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6)
2023(6795)
2022(6012)
2021(5686)
2020(5162)
2019(12071)
2018(12014)
2017(23238)
2016(13291)
2015(15226)
2014(15639)
2013(15532)
2012(14846)
2011(13495)
2010(13755)
2009(12983)
2008(13132)
2007(12124)
2006(10333)
2005(9453)
作者
(41115)
(34538)
(34211)
(32976)
(21781)
(16488)
(15876)
(13578)
(12799)
(12262)
(11743)
(11452)
(11005)
(10943)
(10879)
(10850)
(10647)
(10126)
(10004)
(9851)
(8725)
(8530)
(8470)
(7933)
(7807)
(7780)
(7704)
(7631)
(7182)
(7105)
学科
(53803)
经济(53711)
管理(33922)
(32835)
方法(27018)
(25697)
企业(25697)
数学(24198)
数学方法(23945)
(15634)
(14298)
中国(13481)
(12885)
(11993)
(10582)
贸易(10579)
(10291)
业经(9934)
农业(9874)
地方(9632)
(8978)
银行(8946)
(8878)
金融(8876)
(8526)
(8334)
(8148)
财务(8125)
财务管理(8099)
企业财务(7649)
机构
大学(198607)
学院(195182)
(78891)
经济(77151)
管理(70375)
研究(68940)
理学(60418)
理学院(59670)
管理学(58518)
管理学院(58143)
中国(51921)
科学(44704)
(42218)
(41312)
(37473)
(37387)
研究所(34098)
农业(33217)
业大(33109)
中心(32145)
(30255)
财经(29491)
(26628)
北京(26516)
(25928)
师范(25593)
经济学(25084)
(23970)
(23442)
经济学院(22780)
基金
项目(127443)
科学(98106)
基金(91635)
研究(89621)
(81299)
国家(80645)
科学基金(66638)
社会(54863)
社会科(51764)
社会科学(51745)
(49595)
基金项目(48375)
自然(44031)
自然科(42968)
自然科学(42952)
(42787)
自然科学基金(42191)
教育(41681)
资助(38232)
编号(36715)
成果(31234)
重点(29096)
(28741)
(26939)
(25738)
课题(25340)
科研(25114)
计划(24831)
创新(24210)
教育部(23957)
期刊
(85283)
经济(85283)
研究(54479)
中国(39569)
(37973)
学报(36696)
科学(31123)
(29600)
大学(26500)
农业(25298)
学学(25086)
管理(23377)
教育(19222)
(18010)
金融(18010)
技术(15398)
财经(14826)
(14229)
业经(13359)
经济研究(13299)
(12661)
问题(12026)
(10864)
理论(9701)
(9675)
技术经济(9516)
统计(9513)
业大(9301)
世界(9030)
图书(8944)
共检索到2886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东  宋君  郭灵安  雷绍荣  刘文娟  常丽娟  尹全  张富丽  
为了了解转基因成分定量分析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因素,提高转基因成分定量检测质量,本文对转基因大豆GTS40-3-2粉末样品进行了CaMV35S启动子(参数)含量测定,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估算。CaMV35S启动子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A类不确定度(uA)为0.0004,B类不确定度(uB)为0.002,合成不确定度(uc)为0.002;在置信水准(p)95%时,包含因子(k)取1.96,扩展不确定度(U)为0.004。本次测量结果(C)为0.028±0.004,接近约定真值(0.03),测量不确定度相对较小,检测质量较高。不确定度评估表明试验中的微量液体转移偏差是本次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贾小明  张焕玲  
为了研究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FT基因对转基因杨树Populus早期开花的影响,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35S::FT基因表达载体,并对杨树进行了遗传转化,从转基因杨树花的发育、花器官变异等方面初步探讨了35S::FT促进杨树早期开花性能。结果表明:35S::FT转基因杨树分生组织属性的改变及初始花结构的形成发生于试管培养阶段;花开始发育后如不及时把开花植株继代培养或转至土壤温室培养,初始花结构会凋谢枯萎,不能继续发育。转基因植株花器官的分化与发育发生于温室培养阶段的3~5周内,能够分化出典型的花器官,但发育不完全,具雌雄蕊、花盘结构,无成熟苞片结构,雄蕊不能成熟发育。35S::FT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阳淑金  宋爱萍  何深颖  朱晓晨  孙静  高姣姣  王银杰  陈发棣  蒋甲福  
[目的]由于CaMV 35S启动子转化菊花存在外源基因表达量低、基因沉默等问题,本研究对35S启动子、2×35S启动子在菊花中驱动GUS外源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效菊花转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设计引物,利用PCR从p CAMBIA1301 Vector中克隆了35S启动子、2×35S启动子的序列并插入pORE R2载体中,分别获得了重组载体p ORE R2-35S:GUS和p ORE R2-2×35S:GUS,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的遗传转化载体分别导入切花菊品种‘神马’中。[结果]试验共转化2 296个菊花叶盘,经过筛选共得到16个过量表达的转基因株系。经PCR验证,目标片段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喜艳  陈众峰  范贝  韩琳  刘晓庆  董雅致  张治安  
