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2)
2023(9611)
2022(7515)
2021(7039)
2020(5460)
2019(12447)
2018(11933)
2017(23391)
2016(12488)
2015(13717)
2014(13504)
2013(12818)
2012(12027)
2011(10745)
2010(11355)
2009(10761)
2008(9937)
2007(8871)
2006(8226)
2005(7639)
作者
(31576)
(26011)
(25594)
(24936)
(16809)
(12285)
(11799)
(10065)
(9914)
(9671)
(8754)
(8591)
(8303)
(8295)
(8257)
(8215)
(7669)
(7604)
(7548)
(7357)
(6598)
(6326)
(6151)
(6105)
(6089)
(5975)
(5746)
(5734)
(5191)
(5148)
学科
(46007)
经济(45945)
管理(36250)
(35889)
(30468)
企业(30468)
(26480)
金融(26480)
(24492)
银行(24492)
(23800)
中国(21919)
(16972)
方法(15897)
(14488)
(14401)
业经(13338)
数学(13101)
数学方法(12902)
地方(11860)
中国金融(11234)
理论(10982)
(10808)
财务(10783)
财务管理(10766)
企业财务(10343)
(10063)
农业(9890)
(9411)
贸易(9400)
机构
学院(164353)
大学(161091)
(73103)
经济(71426)
管理(61359)
研究(55297)
中国(51431)
理学(51304)
理学院(50834)
管理学(50173)
管理学院(49855)
(39433)
(33064)
财经(29576)
中心(28307)
科学(27808)
(26849)
(26308)
(25815)
经济学(23825)
(23311)
研究所(22624)
银行(22536)
财经大学(22044)
(21779)
(21742)
(21531)
北京(21451)
经济学院(21393)
师范(21377)
基金
项目(100392)
研究(82468)
科学(79998)
基金(71639)
(59389)
国家(58776)
社会(52581)
科学基金(51680)
社会科(49930)
社会科学(49921)
(39136)
教育(38791)
基金项目(35966)
编号(35081)
(32106)
成果(30578)
资助(29676)
自然(29341)
自然科(28646)
自然科学(28640)
自然科学基金(28162)
课题(25125)
(23007)
(22866)
重点(22823)
(22813)
(22071)
国家社会(21767)
项目编号(21707)
(21548)
期刊
(83944)
经济(83944)
研究(57482)
(37182)
金融(37182)
中国(36969)
(30824)
教育(24808)
管理(24615)
(19984)
科学(17005)
学报(16786)
财经(15293)
技术(15133)
大学(14471)
经济研究(14058)
学学(13302)
(13187)
业经(12989)
农业(12690)
问题(10100)
(9299)
理论(8869)
国际(8770)
职业(8590)
世界(8000)
实践(7933)
(7933)
现代(7831)
(7789)
共检索到270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天磊  汪惠青  
转型金融旨在为高碳排放行业向低碳和零碳排放转型提供金融支持,对拓宽金融支持经济绿色变革范围,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转型金融通过引导企业节能减排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能够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通过分担机制分散转型成本与风险。当前,诸多国家或地区纷纷建立转型金融框架,多个国际组织对转型金融提出倡议和指导,部分金融机构根据业务范围提出转型金融标准或方案,越来越多转型金融项目成功实施。我国应积极借鉴转型金融发展国际经验,立足自身转型金融发展实践基础,建立切实可行的转型金融框架,激发高碳排放行业转型内生动力,加强金融体系对转型活动支持,加深转型金融国际交流合作。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俊生  曾亚敏  
全球第四次税收改革浪潮的核心内容是将投资者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整合。作为投资者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息税成为各国税收改革重点关注的对象。纵观学术史,有关股息税经济作用的论述主要分为三种观点:传统观、税收无关观以及税收资本化观。这三种理论观点对现实税收政策是否废止股息税或者将公司所得税与股息税合二为一各有主张。本文回顾了有关股息税的理论观点、相关实证检验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股息税改革经验,最后提出了针对中国股息税改革的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林永生  王雪磊  
培育和扶持碳金融市场是转变经济方式、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碳市场、碳金融及碳金融市场三者紧密相关,碳金融市场是碳市场与碳金融的结合体。国外碳金融市场已具相当规模,中国的碳金融市场起步较晚,但已初见成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融入全球碳金融市场,完善相关政策与法律,避免国内碳金融市场的过度竞争,使中国碳金融市场能够统一、规范、健康、有序地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宇  张佳丽  郭蕴旎  何睿  
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是近年中央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伴随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现,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鉴此,本文对当前金融风险形势进行了审视和研判,深入剖析了一些典型金融风险案例处置情况,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宇  张佳丽  郭蕴旎  何睿  
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是近年中央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是伴随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现,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鉴此,本文对当前金融风险形势进行了审视和研判,深入剖析了一些典型金融风险案例处置情况,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峰  董志  杨念  
