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7)
2023(4413)
2022(3765)
2021(3575)
2020(3048)
2019(6973)
2018(6904)
2017(12331)
2016(7557)
2015(8366)
2014(8513)
2013(8071)
2012(7440)
2011(6763)
2010(6712)
2009(5878)
2008(5884)
2007(5279)
2006(4386)
2005(3853)
作者
(24070)
(20097)
(19966)
(19174)
(12797)
(9954)
(9111)
(7889)
(7536)
(7436)
(6873)
(6806)
(6765)
(6682)
(6589)
(6319)
(6066)
(5893)
(5845)
(5585)
(5269)
(5154)
(5051)
(4741)
(4668)
(4600)
(4502)
(4484)
(4366)
(4261)
学科
(22700)
经济(22678)
管理(17980)
(17289)
(13834)
企业(13834)
方法(12208)
数学(10885)
数学方法(10701)
(7936)
(6685)
理论(6463)
(6260)
中国(6023)
教学(5304)
教育(5003)
技术(4623)
业经(4516)
农业(4430)
(4366)
财务(4358)
财务管理(4346)
(4304)
企业财务(4209)
地方(4026)
(3882)
银行(3851)
学法(3684)
教学法(3684)
(3649)
机构
学院(102404)
大学(101420)
研究(38605)
管理(33735)
(33544)
经济(32644)
理学(29157)
理学院(28754)
科学(28687)
管理学(27984)
(27897)
管理学院(27825)
中国(25792)
农业(22517)
(22043)
(21616)
业大(21572)
研究所(20255)
中心(17226)
(16266)
技术(15670)
(15339)
农业大学(14254)
(14044)
(13856)
(13819)
(13745)
师范(13532)
北京(13388)
(12669)
基金
项目(74917)
科学(57015)
基金(51978)
研究(49558)
(48303)
国家(47933)
科学基金(39153)
(32410)
自然(28158)
社会(27846)
自然科(27558)
自然科学(27547)
基金项目(27446)
(27294)
自然科学基金(27027)
社会科(26325)
社会科学(26315)
教育(24831)
资助(21787)
编号(19091)
重点(18177)
计划(16975)
(15807)
(15691)
科技(15573)
(15520)
成果(15376)
课题(15371)
科研(14864)
创新(14818)
期刊
(33215)
经济(33215)
学报(25918)
研究(25367)
(25127)
中国(24233)
科学(20015)
大学(17812)
农业(17302)
教育(17200)
学学(17094)
(12385)
管理(11720)
技术(10240)
(10094)
业大(7808)
(6793)
金融(6793)
(6710)
农业大学(6543)
财经(6070)
科技(6048)
职业(5771)
林业(5565)
业经(5231)
中国农业(5227)
(5187)
经济研究(5178)
统计(5096)
(4856)
共检索到146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梦瑶  郑林用  许晓燕  江南  魏巍  罗霞  
通过急性毒性试验、30 d喂养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 es试验和大鼠致畸试验,以非转基因棉籽壳栽培毛木耳为对照,进行了转基因棉籽壳栽培毛木耳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转基因棉籽壳栽培毛木耳在上述试验中均为表现出阳性结果,初步说明利用转基因棉籽壳栽培毛木耳是安全的。但全面系统评价转基因棉籽壳应用于毛木耳栽培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伟  郭勇  周洁  贾定洪  苗人云  王国英  王仁峰  黄忠乾  郑林用  
针对近年毛木耳栽培主要原料棉籽壳和木屑玉米芯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现实问题,在主产区现有栽培料配方(对照配方CK1和CK2)基础上,设计了16个毛木耳栽培料配方,以稻秆、玉米秆、油菜秆、棉花秆、桑枝屑和菌渣部分或全部替代棉籽壳和杂木屑,进行毛木耳(黄耳10号)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的生长速度(1.08 mm/d)快于CK1(0.92 mm/d)、菌丝生长势表现一般,菌丝长满菌袋较快(82 d)、子实体原基形成较早(96 d)、鲜耳百片重较高(4576.5 g/百片)、鲜耳片厚度较厚(2.00 mm/片)、子实体泡发率高(961.54%);鲜耳产量最高(0.918 kg/袋),高于CK1(0.8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叶建强  温玉环  陈丽新  黄卓忠  唐军  
【目的】通过综合评价不同毛木耳菌株的栽培性状与特点,筛选出适宜桂南地区栽培的毛木耳优良菌株。【方法】引进全国不同栽培地区的6个毛木耳菌株和近年来桂南地区主要栽培的5个毛木耳菌株,以本地区栽培的毛木耳台毛1号菌株为对照,对不同菌株的菌包菌丝体生长状况、出耳茬数、出耳产量及耳片的部分特性等进行试验比较与分析。【结果】不同菌株菌包生长状况和出耳状况差异明显,菌丝体生长速度高于对照菌株的依次为苏毛3号、川耳7号、漳耳43-28、781、川耳23、川黄耳1号和AP11,其中前5个菌株与对照菌株具有显著差异;对照菌株菌丝体生长密度仅高于川耳10号和781;菌包成活率最高为对照菌株(98.50%),其后依次为川耳7号、苏毛3号、42、漳耳43-28、193和川黄耳1号,其余低于89.50%;8个菌株的出耳茬数与对照菌株相似,140 d左右能形成耳片四茬,且产量比对照菌株提高11.44%~51.28%,产量大小依次为川耳10号、193、川耳23、川黄耳1号、漳耳43-28、42、苏毛3号和川耳7号,采收集中度优于对照菌株第一茬耳的有川耳7号,前两茬耳优于对照菌株的有苏毛3号和漳耳43-28,前三茬耳优于对照菌株的有苏毛3号、漳耳43-28和193;大部分菌株子实体耳片大小较对照菌株优,表现为色泽较深,耳片较厚,但质地偏软,栽培过程中流耳相对偏高。【结论】川黄耳1号、川耳7号、苏毛3号、漳耳43-28和42在菌包生长状况、耳片产量、出耳茬数和耳片性状等方面综合表现较佳,可作为桂南地区优先选用的毛木耳栽培推广用菌株。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詹艺舒  施乐乐  李婕  肖淑霞  蔡志英  黎志银  陈炳智  江玉姬  
