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2)
2023(9759)
2022(7615)
2021(6883)
2020(5558)
2019(12231)
2018(12106)
2017(22810)
2016(12918)
2015(14143)
2014(13996)
2013(13370)
2012(12040)
2011(10681)
2010(10320)
2009(9618)
2008(9536)
2007(8502)
2006(7448)
2005(6816)
作者
(40448)
(33722)
(33635)
(31913)
(21386)
(16233)
(15209)
(13282)
(12793)
(11818)
(11491)
(11174)
(10950)
(10661)
(10543)
(10356)
(10257)
(10015)
(9674)
(9586)
(8635)
(8282)
(8087)
(7773)
(7596)
(7572)
(7460)
(7447)
(6934)
(6856)
学科
(44880)
经济(44821)
(32571)
管理(32520)
(23589)
企业(23589)
方法(17322)
(17291)
数学(14982)
数学方法(14866)
中国(14573)
业经(12724)
(11985)
农业(11768)
(11659)
银行(11614)
(11047)
(11038)
(10809)
(10399)
贸易(10392)
(9966)
地方(8696)
(8170)
金融(8169)
产业(7520)
技术(7443)
(7349)
环境(7173)
(6945)
机构
学院(179050)
大学(178769)
(70016)
经济(68650)
研究(66548)
管理(64015)
理学(55473)
理学院(54785)
管理学(53736)
管理学院(53450)
中国(51433)
(48167)
科学(45334)
农业(38951)
(38335)
(36218)
业大(35504)
研究所(33725)
中心(30236)
(30122)
(27202)
农业大学(24488)
财经(24398)
北京(23480)
(23267)
(22771)
(22377)
师范(22316)
科学院(21912)
(21755)
基金
项目(127439)
科学(98816)
基金(92561)
(85501)
研究(85277)
国家(84766)
科学基金(70041)
社会(54154)
社会科(51232)
社会科学(51218)
(50711)
基金项目(49566)
自然(47706)
自然科(46627)
自然科学(46608)
自然科学基金(45821)
(43705)
教育(38166)
资助(35688)
编号(32786)
重点(29534)
(28040)
(27103)
(27058)
计划(26911)
成果(25666)
创新(25461)
科研(25137)
(25029)
科技(23866)
期刊
(73556)
经济(73556)
研究(47006)
(45260)
学报(40288)
中国(35400)
科学(33018)
农业(30470)
大学(28280)
学学(27169)
管理(22502)
(21524)
(20856)
金融(20856)
(17406)
教育(16082)
业经(13876)
技术(12201)
经济研究(12185)
业大(11764)
财经(11448)
(11075)
问题(10472)
农业大学(10324)
(9761)
科技(9639)
世界(9009)
商业(8895)
(8277)
现代(7991)
共检索到260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健鹏  
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已从生物安全、生态和健康风险转移到粮食安全和知识产权等领域。本文分析了目前的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概况和生物技术产业及知识产权格局,分析了目前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的两种特性对农业生产、单产的影响,探讨了转基因生物技术在解决全球粮食安全中的作用以及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认为转基因作物对于全球和我国粮食安全意义不大,粮食安全不应成为我国推进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动因;现阶段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不应推行现有转基因特性品种商业化;在转基因商业化上应坚持预防原则和自主品种研发为主的道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秧分  钟钰  刘玉  王国刚  
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粮食问题的统筹考虑有助于得到更为科学的政策启示。本文从"种在哪"、"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分"等方面述评了粮食安全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包括生产、消费、分配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主产区种粮积极性等途径仍可实现进一步的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但受粮食属于"准公共产品"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种植区域不稳定、种粮主体积极性不高、种植结构调整滞后、经营方式有待完善、粮食市场配置效率尚需提高等诸多问题。未来的政策调控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引导并促成各类主体按照市场规律与政府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翠萍  
以棉花和木瓜为代表的转基因经济作物在我国得到广泛商业化种植和推广。然而,截至目前,我国政府从未批准任何转基因粮食作物在我国境内商业化种植。本文基于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加工、贸易、销售整个产业环节分析了其商业化种植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在借鉴欧美、巴西、阿根廷等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粮食作物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应严格遵守转基因作物的安全审定四步走的审核程序,切实保障转基因粮食封闭运行机制,收紧转基因粮食进口、加强国产粮食良种开发,预防国外种业集团染指我国粮食种子体系、理性看待转基因粮食短期效益和优势,逐步做强我国的非转基因粮食品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姚毓春  夏宇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粮食供应链部分受阻,粮价不断攀升,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各国普遍关注。随着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涵盖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四个层面。日本、韩国目前基本可以实现主粮自给,但其他粮食仍然依赖进口,膳食营养结构相对健康,生态农业取得一定进步,但在食物微观分配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为维护粮食安全,日本、韩国特别重视农地资源保护,加大农业生产要素投资,积极培育农业接班人,采取了依靠高补贴和高关税保障主粮自给的流通政策,建立了适宜的粮食储备,并积极倡导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以日韩为鉴,我国应扎实做好主粮保障工作,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资源,加大农业生产要素投资,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整优化粮食补贴制度,探索实行目标价格政策,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稳妥推进农业"走出去"的步伐;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粮食储备格局,提升仓储物流建设现代化水平;引导建立营养健康的膳食结构,大力弘扬节约粮食的消费观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高帆  
