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61)
- 2023(19210)
- 2022(16410)
- 2021(15316)
- 2020(12916)
- 2019(29375)
- 2018(29214)
- 2017(57517)
- 2016(30861)
- 2015(34494)
- 2014(34670)
- 2013(34064)
- 2012(31598)
- 2011(28621)
- 2010(28899)
- 2009(26866)
- 2008(26148)
- 2007(23177)
- 2006(20591)
- 2005(18302)
- 学科
- 济(139818)
- 经济(139668)
- 管理(91818)
- 业(85712)
- 企(70481)
- 企业(70481)
- 方法(57769)
- 数学(50394)
- 数学方法(49758)
- 中国(35470)
- 农(35287)
- 财(34266)
- 业经(29927)
- 地方(29447)
- 学(27636)
- 制(25903)
- 贸(23251)
- 贸易(23240)
- 农业(23233)
- 易(22549)
- 银(21060)
- 银行(21022)
- 理论(20393)
- 务(20252)
- 财务(20173)
- 财务管理(20126)
- 行(20116)
- 融(19781)
- 金融(19779)
- 和(19714)
- 机构
- 学院(445904)
- 大学(445876)
- 济(189987)
- 经济(186082)
- 管理(176185)
- 理学(152167)
- 理学院(150554)
- 研究(149895)
- 管理学(148038)
- 管理学院(147204)
- 中国(112104)
- 京(93638)
- 科学(89099)
- 财(88786)
- 所(74390)
- 财经(70462)
- 中心(67454)
- 研究所(67300)
- 农(67290)
- 江(65191)
- 经(63982)
- 业大(62735)
- 北京(59233)
- 经济学(58362)
- 范(57676)
- 师范(57190)
- 院(54268)
- 州(52487)
- 经济学院(52381)
- 财经大学(52360)
- 基金
- 项目(296105)
- 科学(233810)
- 研究(218819)
- 基金(215431)
- 家(186096)
- 国家(184570)
- 科学基金(159315)
- 社会(139701)
- 社会科(132467)
- 社会科学(132433)
- 省(114643)
- 基金项目(113407)
- 自然(101981)
- 教育(100623)
- 自然科(99567)
- 自然科学(99540)
- 自然科学基金(97730)
- 划(96132)
- 资助(89429)
- 编号(89180)
- 成果(72957)
- 部(66239)
- 重点(65708)
- 发(63712)
- 课题(61237)
- 创(61001)
- 国家社会(57521)
- 教育部(57340)
- 创新(56943)
- 科研(56085)
- 期刊
- 济(212716)
- 经济(212716)
- 研究(136324)
- 中国(79967)
- 财(67456)
- 管理(66192)
- 学报(65259)
- 科学(61256)
- 农(61190)
- 大学(50557)
- 学学(47825)
- 教育(45955)
- 农业(41899)
- 融(41551)
- 金融(41551)
- 技术(39525)
- 财经(35267)
- 经济研究(35076)
- 业经(34125)
- 经(30348)
- 问题(27775)
- 技术经济(23173)
- 贸(21468)
- 理论(21248)
- 统计(21157)
- 业(20515)
- 商业(20481)
- 现代(20361)
- 图书(20080)
- 科技(19871)
共检索到658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纯 潘亮
文章基于我国各级政府利益博弈视角,考察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限制性政策未能有效遏制特定产业的银行借款增长率,而鼓励性政策则能够使特定产业持续获得更多银行借款,尤其是长期借款;(2)即使受到产业政策的限制,地方政府仍给予了其控制且与当地经济增长联系紧密的企业较高的借款额度,而且市级政府(地级市、地区、自治州政府)和县级政府(县、县级市、自治县政府)控制的这类企业的借款增长率高于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控制的企业,说明政府层级会对产业政策有效性产生影响。
关键词:
产业政策 银行借款 政府利益 政府层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彬 李国平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不同利益诉求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诱发并加剧了区域性的环境利益冲突。文章运用博弈论工具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博弈关系,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描述各级政府的行为特征、利益取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公地悲剧"问题。最后,从地方政府政绩考评体系、环境保护绩效考评制度、"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以及环境违规惩罚威慑力四个方面考察各级政府之间利益冲突的制度成因,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经济增长 利益冲突 博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隋 张腾文
考察产业政策对公司融资的影响,对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产业政策精准而有效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产业政策对公司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以及股票市场景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股权融资行为与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产业政策对公司融资规模和频率的影响因融资方式的不同而不同: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其增发和公司债融资的规模、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公司,但配股、可转债和银行借款等融资规模不显著高于其他公司;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银行借款频率显著低于未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公司。从整体来看,产业政策在公司融资行为中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公司融资 非平衡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侯方宇 杨瑞龙
"二战"后东亚部分国家或地区凭借对产业政策的运用实现了经济腾飞,但其他运用产业政策的国家却鲜有成功,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争论大于共识。本文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梳理了关于产业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归纳和评述了相关的理论观点和经验证据,讨论了已有文献的不足。本文认为,未来应把研究重点从"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转移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不仅要研究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更要研究产业政策在什么条件下有效;在研究方法上,应引入不完全契约理论,将产业政策视为政府与企业签订的不完全契约,讨论契约不完全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为相关研究奠定更坚实的微观基础。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 东亚奇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瑞龙 侯方宇
国内学术界对产业政策的争论仍停留在"产业政策是否有效"的阶段,而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产业政策什么时候有效",即讨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认为,产业政策本质上是政府与企业签订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由于剩余控制权分配既是缓解不完全契约环境下敲竹杠问题的方法,也是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契约模型来分析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边界。本文发现,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依赖于4个条件:第一,当政府目标与企业目标不一致时,政府对产出价值的评价足够高;第二,产业政策不应是"一刀切"的,要包含政府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第三,国家具备产权明晰化的微观基础;第四,政府不滥用谈判力。本文从不同方面对模型假设进行了讨论,发现结论是稳健的。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不完全契约 剩余控制权 外部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姚振晔
