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6)
- 2023(10359)
- 2022(9339)
- 2021(8833)
- 2020(7557)
- 2019(17407)
- 2018(17391)
- 2017(33166)
- 2016(18697)
- 2015(21056)
- 2014(20931)
- 2013(20794)
- 2012(19205)
- 2011(17301)
- 2010(16964)
- 2009(15338)
- 2008(14827)
- 2007(12840)
- 2006(11098)
- 2005(9682)
- 学科
- 济(66962)
- 经济(66883)
- 管理(49439)
- 业(46981)
- 企(39015)
- 企业(39015)
- 方法(32610)
- 数学(28059)
- 数学方法(27723)
- 学(19248)
- 农(18356)
- 中国(17188)
- 财(16276)
- 业经(14903)
- 地方(13921)
- 农业(12228)
- 贸(12122)
- 贸易(12116)
- 理论(12017)
- 易(11748)
- 和(11669)
- 制(11368)
- 技术(10917)
- 环境(10802)
- 务(10412)
- 财务(10353)
- 财务管理(10334)
- 教育(10107)
- 企业财务(9804)
- 划(9512)
- 机构
- 大学(262747)
- 学院(259998)
- 管理(100281)
- 济(93114)
- 研究(92925)
- 经济(90827)
- 理学(87479)
- 理学院(86407)
- 管理学(84670)
- 管理学院(84257)
- 中国(64984)
- 科学(64809)
- 京(57543)
- 农(55922)
- 所(49990)
- 业大(47975)
- 研究所(46409)
- 农业(44989)
- 中心(40974)
- 财(40531)
- 江(37645)
- 北京(36067)
- 范(34155)
- 院(33622)
- 师范(33619)
- 财经(32982)
- 技术(31303)
- 州(30726)
- 经(30054)
- 省(29557)
- 基金
- 项目(187934)
- 科学(144498)
- 基金(134274)
- 研究(129797)
- 家(120946)
- 国家(119942)
- 科学基金(100125)
- 社会(76542)
- 省(75554)
- 社会科(72200)
- 社会科学(72176)
- 基金项目(72033)
- 自然(70041)
- 自然科(68377)
- 自然科学(68352)
- 自然科学基金(67121)
- 划(64560)
- 教育(59091)
- 资助(55779)
- 编号(52310)
- 重点(42600)
- 成果(42423)
- 发(39945)
- 部(39879)
- 创(39239)
- 计划(38510)
- 科研(37304)
- 课题(36975)
- 创新(36605)
- 科技(34749)
共检索到369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春云 王国槐 陈社员 李木旬 林良斌
为选育优质抗虫油菜新品系 ,在 Bt毒蛋白基因成功地转化到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湘油 13号后 ,对其植株性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筛选 ,获得稳定的转 Bt基因油菜品系 .该品系除前期叶片稍大、叶色稍淡、苗期抗虫性较强外 ,其他性状与湘油 13号相同
关键词:
油菜 转基因 Bt毒蛋白 育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良斌 周小云 官春云 王学军
为选育高效抗虫油菜新品种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Bt杀虫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油菜植株中的表达 .结果表明 ,Bt杀虫蛋白基因在转基因抗虫油菜植株的表达随植株生长时期不同而发生变化 .在第 3~ 9叶期 Bt杀虫蛋白基因稳定、高效地表达 ,Bt杀虫蛋白的表达量为 6 .6 8~ 10 .5 2 ng/ m g(以鲜叶计 ) ,占植物可溶性蛋白的0 .0 6 7%~ 0 .10 5 % .但从第 11叶期后 Bt杀虫蛋白表达量显著地降低 ,只有 0 .2 8~ 2 .0 0 ng/ mg,占植物可溶性蛋白的 0 .0 0 3%~ 0 .0 2 0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良斌 官春云 周小云 熊兴华
为了选育出稳定的转基因抗虫油菜新品种 ,采用卡那霉素抗性分析和 PCR检测技术对转基因抗虫油菜中Bt杀虫蛋白基因的遗传行为进行了研究 .连续三代的研究结果表明 :Bt杀虫蛋白基因以单拷贝、杂合地整合到转基因植株 (T0 1,T0 2 ,T0 3,T0 5 ,T0 6 ,T0 7,T0 8)的基因组中 ,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纯合转基因株系杂交分析表明 ,在不同 T0 转基因植株中 Bt杀虫蛋白基因整合位点是不同的 ,T0 1和 T0 5或 T0 3和 T0 8的 Bt杀虫蛋白基因整合位点是同源染色体的不同座位 ,而其他转基因植株的 Bt杀虫蛋白基因整合位点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梅 李栒