粮食安全是从粮食产品中引申出来的,只有在解读粮食产品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粮食安全及其实现问题。本文指出粮食生产具有产业缺陷,粮食消费处于基础地位,粮食流通具有滞后效应,然后从粮食产品的这些特征出发,阐述了粮食安全的两重目标、发生效果、外延确定、生产原因和实现路径等问题,这些理解对于制定粮食安全公共政策以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娇娇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扩大,通过对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在转基因育种研发、主粮种植与流通、转基因农作物标识制度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立法缺失,有必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障新形势下我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敏  王秀玲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新的尖端生物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粮食安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条件,关乎国计民生。我国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少、现有耕地地力不断恶化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只能走高科技发展之路。然而,转基因农产品对粮食安全也存在潜在的风险,我们必须依法加以严格管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全红  
正确判断我国目前的粮食安全现状,是制定宏观粮食政策的基本前提。本文结合国际上衡量粮食安全的常用指标,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从我国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国家粮食储备率、粮食生产波动、技术进步等各指标看,我国的粮食总量安全状况良好,国家粮食政策应适当调整以实现全面意义上的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炜琳  
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问题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论文分析了转基因玉米在美国、欧盟、南非和菲律宾的商业化概况,探讨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玉米的经济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文聪  李元龙  祁慧博  
中国—世界农业区域市场均衡模型(CWARMEM)是一个多市场多区域的以中国粮食问题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全球农业市场政策分析模型。本文描述了CWARMEM模型的结构、特征以及建模过程,并应用该模型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供求区域均衡变化趋势进行情景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口、资源、经济等因素变动对我国未来十年粮食安全局势的影响。到2020年全球粮食产需将维持稳定增长,但是贸易规模难以扩大;我国粮食产量将能实现粮食安全规划目标,但自给率却低于95%,其中稻谷和玉米的自给率下滑对于粮食自给率的影响较大;国内各省份间供求差异更趋显著。确保粮食安全,应注重国内各省份协调与责任分担机制,善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锡东   季发玲  
当前,我国仍存在耕地数量降低、农民务农数量减少和种粮收益不高等问题,需要从国家到个人、思想到行动两个层面上采取措施,才能有效缓解。我国宋代粮食市场突出特点是地区间转运贸易发达,随着北宋粮食贸易的日渐活跃,百姓获得粮食渠道的拓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粮食储备压力,影响了当时的粮食安全标准。北宋农民的赋税负担十分繁重,富民、地主粮食储备较为可观,官方与民间的粮食储备总量存在差距,具备藏粮于富民的特征。宋廷利用制度性和市场性的手段,将粮商作为国家的后备粮仓,灵活地缓解了官民粮食储备差距悬殊的矛盾。粮食流通在不同区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不同的粮食来源和运输距离揭示了政治力量与经济力量在南、北救荒上的不同分配,北方地区的灾荒救济以官方力量为主,南方地区则以民间力量为主,粮食的性质、流通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影响着救荒效果。以北宋时期为鉴,当前我国应切实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多种形式的土地耕种格局;合理统筹全国区域性粮食流通,完善重大灾情下的粮食供给体系;树立科学粮食储备观,全方位增强社会戒奢从俭意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行  
转基因作物由于具备抗病毒、抗害虫、高产量、高品质等特性而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由于传统杀虫剂用量的减少而具有更好的环境保护作用。在当前世界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转基因作物是可以确保世界粮食安全的有效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相关知识的普及、国际和国家法律的日趋完善,转基因作物必将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我国应当不失时机地把握历史机遇,结合实际国情,使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紧跟世界前沿水平,造福于全国和全世界人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基于对中国粮食生产和人口增长简况的分析,本文探讨了中国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空间分布格局变化的两大趋势,一是主要粮食产区北移,并在空间上趋向集中;二是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空间距离拉大,实现粮食安全对粮食流通特别是物流体系的需求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中长期增进粮食安全的潜力,提出中国实现中长期粮食安全面临五大挑战,即: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日益难以为继;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发展争夺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粮食生产比较利益低下、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的问题迅速凸显;粮食增产很容易面临各级政府对农业投入能力和投入意愿不足的困扰;支持粮食增产的改革和制度创新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声俊  朱立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