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4)
2023(6042)
2022(4788)
2021(4116)
2020(3329)
2019(7454)
2018(7264)
2017(14438)
2016(7315)
2015(8128)
2014(8089)
2013(8246)
2012(8014)
2011(7272)
2010(7442)
2009(7195)
2008(6709)
2007(6187)
2006(5928)
2005(5320)
作者
(20963)
(17909)
(17654)
(17115)
(11276)
(8271)
(8062)
(6739)
(6672)
(6497)
(6289)
(5877)
(5754)
(5722)
(5596)
(5378)
(5141)
(5064)
(5055)
(4600)
(4598)
(4250)
(4220)
(4196)
(4173)
(4035)
(3788)
(3641)
(3551)
(3389)
学科
(59273)
经济(59137)
管理(19783)
方法(17425)
(16834)
地方(15961)
(13877)
企业(13877)
数学(13685)
数学方法(13624)
中国(12204)
业经(12171)
地方经济(12147)
(10250)
(9486)
(8146)
(8024)
农业(7153)
(6901)
经济学(6866)
理论(6854)
环境(6607)
产业(6475)
(5945)
(5790)
金融(5789)
(5770)
总论(5504)
(5487)
贸易(5483)
机构
大学(113317)
学院(113050)
(61701)
经济(60731)
研究(43731)
管理(40886)
理学(34673)
理学院(34256)
管理学(33715)
管理学院(33481)
中国(32736)
(26622)
(22937)
科学(22625)
(21599)
经济学(21028)
财经(20848)
研究所(19139)
(18852)
中心(18665)
经济学院(18557)
(17265)
财经大学(15217)
(15094)
(14832)
北京(14758)
师范(14757)
(14449)
社会(14300)
(13159)
基金
项目(68702)
科学(55342)
研究(52030)
基金(51479)
(43693)
国家(43312)
社会(39059)
科学基金(37571)
社会科(35887)
社会科学(35872)
基金项目(26173)
(25587)
教育(22845)
(20925)
自然(20915)
资助(20837)
自然科(20431)
自然科学(20428)
自然科学基金(20093)
编号(19512)
国家社会(16671)
成果(16526)
(16489)
(15754)
重点(15508)
(14733)
经济(14588)
发展(14189)
教育部(14168)
人文(14002)
期刊
(78042)
经济(78042)
研究(41259)
中国(23234)
(20922)
管理(17274)
学报(14301)
科学(14262)
经济研究(14109)
(13974)
财经(11955)
大学(11628)
(11078)
金融(11078)
学学(11054)
(10529)
业经(9845)
问题(9669)
技术(9653)
农业(9063)
教育(8900)
技术经济(7673)
统计(7365)
世界(7213)
(7211)
国际(6197)
经济问题(6190)
(6133)
经济管理(6128)
改革(5691)
共检索到186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贺伯锋  梁少群  
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着严重的方式扭曲,错误的认知基础、政府的政绩追求,投资主体的非市场化、社会转型的艰巨性及居民平衡消费习惯等构成扭曲增长方式的压力要素。投资与出口拉动的增长方式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并显现出不可持续特征,却又具有路径依赖。要扭转这种危险的增长方式,根本出路在于寻求中国经济的自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石崇  
本文将对非国有企业的管制引入包含国企和非国企两部门的企业家选择和才能配置模型,研究发现管制和法治通过企业家精神的数量效应和配置效应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减少管制促进经济增长但扩大收入差距,加强法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先降后升的U型而非正向线性关系。模型的数值模拟显示,给定寻租回报,管制程度下降0.1个单位,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上升0.72个百分点。给定扭曲程度,加强法治对中国经济形成的先降后升的U型拐点约在寻租回报的1.6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严成樑  胡志国  
根据宏观公共财政理论的经典结论,资本所得税的扭曲性大于劳动所得税,政府应通过征收劳动所得税为财政支出融资,最优资本所得税率为零。现实经济中,资本所得税率不仅远大于零,甚至高于劳动所得税率。本文在一个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模型中对比了资本所得税和劳动所得税的扭曲性。研究表明,劳动所得税的扭曲性可能高于资本所得税。这是因为在创新驱动框架下,R&D部门劳动投入是经济增长最直接的决定因素。相对于资本所得税而言,劳动所得税对R&D部门劳动力选择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更直接。本文为现实经济中高资本所得税率、低劳动所得税率的特征事实提供了一种解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再齐  钟世川  李震  
文章通过构建测算要素价格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将经济增长率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劳动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技术进步偏向,利用1978-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省份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下降,并且各省份资本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大部分省份的资本价格扭曲程度大于劳动,资本价格相对劳动价格越便宜,这些省份的要素价格扭曲系数越小。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在劳动人口正增速时,要素价格扭曲、地区劳动报酬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地区技术路径的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卓乘风  邓峰  
在梳理要素市场扭曲、引进外资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者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交叉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从区域异质性和非线性视角探讨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以及引进外资在其中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会显著抑制地区经济集约化发展;引进外资对要素市场起到了"修复作用",抑制了要素市场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扭曲,但这一"修复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外资的"修复作用"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其引进力度存在适宜区间,只有当流入规模处于这一区间时,引进外资的"修复作用"才会充分体现出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豆建民  季永宝  
