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17)
2023(19330)
2022(16413)
2021(15230)
2020(12695)
2019(29168)
2018(28699)
2017(55008)
2016(29860)
2015(33558)
2014(33727)
2013(33524)
2012(31182)
2011(28347)
2010(28656)
2009(27116)
2008(26517)
2007(23778)
2006(21062)
2005(19303)
作者
(87453)
(72852)
(72363)
(69009)
(46755)
(34880)
(32827)
(28265)
(27583)
(26249)
(24931)
(24729)
(23359)
(23236)
(22890)
(22385)
(21512)
(21226)
(20934)
(20887)
(18280)
(17855)
(17566)
(16563)
(16319)
(16292)
(16078)
(15889)
(14858)
(14301)
学科
(136482)
经济(136314)
管理(90052)
(82582)
(69110)
企业(69110)
方法(57198)
数学(49302)
数学方法(48780)
中国(36175)
(34554)
(32002)
(28589)
业经(28374)
(28162)
地方(27056)
(24103)
贸易(24081)
(23368)
(21970)
金融(21967)
(21958)
银行(21911)
(21102)
财务(21022)
(20959)
财务管理(20946)
农业(20894)
企业财务(19981)
(19952)
机构
大学(439906)
学院(434448)
(186725)
经济(182909)
管理(166996)
研究(152436)
理学(143307)
理学院(141686)
管理学(139380)
管理学院(138580)
中国(117834)
(94780)
科学(89758)
(89178)
(77173)
财经(70651)
研究所(69274)
中心(68211)
(67870)
(64478)
(64205)
业大(61041)
北京(60328)
经济学(58650)
(55818)
师范(55302)
(54784)
农业(52965)
经济学院(52559)
财经大学(52491)
基金
项目(284948)
科学(224763)
基金(209665)
研究(208363)
(182494)
国家(181046)
科学基金(155213)
社会(134727)
社会科(127880)
社会科学(127846)
基金项目(109617)
(107511)
自然(99100)
自然科(96743)
自然科学(96720)
教育(95148)
自然科学基金(95045)
(90901)
资助(87465)
编号(82631)
成果(68967)
(64690)
重点(63530)
(60124)
(58278)
课题(57408)
国家社会(56701)
教育部(56068)
创新(54602)
科研(54201)
期刊
(211080)
经济(211080)
研究(137631)
中国(90457)
(69890)
学报(68321)
管理(63915)
科学(62910)
(61911)
大学(52568)
学学(49551)
教育(44743)
(44188)
金融(44188)
农业(42008)
财经(36702)
技术(36081)
经济研究(34822)
(31551)
业经(30292)
问题(27057)
(23339)
技术经济(22132)
(22090)
理论(21104)
世界(20664)
国际(20599)
(19949)
图书(19672)
统计(19550)
共检索到666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方军雄  
声誉机制是维系市场经济有序运作最为基础的机制之一。文章以审计市场作为切入点系统检验了声誉机制在中国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声誉受损之后注册会计师显著提高了其审计质量,市场也作出了恰当的反应,即审计质量改善的注册会计师其客户流失率明显较低、而审计收费明显较高。职业声誉的约束作用在中国再次得到验证,这进一步说明了独立审计职业声誉机制在新兴市场依然具有治理价值。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刘中燕  
声誉机制是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重要基础,自2001年中国证监会强制要求在上市公司中设立独立董事以来,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是否有效备受关注。笔者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沪深两市A股2005—2011年间的独立董事违规处罚事件进行了研究,并据此判断独立董事声誉机制的有效性。检验结果发现:投资者对受罚独立董事所在公司及受罚独立董事兼任公司呈现出短暂的、微弱的负面市场反应;进一步区分违规处罚的轻重程度和独立董事类型后的研究结果揭示:违规处罚越重,独立董事的社会资本越多,负面市场反应越强。上述结果表明,中国独立董事的市场声誉机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微弱有效,但同时也应重视合理利用独立董事的社会资本。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如静  唐雪松  
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有效性是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现有理论成果表明,在人力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环境中声誉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约束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声誉将为任职企业带来经济后果。在实证研究成果中,绝大多数提供了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有效的经验证据,但也有少量反对的证据。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雷宇  
从公司信息披露的角度,研究声誉机制的有效性,以及声誉机制有效性受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声誉会带来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但是声誉机制的这种效果受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影响,声誉机制对于国有企业更加有效。本文的这一发现为声誉机制的效果提供了具体的经验证据,而且证明了正式制度安排(实际控制人性质)会对非正式制度(声誉机制)的运行效果产生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启发  钟承龙  
本文利用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公司2011年至2013年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政策实施后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ST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程度不会影响审计质量,但对于非ST公司,内部控制越有效,审计质量越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新宪  田利军  
研究内部控制对审计收费的影响不但可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经济后果与技术问题,还可以考察06版审计准则的实施情况。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存在非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事务所在打折执行风险导向审计。培养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内生性需求、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内部控制体系刻不容缓。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文沛  夏康健  连慧颖  
