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1)
- 2023(5575)
- 2022(4748)
- 2021(4373)
- 2020(3724)
- 2019(8313)
- 2018(8310)
- 2017(15280)
- 2016(8997)
- 2015(9809)
- 2014(9712)
- 2013(9521)
- 2012(9047)
- 2011(8368)
- 2010(8494)
- 2009(7723)
- 2008(7992)
- 2007(7055)
- 2006(6225)
- 2005(5603)
- 学科
- 济(32381)
- 经济(32340)
- 管理(22965)
- 业(20732)
- 企(16397)
- 企业(16397)
- 方法(15674)
- 学(13837)
- 数学(13258)
- 数学方法(12922)
- 环境(9497)
- 农(9249)
- 财(7783)
- 中国(6995)
- 地方(6888)
- 生态(6521)
- 业经(6499)
- 农业(6352)
- 划(6067)
- 和(6049)
- 理论(6013)
- 制(5860)
- 融(5478)
- 金融(5477)
- 银(5253)
- 技术(5246)
- 资源(5228)
- 银行(5211)
- 务(5078)
- 财务(5064)
- 机构
- 大学(134014)
- 学院(133348)
- 研究(52649)
- 济(45257)
- 经济(44143)
- 管理(44066)
- 科学(40089)
- 理学(38382)
- 理学院(37731)
- 中国(36739)
- 管理学(36518)
- 管理学院(36303)
- 农(34441)
- 所(30160)
- 京(29558)
- 研究所(28379)
- 农业(27788)
- 业大(26965)
- 中心(22727)
- 财(21302)
- 江(20073)
- 范(18869)
- 院(18752)
- 师范(18539)
- 省(18415)
- 北京(18314)
- 室(18260)
- 科学院(17957)
- 农业大学(17869)
- 财经(17315)
- 基金
- 项目(97012)
- 科学(75735)
- 基金(71543)
- 家(67062)
- 国家(66594)
- 研究(61086)
- 科学基金(54882)
- 自然(39908)
- 自然科(38954)
- 省(38951)
- 自然科学(38939)
- 自然科学基金(38213)
- 基金项目(37829)
- 社会(36971)
- 社会科(35021)
- 社会科学(35006)
- 划(34069)
- 资助(29605)
- 教育(27376)
- 重点(23329)
- 计划(22389)
- 编号(21565)
- 发(20779)
- 部(20311)
- 科技(20171)
- 创(19588)
- 科研(19471)
- 创新(18478)
- 成果(17827)
- 专项(16835)
共检索到189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伟闻 哈斯阿古拉 潮洛蒙
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ACS)是高等植物中乙烯合成的关键酶。以成熟河套蜜瓜果实的RNA为模板,经反转录和PCR扩增合成和克隆了河套蜜瓜ACS基因cDNA片断(627 bp),将ACS基因cDNA反向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GA643,配制成DNA溶液后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基因,对转基因河套蜜瓜的叶片用CTAB法提取总DNA,PCR扩增检测,结果表明某些果实的部分种子已整合外源基因。目前,该转基因新品系正在进行生态适应性研究及“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的安全性评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高润 柳茜 闫亚飞 李峰 陶雅 孙启忠 张仲鹃
河套灌区是我国传统的农牧业区,牧草产量低,品种单一,品质较差,不能满足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为改善和加速该地区牧草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本研究对引自国内外23个优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河套灌区3年的抗寒性、生产力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苜蓿品种间越冬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公农1号和大富豪越冬率较高,凉苜1号最低,越冬率仅为55%;2)苜蓿不同茬次的株高呈现第1茬高于第2茬和第3茬的趋势;干草产量呈现第1茬高于第2茬和第3茬的变化规律;3)苜蓿的产草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光昱 杨培岭 任树梅 贺新 俞昊良 郑凤杰
研究不同生育期调亏及亏缺程度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河套蜜瓜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滴灌试验,分别在蜜瓜伸蔓期和结果期进行20%、30%和40%灌水量亏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充分灌溉处理(T1)的土壤剖面含水率随时间波动最为剧烈,伸蔓期和结果期亏缺处理的土壤剖面含水率平均极差分别比T1低48.5%和80%。各处理的土壤剖面盐渍度随时间均有增长趋势,T1的土壤剖面平均电导率在生育期前后的增幅为0.026ds/m,亏缺灌溉处理的增幅为0.073~0.098ds/m。伸蔓期和结果期亏缺处理的产量平均值分别比充分灌溉处理显著降低16.0%和20.5%,但2个时期亏缺处理的产量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伸蔓期亏缺处理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育梅 张少英 徐莉莉 杨维
