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97)
2023(4534)
2022(4192)
2021(3818)
2020(3609)
2019(8483)
2018(8465)
2017(16455)
2016(9557)
2015(11075)
2014(11399)
2013(11521)
2012(11063)
2011(10121)
2010(10245)
2009(9642)
2008(9924)
2007(9204)
2006(7710)
2005(6859)
作者
(31712)
(26954)
(26860)
(25647)
(17004)
(13055)
(12395)
(10725)
(9898)
(9667)
(9034)
(8927)
(8861)
(8639)
(8532)
(8443)
(8392)
(7981)
(7830)
(7737)
(6966)
(6781)
(6644)
(6242)
(6185)
(6093)
(6065)
(5919)
(5670)
(5657)
学科
(40585)
经济(40550)
(24066)
管理(23569)
方法(22090)
数学(19959)
数学方法(19811)
(18322)
企业(18322)
(11892)
(10469)
(10160)
中国(9136)
(8221)
贸易(8220)
(7972)
地方(7836)
农业(7641)
业经(7086)
(6822)
(6310)
(6267)
财务(6254)
财务管理(6233)
企业财务(5845)
(5683)
银行(5651)
(5416)
金融(5411)
环境(5359)
机构
大学(146742)
学院(145556)
(57020)
经济(55752)
研究(51786)
管理(51623)
理学(44551)
理学院(44000)
管理学(43118)
管理学院(42860)
中国(36996)
(36959)
科学(36037)
(31421)
农业(30017)
(29291)
业大(28563)
研究所(27006)
(25203)
中心(23947)
(22653)
财经(20335)
农业大学(19704)
北京(19304)
(18327)
(18312)
师范(18022)
经济学(17794)
(17642)
(17456)
基金
项目(96882)
科学(73460)
基金(68738)
研究(65003)
(61954)
国家(61471)
科学基金(50179)
(39602)
社会(38529)
基金项目(36755)
社会科(36388)
社会科学(36372)
自然(34544)
自然科(33711)
自然科学(33694)
(33552)
自然科学基金(33087)
教育(30256)
资助(28802)
编号(26449)
重点(22372)
成果(21805)
(21241)
(21057)
计划(20766)
(19763)
科研(19565)
科技(18995)
创新(18614)
课题(18508)
期刊
(59920)
经济(59920)
研究(37357)
(33864)
学报(32494)
中国(26479)
科学(25577)
农业(22616)
大学(22488)
学学(21567)
(20435)
管理(15724)
(12167)
教育(12120)
技术(11865)
(11042)
金融(11042)
财经(10091)
业经(9978)
经济研究(9562)
(9230)
业大(9189)
问题(8703)
(8622)
农业大学(8068)
技术经济(7703)
理论(7222)
统计(7187)
科技(6884)
(6876)
共检索到206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良斌  周小云  官春云  王学军  
为选育高效抗虫油菜新品种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Bt杀虫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油菜植株中的表达 .结果表明 ,Bt杀虫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抗虫油菜植株的表达随植株生长时期不同而发生变化 .在第 3~ 9叶期 Bt杀虫蛋白基因稳定、高效地表达 ,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为 6 .6 8~ 10 .5 2 ng/ m g(以鲜叶计 ) ,占植物可溶性蛋白的0 .0 6 7%~ 0 .10 5 % .但从第 11叶期后 Bt杀虫蛋白表达量显著地降低 ,只有 0 .2 8~ 2 .0 0 ng/ mg,占植物可溶性蛋白的 0 .0 0 3%~ 0 .0 2 0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良斌  官春云  周小云  熊兴华  
为了选育出稳定的转基因抗虫油菜新品种 ,采用卡那霉素抗性分析和 PCR检测技术对转基因抗虫油菜中Bt杀虫蛋白基因的遗传行为进行了研究 .连续三代的研究结果表明 :Bt杀虫蛋白基因以单拷贝、杂合地整合到转基因植株 (T0 1,T0 2 ,T0 3,T0 5 ,T0 6 ,T0 7,T0 8)的基因组中 ,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纯合转基因株系杂交分析表明 ,在不同 T0 转基因植株中 Bt杀虫蛋白基因整合位点是不同的 ,T0 1和 T0 5或 T0 3和 T0 8的 Bt杀虫蛋白基因整合位点是同源染色体的不同座位 ,而其他转基因植株的 Bt杀虫蛋白基因整合位点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春云  王国槐  陈社员  李木旬  林良斌  
