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0)
2023(13947)
2022(11204)
2021(10267)
2020(8543)
2019(18724)
2018(18693)
2017(36431)
2016(19858)
2015(22168)
2014(22231)
2013(21930)
2012(19999)
2011(17821)
2010(18289)
2009(17244)
2008(17259)
2007(16030)
2006(14541)
2005(13173)
作者
(57696)
(48490)
(47981)
(45643)
(30958)
(22920)
(21843)
(18826)
(18220)
(17573)
(16398)
(15925)
(15508)
(15449)
(15314)
(14674)
(14384)
(14363)
(14009)
(13875)
(12329)
(12022)
(11871)
(11154)
(11119)
(10946)
(10809)
(10738)
(9921)
(9844)
学科
(91810)
(86258)
经济(86146)
(73762)
企业(73762)
管理(67038)
(47172)
业经(32844)
方法(31643)
农业(31500)
(25407)
中国(23505)
数学(23144)
数学方法(22929)
技术(21755)
(19021)
(18807)
(17997)
财务(17962)
财务管理(17946)
地方(17333)
企业财务(16959)
(15450)
贸易(15441)
(15037)
理论(14813)
(14693)
(14627)
(14618)
产业(14432)
机构
学院(291340)
大学(279760)
(127000)
经济(124631)
管理(115848)
理学(98882)
理学院(97989)
研究(96745)
管理学(96725)
管理学院(96194)
中国(76811)
(64606)
(58126)
科学(57455)
(56670)
农业(49691)
(49316)
(47719)
业大(47095)
中心(45366)
研究所(44331)
财经(44001)
(39738)
经济学(37242)
(36804)
北京(35864)
(34507)
师范(34115)
(33797)
经济管理(33699)
基金
项目(187300)
科学(149442)
研究(141544)
基金(135676)
(116746)
国家(115547)
科学基金(100341)
社会(91527)
社会科(86584)
社会科学(86565)
(77306)
基金项目(71539)
自然(62675)
教育(62427)
(61927)
自然科(61248)
自然科学(61235)
自然科学基金(60207)
编号(58455)
资助(53200)
成果(46233)
(43952)
(42878)
(42519)
重点(41595)
(41128)
课题(39808)
创新(39278)
国家社会(37570)
(36954)
期刊
(154317)
经济(154317)
研究(83577)
(67615)
中国(60721)
管理(46568)
农业(45480)
(44866)
学报(41892)
科学(41701)
大学(32650)
业经(32203)
(31899)
金融(31899)
学学(31422)
技术(28880)
教育(26662)
(24266)
经济研究(22615)
财经(21658)
问题(20821)
(18909)
技术经济(17890)
世界(16392)
农村(15200)
(15200)
现代(15108)
农业经济(14792)
科技(14766)
(14760)
共检索到448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家琼  
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很快。但其复杂的经济社会影响以及不同国家应对转基因作物风险能力的差异,致使不同国家对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态度大相径庭。态度的巨大差异影响了公众对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接纳态度,延迟了农业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化进程,并引导着主要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政策的演进。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政策部分地来源于三种判断:描述性的事实判断、指示性的或评价性的价值判断以及纯粹的价值判断。虽然不同国家对GMO农业生物技术的态度差异较大,但其对GMO技术的研发态度是共同的:政府都在加大对人才、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天柱  马佳  冯薇  刘小琴  
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研究8个典型案例验证了农业生物技术的接力创新在发生范围、创新类型、接力关系及接力方式等方面的特性。基于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过程及生物农业产业的其他特征,进一步研究了农业生物技术接力创新的形成机理,并对相关特性进行了解释。最后,针对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提出了若干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于爱芝  
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产品出口大国,澳大利亚非常关注全球转基因农产品贸易环境。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利用现状,转基因技术及产品的管理体系,以及澳大利亚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以期对中国发展和利用农业转基因技术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婧雯  
我国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弊端凸显,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生极大变化,为提升农业竞争力,必须依靠农业生物技术。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农业领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善了生态环境,保障了粮食安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主体竞争力不足、发展资金不足、技术人才匮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为实现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必须培育技术创新主体,推动产学研一体化;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持续增强技术研发实力;发挥多个主体作用,扩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信凯  涂圣伟  杨顺江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创新领域之一,以此为基础的生物经济将是人类即将进入的潜力巨大的新的经济形态。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发展领域走在了前列,本文试图通过对他们各自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系统描述,探寻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薇  
中国的农业产业化是在体制转轨的复杂背景下向前发展的 ,面临的体制性矛盾较为尖锐 ,利益关系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其基本政策思路是 :( 1)合理进行政府角色定位和界定政府活动边界 ,有效发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功能作用 ;( 2 )强化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功能 ;( 3 )创新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方式 ;( 4 )高度重视构建新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 5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 6)全面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彩霞  
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对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实力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跨国基因巨头的农业生物技术及市场垄断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文章首先概述了农业生物技术跨国企业的发展及世界主要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其次,从农业生物技术专利权的垄断和转基因种子市场集中度两个方面对跨国公司的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垄断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垄断造成对市场价格的操纵,使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收益减少,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产生威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艳旗  王红玲  
本文从市场集中度、资金来源、重点研发作物及性状选择三个方面对当前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市场结构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重点从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研发收益率的提高、由研发投入和行业监管所带来的沉没成本以及扩充策略这三个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内在特性出发对促成当前市场集中度高且私人研发部门作用凸显的深层次原因作了分析。最后得出对我国的三点启示,即妥善处理好规避国外专利"陷阱"与加强国内农业研发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龙头企业和在研发重点选择方面要遵循以农户需求为基础、循序渐进的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展进涛  邓鹏程  谢锐  
十二五期间中国加大R&D投入促进对转基因作物技术的研发创新,利用生物技术确保粮食安全已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分析了国内外玉米转基因技术创新的基本格局,并以玉米转基因抗虫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例测算了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产业化潜在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复合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技术成为国内外研发和应用趋势;转基因玉米产业化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中国国内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相关农产品价格下降,产业联系的正向效应显著。本文也认为玉米生物技术的研发要从产业需求和国家粮食安全需求两个视角最大化转基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展进涛  邓鹏程  谢锐  
"十二五"期间中国加大R&D投入促进对转基因作物技术的研发创新,利用生物技术确保粮食安全已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分析了国内外玉米转基因技术创新的基本格局,并以玉米转基因抗虫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例测算了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产业化潜在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复合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技术成为国内外研发和应用趋势;转基因玉米产业化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中国国内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相关农产品价格下降,产业联系的正向效应显著。本文也认为玉米生物技术的研发要从产业需求和国家粮食安全需求两个视角最大化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科研投资效应,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本文还讨论了中国转基因玉米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从2009年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一系列实质性进展来看,农业生物技术发展第二次浪潮即将掀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云宪,宫志远  
科研单位尤其是农业院所由事业型向企业型改制转企后 ,面对的是知识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经济日趋全球化 ,激烈的市场竞争 ,因此要以新的观念立题研究 ,抓住市场机遇 ,多方筹措资金 ,加强经营人才培养 ,创造好的内部、外部环境条件。通过兴办科技实体和改革管理模式 ,运行机制来加快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步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彩萍  黄季焜  
本文分析和解释不同类型国家选择不同农业生物技术 ,尤其是转基因技术发展政策的背景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政策和争论已远远超过了其技术本身的内容和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国家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政策的取向是各个国家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农产品贸易地位、国家生物技术的技术依赖度、公众对生物技术产品的接受程度和政治风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结论对我国政府制定目前和未来的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政策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