以河套蜜瓜(Cucumis melo L. cv. Hetao)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对其后熟和软化的影响。对达到采收成熟度的河套蜜瓜用10、30、100和300 nL/L的1-MCP熏蒸18 h后,在20℃下贮藏。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的1-MCP对河套蜜瓜后熟和软化影响有显著差异。100、300 nL/L的1-MCP明显抑制了河套蜜瓜乙烯的合成和生理作用,与对照相比乙烯释放高峰和呼吸高峰推迟了6 d,乙烯高峰仅为对照的49.6%和43.8%,呼吸高峰为对照的80.0%和78.4%,可溶性固形物降解得到抑制,延迟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高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郝金凤 高峰 博彦泰 李凤 哈斯阿古拉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甜瓜ACC氧化酶基因1(Cm-ACO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从甜瓜品种河套蜜瓜成熟果实中克隆得到了ACO1的全长cDNA,共1035bp,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cD-NA与已报道的甜瓜品种Cantaloup charentais的ACO1cDNA序列完全一致。该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ACC氧化酶基因在甜瓜中的表达特性以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甜瓜 ACC氧化酶基因1 cDNA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振鹏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了我国古代成效卓越的水利工程和现代生态经济成熟模式的原理与方法,提出生态适应性协同调控方法。基于对生态系统内部运行机制的认知,采用适当的工程或非工程措施,改善系统与环境、增强生态系统某一方面机能,实现静态协同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针对生态系统内部未了解的运行机制或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调控措施经过“试验式实施—监测观察—效果评估—调控措施优化—再实施”的动态协同性过程,逐步寻求最适宜的调控方案,取得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协同统一。针对鄱阳湖湿地修复保护,应用生态适应性协同方法,研究了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过程调控的手段、方法和基本原则,提出了现阶段枯水期水位过程调控方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中心 沈金昌 王振坤 杨永斌 王廷晓 周瑞宽
对同时表达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CMV CP)和卫星RNA的转基因烟草NC89新品系(NC89-B)及单一表达CMV CP的转基因NC89新品系(NC89-T),在大田生产条件下进行了品比及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抗病性方面,转基因NC89明显高于未转基因NC89,其中B品系对CMV的相对防效达80%左右,T品系对CMV的相对防效达20%左右;在农艺性状方面,转基因NC89较对照有较显著改善,产值、产量、上等烟比例均有提高,但种性未变;在原烟品质方面,转基因NC89与对照基本一致.
关键词:
烟草 转基因NC89 抗病性 农艺性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亚钦 张书红 张影 刘星 吴大付 刘永卓 王菲
【目的】对玉米根际解磷和解钾细菌进行筛选、鉴定,并分析其生态适应性,以期为丰富解磷和解钾微生物资源库以及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利用提供优良菌株。【方法】利用平板稀释法从玉米根际筛选具有解有机磷和解无机磷能力的细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其种类,随后挑选解有机磷和无机磷能力最强的菌株,分析其解钾能力和生态适应性。【结果】在玉米根际筛选获得9株解有机磷细菌和2株解无机磷细菌,其对应培养液中速效磷质量浓度分别为0.018~4.479和5.383~6.242 mg/L。由系统进化树可知,这些菌株分别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贪铜菌属(Cupriavidus)、勒克氏菌属(Leclerci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解有机磷最强的菌株P4-5与弗雷德里克斯堡假单胞菌(P. frederiksbergensis)聚为一支,解无机磷最强的菌株CP4-12与非脱羧勒克菌(L. adecarboxylata)聚为一支。菌株P4-5和CP4-12从含钾长石培养液中分解出的速效钾质量浓度分别为8.100和1.333 mg/L。菌株P4-5耐盐性强,不耐强酸、强碱以及中度以上干旱和高浓度农药;而菌株CP4-12耐盐性、耐旱性及耐药性均较强,但不耐强酸和强碱。【结论】从玉米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了2株兼具解磷和解钾能力的细菌,均具有耐酸碱、耐盐、耐干旱和耐农药能力,为微生物菌肥的研制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秀秀 王春田 吕敬刚 薛毅柳 井立军
利用网纹甜瓜和哈密瓜类型材料杂交,经6~7代系谱选择,选育出了3个网纹甜瓜新品系,并对其稳定性、抗病性和配合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1、品系2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品系1对白粉病呈HR抗性,品系2呈R抗性,品系3呈MR抗性;品系1和品系3单果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呈正向效应(GCA值分别为0 02和0 09),品系2的网纹一般配合力高(GCA值为0 16),品系3的单果重、果肉厚、糖含量均呈正向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银辉 罗毅 刘纪远 庄大方
