)
管理学(44711)
管理学院(44437)
农业(38250)
(37832)
(36618)
业大(36026)
研究所(33827)
中心(29241)
(27543)
(26426)
农业大学(25059)
(24605)
技术(24568)
北京(23237)
(22585)
(22573)
(22364)
师范(22083)
(21262)
基金
项目(116876)
科学(88318)
基金(82201)
(76793)
国家(76184)
研究(75212)
科学基金(61809)
(48652)
自然(43812)
社会(43697)
自然科(42849)
自然科学(42825)
基金项目(42735)
自然科学基金(42027)
(41535)
社会科(41262)
社会科学(41250)
教育(35829)
资助(34787)
编号(29596)
重点(27347)
计划(26677)
成果(25358)
科技(24694)
(24450)
(23872)
(23622)
科研(23307)
课题(22310)
创新(22267)
期刊
(63429)
经济(63429)
学报(45691)
研究(44301)
(44075)
中国(40815)
科学(34377)
大学(31864)
学学(30344)
农业(29555)
教育(21979)
管理(20792)
(20682)
(15488)
技术(15144)
业大(14337)
(12523)
农业大学(12459)
(12116)
金融(12116)
统计(10717)
财经(10175)
图书(10027)
业经(10015)
经济研究(9803)
科技(9405)
(9130)
(8869)
中国农业(8747)
决策(8500)
共检索到257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志浩  高丽丽  王新桐  孙佳芝  杨正友  柴同杰  
【目的】以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s)为基础,建立检测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the 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PAT)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为转基因玉米PAT蛋白的检测提供参考。【方法】由P3301质粒扩增出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基因(blalaphos resistance gene)bar,并与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产生外源性PAT蛋白;以纯化后的PAT蛋白为免疫原,制备mAbs,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并与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确定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应用mAbs 4D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琳琳  连科迅  张英  蒋烨  姜艳萍  崔文  乔薪瑗  唐丽杰  李一经  刘敏  
以纯化的兔抗传染性胰坏死病病毒(IPNV)VP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抗IPNV VP2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了IPNV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优化反应条件为:兔抗IPNV VP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包被浓度为1.28μg/mL,抗IPNV VP2单克隆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34μg/mL,酶标二抗稀释比例为1∶2 000,以P/N>2,且OD490 nm>0.101 494作为阳性判定标准。该方法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HSV)、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轮状病毒(HRV)无交叉反应。对41份虹鳟肝脏样品分别进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延森  李晓  陈志  兰向丽  武小椿  靳亚平  刘伟  
【目的】制备抗果蝇组蛋白乙酰转移酶Atac2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Atac2基因的功能提供重要的试验工具。【方法】PCR扩增果蝇Atac2蛋白N端前26个氨基酸的编码基因,构建GST-Atac2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Atac2。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通过GST亲和层析法纯化GST-Atac2融合蛋白。以GST-Atac2为抗原免疫8周龄的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间接ELISA法检测阳性孔,经有限稀释法亚克隆,筛选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检测抗体的特异性、效价和亚型,并检测其亲和常数。【结果】PCR扩增获得了目的片段。成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飞  祭芳  吴季荣  殷宪超  徐剑宏  史建荣  
【目的】克隆Tri101并通过原核表达获得纯化蛋白,通过免疫SPF大白兔获得高效价、高灵敏度的多克隆抗体,为Tri101蛋白及转Tri101作物的检测提供抗体基础【。方法】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ium)F3210为材料,PCR法获得Tri101并连接至表达载体pET29a(+),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利用纯化表达产物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Tri101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表达,重组蛋白大小为50 kD左右,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利用HisTrap亲和柱纯化重组蛋白,最佳咪唑洗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宝宏  鲍长磊  付明哲  许信刚  
【目的】建立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β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尿素梯度透析复性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用复性的β毒素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间接ELISA试验条件,建立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考察,并用其对521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通过诱导、纯化和复性,获得了纯度较高且具有良好反应原性的β毒素重组蛋白。间接ELISA条件为: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5.0μG/mL,阳/阴性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5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强  金业  陆承平  
