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2)
- 2023(13323)
- 2022(10924)
- 2021(9954)
- 2020(8235)
- 2019(17978)
- 2018(17334)
- 2017(33510)
- 2016(17797)
- 2015(19188)
- 2014(18178)
- 2013(17489)
- 2012(15448)
- 2011(13457)
- 2010(13422)
- 2009(13032)
- 2008(12488)
- 2007(11043)
- 2006(9502)
- 2005(8528)
- 学科
- 济(61736)
- 经济(61659)
- 业(60377)
- 管理(56573)
- 企(51103)
- 企业(51103)
- 方法(28458)
- 融(27966)
- 金融(27965)
- 银(27023)
- 银行(26991)
- 财(26545)
- 行(25875)
- 数学(24948)
- 数学方法(24767)
- 中国(24388)
- 务(20902)
- 财务(20874)
- 财务管理(20839)
- 企业财务(20051)
- 制(18861)
- 农(17057)
- 业经(16782)
- 贸(14049)
- 贸易(14037)
- 易(13749)
- 地方(12041)
- 农业(11898)
- 体(11724)
- 中国金融(11472)
- 机构
- 学院(235132)
- 大学(231019)
- 济(96243)
- 经济(94372)
- 管理(91528)
- 理学(78807)
- 理学院(78107)
- 管理学(76877)
- 管理学院(76501)
- 研究(71250)
- 中国(66559)
- 财(50139)
- 京(46028)
- 科学(41957)
- 财经(39853)
- 农(39312)
- 经(36251)
- 中心(36129)
- 所(34663)
- 业大(34525)
- 江(34169)
- 研究所(31262)
- 农业(31011)
- 经济学(30258)
- 财经大学(30015)
- 北京(28289)
- 州(28174)
- 经济学院(27668)
- 融(27608)
- 金融(27060)
- 基金
- 项目(157601)
- 科学(124298)
- 基金(116389)
- 研究(112576)
- 家(101864)
- 国家(100975)
- 科学基金(87783)
- 社会(74552)
- 社会科(70855)
- 社会科学(70832)
- 基金项目(61839)
- 省(61679)
- 自然(57350)
- 自然科(56014)
- 自然科学(55996)
- 自然科学基金(55055)
- 划(51406)
- 教育(51000)
- 资助(46598)
- 编号(44675)
- 重点(35554)
- 成果(34379)
- 创(34337)
- 部(34066)
- 发(33087)
- 创新(32008)
- 国家社会(31224)
- 科研(31099)
- 教育部(29833)
- 人文(29816)
共检索到348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舒浩 危平 别奥
搁浅资产形成是经济低碳转型的必然结果,是公司气候风险的主要类型之一。基于2005—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搁浅资产风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搁浅资产风险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并具有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搁浅资产风险主要通过增加融资约束、降低股票流动性和破坏企业声誉,抑制公司价值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搁浅资产风险与公司价值间的负向相关关系在非国有、社会责任绩效差、资本密集型、所在城市环境规制更严格、位于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所在城市行政级别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不仅补充和丰富了搁浅资产风险及其经济后果的文献,也为中国企业和投资者认识搁浅资产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政策提供了有益指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危平 舒浩 成静涛
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巨大挑战之一,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搁浅资产也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搁浅资产的起源和成因出发,系统梳理搁浅资产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从公司风险、金融机构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全球经济风险四个层面详细阐释资产搁浅风险的形成机理和经济后果,继而对搁浅资产评估的行业和区域维度分析进行深入的文献评述。在此基础上,提炼当前搁浅资产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兴强 史卫 周开国
运用2006年中国9城市"投资者行为调查"数据,本文首次实证探测劳动收入风险对居民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并系统考察背景风险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收入风险高及拥有商业或房产投资的居民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更低;享有医疗社会保险或购买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居民的投资概率更高;居民的健康状况和风险规避程度对其投资概率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实证发现具有丰富的政策含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化成 李志杰 孙健
本文从财务管理的环境起点论出发,在分析境外上市①对治理机制和公司价值影响的基础上,尝试深入研究改善治理对提升公司价值的传导效应。本文认为在治理机制、理财决策和公司价值之间存在着一条纽带将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资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融资决策是治理机制与公司价值之间的中介变量,即中国公司的境外上市改善了其治理机制,而良好的治理机制通过优化公司理财决策,促进了公司价值的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灿秋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每一个主体都面临着风险 ,风险交易成为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交易可以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公司面临的各种金融风险成为重要的、可管理的风险。公司通过金融风险的管理使得公司价值增加 ,股东财富更大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文蔚 王遥
