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7)
2023(13432)
2022(11035)
2021(9965)
2020(8634)
2019(19912)
2018(19789)
2017(38474)
2016(21009)
2015(24284)
2014(24594)
2013(24448)
2012(22992)
2011(21104)
2010(21655)
2009(20530)
2008(20532)
2007(18953)
2006(16945)
2005(15668)
作者
(62835)
(52624)
(52477)
(50365)
(33613)
(25082)
(23995)
(20423)
(19809)
(18913)
(18217)
(17691)
(17224)
(16993)
(16685)
(16379)
(15749)
(15559)
(15355)
(15205)
(13555)
(13007)
(12746)
(12094)
(11979)
(11937)
(11751)
(11637)
(10652)
(10337)
学科
(104164)
经济(104043)
管理(64573)
(57919)
(48324)
企业(48324)
方法(38641)
数学(33084)
数学方法(32744)
(25332)
中国(25307)
(23931)
地方(23111)
(22544)
业经(22034)
(21254)
(16809)
贸易(16800)
(16238)
(16236)
银行(16207)
(15777)
金融(15772)
(15631)
理论(15617)
农业(15546)
(15448)
(14973)
(14756)
财务(14706)
机构
大学(319623)
学院(318365)
(138262)
经济(135329)
管理(116366)
研究(110074)
理学(98284)
理学院(97125)
管理学(95541)
管理学院(94923)
中国(84132)
(67258)
(66736)
科学(64666)
(56870)
财经(51728)
(50906)
研究所(50860)
(50206)
中心(49739)
(46420)
经济学(44003)
业大(43327)
(43207)
北京(42995)
师范(42797)
(39954)
经济学院(39266)
农业(39154)
(38594)
基金
项目(196683)
科学(153476)
研究(146952)
基金(140567)
(121500)
国家(120461)
科学基金(101988)
社会(93577)
社会科(88587)
社会科学(88559)
(77160)
基金项目(73667)
教育(68324)
(64490)
自然(62721)
自然科(61193)
自然科学(61176)
编号(60161)
自然科学基金(60083)
资助(57806)
成果(51433)
重点(44847)
(44231)
(43398)
课题(42668)
(40670)
(39762)
国家社会(38737)
创新(38174)
教育部(38168)
期刊
(165241)
经济(165241)
研究(101834)
中国(66309)
(54883)
学报(48166)
(46020)
管理(44583)
科学(43648)
大学(36842)
教育(36680)
学学(34468)
(32212)
金融(32212)
农业(30026)
技术(28890)
财经(27965)
经济研究(26646)
业经(24525)
(24177)
问题(21559)
技术经济(17202)
(17137)
(16118)
(15148)
统计(15146)
理论(15086)
世界(15012)
商业(14849)
图书(14460)
共检索到496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景宇  
从比较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看到 ,转型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多样化的制度安排 ,促使对转型经济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用产权与制度变迁分析代替所有制分析。产权与制度变迁分析虽然有助于解释多样化的制度安排 ,但由于它是从交易关系出发强调个体与法权 ,这不符合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规律 ,与此相反 ,所有制分析更加注重交易关系背后的生产关系 ,注重社会演进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的矛盾运动 ,因而对转型经济研究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富强  
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既定制度下个体理性行为的学说,而社会制度的确立原则不同于属于个体的行为原则,因为社会制度涉及到众多社会性因素。不幸的是,流行的新制度主义恰恰舍弃了包括伦理、历史和权力等社会性因素,而试图把制度分析纳入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它或者基于博弈均衡来分析和解释那些正式规则,或者基于理性建模的互动行为分析来构设社会制度。正是基于这种抽象思维,新制度主义必然不能真正剖析制度的产生和演化,舍弃权力结构的博弈均衡所构设的社会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胜利  胡美娟  
默顿运用中观理论,以科学制度为重点,对社会制度进行了另类阐释。他分析了社会制度的正功能与负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创造性地提出了潜功能的概念,并深刻地分析了社会问题是社会制度的衍生物,提出社会制度变迁的动因是越轨和失范。默顿的制度分析范式对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褚尔康  李伟杰  
随着社会生活信息化所带来的治理模式数据化趋势不断深化,算法之于社会治理的意义不仅限于一种技术工具在现实中能否得到有效应用,而且涉及研究范式和方法模式转换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实践中无论是在决策过程中思考如何利用算法实现有效治理,还是探索如何强化对算法及其应用场景的规制,都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领域。以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为切入点,围绕“算法治理”和“规制算法”两条逻辑理路,分析算法运行的社会规则性属性特征,并从规则运行机理层面探寻算法治理模式创新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而围绕如何实现算法治理“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统一进行制度构建,这对于深化“算法价值”认识、规范“算法治理”行为,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章华  金雪军  
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是制度演化分析的两种范式,本文在分别对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在制度演化方面的现有研究做出概要性的述评的基础上,对两者做了详细的比较。在制度研究方面,尽管两种范式从前提假设、研究方法、分析框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为了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制度演化,本文提出发展一个包括两者在内的“新范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建伟  