通常认为,弱产权保护下,政府行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加大,会阻碍信息的套利交易,引发噪音交易,减少公司特质信息,提高股价同步性。本文发现,在特定条件下,政府行为也可能会降低股价同步性,提高股价中公司特质信息的含量。以我国产业政策实施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发现:(1)产业政策的宣告使获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股价同步性下降,且在受到重点支持的企业中更加明显;(2)截面分析发现,上述结果主要存在于分析师较多、机构投资者较多及媒体报道较多的企业中;(3)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作用主要依赖于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基金、证券公司等,合格的境外投资者作用不明显。文章从新的视角解释了我国股价同步性形成机制,说明政府的宏观政策同样是具有微观个体差异的公司特质信息,对政府行为与股价同步性的研究形成了有益补充,有助于重新认识"信息效率观"及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传递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鹏飞 徐朝阳
按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工业化理论制定的政策,拉美等地的经济发展绩效普遍较差,这导致传统产业政策理论的破产。而东亚经济的崛起又催生了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代表的新干预主义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干预经济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然而,1990年代以后的研究却表明新干预主义的理论基础在实证检验中很难得到支持,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政府干预 有效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潘辉
美国的政治体制和贸易政策形成的机制,表明其"碳关税"政策是国内利益集团和政府博弈均衡的结果。文章在Grossman-Helpman(1994)"销售保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碳关税博弈模型,构建利益函数对利益集团和政府的行为进行博弈模拟。结果显示,如果美国政府是一个自利政府,同时存在利益集团政治捐献的情况下,政府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提高碳关税税率,以保护利益集团和自身的利益。同时,利益集团在政府收益函数中的权重越高(即政府获得的政治捐献越高),碳关税政策将更多地受到利益集团游说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大立 于锦荣
2011年国家颁布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后期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制造业企业升级,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实现了政策制定者的初衷,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利用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2006-2017年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模型检验国家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升级的影响,对比分析2011年政策实施前后制造业升级的变化情况。以全球价值链地位、制造业企业升级程度和制造业企业升级能力作为升级指标,以工业转型升级政策为核心解释变量,以FDI利润总额、资本劳动比、研发强度、企业规模、行业企业利润等因素为控制变量,判断工业转型升级政策实施的效果。基于此,提出我国政府在制定促进企业升级政策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价值链 政府 升级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亚楠 顾江
该文阐述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存在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的矛盾、市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产品生产方式与市场组织方式的矛盾。基于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视角,分析论证了由于政策的片面性、政策的错配和政策错位导致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供求矛盾。并提出构建兼顾文化产品和服务供求双方的政策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构建有序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是解决市场供求矛盾的有效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亚楠 顾江
该文阐述了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存在消费意愿与消费能力的矛盾、市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产品生产方式与市场组织方式的矛盾。基于产业政策有效性的视角,分析论证了由于政策的片面性、政策的错配和政策错位导致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供求矛盾。并提出构建兼顾文化产品和服务供求双方的政策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构建有序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是解决市场供求矛盾的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心灵 韩保江
"去产能"是当前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号任务,也是破解当下PPI连续下降进而导致工业减速和经济下行的第一元凶。然而,产能过剩困境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利益博弈的结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中央控制产能的政策难以有效执行;地方政府之间博弈的结果是双方均陷入"囚徒困境",都会选择过度投资;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博弈结果是地方政府被迫提供更优惠的政策,而企业会冒险加大投资。要破除去产能困境,关键在于设计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消除或者弱化地方政府的利益与产能之间的直接关系,纠正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扭曲的激励关系。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明 李亚飞 董志勇
新发展格局下,资本市场开放是打通国际大循环的重要举措,明晰资本市场开放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有助于开放进程中更好发挥产业政策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中的作用。选用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基于“陆港通”准自然实验研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并讨论了企业异质性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条件下,资本市场开放提高了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创新的有效性。机制分析发现,产业政策杠杆效应和企业资源配置效应是资本市场开放提高产业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渠道,资本市场开放不仅有助于产业政策撬动更多的企业研发投入,也有助于提高研发投入的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产业政策有效性的提升作用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企业、传统行业和国有企业中更明显。研究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开放进程中更好实施产业政策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研究结论也说明,通过资本市场开放打通国际大循环有助于畅通国内大循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皮建才
本文基于产业政策的视角沿着两条路径论述了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一条是理论上的思想脉络,一条是现实中的约束条件,并在这两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能否尽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既受当时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也受该国自身约束条件的影响。只有将正确的经济理论指导和正确的约束条件识别相互结合,才能使政府的产业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达到最大化。发展中国家的约束条件不同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跟发达国家的政府相比要发挥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在产业政策方面。
关键词:
政府 政府失灵 经济发展 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森 孔泾源
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考察团一行6人,近期对法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重点考察了法国的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问题,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法国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 机构设置和事权划分 法国是一个具有深厚的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纵向的行政管理层次共设有中央、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