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9)
- 2023(13906)
- 2022(11559)
- 2021(10420)
- 2020(8706)
- 2019(19152)
- 2018(18891)
- 2017(35546)
- 2016(18896)
- 2015(21025)
- 2014(20707)
- 2013(19936)
- 2012(18898)
- 2011(17295)
- 2010(17567)
- 2009(16815)
- 2008(16458)
- 2007(15198)
- 2006(13756)
- 2005(12623)
- 学科
- 济(95579)
- 经济(95474)
- 管理(67833)
- 业(57929)
- 企(50905)
- 企业(50905)
- 方法(31964)
- 数学(27047)
- 数学方法(26728)
- 地方(23539)
- 中国(23472)
- 财(22461)
- 业经(20905)
- 制(20279)
- 农(19213)
- 学(18420)
- 技术(18372)
- 环境(17348)
- 地方经济(15249)
- 体(14843)
- 银(14524)
- 银行(14502)
- 融(14487)
- 金融(14484)
- 划(14346)
- 行(13914)
- 务(13143)
- 财务(13114)
- 财务管理(13086)
- 理论(13064)
- 机构
- 大学(276874)
- 学院(276746)
- 济(123554)
- 经济(121143)
- 管理(105123)
- 研究(96511)
- 理学(89799)
- 理学院(88741)
- 管理学(87296)
- 管理学院(86763)
- 中国(74381)
- 财(58165)
- 京(57786)
- 科学(56012)
- 所(47915)
- 财经(45038)
- 中心(43620)
- 江(43537)
- 研究所(42822)
- 经(40653)
- 经济学(39214)
- 农(38846)
- 北京(36322)
- 业大(35847)
- 范(35660)
- 师范(35343)
- 院(35186)
- 经济学院(34771)
- 州(34159)
- 财经大学(33038)
- 基金
- 项目(179722)
- 科学(144339)
- 研究(133362)
- 基金(131920)
- 家(114023)
- 国家(113107)
- 科学基金(98431)
- 社会(89463)
- 社会科(84895)
- 社会科学(84873)
- 省(70982)
- 基金项目(69373)
- 自然(60792)
- 教育(60710)
- 自然科(59383)
- 自然科学(59369)
- 划(58568)
- 自然科学基金(58349)
- 资助(52231)
- 编号(51399)
- 创(42234)
- 成果(42148)
- 重点(41161)
- 发(39967)
- 部(39900)
- 创新(38723)
- 制(38181)
- 国家社会(37846)
- 课题(36951)
- 教育部(34857)
- 期刊
- 济(148411)
- 经济(148411)
- 研究(88093)
- 中国(61534)
- 财(46478)
- 管理(44858)
- 学报(39456)
- 科学(38717)
- 农(35528)
- 大学(31119)
- 教育(29811)
- 学学(29417)
- 融(27578)
- 金融(27578)
- 技术(25467)
- 经济研究(24480)
- 财经(23944)
- 农业(23500)
- 业经(21624)
- 经(20883)
- 问题(18142)
- 技术经济(16097)
- 贸(14247)
- 科技(14173)
- 策(13198)
- 统计(13150)
- 商业(12618)
- 世界(12608)
- 业(12528)
- 现代(12489)
共检索到43501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平录 李东红 邢小强
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面板模型测算了区域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双向FDI对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具有左偏特征,存在改进空间;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均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然而,随着各地区整体制度环境的改善,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加深,双向FDI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会逐渐减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邹国庆 倪昌红
代理理论认为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组织理论则相反。西方的大多数研究都支持代理理论,但也有学者以转型期的中国为样本验证了两者间存在正向关系。基于战略的制度观,本文认为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冗余资源以应对制度风险,这有助于提升绩效,但过量拥有却会导致成本的急剧上升并损害绩效。随着宏观制度质量(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微观制度(企业的治理水平)的改善,组织冗余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随之减弱。基于对上市公司最新数据的分析基本支持了上述观点。本文的研究表明,在经济转型期,片面地看待两者的正向或负向关系都是不可取的,应该从制度的视角看待其内在关系。可以预期,随着市场转型的深入,企...
