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6)
- 2023(15798)
- 2022(13269)
- 2021(12186)
- 2020(9987)
- 2019(22755)
- 2018(22600)
- 2017(42857)
- 2016(23515)
- 2015(26384)
- 2014(26412)
- 2013(25802)
- 2012(23957)
- 2011(21725)
- 2010(21812)
- 2009(20020)
- 2008(19165)
- 2007(16875)
- 2006(15104)
- 2005(13366)
- 学科
- 济(107139)
- 经济(107018)
- 管理(67892)
- 业(60383)
- 企(50642)
- 企业(50642)
- 方法(41263)
- 数学(35390)
- 数学方法(35026)
- 中国(26746)
- 农(24828)
- 地方(24461)
- 学(23506)
- 财(23301)
- 业经(22780)
- 制(20547)
- 银(16643)
- 银行(16599)
- 融(16468)
- 金融(16460)
- 理论(16421)
- 农业(16317)
- 体(16062)
- 行(15961)
- 和(15656)
- 环境(15564)
- 贸(15235)
- 贸易(15224)
- 地方经济(14932)
- 易(14687)
- 机构
- 大学(334616)
- 学院(332048)
- 济(136597)
- 经济(133611)
- 管理(129817)
- 研究(116774)
- 理学(111717)
- 理学院(110442)
- 管理学(108559)
- 管理学院(107957)
- 中国(86644)
- 京(71922)
- 科学(71042)
- 财(62327)
- 所(58579)
- 研究所(53322)
- 农(52761)
- 中心(52605)
- 财经(49636)
- 江(48896)
- 业大(48704)
- 北京(45678)
- 经(45068)
- 范(44410)
- 师范(43991)
- 院(42750)
- 经济学(41335)
- 农业(41170)
- 州(39307)
- 财经大学(36918)
- 基金
- 项目(226501)
- 科学(177311)
- 研究(166631)
- 基金(163168)
- 家(143054)
- 国家(141612)
- 科学基金(120553)
- 社会(105233)
- 社会科(99557)
- 社会科学(99526)
- 省(88027)
- 基金项目(86087)
- 自然(77175)
- 教育(76039)
- 自然科(75284)
- 自然科学(75268)
- 划(74135)
- 自然科学基金(73896)
- 编号(67729)
- 资助(66856)
- 成果(55920)
- 重点(50550)
- 部(49641)
- 发(48630)
- 课题(47278)
- 创(46385)
- 国家社会(43318)
- 创新(43298)
- 科研(42723)
- 教育部(42596)
- 期刊
- 济(156504)
- 经济(156504)
- 研究(102342)
- 中国(65487)
- 学报(54113)
- 管理(49261)
- 科学(48973)
- 农(48362)
- 财(46785)
- 大学(41012)
- 教育(38829)
- 学学(38616)
- 农业(33526)
- 融(29687)
- 金融(29687)
- 技术(29310)
- 经济研究(25577)
- 财经(24815)
- 业经(23610)
- 经(21282)
- 问题(19544)
- 图书(17260)
- 业(16978)
- 理论(16802)
- 技术经济(16734)
- 科技(15697)
- 版(15429)
- 实践(15192)
- 践(15192)
- 现代(14898)
共检索到499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永兴 景维民
提高国家治理质量已经成为大多数转型国家的共同目标,但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治理概念、影响等方面的逻辑推演,目前还缺少一种"量化的"和"可操作性"的评判标准,这限制了应用政策方面的研究。文章试图建立一个能够比较全面地度量转型经济体国家治理质量的监测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相关国家治理质量的差异,得出完善经济转型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转型国家 国家治理 治理指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允漷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特别是义务教育质量的保障是国家的责任。当前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正成为我国国家层面议事日程的一部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新课程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逐渐受到重视并付诸实践。为扩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知识基础,本期推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博士及其团队成员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价值和实施模型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这一主题的讨论,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贡献自己的智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婷 宋河发 曲婉
商业方法专利是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新形式,随着其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兴起以及对网络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多,全球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提高。本文首先对商业方法专利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运用美国专利商标局Class705类别检索到的数据,计算美国、日本、德国、英国、韩国和中国的商业方法专利比较优势指数,据此总结主要国家在商业方法专利方面的发展态势,分析其中的原因,并给出研究展望。
关键词:
商业方法专利 比较优势指数 监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林平
本文利用时差相关分析,定量研究了支付结算数据与经济走势的关系,并基于广东的支付结算数据,构建了GDP同比增速和景气调查企业货币资金同比增速的先行和同步合成指数。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同步指数与经济增长及企业资金状况指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先行指数具有较显著的领先特征,能够有效预测宏观经济和企业资金状况走势,可作为区域经济金融监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治纲
中央企业经过了6年多的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和价值管理实践,在EVA考核方面,EVA指标已实现了在中央企业的层层考核传递,但在EVA日常分析和监测预警方面,大部分中央企业尚未系统和深入地开展。如何结合中央企业经营管理需要来构建EVA分析监测体系,EVA分析监测体系如何统一规范和应用等问题,需要在对中央企业现行EVA考核、分析和价值管理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分析监测 关键驱动指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创新型国家进程统计监测研究”课题组 林贤郁 马京奎 关晓静
