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0)
2023(8899)
2022(8088)
2021(7696)
2020(6497)
2019(15068)
2018(15159)
2017(28950)
2016(16172)
2015(18227)
2014(18205)
2013(17999)
2012(16385)
2011(14660)
2010(14365)
2009(12888)
2008(12290)
2007(10368)
2006(8851)
2005(7389)
作者
(48894)
(40536)
(40286)
(38316)
(25895)
(19520)
(18275)
(16175)
(15342)
(14456)
(13878)
(13410)
(12793)
(12626)
(12610)
(12527)
(12484)
(12099)
(11494)
(11411)
(10429)
(9866)
(9729)
(9159)
(9143)
(9121)
(9083)
(8851)
(8339)
(8272)
学科
(58107)
经济(58043)
管理(43602)
(41240)
(34886)
企业(34886)
方法(29521)
数学(25507)
数学方法(25226)
(15838)
(15085)
中国(13985)
(13784)
业经(12972)
地方(12038)
理论(10490)
(10246)
农业(10182)
(10002)
贸易(9997)
技术(9719)
(9691)
环境(9622)
(9205)
财务(9148)
财务管理(9134)
(8942)
教育(8688)
企业财务(8653)
(8395)
机构
大学(225838)
学院(223853)
管理(89413)
(79086)
理学(78738)
理学院(77820)
经济(77200)
管理学(76377)
管理学院(76010)
研究(74912)
科学(52822)
中国(51446)
(48231)
(44317)
业大(40540)
(39043)
研究所(36425)
农业(35491)
(34201)
中心(33232)
(30978)
北京(29850)
(29189)
师范(28772)
财经(28449)
(27001)
技术(26359)
(25928)
(25579)
农业大学(23746)
基金
项目(164915)
科学(127576)
基金(118628)
研究(115048)
(105448)
国家(104592)
科学基金(88599)
社会(68418)
(66503)
社会科(64670)
社会科学(64650)
基金项目(64377)
自然(61602)
自然科(60151)
自然科学(60133)
自然科学基金(59013)
(56126)
教育(52411)
资助(48408)
编号(46617)
成果(37275)
重点(36895)
(34922)
(34704)
(34612)
计划(32958)
科研(32519)
创新(32329)
课题(32132)
大学(30213)
期刊
(81862)
经济(81862)
研究(60041)
学报(45142)
(40537)
科学(38588)
中国(38288)
大学(31952)
管理(31196)
学学(30361)
农业(28488)
(23960)
教育(23875)
技术(18153)
(14441)
业经(13922)
(13876)
金融(13876)
图书(13057)
科技(12850)
财经(12715)
业大(12709)
经济研究(12456)
(11759)
理论(11649)
实践(11050)
(11050)
林业(10733)
问题(10637)
(10587)
共检索到305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路  张启翔  高亦珂  陆苗  王亚  
对转太行菊OtMYB基因晚粉进行干旱胁迫和复水处理,以野生型晚粉和野生太行菊为对照,测定不同水分胁迫下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的含量和膜透性,比较外源OtMYB基因表达对转基因晚粉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三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明显上升,但转基因晚粉各指标变化规律与太行菊相似,比野生型晚粉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表明OtMYB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成功表达,并提高了植株的抗旱性。转基因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与OtMYB基因来源种太行菊相似的变化趋势,明显区别于野生型晚粉,推测Ot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丽英  戴茂华  吴振良  岳海旺  郭秀林  
以河北省当年棉花区试对照品种DP99B为对照,在足水和干旱两种条件下对衡科棉369抗旱性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衡科棉369离体叶片失水速率较低,在干旱胁迫下叶片含水量的变化较小。脯氨酸增加较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增加较多。说明衡科棉369比对照DP99B抗旱性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佰利  王长发  苗方  张嵩午  何永杰  
选择 4种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 ,通过测定功能叶片光合速率、群体冠层温度、叶片功能持续期 ,以及可溶性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等指标 ,研究抗旱小麦的冷温特性。结果表明 ,在籽粒灌浆期间 ,抗旱小麦和冷型小麦的冠层温度持续偏低 ,它们的许多性状如叶片功能期、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等明显优于暖型小麦和耐旱性差的小麦 ,在籽粒灌浆后期表现尤为明显。因此 ,在生产中 ,冠层温度可以作为衡量旱地小麦代谢功能的指标 ,并将为旱地小麦品系、品种的选择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奇彦  李新海  胡正  马有志  张辉  徐兆师  