关键词:
组织冗余 企业绩效 市场化水平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勇 周蕊 肖琦
基于30个省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溢出效应和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并分析了制度质量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FDI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制度质量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 FDI溢出效应对智力资本有显著正向影响,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本研究不仅拓展了研究FDI溢出效应和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产出之间关系的理论空间,同时也对提升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质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2)在0.1~0.3分位点处,即当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双向FDI只有在中高分位点处方能显著促进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随着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政府质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偏效应自低分位点至高分位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政府质量在二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积极作用;(2)在0.1~0.3分位点处,即当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双向FDI只有在中高分位点处方能显著促进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提升;(3)随着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政府质量的正向调节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规律,但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工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偏效应自低分位点至高分位点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伟岸 张宇浩
综合考虑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服务体系和知识产权意识等因素,探索从金融发展的视角研究知识产权环境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模型开展直接效应、间接传导、异质性传导机制分析,实证探究知识产权环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环境的优劣与区域创新产出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金融发展在知识产权环境对区域创新的直接和中介效应中存在明显的调节效应,改善知识产权环境可以增强金融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同时抑制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知识产权环境改善对东部地区创新产出水平的提升作用较小。根据研究结果,从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以及树立知识产权意识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永 薛军 冯帆 华攀
双向FDI(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中国区域创新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使用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5—2016年面板数据,在厘清双向FDI影响区域创新机制的基础上,探究双向FDI与中国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弱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2)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贸易促进效应"和"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对区域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受限于投资结构仅能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效应"促进区域创新;(3)中国双向FDI与区域创新的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和是否为资源型城市层面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文章的研究结论可能为推进中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云 姚维伟
开放经济中,双向FDI逐渐成为影响绿色创新的重要因素。在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30个省份2007—2017年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探究两类环境政策下双向FDI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下,IFDI有利于绿色创新,而在市场激励型下则恰恰相反。并且两类环境政策下,OFDI均存在正向影响。此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存在单一门限值0.189,当环境规制的强度高于该门限值时,IFDI阻碍了绿色创新效率,OFDI促进了绿色创新效率,双向FDI间存在互补性;而当环境规制的强度低于门限值时,IFDI和OFDI有利于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双向FDI间存在替代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云 姚维伟
开放经济中,双向FDI逐渐成为影响绿色创新的重要因素。在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30个省份2007—2017年的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探究两类环境政策下双向FDI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下,IFDI有利于绿色创新,而在市场激励型下则恰恰相反。并且两类环境政策下,OFDI均存在正向影响。此外,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存在单一门限值0.189,当环境规制的强度高于该门限值时,IFDI阻碍了绿色创新效率,OFDI促进了绿色创新效率,双向FDI间存在互补性;而当环境规制的强度低于门限值时,IFDI和OFDI有利于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双向FDI间存在替代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艳丽 刘丽丽
如何破除市场分割并推动创新发展是学术界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市场分割对双元创新(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区域特征(制度环境、政府竞争、经济韧性和地理区位)在其中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市场分割会抑制双元创新,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上;区域特征主要在市场分割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特别地,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减弱市场分割对探索式创新的抑制作用;“为增长而竞争”与“为创新而竞争”的政府竞争模式分别会增强和减弱市场分割与探索式创新之间的负向关系;经济韧性越强,市场分割对探索式创新的抑制作用越弱;相较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市场分割的抑制作用会有所减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淑兰
选取国资委下属266家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关注制度环境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其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其绩效,同时制度环境越好的地区,企业绩效也越好。在进一步检验中发现,企业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其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好,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越显著。据此,也进一步证明,国资国企改革应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实现去行政化与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的市场化进程,优化企业生存的制度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董淑兰
选取国资委下属266家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关注制度环境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其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其绩效,同时制度环境越好的地区,企业绩效也越好。在进一步检验中发现,企业所处地区的制度环境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其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环境越好,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越显著。据此,也进一步证明,国资国企改革应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实现去行政化与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的市场化进程,优化企业生存的制度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基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路径与政府质量的调节效应探讨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减排路径。结果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正向直接效应显著,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双向FDI与区域CO_2排放强度之间存在负向的部分中介效应,但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抑制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间接效应所占比重较低;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同时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CO_2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在高水平的政府质量调节作用下,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抑制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间接效应占比大幅上升;当lnGQ_(it)提升至均值正0.506个单位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正向总效应最低,影响系数为0.092。因此,政府是促使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降低CO_2排放强度的关键之匙,应重视政府质量的调节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于珂 高红贵 徐运保
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基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路径与政府质量的调节效应探讨双向FDI协调发展的减排路径。结果发现: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正向直接效应显著,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双向FDI与区域CO_(2)排放强度之间存在负向的部分中介效应,但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抑制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间接效应所占比重较低;政府质量正向调节双向FDI协调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同时强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CO_(2)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在高水平的政府质量调节作用下,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而抑制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间接效应占比大幅上升;当lnGQ_(it)提升至均值正0.506个单位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区域CO_(2)排放强度的正向总效应最低,影响系数为0.092。因此,政府是促使双向FDI协调发展通过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而降低CO_(2)排放强度的关键之匙,应重视政府质量的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宵 林珊珊 李青 庄美儿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被认为是为了实现创新追赶,其中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距离十分关键。然而,已有考察距离对创新追赶影响的研究大多对制度距离单一维度笼统加以考察,进而得到片面结论,忽视了两国之间距离概念的丰富性和多维性。基于此,本文同时考察知识距离和制度距离对新兴经济体企业创新追赶过程的影响机制,并分析二者的作用边界。基于沪深上市家族企业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发现:(1)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的知识距离强化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而制度距离削弱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2)企业研发能力正向调节知识距离的调节作用,而企业政治关联负向调节制度距离的调节作用;(3)对知识距离和制度距离进行两两组合后分组回归分析发现,知识距离带来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制度距离带来的成本。本文不仅丰富了制度距离在企业跨国战略中的应用,还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复合层面深化了新兴经济体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追赶绩效研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和创新战略具有实践意义。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