文章对法律经济学的主流范式在当代的思想流变及其理论困境作了阐述,指出了法律经济学理论未来发展的趋向是,从主流范式的注重对法律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分析走向比较制度分析,而且在研究对象方面应将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治理制度和合作秩序,只有如此,法律经济学才能从主流范式的封闭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中走出来;最后,文章指出了法律经济学的比较制度分析范式的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命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锡源  查奇芬  
1.新制度经济学范式下的理论分析在对绿色GDP核算的谈论中,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污染权的最初界定是归谁所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显未  
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及其经济功能的有界性为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起始空间,意识形态不仅在非正式规则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且对正式规则承担着支持和塑造的角色,意识形态存在着两种变迁的方式,由于意识形态的刚性特征,使得其在变迁过程中容易表现出与其他制度安排不同的恶性路径依赖,意识形态可通过减少"摩擦费用",克服"搭便车"倾向,避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提高制度运行的经济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凤仪  
作为制度经济学的两种范式的代表人物,诺思明显受到了马克思的影响,两人的意识形态理论存在着多方面的共识。尽管如此,二者在意识形态的根源与变迁、意识形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意识形态的未来归宿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分歧。马克思“生产——产权——意识形态”的分析框架迄今仍是最有说服力的。应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改革与重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左金隆  
关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方法论,有观点认为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范式为基点。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笔者认为它属于修正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修正的经济人假设;二、非零交易成本假设;三、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工具的继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殷继国  
相对于契约制度和传统的反垄断执法制度而言,反垄断执法和解制度具有比较优势,和解双方当事人能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解决案件。在价值取向上,反垄断执法和解制度在坚持效率中心主义的前提下,应适当兼顾公平。但该制度的运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制度本身的风险及过度利用带来的风险。此外,和解双方应在程序的启动时间、缔约时间、和解期限等时间要素上作出理性的选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桂文  张光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遵循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制度的形成和演变,把制度变迁看作是经济发展规律性与社会选择性的历史统一;新制度经济学坚持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人的主观心理出发,在成本-收益分析的框架下研究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把制度变迁归因于根据主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选择和行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进行比较分析,厘清二者的本质区别,有助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下,吸收和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形成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话语体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确立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其要义是重建金融学的哲学基础。本文认为,任何金融制度都具有存在的内生合理性,在考察金融制度绩效时,不能只看单个制度要素是否有效,而要看它们组合起来是否有效。与新古典金融学不同,制度金融分析认定金融制度是一个有机结构。若与特定的制度条件不相匹配,再理想的金融体系设计都难以产生良好的金融资源配置绩效。有别于新古典金融学对个体主义还原论准则的推崇,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强调个体与总体之间的加总逻辑以及掩藏其中的"涌现"特征。制度金融分析试图用"公均衡"超越或者替代新古典金融学竭力捍卫的"私均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全球经济重心重新东移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崛起正在挑战主流经济金融学的至尊地位,使得人们对一种更具解释力的分析范式充满期待。主流学者凭借"无机"哲学观,固执地捍卫着单凭市场之力便可达成均衡的理想境界。未料,货币因素从一开始就撕裂了主流框架,使得几代学者相继充当"裱糊匠",勉强维系了一个排斥货币因素的货币金融分析范式。本文试图依托全新的"有机"哲学基础,通过重新引入货币因素特别是金融权利要素构建货币金融分析的新范式。目前,对于中国经济学家来说,重建金融分析新范式的必要条件(经济崛起)正在具备,但充分条件(哲学基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耀辉  卜国琴  卢云峰  
实验经济学方法的出现和大量应用使市场交易制度问题研究得以深入,并取得了大量重要的研究成果。市场交易制度与市场结构共同影响市场绩效是对传统的SCP分析范式的修正,交易制度可以将需求因素作为一个形成市场绩效的力量和评估主体,使对市场绩效形成的考察更加全面、深入。本文据此构造了市场交易制度影响市场绩效的假说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的证明。这一假说可以成为分析市场绩效、设计市场交易制度、制定政府规制和评估制度效果的重要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