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6)
2023(8992)
2022(7279)
2021(6793)
2020(5485)
2019(12489)
2018(12758)
2017(24668)
2016(13380)
2015(15282)
2014(15165)
2013(14370)
2012(12691)
2011(11364)
2010(11335)
2009(10316)
2008(10274)
2007(9379)
2006(8406)
2005(7373)
作者
(34408)
(28257)
(28176)
(26984)
(17885)
(13752)
(13077)
(10873)
(10866)
(10402)
(9718)
(9565)
(9168)
(8845)
(8532)
(8526)
(8517)
(8358)
(8245)
(8220)
(6968)
(6823)
(6696)
(6638)
(6510)
(6365)
(6307)
(6241)
(5649)
(5631)
学科
(46017)
经济(45857)
管理(40572)
(35387)
(31457)
企业(31457)
(15923)
方法(15849)
业经(14703)
中国(14641)
(13988)
环境(12753)
地方(12682)
理论(12333)
(10900)
(10718)
数学(10695)
数学方法(10545)
农业(9978)
(9869)
(9521)
(9266)
财务(9240)
财务管理(9214)
企业财务(8634)
(8336)
教育(8204)
教学(7737)
(7646)
(7278)
机构
学院(177107)
大学(172188)
管理(66152)
(62916)
经济(61167)
理学(56206)
理学院(55511)
管理学(54607)
管理学院(54243)
研究(54150)
中国(41776)
(36886)
科学(32538)
(32213)
(29286)
(26978)
师范(26805)
中心(26194)
(25734)
财经(24876)
(23662)
(23456)
北京(22981)
研究所(22720)
业大(22273)
(22137)
师范大学(21190)
(20278)
技术(20067)
经济学(18508)
基金
项目(113740)
研究(90958)
科学(89033)
基金(78599)
(66451)
国家(65720)
社会(57665)
科学基金(57134)
社会科(53221)
社会科学(53196)
(46882)
教育(42541)
基金项目(42252)
编号(40549)
(38061)
自然(34212)
成果(33703)
自然科(33259)
自然科学(33254)
自然科学基金(32643)
资助(30028)
课题(28095)
重点(25465)
(25145)
项目编号(24346)
(24191)
(24077)
(23984)
(23066)
(22706)
期刊
(80442)
经济(80442)
研究(52893)
中国(40951)
教育(29308)
(28715)
管理(24155)
(22868)
学报(22508)
科学(22174)
大学(18018)
技术(16506)
学学(16193)
农业(15162)
业经(15133)
(14174)
金融(14174)
图书(12201)
财经(11987)
经济研究(11549)
(10361)
问题(10285)
财会(9875)
职业(9302)
(9111)
资源(9066)
书馆(8940)
图书馆(8940)
(8651)
论坛(8651)
共检索到270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刘飞  王毅杰  
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运动式治理有其特定价值。文章以废旧塑料产业环境治理为例,从"内"(科层组织体系)与"外"(治理对象所处社会结构)两方面着手探讨它们如何互动以彰显运动式治理的价值。通过比较第一阶段"去问题化"的低效和第二阶段"全面取缔"的有效环境治理策略,研究发现:科层组织所面临的激励环境、当地社会产业结构形态共同影响政府运动式治理的政策实施过程,这种实践也会反向形塑科层组织体系与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最终影响治理结果走向。即当治理议题处于强政治激励,且政府治理的方向与社会产业转型、民众认知方向一致时,治理能有效调整当地经济结构与改善生态环境。由此,在社会转型的复杂环境下,社会治理应当转变对象观以及考虑治理对象所属的社会环境,以提升治理成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刘飞  王毅杰  
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运动式治理有其特定价值。文章以废旧塑料产业环境治理为例,从"内"(科层组织体系)与"外"(治理对象所处社会结构)两方面着手探讨它们如何互动以彰显运动式治理的价值。通过比较第一阶段"去问题化"的低效和第二阶段"全面取缔"的有效环境治理策略,研究发现:科层组织所面临的激励环境、当地社会产业结构形态共同影响政府运动式治理的政策实施过程,这种实践也会反向形塑科层组织体系与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最终影响治理结果走向。即当治理议题处于强政治激励,且政府治理的方向与社会产业转型、民众认知方向一致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泽鸿  成华威  卢敏  
在以城市化与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个时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很多"大城"周边的"小村"出现"二元"环境—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衰败。这是现代化对乡村治理提出挑战的一个典型,在现代化的视阈下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促进农民适应现代化入手,且在具体操作上必须以提高农民现代性意识以组织起集体行动为突破点。本文以长春市郊的A村为例,概括了该村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衰败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导致这种乡村治理问题的原因:行动环境的现代化断裂与行动动力的组织化缺失,并由此提出具有明确的集体行动原则的乡村治理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晓莉  
新形势下,作为农村正式权威结构核心的村党支部正面临传统精英向法理型精英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村民对体制精英原有的信任关系破裂,村支书权威受到质疑,甚至被颠覆,乡村治理由此陷入困境。突破村级党组织治理困局的出路在于建立协商型治理秩序,通过规范治理主体行为,完善治理规则和制度,使村级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及村民在互动协商中重构信任关系,恢复治理秩序,实现乡村"善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段小虎  
合作是在人际交往和行为互动中生成的一种社会秩序。后工业社会经济结构、权利结构、主体结构的变化,使合作的基础、领域、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单纯依赖政府或市场,已经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物治理问题。在公共图书馆治理的问题上,当各种试图在体制内探求参与治理的努力最终止步于体制之时,就需要以超越体制的视野,从治理结构以及合作治理实践发展中,把握公共图书馆治理演变的历史逻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溶冰  王跃堂  