用纯化的河蟹“颤抖病” (暂定名 )病毒分别免疫家兔和山羊 ,制备高效价的抗血清。羊抗血清经硫酸铵盐析纯化。经方阵滴定 ,选择P/N =2 95时作 1∶10 0稀释的抗血清为工作浓度 ,建立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样本 14 4份 ,包括来自长江水域的野生河蟹、人工感染发病的河蟹、 1999年和 2 0 0 0年从江苏采集的自然发病的病蟹及市场购买河蟹。结果显示 ,病蟹和市场购买河蟹的阳性率为 6 6 7%~ 10 0 % ,人工感染的病蟹和人工感染石蟹致病组阳性率均为 10 0 % ,来自长江水域的健康河蟹及未接种病毒的对照石蟹阳性率均为 0 ,表明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河蟹“颤抖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维维  洪玉枝  刘子铎  
草甘膦N-乙酰转移酶(glyphosate N-acetytransferase,GAT)是一种能够通过转乙酰基的反应将草甘膦代谢为低毒物质乙酰草甘膦的酶,在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Weigmann)Chester AB 94036中的草甘膦N-乙酰转移酶(glyphosate N-acetyltransferase,GAT)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中,获得含有重组质粒pGEX 6p-1-gat的重组菌株。对重组菌株进行诱导表达,经过GST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约17 ku的目的蛋白。通过酶标仪和连续分光光度分析法,对G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建中  孙毅  郝曜山  刘俊玲  
采用花粉介导方法将质粒pGL II_RC_1导入玉米自交系海92_1中,获得了T0种子128粒,种子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得到抗潮霉素植株16株。对抗性植株分离的统计分析表明,多数情况下几丁质酶基因以单拷贝形式导入转基因植株,后代分离比约为3∶1。抗性苗移栽到大田后,5~6叶期取样进行PCR扩增、PCR 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对T1的分析结果表明,几丁质酶基因已导入转基因植物细胞中。对T2,T3植株的检测结果显示,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植株基因组中并可随植株世代稳定遗传。田间抗病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及后代的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明显比对照降低。根据分子检测及田间抗病鉴定结果,得到GH0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兰青阔  王永  赵新  朱珠  景海春  程奕  
以转基因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Bt11为研究材料,建立Bt11环状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技术方法。利用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BstDNA聚合酶,针对Bt11中玉米基因组与外源基因结合处序列,设计4条特异引物,并对反应温度、时间、灵敏度、结果判断方法等参数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LAMP检测方法最适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分别为65℃和60min,其灵敏度为常规定性PCR的20倍。LAMP技术检测转基因玉米品系Bt11具有特异性高、快速、简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芳  冯宇  张阁  蒋卉  朱良全  丁家波  
【目的】建立高通量牛布鲁氏菌间接ELISA诊断方法,为科学高效诊断牛布鲁氏菌病提供技术手段。【方法】以提纯的猪布鲁氏菌S2株脂多糖(LPS)作为包被抗原,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了抗原包被浓度、包被液、抗原包被时间、封闭液、样品稀释液、血清稀释倍数、兔抗牛酶标抗体稀释液、兔抗牛酶标抗体稀释浓度、最佳TMB底物反应时间等参数,初步建立了牛布鲁氏菌间接ELSIA方法。并用上述条件初步建立的方法对176份牛布鲁氏菌病阳性血清和132份牛布鲁氏菌病阴性血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经SPSS17.0软件分析,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确定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阴阳性判定的临界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霍宁宁  朱伟英  高洋  杨雯昱  岳进华  赵燕清  陈德坤  
【目的】建立羊伪结核棒状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伪结核棒状杆菌菌体抗原和培养上清可溶性抗原包被酶标板,用脱脂奶粉封闭酶标板,设置封闭时间分别为1.0,1.5和2h,再用不同稀释度的血清(1∶100,1∶200,1∶400和1∶800)与之反应,以此优化间接ELISA反应条件,确定阳性结果判定的临界值。对间接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采集的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选用伪结核棒状杆菌菌体为包被抗原,最佳包被抗原菌体密度为OD600=0.08,血清的最佳稀释度为1∶400,封闭时间为2h,阳性血清的临界值为0.329。该抗体检测方法可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小东  曹瑞兵  张羽  刘文娟  陈昊  祝长青  陈溥言  
鸭圆环病毒(DuCV)是新发现的一种感染鸭的最小病毒,可导致鸭淋巴组织损伤。目前尚无检测其抗体的商品化ELISA试剂盒。为了对鸭群进行DuC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本试验用原核表达了全长DuCV Cap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证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以纯化的重组Cap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应用30份DuCV抗体阴性血清和16份DuCV抗体阳性血清,建立了检测DuC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以此方法对从江苏地区收集的部分鸭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DuCV抗体阳性率为26.7%(38/142)。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且方法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甄贞  张明辉  刘营  敖金霞  于艳波  李璐  曲波  仇有文  高学军  张克俭  