识别低碳技术进步在气候转型风险中的效应是有效管理气候风险的重要基础。本文选取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高碳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低碳技术进步对于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节能技术进步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发挥了显著的效益提升效应,并未产生“资产搁浅”效应。上述效应在社会责任表现较好、规模较大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个地区节能技术创新偏向性增强,该地区高碳行业企业的违约风险显著下降。节能技术进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还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改善融资能力。
关键词:
节能技术进步 企业经营风险 气候转型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敏
我国正在面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新配置的时代大变局,金融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金融困境,而后梳理了美国金融体系在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中积累的经验,最后提出了我国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和平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日益广泛,在发展过程中普惠金融的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同时也存在着客户身份识别、异常交易管理等方面的洗钱风险,为反洗钱工作带来新的难题。文章通过详细分析普惠金融背景下洗钱风险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普惠金融背景下的洗钱风险管理建议。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反洗钱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弘扬 刘赛红
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对金融业态产生了极大影响,推动金融平台“场景化”不断发展。金融平台“场景化”,一方面提升了金融业效率,有利于降低金融业获客成本和提升客户黏性;另一方面给金融风险带来了新变化,加剧其复杂性、传播性与混合性;在资本扩张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也导致风险产生新变化。金融监管滞后、消费者维权渠道不畅、算法黑箱、羊群效应、“场景化”金融平台具有联动性等原因,导致了金融风险产生新变化。鉴于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规划,建立健全全覆盖的“场景化”金融平台监管框架和风险处置机制,并在积极运用监管科技提升监管水平的同时,强化行为监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以确保“场景化”金融平台持续向好发展。
关键词:
科技监管 场景金融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静
会计委派制,指会计工作人员不由单位自身选拔录用,而由上级部门或者金融机构等来任命并委派到下级单位中去,并对这些会计人员进行考核、评估、调遣等一系列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适应商业银行改革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的是总分行制度,由总行统一管理,下设各级分行和支行,组织机构十分庞大和复杂。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风险的控制管理,会计委派制通过上级银行对下级银行委派会计人员,使得商业银行各分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彩霞
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风险"强调的是一种不确定性(Athearn,Pritchett and Schmit,1996),无论危机是否发生,风险都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法彻底消除的。对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认识也应该基于这一点。理论界对财政风险与金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美霖
<正>当今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数据量,这些数据不仅包含了传统金融数据,还涵盖了广泛的社会经济信息、交易行为和用户行为等多元数据。同时,数据多元化和大规模性的特点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准确、全面的信息基础,使其能够更好地度量系统性风险。随着数据技术的进步和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增加,深入探讨金融机构关联对系统性风险测度的影响尤为重要。金融机构关联性主要指各机构之间通过业务、资金、信用等手段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庭强 徐勇 王磊 潘坤
数字金融应运而生,改变了传统金融市场间市场距离及风险传染行为。鉴于此,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理论推演方法,解析了数字金融跨市场关联网络,并从利率政策、数字技术和投资者行为等方面剖析金融风险跨市场形成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基于资本市场结构、技术创新和投资者财富结构等不同的视角探析数字金融嵌入下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机制。研究发现,资本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是导致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的根源和客观环境条件;投资者财富结构决定了资本市场的流通性,拓宽了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的渠道和途径。本研究将对我国数字金融市场的发展及其风险监管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金融风险 关联网络 跨市场传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芊 陈云波 许扬
在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交织背景下,财务公司面临着传统间接融资业务瓶颈与集团直接融资需求增加的挑战,需要重新审视财务公司的金融价值。本文主要分析新金融生态下的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对财务公司经营的影响,探讨其可行的转型升级思路。
关键词:
财务公司 金融脱媒 利率市场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楠楠 孙祁祥
从资产结构的角度出发,本文重新界定了背景风险的内在涵义,详细分析了背景风险对于保险需求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偏好效应、相关性效应以及波动性效应,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背景风险下的最优保险模型,运用资产组合的分析框架解析了最优保险与背景风险、保险价格、风险偏好之间的内在关系。结论表明,背景风险存在下的保险需求仍遵循价格规律,但同时受到背景风险的多层次影响,因而需要放在更加宏观的市场背景下加以研究。
关键词:
资产组合选择 背景风险 最优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