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2)
- 2023(9030)
- 2022(7078)
- 2021(6802)
- 2020(5370)
- 2019(12404)
- 2018(12328)
- 2017(21181)
- 2016(13106)
- 2015(14221)
- 2014(13961)
- 2013(12537)
- 2012(11221)
- 2011(10166)
- 2010(10183)
- 2009(9013)
- 2008(8820)
- 2007(7412)
- 2006(6811)
- 2005(6036)
- 学科
- 济(37546)
- 经济(37489)
- 管理(28125)
- 业(25197)
- 教育(20092)
- 企(19982)
- 企业(19982)
- 中国(17856)
- 方法(14753)
- 数学(13317)
- 数学方法(13171)
- 农(11824)
- 财(10802)
- 制(10575)
- 业经(10176)
- 学(9947)
- 理论(9469)
- 教学(8181)
- 体(7918)
- 技术(7895)
- 贸(7713)
- 贸易(7710)
- 农业(7692)
- 易(7520)
- 地方(7154)
- 发(6744)
- 银(6650)
- 银行(6619)
- 体制(6606)
- 行(6324)
- 机构
- 大学(162773)
- 学院(159713)
- 研究(61919)
- 济(59179)
- 经济(57897)
- 管理(53037)
- 理学(46170)
- 理学院(45522)
- 管理学(44588)
- 管理学院(44266)
- 中国(39126)
- 科学(37552)
- 京(35405)
- 教育(32636)
- 所(31563)
- 范(31301)
- 师范(30990)
- 农(30935)
- 研究所(28902)
- 财(27417)
- 业大(25926)
- 中心(25827)
- 师范大学(25610)
- 江(25208)
- 农业(24370)
- 北京(23007)
- 院(22306)
- 技术(22280)
- 财经(21167)
- 经(19492)
- 基金
- 项目(108735)
- 科学(86601)
- 研究(83305)
- 基金(75298)
- 家(67381)
- 国家(66620)
- 科学基金(55413)
- 社会(51347)
- 社会科(48362)
- 社会科学(48350)
- 教育(47279)
- 省(44617)
- 划(40060)
- 基金项目(39452)
- 编号(35211)
- 自然(34907)
- 自然科(34105)
- 自然科学(34092)
- 自然科学基金(33495)
- 成果(29642)
- 资助(28740)
- 课题(28477)
- 重点(26690)
- 部(25544)
- 发(24928)
- 创(23645)
- 年(23266)
- 教育部(22419)
- 规划(22341)
- 创新(21790)
共检索到248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文杰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深度网络化、生态化、智能化和生产组织分布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一,对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人才规格提出新诉求;其二,职业教育手段、教育流程与教育治理面临以信息化与智能化为主体新科技的浸润改造;其三,对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其四,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构成、智能结构与教学能力方面提出新需求。
关键词:
第四次工业革命 职业教育 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文杰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经济、企业、政府具有多重作用。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多元的:一是对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人才规格提出新诉求;二是教育手段、教育流程与教育管理面临以信息化与智能化为主体新科技的浸润改造;三是对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提出更高要求;四是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构成、智能结构与教学能力方面提出新需求。
关键词:
第四次工业革命 高职教育 影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人缘 吴雪萍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和3D(三维)打印等技术为代表,正在引领世界各国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此轮工业革命驱动制造业向智能生产转型,由此带来对工业人才培养的全新需求。为顺应时代潮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我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实施都需要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智能型人才和生态型人才。为此,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职业教育应该从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式、重构专业体系和重组课程内容等方面满足经济发展新需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在人类发展史上,工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自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在工业化进程中,国家的经济结构、教育体系、劳动力结构、公民生活方式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推进对于以培养劳动力市场所需人才为主要职能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影响,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整个工业化过程的推进伴随着职业教育总体规模的扩张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张原,2012)。自进入2010年以来,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呼声日益高涨,2013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6月28日,为期3天的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降下帷幕。本次论坛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为主题,广受关注。跟主题一样引人瞩目的,是世界经济论坛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表示,中国将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军者。经历了一场空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正酝酿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尽管目前各界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人们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注和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张华阳 石君齐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拉开帷幕,人类模拟自身而发明的人工智能的出现,激发了人类反思和探索人类智能的好奇心。人们发现,工业革命的伟大力量不仅促进了人类改变世界的物质手段的进步,更影响到人类的意识、精神以及外部行为表现。因此,人类必须关注在变化了的新处境中,如何适应环境,塑造自己,从而积极发展。那么,作为人类群体之一的广大教师,自然离不开大环境的影响,教师的生活方式、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也必然被打上时代烙印。本研究以社会角色理论框架为依托,分析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教师角色冲突、相关主体视角下的教师角色期望,最终突破角色桎梏,重新审视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方向。研究发现,只有充分尊重作为个体的教师,才能进一步挖掘教师的主导性,在打破角色窠臼的同时帮助教师实现自我解放与超越。教师只有实现自我解放才有望挣脱工具的束缚,作为真正的教育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
