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0)
2023(15341)
2022(12563)
2021(11634)
2020(9553)
2019(21359)
2018(21002)
2017(39743)
2016(21236)
2015(23642)
2014(23241)
2013(22796)
2012(21281)
2011(19627)
2010(19871)
2009(18631)
2008(18408)
2007(16167)
2006(14669)
2005(13515)
作者
(60940)
(50869)
(50804)
(48388)
(33014)
(24311)
(22822)
(19598)
(19446)
(18448)
(17800)
(16934)
(16693)
(16343)
(16318)
(15651)
(15121)
(14779)
(14542)
(14528)
(12907)
(12480)
(12328)
(11719)
(11606)
(11489)
(11315)
(10926)
(10309)
(10176)
学科
(104205)
经济(104112)
管理(58611)
(53717)
(42465)
企业(42465)
方法(36941)
数学(32617)
数学方法(32229)
中国(28999)
(25315)
地方(23434)
(21835)
业经(20885)
(20746)
(20180)
贸易(20170)
(19630)
(18766)
农业(16535)
(16349)
银行(16329)
(15950)
金融(15948)
(15848)
环境(14988)
地方经济(14863)
(14417)
(13111)
(13014)
机构
学院(309414)
大学(308514)
(141404)
经济(138830)
研究(115982)
管理(112574)
理学(96208)
理学院(95068)
管理学(93475)
管理学院(92879)
中国(88339)
科学(67193)
(64726)
(64263)
(59021)
研究所(53435)
财经(50657)
中心(50640)
(49384)
(46208)
(46151)
经济学(45696)
(41477)
(41469)
业大(41445)
北京(41229)
师范(41108)
经济学院(40796)
农业(38571)
财经大学(37637)
基金
项目(200716)
科学(159772)
基金(148190)
研究(148070)
(129536)
国家(128527)
科学基金(109470)
社会(97879)
社会科(92918)
社会科学(92897)
基金项目(75907)
(75897)
自然(68040)
教育(67747)
自然科(66495)
自然科学(66472)
自然科学基金(65326)
(64703)
资助(61579)
编号(57667)
成果(48237)
重点(46039)
(45689)
(45234)
国家社会(41817)
(41709)
课题(41614)
教育部(39540)
创新(39224)
(39052)
期刊
(163455)
经济(163455)
研究(99815)
中国(61526)
(47510)
学报(46604)
(46515)
科学(44937)
管理(43771)
大学(35452)
学学(33568)
(32603)
金融(32603)
农业(31927)
教育(31844)
经济研究(28642)
财经(26254)
技术(25186)
业经(24214)
(22813)
问题(20964)
(19946)
国际(18264)
世界(17599)
(17001)
技术经济(15943)
统计(15174)
(13861)
现代(13816)
(13648)
共检索到478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碧云  王智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进程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日益凸现。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流动性过剩和对外贸易顺差的不断加剧以及经济增长和失业率居高不下并存。这些矛盾的存在,集中体现了转型时期中国经济运行的特殊复杂性。这些矛盾并存所产生的影响,充分显示了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我们应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和外贸政策的相互配合使用,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有序进行。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金融危机一波未平,主权债务危机又来袭,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区域一体化的逐步抬头,世界经济前景难以乐观。中国尽管成功地避开了金融危机,但是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持续增长严重依赖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发展中积累的一些问题开始凸显:产业低端化、环境压力大、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拉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为此,《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编辑部邀请了相关专家,就这个问题谈谈他们的想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金帅  盛昭瀚  
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对排污权初始分配的重要性及其复杂性进行科学解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现有实践经验,从配置公平性、配置效率和价格发现功能等方面,系统比较与剖析现行三类主要的分配模式,重点探讨了我国转型背景下排污权初始分配的模式选择问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吕鸿江  刘洪  
如何借助不同类型的组织复杂性为企业创造效能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及实践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提出了不同组织复杂性与组织效能的关系及影响这一关系的复杂适应性机理的假设。实证研究表明,转型经济环境下,结构复杂性与组织效能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战略复杂性与组织效能存在U型曲线关系,目标复杂性与组织效能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在复杂适应性的五个维度中,动态适应在组织复杂性与组织效能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组学习及自主创新在这一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发变革和柔性协作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企业有效应对组织复杂性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沐年国  
现代经济活动中,虚拟化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事实上的重要动因。虚拟财富的扩张将通过财富效应、q效应等途径直接影响居民与企业的消费和投资,从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增长。本文通过对Bhaduri,Laski and Riese(2006)各个均衡条件下的扩展分析,研究虚拟财富背景下的经济增长各变量关系,通过实证观察到虚拟财富(经济)与各主要经济增长变量之间均衡复杂性联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尚希  焦建国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孔锋  王一飞  吕丽莉  孟永昌  史培军  