为选育优质抗虫油菜新品系 ,在 Bt毒蛋白基因成功地转化到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湘油 13号后 ,对其植株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筛选 ,获得稳定的转 Bt基因油菜品系 .该品系除前期叶片稍大、叶色稍淡、苗期抗虫性较强外 ,其他性状与湘油 13号相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云珍  
加拿大是最早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油菜的国家。本文分析了加拿大转基因油菜商业化的进展及现状。结果表明,从1996年起,加拿大转基因油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比例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转基因油菜的比例已达93%。加拿大的转基因油菜主要是抗除草剂品种,其中抗农达和抗草胺磷品种各占一半,分别占油菜总面积的47%和46%。由于转基因油菜的大面积推广,加拿大油菜单产不断提高,2010年为1 798kg/hm~2,比1995年的1 198kg/hm~2增长50.1%。2006—2010年的5年平均单产比1995—1999年5年的平均单产增长25.8%。由于油菜单产的提高,加拿大油菜种植面积2007年迅速扩大,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罗晨  王素琴  张帆  刘凡  张芝利  
对导入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的大白菜和菜心植株当代和自交后代进行了菜青虫(PierisrapaeL.)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抗性筛选。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取食转基因植株的1,2龄幼虫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取食转基因T1大白菜的菜青虫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转化株老叶对菜青虫幼虫的毒杀作用明显高于嫩叶;取食转基因T2大白菜和菜心不同转化株的小菜蛾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转基因大白菜比菜心对小菜蛾有更好的抗虫效果,取食转基因菜心2~24植株小菜蛾的幼虫死亡率最高达64%,取食转基因大白菜2~6小菜蛾幼虫死亡率最高达90%;取食转基因植株小菜蛾的化蛹率、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舟  宋小玲  皇甫超河  强胜  
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分别以转基因抗草丁膦和抗草甘膦油菜为母本,野芥菜为父本,研究野芥菜的基因流动到转基因油菜中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野芥菜和抗草丁膦及抗草甘膦油菜的亲和性指数明显低于其自交授粉的亲和性指数,只有0.44和0.54。经除草剂筛选和PCR检测证明,所有F1都携带了相应的抗性基因并表现出对相应除草剂的抗性。对F1的适合度研究表明,两种F1种子萌发率及营养生长情况和野芥菜没有明显差异,但结实明显下降,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F1和携带抗草甘膦基因的F1每个角果饱满种子粒数分别是0.50和0.61。分别以两种F1为母本,野芥菜为父本进行回交,结实仍然很低,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F1和携带抗草甘膦基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颖  李强  李玲  韩一凡  田颖川  
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Western印迹法分析陈颖,李强,李玲,韩一凡,田颖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Bt.基因,转基因欧洲黑杨,Western印迹法WESTERNBLOTANA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永乐  许自成  杨铁钊  闫新甫  刘学芝  叶红潮  张涵  陈贵岭  
对转基因抗虫烟草品系抗虫 931及其原受体品种NC89(对照 )两种烟叶香气基础物质、化学成分和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抗虫 931和NC89品种烟叶中均测出了相同的 2 2种香气物质 ,两者香气物质含量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说明在这些品质性状方面二者具有等同的安全性 ;抗虫 931烟叶中农药残留量则较对照低 ,其中六六六的残留量显著低于对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昭琰  郭艳琴  乔方彬  
