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4)
2023(12953)
2022(10519)
2021(9764)
2020(7963)
2019(17382)
2018(16800)
2017(32962)
2016(17418)
2015(18862)
2014(18239)
2013(17558)
2012(15824)
2011(14331)
2010(14667)
2009(14114)
2008(13259)
2007(11957)
2006(10877)
2005(10115)
作者
(45368)
(37259)
(37164)
(35578)
(23868)
(17828)
(17152)
(14365)
(14330)
(13533)
(12542)
(12517)
(11872)
(11817)
(11808)
(11789)
(11182)
(11102)
(10611)
(10577)
(9149)
(9091)
(8842)
(8650)
(8529)
(8460)
(8236)
(8098)
(7341)
(7295)
学科
(66392)
经济(66332)
(52439)
管理(51529)
(42808)
企业(42808)
(27963)
金融(27962)
中国(27380)
(27304)
银行(27301)
(26387)
方法(23388)
(21092)
数学(20215)
数学方法(19953)
地方(19796)
(19566)
(19278)
业经(17424)
(14119)
财务(14084)
财务管理(14054)
(13464)
贸易(13451)
企业财务(13403)
(13195)
(13064)
农业(12970)
(11537)
机构
学院(231823)
大学(226301)
(98507)
经济(96271)
管理(89642)
研究(76813)
理学(75364)
理学院(74580)
管理学(73459)
管理学院(72980)
中国(69547)
(51594)
(46262)
科学(41940)
财经(39542)
中心(38440)
(36653)
(35911)
(35698)
研究所(32578)
经济学(30623)
(29835)
(29752)
(29387)
北京(29382)
财经大学(29354)
师范(29152)
(28572)
经济学院(27616)
(27397)
基金
项目(148669)
科学(119034)
研究(115841)
基金(107538)
(91161)
国家(90368)
科学基金(79076)
社会(75087)
社会科(71263)
社会科学(71248)
(58435)
基金项目(55062)
教育(52324)
(48658)
编号(48480)
自然(47840)
自然科(46727)
自然科学(46717)
自然科学基金(45867)
资助(43882)
成果(40110)
课题(33898)
(33849)
重点(33845)
(32708)
(31816)
国家社会(31048)
(30602)
项目编号(30035)
创新(29730)
期刊
(112547)
经济(112547)
研究(75816)
中国(47630)
(45209)
金融(45209)
(39165)
管理(34473)
(28108)
科学(27449)
学报(25801)
教育(24955)
大学(20826)
学学(19640)
技术(19413)
业经(19065)
财经(19062)
经济研究(18700)
农业(18144)
(16233)
问题(13339)
(12198)
理论(11703)
国际(11524)
现代(11276)
商业(10691)
统计(10646)
实践(10585)
(10585)
(10558)
共检索到365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玉清  刘俊现  姜晓妮  
本文利用2011—2017年融资平台和发债国企微观财务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方法,量化评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引领的战略转型对融资平台风险的治理效应。计量结果表明,战略转型缓解了融资平台的中长期偿债压力,改善了融资平台流动负债的偿付能力,但治理成效集中体现于转型政策发挥的减债而非增资效应。进一步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战略转型的风险治理贡献主要归因于一揽子减债政策中甄别剥离存量负债的直接减债政策,承诺取缔信用背书的间接减债效应有待伴随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逐步释放。本文研究为推进新时代融资平台风险治理,提供了资产核实、转型发展、风险控制等战略取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环  云虹  
为缓解2008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不良影响,中国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形式实行刺激政策。然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潜在的风险。通过对融资平台起源、发展和平台管理三个方面的研究,结合当前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发展状况及所呈现的高负债、管理不足的问题,可分析融资平台面临的宏观政策变动风险和微观层面的偿债、管理及其引致的风险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媛  
P2P融资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平台数量大幅增长,融资规模快速扩张,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本文分别以拍拍贷、红岭创投、宜信财富为例,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平台的风险防控机制。认为在风险防控上存在监管部门不明确、P2P平台对客户的信用评价手段缺乏、贷款信息公开度不高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宏观政策措施和微观风险防控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与构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友传  陈可桢  
文章给出了资产价值跳跃情景下地方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要素及其信用风险的测度公式,并基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所属国有企业控制的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状况和资产波动性特征,对各级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进行了设定情景下的近似压力测试。研究表明:(1)若不在地方融资平台的资产价值中嵌入跳跃过程,则可能严重低估了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对银行业的负面冲击;(2)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与其市场压力情景之间的映射关系的测试表明,当地方融资平台资产价值的跃降幅度超过30%时,在7.66万亿元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中约有2万亿元处于违约风险状态,这是"问题"融资平台货款普遍违约的理论边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苏晓鹏  王兵  冯文丽  
从2008年11月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以来,信贷投放增长异常迅猛。在高速信贷投放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同时也是最值得关注的融资主体。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经济贡献和潜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化解和规范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付文军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是近年来新兴的风险种类,具有政府性、隐含性、客观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的形成缘由多种多样,其危害后果也不尽相同。防控和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要坚持"管理科学、风险可控"、"有保有压,求优去劣"、"量力而行、逐步推进"、"总量压缩,盘活存量"的原则,建立健全绩效评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预警制度,完善和强化平台法人制度与平台债务管理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炳才  田青  李峰  
近一年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地加大了对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下简称融资平台)迅速发展,贷款规模快速增加,其中的风险值得关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寅  陶瑜  彭龙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法律风险,且平台建立、运行中存在各种不规范行为,导致了平台资产结构风险、监管缺位、项目营利性差、债务期限长、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弱等风险。应在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进程,对不同营利性的项目进行分类管理,改革官员的考核机制,拓宽平台融资渠道,改革土地财政模式,提高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海虹  陈进  
实施地方融资平台整合,既是适应现行制度框架渐进式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整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实施微观层面的资产、项目和公司整合,也要加强推进融资方式和管理体系的整合,同时还要强化宏观制度层面的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在2008~2009年的一轮高速信贷投放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其中最活跃也是最值得关注的融资主体。融资平台的超高负债率、地方政府的违规担保承诺、项目资本金的不足和项目偿债能力的低下等问题,使人们担心,快速而大量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不仅将加大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进而可能形成未来的财政风险,并且投资风险还将转移到银行体系而埋下金融风险隐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同样引起管理层的高度关注。2010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要求对融资平台公司及其债务进行核实、清理的同时,还要求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融资平台公司的信贷管理。而在此之前,银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伟  黄亭亭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或者以财政补贴、政府担保作为还款承诺设立的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投融资平台的主要投资方向是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虹  
地方投融资平台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产物。目前,由于体制环境尚不完善,投融资平台发展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造成的风险问题凸显。因此,要较好地解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绍峰  
2012年新年伊始,债券市场的气氛就显得有些异常。一则广州城投集团深陷"债务千亿,变卖资产"的传闻,将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再次推到风口浪尖,也让城投债再次成了"烫手山芋"。尽管随后广州城投表示,企业目前运作势头和未来发展良好,但人们还是对城投公司的偿债能力表现出深深的担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成海燕  王凯  刘国艳  
根据2011年国家审计署审计报告,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为10.7万亿元。近两年,在相关部门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性债务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估计2011年和2012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速度不会超过10%。如果按照2010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速9%测算,截至2012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安拓  
自2009年至今,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关于我国地方融资平台所欠债务的争议也一直未断.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以及如何应对风险就成了我国中央政府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沿革、债务成因、形势判断等几个方面做了明确的阐述,并提出了短期和中长期的政策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