第四次工业革命 教师角色 自我解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少娟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潮中,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德国的"工业4.0战略"、英国的"工业2050战略"。为保障这些战略有相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美国职业教育进行了"三维合力"变革,德国职业教育进行了"多点构筑"变革,英国职业教育进行了"量质齐升"变革。发达国家的这些变革具有政府大力扶持、企业广泛参与、突出培养重点、注重前瞻改革的共性特征,启示我国要构建适应工业转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产教融合与产学研合作升级、大规模实施现代学徒制和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与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羽中 曹宇
工业革命对高等教育变革的引领有其历史必然性,大学在历次工业革命的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物联网、机器人、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一系列创新所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同样地昭示着新一轮高等教育变革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关键词:
工业革命 高等教育 变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阳 李爽 张本波 顾严
第四次工业革命使就业和劳动形态发生重大变迁,就业岗位破旧立新,就业形态丰富多样,自由职业者、微型创业者等个体经济崛起。当前,劳动力市场日益分化,失业压力增大,职业结构变迁,就业结构性矛盾加深,传统就业管理体制短板凸显。建议制定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稳定就业的产业发展战略;加大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创新支持力度和风险防控能力;完善灵活就业相关制度;建设与工业革命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队伍;健全就业预测和失业预警机制;实施差别化监管,推动平台的自我管理。
关键词:
第四次工业革命 就业 新经济 新业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阳 李爽 张本波 顾严
第四次工业革命使就业和劳动形态发生重大变迁,就业岗位破旧立新,就业形态丰富多样,自由职业者、微型创业者等个体经济崛起。当前,劳动力市场日益分化,失业压力增大,职业结构变迁,就业结构性矛盾加深,传统就业管理体制短板凸显。建议制定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稳定就业的产业发展战略;加大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创新支持力度和风险防控能力;完善灵活就业相关制度;建设与工业革命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队伍;健全就业预测和失业预警机制;实施差别化监管,推动平台的自我管理。
关键词:
第四次工业革命 就业 新经济 新业态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芒 石君齐 张华阳
第四次工业革命鼓声渐隆,如何在技术为教育带来诸多挑战的背景下,重新定位教师必备素养是亟需探索的问题。教师必备素养绝非局限于经济学、技术学或心理学等单一范畴内的微观表现性要素,而是教师个体积极发展的内在积淀,其核心是教师专业自主的觉醒及随之而来的行动。基于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四种关系向度,本文将教师必备素养指称为为人的敦品修己、待人的存诚善性、待物的技术择宜和育人的诗性智慧,四者分别用以对抗功利主义文化、技术性生存秩序、技术幻觉以及教育实践的不完善性。教师永远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必备素养的探讨旨在帮助教师感受和体悟作为精神整体的自我,彰显师者的使命与天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辜胜阻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牵动发展全局的系统性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势不可挡的巨变,其进展之快、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影响远远超过前几次工业革命。同时,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与融合日趋深化,产业间跨界合作走向纵深,学科间"围栏"逐渐消解。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的工业体系、坚实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繁荣的互联网创新生态,已经初步具备抢抓
关键词:
第四次工业革命 升级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海丰 王琳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创新方式将出现巨大变革,数字化浪潮带来的"组合式创新"和人工智能发展所依赖的"互补式创新"使得传统产业政策面临失效的威胁。特别是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技术,其本身作为一种复合型关键投入,系统效应十分突出,需要大量的互补式创新才能扩散至整个经济系统。本文在对产业政策和创新政策进行系统比较、对欧盟创新政策系统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其对我国制定和实施创新政策的启示意义。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经济范式特征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建议采取"去中心化"的创新政策和"中心化"创新政策并重的战略,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取得领先优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传忠 杜新建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制造模式和组织模式变革,促使全球价值链分解、融合和创新,使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发生变形,各环节附加值也相应发生变化。面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我国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巨大的挑战。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打造以"本土企业"为链主的分工体系,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加快推进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获取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传忠 杜新建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制造模式和组织模式变革,促使全球价值链分解、融合和创新,使国际产业分工的"微笑曲线"发生变形,各环节附加值也相应发生变化。面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我国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存在巨大的挑战。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打造以"本土企业"为链主的分工体系,积极参与全球贸易规则重构,加快推进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获取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