通过添加试验研究了4种有害重金属铅、镉、汞、砷在毛木耳栽培过程中的迁移规律以及子实体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重金属在毛木耳的栽培过程中均会发生迁移现象,但迁移的量差异较大.在试验含量范围内,毛木耳对栽培料中汞的富集能力较强,富集系数为0.817~2.346;对铅、镉、砷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51~0.256、0.027~0.607、0.215~0.457.根据栽培料和子实体中的铅、镉、汞、砷含量建立了4个吸收方程,分别为:y=1.926lnx-1.896,y=0.527 188/[1+EXP(1.340 6-0.327 281x)],y=10.172 1/[1+EXP(1.895 1-0.488 843x)],y=3.732 2/[1+EXP(3.106 8-0.426 570x)].根据回归方程可推算,当栽培料中铅、镉、砷的含量分别高于4.498、12.993、2.9 mg·kg~(-1)时,毛木耳子实体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而栽培料中的汞不得检出,才能保证子实体的汞含量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林  马慧  张海泉  樊金娟  刘义玲  
从地理分布、物种、性状三方面概述了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分布情况 ,分析了转基因作物的巨大商机和发展前景 ,评价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包括食品安全性、生态安全性、转基因逃逸防御安全性、生物物种界定安全性等。认为对转基因作物进行安全性鉴定 ,并在有效监控下适当发展转基因作物而非放任或禁止才是较为负责任的态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晓娟  张野  仇惠君  王灿琴  黄卓忠  
筛选以木薯秆屑为主料的毛木耳适栽配方,为实现木薯产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以45%木薯秆屑、15%麸皮、2%石灰和1%石膏的组合为基础,按添加不同原料设配方14,分别添加37%桑枝屑、木屑、棉籽壳、木薯酒精渣;另设35%木屑、52%棉籽壳、15%麸皮、2%石灰和1%石膏的组合为对照配方(CK)。分析各试验配方条件下的毛木耳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添加木屑的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4.33 cm/d;除添加木薯酒精渣的配方外,其他配方在菌丝生长势和原基形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彭友林  周强  王云  刘光明  赵东海  
通过对野生大豆的引种栽培,初步了解了野生大豆的种子萌发、植株生长规律及产量的形成等,为综合开发利用这一野生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的种子萌发必须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提高发芽率;其侧枝发生量大,是产量形成的主要部位;株高和叶片数的生长积累曲线分别为:Y=267.799/(1+76.0906e-0.060993t),Y=46.57169/(1+27.45426e-0.049097t)。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士荣  
标记基因是筛选转基因植物的有效方法。目前转基因植物已广泛进行了田间试验,有些已被批准商业化应用。鉴于几乎所有转基因植物中都含有标记基因,且同一标记基因已转入不同的作物中,因此今后人们消费的食品中标记基因及其产物的含量将增大,其安全性引起了普遍关注。国际机构如FAO、WHO、OECD以及美国的FDA、北欧部长委员会等都在研究和制订条例,我国尚未将遗传工程体(GMO)食品安全性的评价提到议事日程上。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重点以北欧部长委员会的出版物(1996)为兰本,结合国际机构的咨询研讨结论,就植物食品中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评价作一综述,以供读者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小明  王安平  张军民  王加启  赵青余  田科雄  
本试验旨在研究我国不同转基因棉花品种棉籽的营养成分和棉酚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集全国9个主要转基因棉花品种的棉籽,测定营养成分和棉酚含量。结果表明,9种转基因棉花的棉籽中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磷(P)平均含量分别为(27.89±1.66)%,(17.39±1.66)%,(23.34±1.14)%,(0.16±0.03)%和(0.36±0.04)%,游离棉酚、总棉酚平均含量分别为(3 970.35±1 109.45),(5 996.19±1 002.43)mg/kg,总棉酚跟EE相关系数为0.872 1,回归方程为y=525.16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亮  黄庆华  孟丽辉  邢焕  姚斌  杨晓光  张宏福  
