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9)
- 2023(10918)
- 2022(8733)
- 2021(7825)
- 2020(6735)
- 2019(14979)
- 2018(14551)
- 2017(28636)
- 2016(15084)
- 2015(16950)
- 2014(16859)
- 2013(16991)
- 2012(15833)
- 2011(13800)
- 2010(14457)
- 2009(13913)
- 2008(14040)
- 2007(12747)
- 2006(11589)
- 2005(10833)
- 学科
- 济(95164)
- 经济(95075)
- 业(79392)
- 企(75305)
- 企业(75305)
- 管理(69414)
- 财(38542)
- 方法(32736)
- 业经(29695)
- 数学(24637)
- 数学方法(24572)
- 农(23207)
- 务(22559)
- 财务(22553)
- 财务管理(22501)
- 企业财务(21415)
- 地方(21215)
- 中国(19302)
- 制(18372)
- 农业(17204)
- 策(16633)
- 技术(16038)
- 体(15677)
- 财政(14808)
- 划(14401)
- 和(14086)
- 理论(13222)
- 体制(13016)
- 地方经济(12533)
- 企业经济(12426)
- 机构
- 学院(229062)
- 大学(221991)
- 济(113908)
- 经济(112166)
- 管理(93916)
- 理学(80012)
- 理学院(79302)
- 管理学(78676)
- 管理学院(78235)
- 研究(72729)
- 财(61587)
- 中国(59809)
- 京(44587)
- 财经(44541)
- 经(40240)
- 科学(37544)
- 经济学(36094)
- 江(36061)
- 所(35979)
- 财经大学(32280)
- 经济学院(32273)
- 中心(31823)
- 研究所(31233)
- 农(30672)
- 商学(28453)
- 商学院(28200)
- 北京(28100)
- 州(27585)
- 业大(26015)
- 经济管理(25825)
- 基金
- 项目(136123)
- 科学(110487)
- 研究(104202)
- 基金(101980)
- 家(85117)
- 国家(84302)
- 科学基金(75644)
- 社会(72382)
- 社会科(68831)
- 社会科学(68812)
- 基金项目(53435)
- 省(53108)
- 教育(45508)
- 自然(44910)
- 自然科(43940)
- 自然科学(43930)
- 自然科学基金(43245)
- 划(41510)
- 资助(40997)
- 编号(40175)
- 成果(32170)
- 业(32158)
- 创(31425)
- 部(30914)
- 国家社会(30737)
- 发(30292)
- 重点(29657)
- 制(28662)
- 创新(28461)
- 人文(28060)
- 期刊
- 济(141901)
- 经济(141901)
- 研究(76970)
- 财(57098)
- 中国(43502)
- 管理(42208)
- 农(29279)
- 科学(26104)
- 财经(24662)
- 经济研究(24141)
- 学报(23822)
- 融(22755)
- 金融(22755)
- 业经(22302)
- 经(21425)
- 技术(21218)
- 大学(20023)
- 农业(19674)
- 学学(19578)
- 问题(17664)
- 技术经济(16010)
- 财会(14705)
- 世界(13832)
- 贸(13493)
- 会计(13114)
- 现代(12581)
- 经济管理(12546)
- 商业(12478)
- 教育(12469)
- 业(12368)
共检索到364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秀烨 张先治
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务契约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关键与难点。国有企业改革,需建立明确的、有约束力的财务契约关系,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正是这一改革思路的直接体现。分析中国转型经济下政府与国有企业财务契约关系的演变路径,得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产生的必然逻辑。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理论依据、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体系,并探讨具体实施中应关注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
国有资本 经营预算 财务契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许延星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财政与企业财务的关系,已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与转变。过去那种以国家投资和国家主权为主体的集中统一分配,正逐步向国民收入分配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国家财政仍不能不居于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两个主体”与“两个补充”带本质性的特征存在,财政资金与企业资金的交错运行,就不可能完全间断。同时,国家必须改变过去的直接管理职能为服务职能,其发展方向,将由“大政府小市场”,走向“小政府大市场”;资金运行,将是以国家控股为主体的多元化“生产要素”,以国家股息股利为主体的多元化“生产成果”的分配方式为主要内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聂云峰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关系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时期 ,其所面临的财务管理环境是不同的。本文拟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和财务关系做一初步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心合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西方主流的企业财务目标函数,其基本假设前提是微观性、非实体性、经济性、盈利性、一致性和负外部性为零等假设。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论之所以能够长期位居西方财务学的主流地位,其背后的主流支撑因素就是资本主义制度。针对主流目标函数理论,国内外财务学界主要从企业所有权、企业的社会影响和后果、股东自身权益保护三个方面提出质疑,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行动也挑战和突破主流目标函数理论,新兴的代表性理论是社会责任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现有的各种主流与非主流的目标函数理论都不适用于中国的国有企业:首先,国有企业的"三重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决定了要统筹考虑三重利益,并且当三重利益冲突时的选择顺序应当是政治利益优先、社会利益次之,最后是经济利益。其次,国有企业的双重职能(微观与宏观)决定了国有企业应当既算微观企业利益账又算宏观国家利益账,并且当二者出现冲突时,微观应当服从宏观、企业应当服从国家。最后,设置国有企业财务目标函数时,应当体现三类国有企业的差别。
关键词:
主流 财务目标函数 解析 重构 国有企业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小军 干胜道 孙维章