【目的】进一步验证栽培大豆rbcS基因启动子功能,为植物基因工程相关研究提供启动子资源。【方法】从栽培大豆中克隆了rbcS基因5′端上游1 538bp的DNA序列,根据光诱导表达调控元件及顺式作用功能元件所在的位置,设计含1 089,712和190bp 3个5′端缺失体,并将rbcS基因启动子(1 538bp)及3个5′端系列缺失体序列分别与gus基因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并命名为pGmrbcS、pA、pB和pC,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通过gus基因活性变化检测不同缺失体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了1 538bp的大豆rbcS基因启动子序列及1 089,712和190bp的5′端缺失体启动子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艳  刘晓鑫  翟莹  曹慧  吴琼  
在不同逆境胁迫、激素条件下,检测大豆各器官中lox2基因表达方式,并对其启动子的序列及功能进行预测。利用qPT-PCR方法,检测大豆lox2基因表达方式;此外,通过PCR方法,克隆获得大豆lox2基因5’端上游序列,利用启动子在线软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受干旱诱导,诱导表达量随处理时间增强;在盐、低温、ABA条件处理下,诱导表达下降,下降的表达量不随处理时间而变化。大豆lox2基因在大豆根、茎、叶、花中的相对表达量低,而在种子中的相对表达量高。克隆获得大豆lox2基因5’端上游2016 bp序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孔佑宾  李喜焕  张彩英  
【目的】克隆GmPAP4启动子(PAP4-pro),并分析其表达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依据GmPAP4 c DNA序列(Gen Bank No.HQ162477),通过比对大豆参考基因组,设计特异引物,克隆GmPAP4启动子序列,通过PLACE与Plant CARE在线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该启动子相关调控元件。构建GmPAP4启动子驱动GUS表达载体(PAP4-pro-GUS)并转化根癌农杆菌GV3101;通过Floral dip法将PAP4-pro-GUS转化拟南芥,利用卡那霉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小琼  丁一琼  左丽  喻德跃  
【目的】硫转运蛋白(sulfate transporter,SULTR)参与根系对外界环境中硫酸根(SO42-)的吸收与转运。大豆硫转运蛋白基因GmSULTR1;2b在根中特异表达,其功能是将外界的SO42-吸收转运到植物根系中。文章克隆大豆硫转运蛋白GmSULTR1;2b的启动子,研究该启动子的驱动活性和组织表达情况,从而了解GmSULTR1;2b的调控机制,为提高大豆含硫氨基酸含量提供分子依据。【方法】根据NCBI中GmSULTR1;2b的序列,分析预测该基因上游2 259 bp为启动子,并利用在线数据库PLACE和Plant-CARE预测该启动子序列的调控元件。以大豆品种南农N2899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艳  孙天国  王慧  张梅娟  崔巍  沙伟  
【目的】克隆大豆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soyAP1)启动子,并对其表达方式及活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TAIL-PCR方法从大豆基因组DNA中克隆soyAP1基因启动子片段。利用启动子在线预测工具分析soyAP1基因启动子片段的启动子元件,并用克隆得到的SAP片段替换pCAMBIA1301中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表达载体pCAM-SAP。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使其在大豆各组织中进行瞬时表达,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SAP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活性。【结果】克隆获得了大豆soyAP1基因的启动子片段,长1 650bp,并将之命名为SAP,其转录起始位点可能是553bp处的A;PLACE分析表明,S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艳  翟莹  李珊珊  杨晓杰  刘丽丽  
研究大豆蔗糖结合蛋白基因(sbp)的表达方式及其启动子的调控活性,为揭示sbp基因表达本质及其启动子功能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qRT-PCR方法,检测sbp基因在不同逆境胁迫条件下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方式;利用PCR方法,克隆sbp基因5'端上游序列并对其进行预测分析;在转基因烟草中,研究sbp基因启动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及不同组织中的调控活性。sbp基因受干旱诱导上调,而在盐、低温、ABA诱导下表达下降。sbp基因在大豆根、茎、叶、花中的相对表达量低,而在种子中的相对表达量高。克隆获得sbp基因5'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艳  刘阔成  王珏  马晓宇  孙天国  