在我国实施节能减排硬约束、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绿色金融应运而生,正在成为一种创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本文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分析发达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模式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丹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理念,并且开展了大量的监管实践。从效果来看,金融产品干预不但没有损害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而且还适度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金融产品干预的运行框架,从监管权力配置来看,主要通过颁布和修订法律、发布监管指引等方式,明确赋予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权力;从监管对象来看,由金融机构扩大到直接责任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从监管范围来看,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延伸到金融产品的整个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丹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理念,并且开展了大量的监管实践。从效果来看,金融产品干预不但没有损害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而且还适度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金融产品干预的运行框架,从监管权力配置来看,主要通过颁布和修订法律、发布监管指引等方式,明确赋予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权力;从监管对象来看,由金融机构扩大到直接责任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从监管范围来看,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延伸到金融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监管措施来看,对金融产品干预所采取的行为监管手段较为灵活多样。为加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金融产品干预的经验,加快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进程,明确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权限及职责;明确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条件与基本原则,平衡好金融产品干预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金融产品质量审查、监测、分析体系,确保金融产品干预机制规范、有效运行;赋予金融监管部门更加灵活的行为监管手段,加强金融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立君  
区域金融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理论层面上看,区域金融发展是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区域经济结构差异是多元金融改革的现实条件,而金融改革创新是提高经济金融效率的有效举措。近期我国区域金融改革创新的最新实践表明,深化金融改革创新需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相一致;从政策建议的角度看,可借势人民币国际化,深化开放型区域金融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和拓展金改区域分布;细化特色金融,为金改顶层设计积累经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平卫英  罗良清  张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就业扶贫作为最直接最有效并能激活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脱贫方式,在我国减贫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业扶贫实践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历史演进视角出发,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业扶贫实践历程划分为"统包统配""就地转移""东西部劳务协作""精准对接、稳定就业"4个阶段,并进一步分析就业扶贫政策创新完善所基于的现实基础和背后的理论逻辑。最后,梳理总结我国就业扶贫政策体系形成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本文的研究为乡村振兴阶段就业帮扶战略调整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探索适合的就业减贫之路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艳  
金融支持碳普惠制发展能实现微观领域碳减排和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的双赢目标。本文基于我国碳普惠制试点实践,分析我国碳普惠制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在借鉴国外有关碳普惠制实践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以金融碳账户为核心的碳普惠发展机制,从搭建碳征信服务体系、量化碳减排核算标准、优化绿色金融管理机制、完善正向激励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董龙训  
防范和化解风险对于维护金融稳定意义重大。本文借助网格化管理的思路,在微观层面上探索抓早抓小、实现监测全覆盖的有效路径,建立了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框架,将各部门金融监管权"行使"中的协同和信息技术、网格力量等"手段"的合力融入其中。本文论述了该框架的理论基础,借助系统分析法,阐释了将"网格化"思路引入金融风险监测的必要性,从理论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开展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山东省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框架建设情况和其辖内两种网格化管理试点模式,进而指出金融风险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的风险监测方式,且具有推广借鉴意义。最后,对下一步构建"平台+网格"矩阵式管理体系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明  
垃圾按量收费是管制城市垃圾最直接的环境经济政策,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和应用,逐渐成为垃圾收费的新趋势。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表明,垃圾按量收费对减少垃圾排放和增加垃圾回收有显著效果。然而,垃圾按量收费也存在一些问题,应用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本文主要探讨垃圾按量收费的理论基础、实践回顾、政策效应,并进行简要评述,以便为垃圾按量收费在我国的具体应用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慧  
当前消费信心不足,亟待打造消费新生长点促进消费增长。现象级消费有助于释放消费活力、带动消费链和产业链的发展、助力新品牌崛起、提升城市形象。当前,一些地区在推动现象级消费方面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同时在发展现象级消费方面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需求端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消费能力减弱,供给端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政策端政策支持和营销推广还需加力。因此,提出发展现象级消费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消费IP;做好政策支持,提升营商环境;加强营销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增加居民收入消费能力;稳定发展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兴荣  王哲  
面对日本严峻市场环境.日本三大金融集团近年来积极探索转型路径,在保持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银行业目前正面临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有必要着眼未来十年谋划转型之路.日本三大金融集团的经验可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