根据转基因玉米品系NK603外源插入片段与玉米基因组序列设计品系特异性引物,建立转基因玉米品系NK603的品系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测试。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出转基因玉米NK603品系成分,检测灵敏度为0.1%,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燕  华修德  钱国良  李刚  刘凤权  
为建立噻菌灵酶免疫检测方法,制备3种噻菌灵的半抗原(H1、H2和H3)。利用活泼酯法制备免疫抗原H1-BSA、H3-BSA和包被抗原H1-OVA、H2-OVA、H3-OVA。采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方法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噻菌灵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4G9、1-6D3、3-1F9和3-5D4。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IC-ELISA),将上述4株抗体分别与3种包被抗原进行组合,从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组合:H3-OVA/1-6D3。据此建立的异源IC-ELISA检测方法对噻菌灵的IC50为10.9μg.L-1,检测限(IC10)为2.2μg.L-1,与3种噻菌灵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奎  张泽楠  李帅杰  初晓雨  王垚鑫  郭巍  胡哲  王晓钧  
【目的】通过筛选引起马流产的4种沙门氏菌(Salmonella)共同的优势抗原,建立一种敏感高、特异强的通用型间接ELISA(iELISA)抗体检测方法,实现对马群中沙门氏菌抗体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马流产沙门氏菌阳性血清、阴性血清分别与马流产沙门氏菌全菌抗原进行免疫共沉淀(pull down)试验,筛选出马流产沙门氏菌优势抗原;根据质谱分析结果找到优势抗原基因,将优势抗原基因与其他3种致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进行序列比对验证其保守性;其次根据抗原性分析对优势抗原编码基因进行分段表达,设计3对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沙门氏菌优势抗原基因并将其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测序分析后将构建正确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coli)Rosetta(DE3)中并加入0.6 mmol·L~(-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甘(Isopropy-β-D-thiogalactoside,IPTG)进行诱导表达,观察蛋白的表达形式;蛋白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验证蛋白的反应原性和广谱性;然后利用纯化后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对包被抗原量、血清和第二抗体浓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间接ELISA抗体诊断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评估。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试验感染马血清及临床样本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同凝集试验结果比较。【结果】筛选出的马流产沙门氏菌优势抗原是ompA(Outer Membrane Protein, OMP),通过序列比对,该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同属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同源性99.4%—100%,具有很好的保守性;PCR扩增后成功获得3条与预期符合的目的基因;成功构建了pET28a-ompA1、pET28a-ompA2、pET28a-ompA33个重组质粒。SDS-PAGE结果表明,在24℃、0.6 mmol·L~(-1) IPTG诱导5 h下,含有pET28a-ompA1、pET28a-ompA2、pET28a-ompA3的重组菌均表达了相应蛋白,其中重组ompA1和ompA2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重组ompA3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Western blot显示,重组蛋白ompA3可与马流产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重组ompA3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以作为沙门氏菌属抗血清检测用抗原;以ompA3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在最大P/N比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最佳包被抗原浓度为1μg·mL~(-1),待检血清(1﹕200)37℃作用1 h,酶标抗马二抗(1﹕10 000稀释),TMB在37℃孵育10 min,待检血清OD450>0.143判定为阳性,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包被抗原与常见马传染病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通过对沙门氏菌静脉注射感染马的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iELISA可以持续监测抗体阳性到116 d,相比微量凝集(69 d)多监测了47 d,因此iELISA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利用建立的iELISA方法对8个不同牧场180份血清进行抗体检测,其抗体平均阳性检出率为63.3%,比微量凝集阳性检出率高53.9%。【结论】成功筛选到了马流产沙门氏菌病4种病原的共同优势抗原ompA,实现了对该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建立了马流产沙门氏菌病通用型iELISA抗体诊断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对临床样本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的检测,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以作为马流产沙门菌病抗体检测的一种有效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