【目的】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迅猛发展,包括杂草化在内的一系列生态风险评估和研究尤为重要。文章中系统评价抗旱转基因小麦MGX-L大面积推广种植可能带来的演化为杂草的生态风险,为转基因抗旱小麦的环境安全评价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比较荒地和栽培地上抗旱转基因小麦、受体小麦和当地常规品种的农艺性状,评价转基因小麦的生存竞争能力;并比较荒地上生存的转基因小麦与受体的繁殖系数,评价转基因小麦群体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比较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的自生苗比率、种子落粒性、及深埋和浅埋地下种子萌发情况,评价转基因小麦的自然延续能力。比较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的花粉活力、花粉大小和花粉育性,评价转基因小麦的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奇彦  李新海  胡正  马有志  张辉  徐兆师  
【目的】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迅猛发展,包括杂草化在内的一系列生态风险评估和研究尤为重要。文章中系统评价抗旱转基因小麦MGX-L大面积推广种植可能带来的演化为杂草的生态风险,为转基因抗旱小麦的环境安全评价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比较荒地和栽培地上抗旱转基因小麦、受体小麦和当地常规品种的农艺性状,评价转基因小麦的生存竞争能力;并比较荒地上生存的转基因小麦与受体的繁殖系数,评价转基因小麦群体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比较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的自生苗比率、种子落粒性、及深埋和浅埋地下种子萌发情况,评价转基因小麦的自然延续能力。比较转基因小麦和受体品种的花粉活力、花粉大小和花粉育性,评价转基因小麦的自...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彬  张琳琳  于明含  丁国栋  高广磊  
【目的】探究不同干旱程度下油莎豆的生理响应、揭示其抗旱机制,可为油莎豆在北方沙区的引种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沙区引种的热点油料作物油莎豆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置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4个处理,其土壤含水率分别为> 12%、8%~12%、5%~8%和<5%,探究干旱胁迫对油莎豆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隶属函数计算评价其抗旱能力。【结果】(1)随着干旱程度加重,油莎豆的冠幅、果实数等生长性状显著降低,根冠比升高;适度的干旱胁迫可以增强油莎豆光合速率。(2)在不同干旱程度胁迫下,油莎豆的渗透调节、激素调节和提升抗氧化酶活性等多种抗逆生化机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差异,且根系和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不同。(3)随胁迫加剧,根系中APX酶活性呈单峰变化,叶片中APX酶活性在重度胁迫下达到最大值;根系中甜菜碱含量持续升高,而叶片中甜菜碱含量呈单峰变化。(4)油莎豆抗旱性度量值为0.468,属于中等抗旱植物。【结论】油莎豆具有一定抗旱能力,沙土土壤水分质量分数8%~12%是油莎豆表型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维持光合生理活性的最优土壤水分环境,故在半干旱沙区引种需配备一定灌溉条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贺正  马均  李旭毅  张荣萍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15个水稻品种,在干旱棚内通过苗期水分胁迫,研究了可溶性糖、脯氨酸、氨基酸(AA)、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等物质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下水稻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AA、GSH、AsA、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增强。相关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AA、GSH、AsA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的相对值与稻苗反复干旱存活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水、旱条件下可溶性蛋白、AA、GSH、AsA和M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厉广辉  张昆  刘风珍  刘丹丹  万勇善  
【目的】筛选叶片抗旱相关性状,探索性状指标大小的评价方法,揭示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抗旱的叶片形态及生理机制。【方法】以12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于苗期及结荚期给予干旱胁迫及正常灌水对照2个土壤水分处理,苗期处理以盆栽种植方式进行,称重法控水,结荚期处理在池栽条件下进行,测墒补灌法控水,控水期间以电动防雨棚遮雨。测定苗期干旱及正常供水对照的叶片组织结构、厚度、比叶重、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叶片性状指标,对比分析上述叶片性状与花生品种抗旱性的关系,以性状指标大小评价不同花生品种抗旱的叶片机制,以生物量抗旱系数评价苗期抗旱性,以收获期产量抗旱系数评价结荚期抗旱性。【结果】通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志林  唐君  金平  刘恩良  曹清河  赵冬兰  张安  