本课题探讨了创新理论和概念、创新型国家进程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监测方法以及监测指标体系框架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创新型 统计监测 指标体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姚先国
自1989年前苏联、东欧各国发生巨变以来,历时已经六年。在此期间,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纷纷走上体制变革之路,经济上推行私有化,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政策,效仿西方的议会民主。这一变化被称作体制转轨或体制转型,英文通常用transition或transformation表示,即转换或过渡这意。由于前苏联解体,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分裂,正在进行体制转型的国家增加到达20多个,分别是:阿尔巴尼亚、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罗马尼亚、吉尔吉斯坦、立陶宛、摩尔多瓦、土摩曼斯坦、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波兰、乌克兰、保加利亚、爱沙尼亚...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运福 徐菲 李贝
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是国家层面采集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重要工具,先后经历了酝酿准备、探索构建和应用完善三个发展阶段,具有为高校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和评估等活动提供数据支撑以及开展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常态监测的“双层”作用。现阶段,国家数据平台在数据采集时,数据共用性不够,难以反映高校特色,数据采集周期较长,高校权限不够,对专业认证新理念凸显不够,采集指标时代性不足,对教育评价改革需求支撑度不高,数据中心式存储导致数据安全性、共享性不够,数据分析仅局限于高校发展状态的年度描述,缺少多样化比较分析,难以支撑高校持续改进、变革与发展,制约了“双层”作用的充分发挥。面对上述问题,应对照本科教育改革与评价新要求及时修订、完善数据采集指标,发挥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学生发展全过程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分布式存储和协商式共享,从高校、省域和国家三个层面重构国家数据平台架构,推动国家数据平台升级改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奕志 李立强 孔祥斌 蔡鹭斌
研究目的:探讨美国国家资源清单的建立方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研究方法:文献检索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美国国家资源清单值得中国在建立全国尺度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中作为参考借鉴;借鉴美国国家资源清单"分层布控,重点加密"的监测布设思想,结合中国耕地资源分布的空间特征,建立了以经纬格网为框架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研究结论:(1)应建立统一管理的中国国家资源清单,改变中国多个部门监管耕地质量各自为战的现状,建立完整的县、省、国家监测数据报告机构,推动部门间的联合监管和数据共享;(2)在空间样本均匀分布的格网系统下进行分层二步区域抽样,优化监测精度和成本;(3)完善耕地质量的监测指标,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少非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责任,是保障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手段,有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助于规范教育行为,引领正确的社会舆论,有助于保障公民获得优质教育的权利和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在基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凌艳 蔡静 郑巧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对于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美国唯一的全国性、持续性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项目"国家教育进步评估"的缘起和发展;对评估项目的三种类型、评估结果报告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美国的经验启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不同评价目的应通过多种评价项目实现;相关基础研究应成为监测制度发展的重要保障;由评估向问责的功能转变应循序渐进;应高度重视监测结果的应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曹婧文 宗习均
国家产品质量监测制度在我国政府质量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样本量确定、样本量分配、实际精度计算、结果应用等,是该制度的重要内容。常规的统计调查设计,一般基于精度要求等计算样本量,而国家产品质量监测制度采用复杂的多阶段抽样。除精度要求外,还要结合各阶段现实条件的限制,综合使用辅助信息,探讨如何确定初始样本量、开展样本量分配。本文针对国家产品质量监测样本量设定与分配等关键问题,对我国现行模式加以梳理,对监测得出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产品质量监测制度的完善对策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我国各省(区、市)产品质量水平“南北方地区差异”进一步凸显;(2)学生、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专用产品质量仍然较低;(3)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等领域低质低价产品需求旺盛;(4)部分产业链上下游质量整体水平不高。
关键词:
产品质量 样本量 辅助信息 政府统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以完善体系、深化改革和增强吸引力为重心的内涵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根本目标是提高质量,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切实保障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需要建立严格的针对各个层次职业教育的质量监测和报告制度,而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可操作的指标体系起着关键性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申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命题,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密切关联。文章认为,从逻辑来看,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进"两个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从历史来看,推进"两个治理"现代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保障;从新时代实践来看,可从推进"两个治理"现代化认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问题。因此在未来的探索中,应使二者相互结合,以实现彼此促进和共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