本文基于对我国黄河流域棉区河北、河南和山东三省的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非线性损失控制函数,实证分析了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在实际大田生产中的经济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与单价转基因抗虫棉无论是在棉花单产还是在农药施用方面的差异都不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季焜  林海  胡瑞法  罗斯高  卡尔·普瑞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在转基因抗虫棉有效控制棉花主要害虫(棉铃虫)、减少农药施用之后,可能导致的对棉花次要害虫的影响。通过多年的棉农生产跟踪调查和计量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棉农用来控制次要害虫的农药施用量有所增加,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它的农药施用量远远小于采用转基因抗虫棉后整体减少施用的农药量;研究还发现,转基因抗虫棉在控制主要害虫农药施用量的减少,不是导致次要害虫农药施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它仅仅能解释次要害虫农药施用增加量的一小部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存敬  崔瑞敏  郭宝生  耿军义  刘素恩  王兆晓  张香云  
从2004年开始河北省棉花品种审定进入了除短季棉品种之外全部为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新阶段,5年间共审定转基因抗虫棉花品种65个,本研究对其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半部平均长度集中在27.1~32.7 mm,86.2%品种属于Ⅱ型;比强度集中在24.6~32.0 cN/tex,53.85%品种属于Ⅲ型,没有Ⅰ型品种,20%品种低于Ⅲ型;马克隆值集中在3.6~5.3,13.84%品种属于Ⅰ型,83.08%品种属于Ⅱ型。2004-2007年,纤维品质逐年变好,但由于2007年吐絮期长时间降雨,造成2008年纤维品质出现了下滑。总的说来,我省转基因抗虫棉品种没有上半部平均长度≥31 mm,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炜琳  王瑞波  
本文分析了世界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概况,研究了B t玉米在我国商业化种植的经济风险,主要包括农业安全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三个方面,并就如何规避上述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为我国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符明联  杨玉珠  李根泽  罗延青  奚俊玉  徐海燕  张晓兰  原小燕  杨卫国  
为鉴定并筛选抗根肿病的油菜品种,2010年在云南省油菜根肿病的重发区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高海村,对9个主栽油菜品种和7个从国内各育种单位引进的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苗期田间渍水,能明显加重根肿病危害,显著降低油菜最终收获产量;根肿病从苗期始危害油菜、薹期最重、成熟期危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略有下降;供试16个品种对油菜根肿病的抗性可分为3类,其中A35、花油7号和云油双1号3个品种在全生育期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根肿病能力,可作为云南根肿病常发区主导品种和育种材料使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庆玲  王建  强胜  王晓蕾  闫静  伏建国  宋小玲  
[目的]携带抗性基因回交后代的适合度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抗性基因能否成功逃逸到野生近缘种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3代子1代(BC_3F_2)和子2代(BC_3F_3)在田间条件下的适合度,为转基因油菜基因漂移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以野芥菜、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BC_3F_2和BC3F3为材料,研究在低密度(每区15株)和高密度(每区30株)单种及不同种植比例(野芥菜、回交后代的混种比例分别为4∶1、3∶2和1∶1)混种条件下,野芥菜与BC_3F_2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侠  高宝嘉  张炬红  王进茂  姜文虎  李彦慧  周国娜  
在室内用转基因741杨叶片连续饲养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以探讨转基因741杨对不同世代昆虫的影响及昆虫种群的持续效应.转基因741杨对连续两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抗虫性高于只第一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只第一代幼虫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而下一代取食CK的幼虫,其死亡率高于两代均取食CK的幼虫.另外,连续两代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的幼虫蜕皮指数、排粪量、化蛹率及羽化率都低于仅一代取食转基因741杨的幼虫,且二者均低于取食对照的幼虫.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的抗虫性具有持续性,可以影响到下一代幼虫的生长发育,使下一代幼虫的死亡率升高,生长发育减慢,降低下一代幼虫虫口密度,进而影响到未来种群的发生与发展,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