经济新常态下,矫正要素配置扭曲,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重中之重。选取1998-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方法回归得出,我国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存在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延续性;同时,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对前期偏向走势的内在继承性;进一步分指标检验也得出上述结论,验证了其稳健性。分地区回归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扭曲要素价格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目前在西部部分地区仍有一定作用空间,但已不适合东、中部地区。最后,要素市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成全  汪毅霖  
由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引发的争论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经济学方法论之争。这场争论可以视为对既有的方法论问题的批判和因此而引发的二次批判。我们尝试以自身的批判性视角重新审视这场争论,以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预测主义及其论敌的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2)从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和经济思想史的视角看应该如何批判和超越这场争论;(3)如何理解经济学人文传统的回归和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万生  
本文通过对学习型城市和城市竞争力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构建学习型城市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学习力提高的传导,最终提升城市竞争力。构建学习型城市要以教育为支撑,立足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城市的人力资本的积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英  
一国的制度环境较差,会引起国内的扭曲,并吸引投资性的资本流动,造成本国经济的振荡和低增长。本文以资本流入为例,建立了扭曲背景下资本流动导致不同的增长路径的跨期比较模型。证明了只要本国对扭曲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无论国内要素的供求形势怎样变化,经济总能保持稳定,并会保持在较高增长水平之中,否则经济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振荡和低增长的境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资本流动新格局(即大量非FDI流入) ,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引起宏观不稳定的机制,以及通过对冲与资本管制方式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局限。论文的核心是引入经济扭曲概念,建立了带扭曲因素的资本流动与宏观稳定模型,强调扭曲的存在会使波动加剧。因此,为应对资本流动新格局,政策当局需要尽快完善非FDI监控体系、矫正各种经济扭曲,并促使宏观调控模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陆建明  
本文在索洛—斯旺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引入了资源中间品部门和资源中间品的国际贸易,构建了一个开放的经济增长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补贴资源中间品部门引发的市场扭曲及其福利效应。本文的研究指出,在开放经济中,资源中间品的国际价格水平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式。当资源中间品的国际价格低于某一临界值时,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否则经济增长将进入稳定状态。补贴资源中间品部门所产生的扭曲效应会受到资源中间品国际价格水平的影响,资源中间品的国际价格越高,补贴的福利损失越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宋建  王静  
本文借鉴Massell增长源分解模式,构建了一个基于总产出生产函数的核算框架,将服务业"成本病"与"结构红利"效应从劳动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分离,并分析行业资源错配对总体经济TFP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业劳动边际产出率低于非农部门,劳动要素更多由农业转出,而要素扭曲降低了农业劳动转出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劳动的"转出效应",这在东中部最为明显;(2)劳动由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出效应"对TFP贡献率为负值,发现从1992年开始出现"成本病"现象,而且在经济周期内不断增长;(3)农业劳动转出存在明显的"结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建军  汪伟  丁晓钦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传统的二元户籍和劳动力市场制度没有根本改变,农村转移劳动力融入城市仍有一定障碍,大量农业剩余通过劳动力价格扭曲转移到城市部门。本文首先应用统计模型对1980—2011年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扭曲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统计研究,然后运用MLE估计方法和变系数半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一个农村转移劳动力从1980年进入城市工作到2011年止,因价格扭曲对城市部门的贡献约为22.09万元,而所有农村转移劳动力,因价格扭曲对城市部门的贡献共计约为43.42万亿元;农村转移劳动力价格扭曲对城市部门经济增长有29%的正向影响。同时,工资扭曲对城市部门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王德文  都阳  王美艳  
一、改革、增长与地区差距 中国的经济改革通过改进经济激励提高了技术效率,通过资本和劳动从没有比较优势的部门流出来而提高了配置效率。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改革阶段(在农村是实行家庭承包制,在城市是进行国有企业放权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婧  纪志耿  张红扬  
我国长期存在要素配置扭曲,具体表现为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土地要素配置扭曲、劳动要素配置扭曲和能源要素配置扭曲。这对劳动力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一是资本要素向国有企业集中导致国有部门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二是土地要素向非农产业集中导致失地农民问题更加严峻;三是劳动要素向低薪酬领域集中导致民工荒问题时隐时现;四是能源要素向重化工业集中导致能源替代劳动的强度增大。对此,我国必须理顺资本使用价格、工业用地价格、能源使用价格,使经济增长模式真正由资本驱动和资源驱动转变到技术驱动和劳动力驱动上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