通过引入外源基因的途径对农作物进行遗传改良,转基因技术已经在作物的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抗旱等方面显现出了巨大的潜力。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已经比1996年首次种植面积增长了100多倍,达到1.75亿hm2,转基因作物及其副产品大部分则用于动物饲料原料,因此,转基因饲料中外源基因和外源蛋白在畜禽体内消解和转移规律以及转基因成分对畜禽营养、生长、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在提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特别指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与食用安全性评价的特殊性;讨论和分析转基因作物评价所应该遵循的科学原则;概述抗虫作物、抗草甘膦作物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魏伟  钱迎倩  马克平  裴克全  桑卫国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倍受关注 ,国内外尤其国外已经开展和正在开展许多的研究工作。实质等同性原则在转基因安全性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已经进行了转基因马铃薯、大豆、番茄、棉花、西葫芦、水稻、烟草以及芦笋的食用安全性评价 ,积累了一些研究经验和方法 ,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文中将从评价的方法、原则和结果等几个方面报道和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并且指出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作了一个相对全面而客观的报道 ,并且总结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国京  叶露莹  刘爱青  韩婧  贾清华  刘燕  
以芍药品种‘大富贵’(Paeonia lactiflora‘Da Fu Gui’)为试材,研究棉籽皮和花生壳两种可再生农用废弃物为主要成分的基质配方代替草炭作为芍药盆栽基质的可行性。试验设置两种基质,基质A为棉籽皮:蛭石:珍珠岩=4∶3∶3;基质B为花生壳:蛭石:珍珠岩=5∶3∶2;以前期筛选的栽培效果良好的草炭:蛭石:珍珠岩=3∶1∶1基质为对照。结果表明,两种基质的总孔隙度、EC值与对照相同,pH均高于对照,大小孔隙比小于对照,基质A的容重高于基质B及对照;两种基质上栽培的芍药株高、冠幅、单株开花数、生物量、叶绿素a/b等指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茎粗、花径、单朵花期、根冠比、根生长指标、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君  曾辉  郭日光  王红  刘岩岩  李红  杜杨  王韦舒  刘俊杰  
为探寻林下环境中黑木耳栽培生产过程中发生连作障碍现象的内在原因,研究黑木耳生产对于栽培场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林下黑木耳实际生产基地选择生态环境条件相同的区域,设计在连续应用两年(L20)、应用一年空闲一年(L19)两个试验区域和空白对照区域(CK)采集土壤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处理组土壤样本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测序结果足够反应样本所包含多样性的前提下,数据表明黑木耳栽培生产过程会明显提高土壤中细菌的种类和均匀程度,但应用后闲置的L19组土壤细菌的丰富度略高于连续应用的L20,而L19和L20组的细菌均衡度相近;通过细菌物种差异分析和分类学组分分析,可以发现3个处理组样品的相似性较低,表明土壤不同菌种在细菌总量中的占比存在一定的变化,但优势细菌的种类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在土壤真菌动态变化方面,黑木耳的连续生产(L20)明显的抑制了真菌物种丰富度和数量均衡度,生产后闲置会导致物种丰富度不足的前提下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快速恢复均衡;通过真菌物种差异分析和分类学组分分析,证明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动态变化更为剧烈和持久,主要表现在子囊菌和被孢霉在栽培后闲置期内大量的增殖,以及以黑木耳为主的担子菌快速消退;同时木霉属真菌在非黑木耳类真菌含量中比例的提升,可能是导致黑木耳连作过程中“绿霉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淑华  冯志茹  孙丽楠  赵淑芬  
通过对4个青贮玉米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结果表明,科多八号和科多四号初期生长较缓慢,日生长量分别为3.51cm/d和3.18cm/d,7月30日后生长加快,日生长量达到4.66cm/d和5.36cm/d,科青一号和英红玉米则正好相反;在4个品种和两个施肥处理中以科多四号和科多八号产量较高,施肥为N37.5P225K225的处理中,科多四产量最高,达到143578.5 kg/hm2,经济效益最好,达到11486元/hm2,4个品种的产量(114767.6~143578.5kg/hm2)均高于处理N37.5P225K150的产量(98814.0~120244.5kg/hm2);科多四号和科多八号叶量丰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志江  李荣春  
本试验研究了3种栽培料在4种重量水平下对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壳作为栽培料在10 kg/m2时种植出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最高,投入产出比最高,品质最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