知识经济时代,以关系资本、客户资本、声誉资本等为代表的隐性财务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度越来越大。针对现有文献对隐性财务契约的研究空白,本文在系统归纳、梳理国内外文献基础上,探究了隐性财务契约的基本思想、研究模型、构成要素、驱动系统等,并分别从隐性债务契约、隐性股权契约、隐性福利薪酬契约三个视角对隐性财务契约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研究表明:隐性债务契约可能与企业价值正相关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也可能与企业价值负相关无助于提升企业价值;隐性股权契约是一种基于财务控制权配置的激励约束机制,这种激励约束机制使得隐性股权契约与企业价值创造正相关;隐性消费方式在影响隐性福利报酬契约履行度的同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虹 李亭 林钟高
本文基于关系契约与规则契约的理论视角,以公司与前五大供应商/客户的购销比例作为关系投资的替代变量,探讨关系投资、内部控制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商/客户的关系投资与财务杠杆具有负向关系,但当内部控制因素加入后,这种负向关系会因关系投资的角色不同发生变化,即供应商关系投资与内部控制存在互补效应,而客户关系投资与内部控制存在替代效应。同时,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供应商关系投资治理机制与内部控制治理机制对降低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互补效应更明显,而国有企业的客户关系投资治理机制与内部控制治理机制对降低企业财务杠杆水平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汤业国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财务的关系汤业国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财务被认为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的基础环节。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和现代企业制度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如何认识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宇
囿于股东与债权人利益的财务理论在社会环境变革与学科交融背景下面临着研究逻辑的根本性转变,将顾客等利益相关者纳入财务理论研究的框架需要突破显性契约范式,程宏伟教授所著的《隐性契约与企业财务政策研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书于2005年11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九斤 徐妍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已逐渐步入数字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因其信息技术应用成熟、财务处理规范和自身规模较大等优势,在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方面一直处于引领地位。梳理财务数字化转型发展脉络,分析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现状和困难,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和促进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本文从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出发,针对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管理层对财务数字化转型内在逻辑理解不透彻、业财一体化流程不连贯、数据跨区域衔接不顺畅以及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匮乏等现实问题,提出加强国有企业管理层对财务数字化转型内在逻辑的理解、优化国有企业业财一体化流程、建立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中台、注重国有企业复合型数字化人才的选拔培养等可行对策,以推动国有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成长,引领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我国企业财务数字化整体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进 郁天禅
财务契约就是企业各财务要素投入者在投资之初所达成的,能够对投资各方在投资期间产生硬性约束力的,有助于划分缔约各方权利与义务,保障契约耦合体财务资源完整性和财务策略连贯性的书面合同或契约。从企业角度看,财务契约就是根据企业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卫高 文元伦
本文认为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应从两个层次上处理与区分,即政府与所有企业间的基本关系和政府与国有企业间的特殊关系.只有先处理好基本关系,才可能建立公平竞争的基础和处理特别关系的基础.政府和国有企业间的特别利益关系和特别权力关系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核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国杰 沈思 郝萌萌
为什么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不同于标准的企业财务行为,如何使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化,本文试图通过产权制度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财务行为之所以与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财务行为不同,是因为所面对的制度环境不同;认为要改变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关键是改变产权制度。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务行为 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昆 肖土盛 郑世杰
现有研究认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不足是其创新效率损失的根本原因,但该结论主要基于产权改革和高管单轨薪酬契约的假设前提,忽视了在不改变国有企业性质和地位的情形下,仅通过改变高管团队薪酬契约设计能否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问题。本文立足国有企业双轨薪酬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通过手工收集2007—2020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究了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增强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机制实现。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创新产出均具有促进作用;当职业经理人担任CEO时,更有利于发挥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地方国有企业、高竞争行业国有企业以及《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政策颁布后,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对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高管团队双轨薪酬契约视角不仅回应了有关“民营化”的理论争议,还拓展了高管薪酬的研究领域,对当下的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