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效应在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本文利用1985年和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借助GIS软件ArcInfo和ArcView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包FRAGSTATS等软件,分别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速度、变化过程、景观级别的动态特征以及景观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区内的土地利用以农牧为主,15年间,土地利用结构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反映了以农牧用地为主的特征;耕地减少,草地增加,表明近年来灌区所采取的退耕还草措施正在取得成效;而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增加,说明灌区的土地利用率降低。在景观级别上,景观变化主要表现在景观呈破碎化趋势,景观多样性有所提高,斑块类型趋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军 倪汉文 周志强 江树人
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一般可以承受 2 .0 kg.hm-2 有效量以下的剂量 ,而只要 1.0 kg.hm-2 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杂草防效。其抗性的稳定性受到环境因子、载体构建和抗性基因导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抗性基因可以通过花粉漂移 ;抗性作物与原受体在没有草铵膦作用下有一定的差异。虽然大量文献报道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对周围的生态群落没有影响 ,但也发现草铵膦可以致毛虫死亡。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在应用抗除草剂作物时 ,应特别注意其抗性稳定性 ,将之纳入杂草综合治理体系中
关键词:
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 草铵膦 安全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秦军 苏晓华 马常耕 刘志新 王耀文
以多菌种生物制浆工艺为基础,利用10个新选育的杨树无性系为材料,从基本密度、纤维形态、化学成分等方面探索杨树超短轮伐条材生物制浆可行性,结果表明:品种间条材材性差异明显,杨树超短轮伐条材的纤维形态、化学成分等制浆特性均能满足制浆造纸的需求;用1、2 a条材进行生物制浆完全可行,其得浆率为65.0%~72.0%,浆纸质量达国标阔叶木浆的Bk-C标准。
关键词:
杨树 条材 木材材性 微生物制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振华 刘文成 张新 张前进
通过播种期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对高淀粉玉米品种郑单21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河南夏播条件下,随着播种期的推迟,郑单21的产量逐渐下降,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逐渐降低,叶面积系数最大值、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小,生育进程加快,但6月15日以前播种差异不大;适宜生态条件为:全生育期积温2 596.2~2764.5℃,至2 307.7℃产量严重下降;全生育期日均温度为23.2~24.0℃,至22.6℃产量严重下降;全生育期光照514.9~603.2 h,至425.3 h产量严重下降;全生育期日均光照为4.6~5.3 h;至4.3 h产量严重下降。
关键词:
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 生态条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文耀 张雄 轩继春 张建中
通过对巴彦淖尔市黄河灌区瓜类(两瓜、蜜瓜、籽瓜)平作与开沟两种栽培模式下间作油用向日葵产量、产值的分析。结果表明,瓜类作物通过开沟模式结合间种油用向日葵是提高单位面积产值的有效手段,应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何庆元 张宇龙 韩伟 徐智明 李正鹏 任义 杨豪 詹秋文
选取25份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系在淮河中下游地区进行2年的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鉴定,并用66对在8条染色体上分布基本均匀的SSR标记对25份品系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表明,苜蓿的产量相关性状(鲜重、株高和主茎节数)均受到年份、茬次和品系的显著性影响,第2年的产量是第1年的2.24倍。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也都受到3个因素的显著影响,粗脂肪含量仅受到品种和茬次的显著影响。并且第1茬和第2茬的产量最高,品质最好。苜蓿产量与株高和主茎节数之间没有相关性,分蘖数是产量的决定因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个品种分为3个亚群,其中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单独聚为1个亚群,相对高产的5个品系聚为1个亚群,其余21个品种聚为1个亚群;基因型聚类分为2个亚群,7个半休眠品系聚为1个亚群,其他的聚为另1个亚群。育种中,亲本选配应在选择表型高产优质、性状互补的基础上,同时选择基因型差异较大的,才更有利于选育出优良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