在控制权转让过程中,审计师是决定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以2007-2013年的控制权转让交易为研究样本,基于管理层自利的视角,对控制权转让交易中的审计师声誉选择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受到自利动机的影响,管理层在控制权转让交易中存在着操纵审计师选聘的情况;在充分考虑了与审计师间的信任关系、信息优势以及市场反应之后,管理层更倾向于选择与年度审计声誉相近的审计师;当管理层收到非标准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后,将会丧失对审计师的信任,并且漠视由于审计师声誉变更而引起的不良市场反应,转而重视信息优势,进而在交易中选择更低声誉的审计师。研究结果为规范和监督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聘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吴德胜  徐皓  
本文主要研究在法律缺失或法律不完善情况下网上交易中声誉机制的作用。计量回归结果显示,卖方的个人声誉(用卖方信用度来衡量)对其销售量有正面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两个临界点,低于下临界点,卖方信用度对卖家商品的销售量没有影响;高于上临界点,卖家商品的销售量也不会因为卖方信用度的提高而增加。属于商盟的卖家在给定时间内的销售量高于不属于任何商盟的卖家。从而验证了网上交易中卖家个人声誉和卖家所属商盟集体声誉的作用。本文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提出一个推测:网上交易市场存在较大的搜寻成本,这削弱了声誉机制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浩  李灏  金娟  
根据独立董事的功能,独立董事的声誉包括咨询声誉与监督声誉两方面。文章以在ST公司任职来反映独立董事两方面声誉同时受损,利用2002-2012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数据研究发现:ST公司的独立董事未来同一时期所兼任的上市公司数量会减少,而且如果ST公司在其任期内未能成功"摘帽",则其所兼任的上市公司数量会进一步减少;但同时,ST公司的独立董事未来仍可能获得新的上市公司聘请,而且聘请ST公司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收益较高。文章研究表明,中国独立董事市场确实排斥声誉受损的董事,但对声誉机制也存在负向需求,即如果公司希望较少受到监督,则它们可能主动追逐监督声誉较差的独立董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醋卫华  夏云峰  
本文以证监会处罚的147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声誉机制在我国股票市场中的作用。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导致股东价值明显下降,其中声誉价值损失占股东价值损失的比例达到52.92%。在控制其他变量影响的条件下,声誉价值损失与支持性政府管制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声誉机制能够在我国股票市场发挥作用,支持性政府管制可以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提高声誉机制的自我实施效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兵  辛清泉  杨德明  
本文以IPO定价市场化为背景,研究实施询价后的审计师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文章以"四大"和国内排名前十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衡量审计师声誉,采用多元回归和两阶段回归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审计师声誉与公司询价水平正相关,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在对抑价率的检验中,我们发现审计师声誉显著降低股票抑价率。进一步地,我们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中,上述关系更为稳健。总体来看,审计师声誉已经初步影响了股票定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奇峰  
本文以2001 ̄2003年的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为样本,研究了政府管制对审计定价以及事务所声誉的影响。用公司市场价值与盈利能力的相关系数来计量事务所声誉,本文发现,整体上来看,与其他事务所相比,首次获得IPO专项复核资格的事务所收取了更高的审计公费,但是投资者认为其审计的公司盈利并不更可信;经国内十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盈利的可信度与其他事务所没有显著差异;而经国际四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盈利更具可信性。这表明仅靠政府对供给方的管制并不能为会计师事务所带来市场声誉,政府应将工作重心转向培育市场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提高专业能力、保持高度的独立性才是建立市场声誉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聂左玲  汪崇金  
公共品实验中的策略性方法已被广泛用于测度个体社会偏好及其类型。但是,该方法创设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新情境,因而其有效性遭到了质疑。为此,文章开展了一个被试内设计实验,让被试对象先后参加基于策略性方法和直接回应方法的两个实验,然后分析个体在两个实验中的行为是否一致,进而对公共品实验中策略性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从各类社会偏好个体的整体层面还是从每位被试的个体层面来看,个体在两种方法下的实验行为基本一致,从而为策略性方法的有效性提供了来自中国的实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浩萍  罗炜  
本文从“事后的”IPO折价、投行市场份额的增长和发行公司质量等多个角度检验了中国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和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市场份额和执业质量两个维度衡量投资银行声誉。其中,投行执业质量用投行承销的IPO公司会计业绩“变脸”率来衡量。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单纯考虑市场份额或执业质量时,这些变量对IPO发行折价均无显著影响,但若同时将两者纳入分析框架,并考虑其交互作用,投行声誉的作用就能显著表现出来:市场份额高且执业质量好的投行可以显著降低IPO发行折价,并且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数量以及更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认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华  鞠彬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一个先创新发展后监管规制的过程,本文通过对网络借贷行业的实证研究,分析监管规则的出台实施对新型互联网融资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借贷平台资金的银行存管、持有ICP证等强制性规定缓解了投资者、平台企业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克服早期平台间通过竞相承诺高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导致的"柠檬市场"问题、对解决网贷市场上缺乏平台风险性高低有效信号的问题都起到了正向作用,有助于互联网融资市场的有效性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