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2)
- 2023(16832)
- 2022(13932)
- 2021(13058)
- 2020(10609)
- 2019(24411)
- 2018(23832)
- 2017(44538)
- 2016(24414)
- 2015(28036)
- 2014(28062)
- 2013(27808)
- 2012(26509)
- 2011(24399)
- 2010(24555)
- 2009(22722)
- 2008(22750)
- 2007(20758)
- 2006(18530)
- 2005(17144)
- 学科
- 济(107631)
- 经济(107526)
- 管理(62392)
- 业(59955)
- 企(45658)
- 企业(45658)
- 方法(40665)
- 中国(35263)
- 数学(35206)
- 数学方法(34850)
- 农(31548)
- 地方(26428)
- 财(24544)
- 业经(24053)
- 学(23240)
- 贸(22181)
- 贸易(22163)
- 易(21498)
- 制(21378)
- 农业(21079)
- 银(18765)
- 银行(18709)
- 行(18065)
- 融(17815)
- 金融(17809)
- 环境(16384)
- 发(16155)
- 和(16025)
- 理论(15965)
- 技术(14347)
- 机构
- 学院(355762)
- 大学(355419)
- 济(148595)
- 经济(145385)
- 研究(134016)
- 管理(123681)
- 理学(103733)
- 中国(103380)
- 理学院(102339)
- 管理学(100503)
- 管理学院(99825)
- 科学(82448)
- 京(78955)
- 所(70598)
- 财(69053)
- 农(66136)
- 研究所(63656)
- 中心(60167)
- 江(57223)
- 财经(53197)
- 业大(52788)
- 农业(51928)
- 北京(51322)
- 范(50117)
- 师范(49543)
- 院(48270)
- 经(48248)
- 经济学(46810)
- 州(45338)
- 经济学院(42090)
- 基金
- 项目(225454)
- 科学(174508)
- 研究(166056)
- 基金(159501)
- 家(140889)
- 国家(139645)
- 科学基金(115974)
- 社会(103474)
- 社会科(97749)
- 社会科学(97722)
- 省(88153)
- 基金项目(82646)
- 教育(76899)
- 划(75116)
- 自然(72550)
- 自然科(70790)
- 自然科学(70765)
- 自然科学基金(69495)
- 编号(67922)
- 资助(66226)
- 成果(57509)
- 发(54123)
- 重点(52259)
- 部(49883)
- 课题(49428)
- 创(46388)
- 创新(43488)
- 发展(43275)
- 科研(42984)
- 国家社会(42964)
- 期刊
- 济(177328)
- 经济(177328)
- 研究(113234)
- 中国(82783)
- 农(62524)
- 学报(60693)
- 科学(53994)
- 财(53727)
- 管理(47445)
- 教育(47155)
- 大学(45288)
- 农业(42370)
- 学学(42100)
- 融(37171)
- 金融(37171)
- 技术(31560)
- 经济研究(29097)
- 业经(28837)
- 财经(26980)
- 经(23462)
- 业(23395)
- 问题(23351)
- 贸(20993)
- 图书(18958)
- 国际(18722)
- 世界(18497)
- 版(17959)
- 技术经济(17409)
- 坛(15973)
- 论坛(15973)
共检索到568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丘小维
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念的根本追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核心,探析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的进程,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和在我国的实然。转型背景下,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转变理念,坚持人的发展来指导经济的建设;深化理论,继续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探求突破,构建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估体系,实现指标体系定性化、定量化、具体化和精细化。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路径可以具体化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叶琪 陈洪昭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面考察资本主义市场竞争的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对竞争的产生、竞争的过程和竞争的结果进行系统而深入的阐述,列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所出现的新特征,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竞争理论。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对我国在发展商品经济、市场化资源配置、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管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时也推动了该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创新。当前,中国在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为引领,加强与西方竞争思想的融合交流,不断创新竞争方式和手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竞争战略,持续提高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竞争理论 市场竞争 竞争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瑞记
以《资本论》为标志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经济学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一百多年来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可。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主要揭示了劳资之间矛盾的实质,批判自由资本主义。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很难直接从马克思经济学中找到现成的答案。为此,贾后明教授主编的《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性与中国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版)就继承和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当代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崔宝敏 董长瑞
简要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之争,提出经济学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范式转换,并基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视野梳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线。主张多维度人的假设前提,关注人的价值的实现,重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重视理论学术的现实解释力,最后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直接间接条件、实现保障和实现基础等四个方面试图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思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两个伟大发现之外,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地位要有新认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要有新理解,对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举措要有新思考。这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需要。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以人为本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东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日益为理论界所关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不是一个乌托邦的梦想,也不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它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随着所有制演进而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不仅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践也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 自由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主流经济学很少考虑到人的发展问题,而是将其抽象化、同质化,早期的发展经济学也仅仅关注到人的物质需求,所以度量人的发展状况只是单一维度。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角度提出人的发展四个维度:人的劳动性、需求性、社会性和个性及可持续性,结合已有的关于人类发展的统计方法筛选出度量人的发展的指标。
关键词:
人的发展 维度 人类发展指数(HDI)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的严整的理论体系。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总目标是共产主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理想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基石。文章从四个方面研究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指导人的发展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总目标:共产主义;(2)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需要消灭差别;(3)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4)不断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一军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并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伟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具备"双主体"的工作意识,关注大学生合理的现实需要,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董玉莲
邱海平所著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经济卷》一书是新形势下深刻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专著。该书强调在我国经济发展大局之下,实事求是地学习、分析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理念与路径,继而促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传承、创新与发展中为当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与理论武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庆华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有两个涉及中国前途命运,甚至关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衰存亡的重大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一个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另一个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理论。本文就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雪娟 胡怀国
“人是目的”,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的多维发展进程,评价现代化归根到底需要看人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作为传统和未来社会形态之间的一个历史阶段,虽然有其必然性,但肇始于工业化并以之为主要驱动力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重物不重人,在现代性生成的过程中也导致了人的被物化、片面化和异化。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本质力量的回归和全面发展,才有了更大的价值与制度化实现渠道。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形态,以“人的现代化”为具体实现形式,为摆脱旧文明形态下的各种依赖关系,积极推动着需要与劳动、个性和社会关系相结合的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虎
作为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与个人劳动能力局限性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分工造就了人的"类的全面性",又导致了"个人的片面性"。从分工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分工的"自然—自发—自觉"的不同历史阶段凸显了人的发展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站在人类解放的高度上对分工进行历史、辩证地考察,在人类社会历史结构的嬗变中探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反过来否定和革新旧的分工形态,分工自我扬弃的过程勘定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解放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