互联互通背景下,国际贸易作为连接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系统的纽带和桥梁,是巨灾经济影响跨区域传播的通道.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阐述了巨灾产生全球性经济影响的过程和机理.首先,从自然灾害等级的界定和巨灾的定义与划分着手,分析了近年来巨灾经济损失的发展趋势.其次,从间接经济损失的内涵与外延、灾害强度与经济影响的关联性、巨灾对性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全球化进程对巨灾间接经济损失的放大作用4个方面,分析了巨灾经济影响的多因素研究进展.再次,从巨灾经济影响的微观机制、巨灾的全球性经济影响机制、巨灾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机制、巨灾对全球经济生产的影响和巨灾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个方面,分析了巨灾的全球性经济影响机制和过程研究进展.最后,从6个方面提出未来亟需加强的研究,以期对巨灾经济影的响全球性和复杂性有进一步的科学认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海燕  郭翠荣  
愈演愈烈的经济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范围内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协调行动。协调措施包括降息、政府注资、银行的国有化及国际论坛的政策协商和共识的达成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支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恶化的金融局势,增强了人们对抗危机的信心。但政策协调的不和谐音符也同时存在。展望未来,经济大国的大规模干预活动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会逐渐显现,但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志  
经济全球化将各国的贸易、生产和金融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客观上要求各国的货币政策由各自为政走向国际协调。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有了新发展,通过同步降息、货币互换、G20峰会等形式,实现了特定时期和特定形势下多国货币政策的密切合作。在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应以多种方式进行,相关国际组织在货币政策国际协调中应进一步发挥作用,而经济联系紧密和经济总量较大国家之间的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更为重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浩  
经济全球化给国际反托拉斯政策协调提出了挑战。目前,反托拉斯问题上各种形式的双边及多边合作迄今为止并没有为国际反托拉斯政策协调提供出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特别是由于反托拉斯政策的不同影响而导致的利益分歧问题至今还没能很好地解决。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姚舜达  朱元倩  
通过引入两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分析框架,分别测度了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创新型经营模式下的经营超效率并进行比较,同时基于Tobit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经营模式下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重点是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双重约束对其经营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严格的金融监管对银行提升传统经营模式下的效率具有积极影响;但在创新型经营模式下,该积极影响及其敏感性有所减弱。因此,面对新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有必要改进监管指标,配合货币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姚舜达  朱元倩  
通过引入两阶段、超效率SBM模型分析框架,分别测度了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创新型经营模式下的经营超效率并进行比较,同时基于Tobit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经营模式下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重点是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双重约束对其经营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严格的金融监管对银行提升传统经营模式下的效率具有积极影响;但在创新型经营模式下,该积极影响及其敏感性有所减弱。因此,面对新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有必要改进监管指标,配合货币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海鹏  
在绿色经济的背景下,对中国的林业政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评价。特别是中国推行的木材代用政策,本质上是以不可再生资源取代可再生资源,是与绿色经济理念相违背的。绿色经济背景下,中国一方面应该取消对替代木材行业的支持政策,并且通过征收碳税和环境税限制这些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该对林业部门实施补贴和扶持,提高林业生产力,发展壮大林产工业,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培勇  
在国际金融危机趋向长期化和中国经济震荡中前行的背景下,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布局呈现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变化:由以往单纯致力于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而同时指向于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两个方面作用;由以往致力于单一目标、双重目标和三重目标而同时指向于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和防风险四重目标。从而,不得不在双重作用、多重目标之间徘徊。不仅宏观调控空间变窄,而且目标排序或作力重点难免摇摆不定。故而,在"积极稳健配"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中,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牵制,积极财政政策将作为主力部队而扮演"主攻手"——通过增赤、减税和扩支等三个支点实施扩张性操作,并且将扩张性操作的重心放在"营改增"的推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锁云  高侯平  
开放经济条件下 ,一国实现内外均衡要求利率与汇率政策的协调。加入WTO的中国也面临着追求宏观经济均衡的目标 ,在内部经济存在通缩、失业 ,外部经济存在顺差但增幅减缓的条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要求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我国财政政策施展空间有限、货币政策的效力不高 ,实现内外均衡要求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我国利率是管制的 ,汇率是僵化的 ,利率、汇率变动与利率平价模型并不契合 ,因此短期来看要使利率下调、汇率稳定以实现内外均衡 ,长期则要求利率汇率的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