为挖掘抗旱甘薯基因资源,为甘薯抗旱育种及种植区域的拓宽提供科技支撑。本试验以全国各育种单位近年来选育的27个甘薯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的新疆,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2个处理,采用抗旱指数法,对品种抗旱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抗旱指数及旱胁迫下鲜薯产量表现,筛选到抗旱指数高且产量高的种质材料6份(商薯9号、徐薯22、川薯20、湘薯15等),并且抗旱性好的品种随着旱胁迫时间的持续,具有较高的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在本试验中,各品种抗旱指数与叶片Pro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与叶片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基艳  雷家军  胡新颖  颜范悦  
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对地被菊5个品系的S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9~10月份沈阳地区自然低温条件下,各品系地被菊的SOD活性在试验初期显著升高(p<0.05),到10月15日后开始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从9月15日后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开始时增加缓慢,到10月15日后增加显著,其中074-175增加幅度最大,由10月15日的0.269mmol·g-1上升到10月30日的0.302mmol·g-1。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判,得出5个品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澈  刘柯驿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兰时乐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王惠群  陈亚波  
以马铃薯合作–88为材料,通过向土壤中分别加入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溶液,结合水分亏缺灌溉(DI)进行土壤盆栽试验,比较水分亏缺状态下细胞分裂素生产菌处理对马铃薯幼苗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细胞分裂素生产菌后,马铃薯的水分利用率及其抗旱特性比对照均有显著提高,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后,马铃薯的根长、根干重、根系活力和干物质储存量均比加入巨大芽孢杆菌的要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惠  刘博宇  阮颖  刘春林  
对拟南芥SDG26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sdg26植株和对照野生型Col植株在干旱条件下的SOD活性和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干旱时间(5、8、11、14、17、20 d)持续,sdg26植株中的SOD活性和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都表现出明显提高的趋势,上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野生型Col植株;在持续干旱20 d条件下,Col植株的叶片逐渐失水干枯及至死亡,但sdg26植株能正常生长,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势,推测SDG26基因功能的丧失可以增强拟南芥的抗旱能力,说明植物的抗旱能力与组蛋白的甲基化修饰密切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彩霞  沈秀瑛  
利用盆栽洗根法对玉米根系各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玉米在形态、解剖及生理活性上的差异是形成其抗旱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根系参数与玉米抗旱性的关系密切 ,在抗旱性鉴定时应加强使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桂华  梁坤南  周再知  杨光  
采用人工控水的方法,对不同柚木无性系苗进行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分别在处理前和处理后取叶样进行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EC)的测定,分析了干旱胁迫后柚木无性系生理的响应,对不同柚木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了评价与选择。结果显示:除了相对电导率在重度干旱处理后柚木无性系间没有显著差异外,不同柚木无性系3个生理指标在干旱胁迫后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干旱胁迫后,柚木无性系游离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呈上升趋势,相对电导率无增加或少量增加;柚木无性系通过增加游离脯氨酸和SOD活性来调节提高自身的抗旱性,初步评价抗旱性强的柚木无性系有7544、Z408、7137、7114、7509、7531和721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