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7)
- 2023(6696)
- 2022(5353)
- 2021(4881)
- 2020(3870)
- 2019(8416)
- 2018(8285)
- 2017(16028)
- 2016(8645)
- 2015(9371)
- 2014(8824)
- 2013(8365)
- 2012(7446)
- 2011(6556)
- 2010(6526)
- 2009(6321)
- 2008(5969)
- 2007(5470)
- 2006(4804)
- 2005(4414)
- 学科
- 济(32724)
- 经济(32687)
- 业(22265)
- 管理(22107)
- 企(16923)
- 企业(16923)
- 方法(12926)
- 数学(11108)
- 数学方法(10984)
- 农(10680)
- 中国(10488)
- 业经(8212)
- 财(7936)
- 贸(7921)
- 贸易(7916)
- 易(7662)
- 农业(7226)
- 制(6863)
- 融(6422)
- 金融(6421)
- 学(6113)
- 银(5994)
- 银行(5988)
- 行(5786)
- 地方(5614)
- 劳(5549)
- 劳动(5532)
- 理论(5405)
- 务(4770)
- 财务(4758)
- 机构
- 学院(116343)
- 大学(114311)
- 济(49774)
- 经济(48827)
- 管理(43421)
- 研究(38766)
- 理学(36970)
- 理学院(36604)
- 管理学(36001)
- 管理学院(35772)
- 中国(30703)
- 京(23626)
- 财(23325)
- 科学(20995)
- 所(18847)
- 财经(18757)
- 中心(17720)
- 江(17126)
- 经(17037)
- 研究所(16716)
- 经济学(16161)
- 农(16015)
- 范(15385)
- 师范(15219)
- 北京(14882)
- 业大(14628)
- 经济学院(14517)
- 院(14313)
- 财经大学(14025)
- 州(13905)
- 基金
- 项目(75251)
- 科学(59949)
- 研究(57600)
- 基金(54753)
- 家(47045)
- 国家(46656)
- 科学基金(40556)
- 社会(37444)
- 社会科(35488)
- 社会科学(35479)
- 省(28846)
- 基金项目(28053)
- 教育(26835)
- 自然(24970)
- 自然科(24448)
- 自然科学(24443)
- 划(24297)
- 编号(24066)
- 自然科学基金(23996)
- 资助(22626)
- 成果(19266)
- 重点(16851)
- 发(16751)
- 部(16598)
- 课题(16478)
- 创(16039)
- 国家社会(15596)
- 创新(14956)
- 性(14880)
- 项目编号(14820)
共检索到176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武中哲
市场化改革前,中国曾经是世界上通过政党和行政力量推动妇女就业、基本实现男女同工同酬的少数国家之一。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开始出现。虽然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平等程度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是比较高的,但是,从发展趋势看,性别不平等却存在着扩大的趋势,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未来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促进两性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关键词:
市场转型 劳动力市场 性别不平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凯明 颜色
本文在存在性别歧视的劳动力市场中研究了要求同工同酬和保障就业平等的政策效应。分析表明,这两种政策都不是帕累托改进的政策,要求同工同酬和保障就业平等的政策效应介于自由市场和仅要求同工同酬政策之间,缓解了后者对不同人力资本水平女性工人的不平衡影响。结合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的数值模拟表明,仅要求同工同酬只能改善38.7%的女性工人福利,而要求同工同酬和保障就业平等的政策组合的负面影响较小。因此,为保证女性工人权益,这两种政策必须同时到位。特别是在工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替代弹性较高或市场利率较低时,仅要求同工同酬政策的负面影响较大,此时如果不能同时保障就业平等,那么自由市场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关键词:
性别差距 性别歧视 同工同酬 就业平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纯槿 李实
基于1989~2009年进行的8次全国性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新近发展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定量考察了城镇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如何导致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了过去20年里中国城镇劳动收入不平等扩大一方面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教育收益率上升引起社会收入分配机制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特别是由户籍制度壁垒造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依然存在。夏普里值分解进一步揭示出,所有制、户籍、性别、经验和地区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相对贡献率趋于下降,教育和职业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基本政策含义是,减少收入不平等的关键在于降低受教育机会不均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楚亮 滕阳川
本文根据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2013年和2018年的两次住户调查数据,测算了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差距及跨期变化。本文发现,从收入决定方程来看,农村教育回报率较低,工作特征是影响农村居民工资的最主要因素。基于G·Fields分解发现,工作特征、区域、个体特征和家庭背景对总体工资不平等的解释力度依次下降。对于人群间工资差距的研究发现,尽管区域特征有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距,但各种可观测特征对工资不平等的解释力度较弱,系数效应是农村性别工资差距的最主要来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纯槿 胡咏梅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和2012年全国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重点考察了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代际职业流动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本收益明显高于次要劳动力市场,而且人力资本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收入差异的影响极为显著;(2)利用ShaPley分解及扩展的Owen分解方法测算了人力资本与其他非市场因素对劳动者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发现主要与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差异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特征差异,由人力资本特征不同而引起的收入差异占40.18%,有13.29%的收入差异则来源于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代际职业流动;(3)分位数回归方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永照
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动机理,并对匹配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由匹配能力和聚合能力决定,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匹配成本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匹配能力、聚合能力,影响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匹配成本过高都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在劳动力市场匹配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的扩大也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低于理想水平,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产业转型升级、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减少的背景下,提升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关键是,削弱劳动力市场分割、降低匹配成本,在提高劳动力市场匹配能力的基础上,适度扩大人口规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苏永照