随着现代审计功能的拓展与创新,审计监督在纠正企业社会责任功能缺位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文章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开展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审计治理的探讨,重点对社会责任审计的本质、动因、目标、假设以及适应我国国情的审计主体、对象、内容等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树琪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社会中介组织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历史进程中,大量社会中介组织在促进市场交易、推动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提供了可能和思路。“中介”所奉行的社会机制已逐渐成为国家机制和市场机制之外的又一基本社会工具。然而,我们也看到社会中介组织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体制不顺、法律滞后、管理混乱、执业质量差、信用程度低、权力寻租等等问题,这将严重影响着其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本文拟就“小政府、大社会”框架下、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与成因、规范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其政策建议,作出基本分析与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2015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老龄化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2.09亿,并且预测将会在21世纪中叶增加到4.9亿人左右,老龄化程度达到36.5%。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时,为"老龄化社会",达到14%为"老龄社会",达到20%时为"超老龄社会"。自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至今,我国从老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虹  
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赋予了社会中介组织重要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我国社会中介组织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体制不顺、监管不力、信用欠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固然有社会中介组织自身的原因,也有体制性根源。本文针对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社会中介组织监管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改进社会中介组织监管方式的政策建议:以打破"依附关系"为核心,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监管体系;以落实责任为根本,完善社会中介组织准入、运行、退出时的监管制度;以健全行政措施为手段,完善社会中介组织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远飞  
高等教育合法性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对应着两种内在价值:知识和实用。现代大学在走出象牙塔之后,已步入市场社会,市场作为一种社会制度、道德体系乃至价值观念,对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导致其失去应有之平衡。在当今人类社会面临诸多社会危机尤其是环境危机和文明冲突的时代,至善论高等教育哲学亟需彰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平欲晓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社会正从生产社会走向符号主导的消费社会。消费社会中,自然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性和功用性加深了人们对资源的欲望和索取,导致生态环境陷入困境,人类也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本文描述了消费社会中面临的生态困境,认为消费过程中技术理性的滥用、资本的利益驱动、消费文化的传播、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是产生生态困境的深层原因,提出应从生态价值观转变和生态消费的公众参与方面消除生态困境,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钢  
本文以公司治理及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社会中介机构在公司治理现代化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作用为切入点展开研究;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例,探究其在推进公司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实施的路径和作用原理,并提出社会中介机构发展的思路谋划,推动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协同发展,共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爱苏  
现实中 ,农村人口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和沉重负担。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实现从负担到人力资源的逆转 ,需要巨大的成本 ,靠农民、农村自身的积累是不现实的。必须靠政府挥动“看得见的手”,推动利益回归 ,实现“反哺”农村 ,建立农村人口治理成本分摊的筹资体系 ,实施政府治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聚军  王智睿  
运动式治理因具有动员能力强、整合效率高等优势,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的偏爱,目前已呈现出常规化的趋势。文章以S市大气污染防治为例,对运动式环境治理常规化的演进过程进行系统归纳,主要从"职责同构"的视角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并走向异化的体制动力。结合S市的实践来看,中央通过控制—激励—谈判三重路径开展自上而下的资源动员,为地方采取运动式治理提供了初始动力。而地方动员的方式逐渐被贯穿于小组运作、会议召开、专项行动和经验总结过程中的治理技术同化。文章认为,这一模式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执行过程中的异化与扭曲。长远来看,运动式治理有待于通过"确权"与"确责"等形式完善政府职责体系,进而从"强控制—负激励—弱谈判"式的动员模式向"间接控制—正向激励—合理谈判"的新路径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