研究大豆种子成熟蛋白PM40基因在不同逆境条件下及大豆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上游启动子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为揭示PM40基因表达本质及其启动子的功能研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qRT-PCR方法,检测PM40基因在干旱、盐、低温、脱落酸条件下的表达;比较该基因在大豆根、茎、叶、花、30DAF、60DAF和90DAF中的表达;克隆PM40基因5′端上游启动子序列,并预测其含有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表明,PM40基因在干旱、低温和脱落酸处理不同时间下,与未处理相比,表达量均下降,在盐处理条件下,只有处理2 h时表达升高,其余处理时间基因表达下降,说明PM40基因受干旱、低温和脱落酸诱导表达下降,在盐诱导2 h时表达升高;PM40基因在大豆种子中的表达相对较高,尤其是60DAF和90DAF的种子中,相对于根的表达量为35.76,239.75倍;以大豆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PM40基因5′端上游启动子序列1 581 bp,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PM40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包含多种与种子高表达相关的顺式元件。推测大豆PM40基因启动子可能具有种子特异表达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翠梅  吕文彦  程海涛  于海秋  张宝石  
克隆胡萝卜直根特异性表达的液泡转化酶Ⅱ型同工酶(sⅡ)基因启动子序列,为实现外源基因在胡萝卜直根特异性表达做准备。从天红五寸参胡萝卜叶片中提取总DNA,采用PCR扩增方法获得sⅡ基因启动子序列,然后结合5'RACE实验方法和生物信息预测方法对sⅡ基因启动子进行序列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胡萝卜基因组DNA中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启动子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与已发表的序列具有99.6%的同源性;试验确定了该启动子的转录起始位点位于翻译起始位点上游26bp处的“A”;生物信息学预测该启动子的核心序列及上游增强子序列、抑制子序列、根特异性序列及受病原菌、损伤、干旱、ABA激素调控序列等顺式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金松  黄丛林  张秀海  吴忠义  
DNA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新型基因检测技术。针对玉米表达载体的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CaMV35S)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对LAMP反应的MgSO4、dNTPs、Betaine、内引物、外引物各个成分进行了优化,此外还对LAMP和PCR两种不同方法的特异性进行了比较。建立转基因玉米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LAMP与PCR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具有时间少,成本低,特异性高,检测方法多样等优势,为检测转基因玉米花椰菜花叶病毒35 S启动子提供了一种更加简便快速的方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梅  范习  薛仁镐  
为了解大豆ClassⅠ几丁酶基因(Chitinase gene)对不同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利用PCR技术克隆了大豆ClassⅠChitinase基因的启动子片段(Gm CHI1p),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片段(1 641 bp)与Gen Bank中的已知序列同源性达99.8%,且含有多个胁迫响应调控元件。利用GUS基因上游无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 CAMBIA1391Z,构建GmCHI1p与GUS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Gm CHI1p,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烟草中。在转基因烟草愈伤组织中检测到GUS活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英  乌云塔娜  
为了检测S12-RNase启动子的表达特性,以pBI101.2为基础,构建了砂梨S12-RNase基因启动子5’端系列缺失植物表达载体PS12-(0~5)-GUS-pBll01.2,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Floral Dip法转化哥伦比亚野生型拟南芥。卡那霉素和PCR鉴定表明:GUS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为下一步进行启动子功能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丛  来佳佳  王婷婷  邰付菊  
为探明ZmCBL1和ZmCBL9在玉米中的表达调控及功能的差异,克隆了ZmCBL1和ZmCBL9的启动子区域。PlantCARE分析显示,2个启动子中含有多个响应干旱、光照、ABA等的顺式调控元件;GUS活性分析显示ZmCBL1和ZmCBL9不受低温胁迫的诱导,而受甘露醇、黑暗和ABA处理的诱导,但其表达强弱稍有不同;ZmCBL1和ZmCBL9对GA3和损伤处理的响应也存在差异,这与它们序列中存在着不同的调控元件有关。除了在某些胁迫诱导下的表达存在差异外,这2个启动子在器官(组织)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也具有差异,仅ZmCBL1的启动子在花丝和柱头中表达。本研究结果暗示在不同逆境胁迫及发育阶段,ZmCBL1和ZmCBL9的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的冗余,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