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的形成机制及其变动机理,并对匹配效率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由匹配能力和聚合能力决定,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匹配成本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匹配能力、聚合能力,影响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市场匹配成本过高都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在劳动力市场匹配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劳动适龄人口规模的扩大也对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匹配效率低于理想水平,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产业转型升级、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减少的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梅 李磊 郑妍妍
中间品贸易影响着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理论上,发展中国家的中间品进口会通过技术溢出形成脑力技能偏向,而降低对运动技能的需求。考虑到女性劳动者在脑力技能方面的比较优势,中间品贸易将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上的两性平等。本文基于2004—2007年间的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综合考察中国企业参与中间品进口对女性就业和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促进女性就业还是缩减性别工资差异方面,中间产品进口均有助于促进我国劳动市场上的性别平等;在考虑了中间品进口不同维度、异常样本点和内生性问题后,此结论仍具有稳健性;从行业、地区和所有制差异来看,这种促进作用对资本密集行业和高技术行业的影响大于非资本密集行业和低技术行业,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对女性受教育水平高的地区的影响大于女性受教育水平低的地区,对外资企业的影响大于内资企业。对此,我国政府应该顺势而为,加强这种促进作用,努力打破我国劳动市场上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广宇 杜书云
"歧视"概念及有关模型是分析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理论工具。对郑州市的测算表明,考虑到福利补贴等因素,许多岗位根本就不存在农民工对本地人的"逆歧视",至少替代效应不像仅就货币工资来说表现出来的那么大。如果全部取消国家对城市居民的就业和福利特权,至少在非正规就业等特定领域,农民工将表现出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应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对农民实行补偿性人力资本投资政策。
关键词:
农民工 福利缺失 不平等竞争 逆歧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栋梁 孟晓雨 马双
区别于考察教育获得机会性别不平等的累积效果,本文考察了不同阶段教育获得机会性别不平等,检验了性别因素与家庭背景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利用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的研究表明,教育获得机会性别不平等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而减弱。城乡差异加剧了教育获得机会的性别不平等,农村居民教育获得机会的性别差异程度要高于城市居民。随着教育层级的提高,母亲受教育水平越高将持续降低教育获得机会的性别不平等。兄弟姐妹人数越多的家庭,教育获得机会的性别不平等越严重,且随着教育阶段的深入,效果持续、唯一存在。结果表明,增加城镇人口比例的中国城市化政策、提高父母教育程度的高校扩招政策以及缩小家庭规模的计划生育政...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 性别差异 群体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肖婧
本文从动态演化的视角将贫困视为一种持续加深的非正常状态,这种状态在经济上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收入低于正常人群,以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为理论基础,试图通过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收入不平等来解释女性普遍的、持续的相对贫困状态。性别差异下的劳动力收入不平等形成了女性群体与男性群体之间长期的收入差距,使得女性更易陷入相对贫困状态,造成不断加剧、难以摆脱的贫困循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是解读性别收入不平等及女性贫困的有力视角。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家庭照料及生育责任影响女性人力资本竞争力,女性人力资本积累进程与企业需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邵全 赵奭 刘娜 冯凯
在工作场所应用AI技术进行劳动监控对构建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完全信息环境是造成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主要根源,然后在AI背景下组建政府、企业、员工三方构成的劳动合作联盟,采用经典的Shapley Value方法对工作联盟的收益进行配置,从而实现联盟的帕累托效率。最后,引入一个算例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说明了AI背景下社会劳动关系中需要形成基于政府、企业、员工的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的劳动联盟,它可以有效地解决AI劳动监控所引发的道德伦理问题,更加公平地进行联盟的社会收益分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启臻 李敏 马珍珍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三级化,在城镇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严重的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问题。就业不平等具体表现为农民工限制进入、农民工劳动行为限制、同工不同酬等方面,也包括劳动就业形式及保险和受教育等方面的隐性不平等。造成不平等问题的原因,有体制规定的原因,也有农民工素质较低的原因。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要调整政府的角色和就业政策,建立无差别的城乡统筹劳动力市场,并通过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 就业不平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震
文章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为背景,在2012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基础上,比较了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在不同单位、行业的就业机会,并测算了农民工就业歧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在不同类型单位、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歧视。从农民工就业歧视的部门分布来看,公有制部门农民工就业歧视较严重,私营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不存在就业歧视。从农民工就业歧视的行业分布来看,政府机关、金融保险行业就业歧视较大;餐饮业就业歧视较小,制造业、建筑业、其他服务业、零售业不存在就业歧视。
关键词:
农民工 就业歧视 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晓红
针对我国劳动力工资普遍上涨现象,通过对第二产业的实证分析,揭示了竞争性行业工资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均远远低于垄断性行业的现实,认为与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不相适应的体制性因素是工资不平等增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工资 不平等增长 市场化 全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