为了弄清油菜(Brassica.napus)种子油酸含量与种子产量之间关系,采用了3个高油酸品系(油酸含量70%以上)与3个低油酸品系(油酸含量70%以下),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植株生长势、农艺性状、种子产量、菌核病危害程度均差异不显著,仅高油酸品系单株角果数稍少,病毒病危害程度稍高,其差异是显著的.油菜高油酸品系叶片中的油酸含量提高,且油酸减饱和率(ODR)较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罗晨 王素琴 张帆 刘凡 张芝利
对导入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的大白菜和菜心植株当代和自交后代进行了菜青虫(PierisrapaeL.)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抗性筛选。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取食转基因植株的1,2龄幼虫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取食转基因T1大白菜的菜青虫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转化株老叶对菜青虫幼虫的毒杀作用明显高于嫩叶;取食转基因T2大白菜和菜心不同转化株的小菜蛾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转基因大白菜比菜心对小菜蛾有更好的抗虫效果,取食转基因菜心2~24植株小菜蛾的幼虫死亡率最高达64%,取食转基因大白菜2~6小菜蛾幼虫死亡率最高达90%;取食转基因植株小菜蛾的化蛹率、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庆玲 王建 强胜 王晓蕾 闫静 伏建国 宋小玲
[目的]携带抗性基因回交后代的适合度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抗性基因能否成功逃逸到野生近缘种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3代子1代(BC_3F_2)和子2代(BC_3F_3)在田间条件下的适合度,为转基因油菜基因漂移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以野芥菜、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BC_3F_2和BC3F3为材料,研究在低密度(每区15株)和高密度(每区30株)单种及不同种植比例(野芥菜、回交后代的混种比例分别为4∶1、3∶2和1∶1)混种条件下,野芥菜与BC_3F_2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舟 宋小玲 皇甫超河 强胜
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分别以转基因抗草丁膦和抗草甘膦油菜为母本,野芥菜为父本,研究野芥菜的基因流动到转基因油菜中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野芥菜和抗草丁膦及抗草甘膦油菜的亲和性指数明显低于其自交授粉的亲和性指数,只有0.44和0.54。经除草剂筛选和PCR检测证明,所有F1都携带了相应的抗性基因并表现出对相应除草剂的抗性。对F1的适合度研究表明,两种F1种子萌发率及营养生长情况和野芥菜没有明显差异,但结实明显下降,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F1和携带抗草甘膦基因的F1每个角果饱满种子粒数分别是0.50和0.61。分别以两种F1为母本,野芥菜为父本进行回交,结实仍然很低,携带抗草丁膦基因的F1和携带抗草甘膦基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昌生 徐燕 纪德华 谢潮添 王玉中 王凤霞 柳佩娟
为了获得杂交的坛紫菜优良品系,本实验对野生型坛紫菜(♀)和经过人工诱变选育获得的红色型(♂)的坛紫菜进行杂交获得丝状体;丝状体促熟培养后获得杂交子一代叶状体,从子一代中挑选出5种具有一定生长优势和其它经济性状的藻体(品系A、B、C、D、E);对其分别进行体细胞克隆和丝状体培育,获得大量子一代和子二代。对子一代和子二代进行生长性状测定和选育,并进行抗逆性和藻胆蛋白及叶绿素的测定。初步筛选出生长性状好、品质优的子二代4个品系B2、C2、D2、E2,而且4个品系的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D2的R-RPE含量高达61.71‰,最低的品系E2为44.64‰,比对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昌生 梁艳 徐燕 谢潮添 纪德华 王佩合 史修周 赵玲敏
对坛紫菜人工杂交和选育的Z-26、Z-61和Z-81品系的F2、F3代的经济性状进行比较,旨在选育优良的薄叶新品系。实验结果表明,(1)Z-61新品系藻体薄,厚度约为26~32μm,培养期间经两次剪收,厚度增长不明显,日平均增厚0.32~0.35μm/d;Z-81藻体厚度为36~40μm,比Z-61厚38~50%,剪收后厚度增长明显,日平均增厚0.60~0.70μm/d,经两次剪收后藻体厚度可达52μm;Z-26新品系厚度为30~42μm,剪收后厚度日增长介于Z-61和Z-81新品系之间,为0.37~0.55μm/d;(2)Z-61的F3代在低氮、磷培育液培养8d,藻体虽然发黄但未死亡,移至含...
关键词:
坛紫菜 品系 薄叶 育种 经济性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驰 董薇 曹际娟 段玉玺
根据转基因油菜RT73品系转入的外源基因质粒图谱,设计品系鉴定的特异性引物,进行SYBR!Green I实时PCR检测,建立转基因油菜品系鉴定的SYBR Green I实时PCR方法。同时针对油菜FatA基因设计出内源基因。结果表明:应用实时PCR技术,利用SYBR Green I染料能选择性结合双链DNA的特点,可检测到RT73品系特异性靶序列扩增所产生的荧光信号,且通过溶解曲线确定其熔点值为80.2(±0.5)。SYBR Green I实时PCR能通过溶解曲线有效地区分特异性产物、非特异性产物以及引物二聚体,是鉴定转基因油菜RT73品系的新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张彬 张振乾 陈浩 刘忠松 熊兴华 邬贤梦 官梅 陈社员 官春云 肖钢
为了获得同时具备抗虫和抗除草剂特性的甘蓝型油菜新种质材料,以湘油15下胚轴为外植体,将人工合成的抗虫融合基因cry1ab/ac与带有草铵膦抗性基因bar的植物表达载体pFGC5941连接,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FGC-Bt。利用农杆菌介导油菜下胚轴遗传转化体系,将载体pFGC-Bt转入到油菜品种湘油15愈伤组织中。经愈伤组织分化和植株再生,获得了7株T0转基因植株。分株收获这7株转基因油菜的种子,种于花盆中,用除草剂basta喷洒,对存活下来的植株用检测引物进行PCR检测。挑选11株2个基因检测结果都呈现阳性的植株,进行Cry1Ab/Ac蛋白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在这11株油菜中都检测到了Cry1Ab/Ac蛋白。进行转基因油菜抗菜粉蝶幼虫(菜青虫)的离体鉴定,以非转基因湘油15为对照,结果显示,啃食了转基因油菜叶片的菜青虫停止运动和生长,大概7 d后陆续死亡,而非转基因油菜叶片上的菜青虫表现正常,3 d后叶片基本被其啃食干净。饲喂鉴定结果表明,转抗虫融合基因cry1ab/ac油菜对菜青虫具有明显抗性。得到了同时具有菜青虫和草铵膦双抗性的转基因植株,且抗性显著,为油菜的抗性育种提供了新的材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侠 高宝嘉 张炬红 王进茂 姜文虎 李彦慧 周国娜
在室内用转基因741杨叶片连续饲养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以探讨转基因741杨对不同世代昆虫的影响及昆虫种群的持续效应.转基因741杨对连续两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抗虫性高于只第一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只第一代幼虫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而下一代取食CK的幼虫,其死亡率高于两代均取食CK的幼虫.另外,连续两代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的幼虫蜕皮指数、排粪量、化蛹率及羽化率都低于仅一代取食转基因741杨的幼虫,且二者均低于取食对照的幼虫.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的抗虫性具有持续性,可以影响到下一代幼虫的生长发育,使下一代幼虫的死亡率升高,生长发育减慢,降低下一代幼虫虫口密度,进而影响到未来种群的发生与发展,达...
关键词:
转基因杨 舞毒蛾 杨扇舟蛾 抗虫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三堆 崔洪志 夏兰芹 武东亮 倪万潮 张震林 张保龙 徐英俊
构建了携带人工合成的GFMCryIA杀虫基因和经过修饰的CpTI基因的高效双价杀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GBI121S4ABC。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pGBI121S4ABC转入到石远321、中棉所19号、3517和541中国棉花生产品种中,首次获得了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株系。叶片室内抗虫生物学鉴定表明,抗性好的株系棉铃虫幼虫校正死亡率大于96%;经分子检测,证实了双价杀虫基因在棉花基因组中的整合与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俊生 董育红 张改生 李殿荣 王灏 田建华
【目的】为从分子水平理解油菜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对近年来油菜遗传图谱构建以及主要数量性状的QTL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分子标记种类、数量、比例、作图群体和作图方法等是影响遗传图谱质量的关键因素;油菜上一些较高质量的遗传图谱为其数量性状的初步定位奠定了基础,但还需要不同研究者的相互协作,最终形成统一的高质量遗传图谱;概括并比较了近年来油菜主要品质性状、产量性状及其他性状QTL定位的最新结果,为加快油菜育种提供了分子遗传理论依据;阐明了油菜数量性状QTL定位的现状、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结论】构建统一的、高质量的油菜遗传图谱,以更好地定位油菜的重要数量性状等,加快实现重要性状的标记...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QTL定位 遗传图谱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云珍
加拿大是最早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油菜的国家。本文分析了加拿大转基因油菜商业化的进展及现状。结果表明,从1996年起,加拿大转基因油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比例不断提高,截至2010年转基因油菜的比例已达93%。加拿大的转基因油菜主要是抗除草剂品种,其中抗农达和抗草胺磷品种各占一半,分别占油菜总面积的47%和46%。由于转基因油菜的大面积推广,加拿大油菜单产不断提高,2010年为1 798kg/hm~2,比1995年的1 198kg/hm~2增长50.1%。2006—2010年的5年平均单产比1995—1999年5年的平均单产增长25.8%。由于油菜单产的提高,加拿大油菜种植面积2007年迅速扩大,增...
关键词:
油菜 加拿大 转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