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25)
2023(19114)
2022(16122)
2021(15020)
2020(12348)
2019(28016)
2018(27754)
2017(52797)
2016(28525)
2015(31931)
2014(31593)
2013(30949)
2012(28786)
2011(26049)
2010(26567)
2009(24483)
2008(23859)
2007(21357)
2006(19131)
2005(17174)
作者
(82142)
(68040)
(67379)
(64147)
(43531)
(32523)
(30775)
(26368)
(25756)
(24544)
(23137)
(23111)
(21779)
(21730)
(21144)
(20886)
(20153)
(19994)
(19507)
(19500)
(17007)
(16821)
(16439)
(15647)
(15327)
(15239)
(15221)
(15095)
(13670)
(13456)
学科
(114735)
经济(114547)
管理(83942)
(81735)
(67495)
企业(67495)
方法(43164)
数学(36039)
中国(35595)
数学方法(35529)
(33946)
地方(29334)
业经(28459)
(28058)
(24487)
(22622)
农业(22491)
技术(22011)
(21970)
贸易(21953)
(21231)
(20362)
银行(20317)
(19572)
理论(19528)
(19176)
金融(19174)
(18613)
环境(18556)
(18348)
机构
学院(400149)
大学(398787)
(160194)
经济(156497)
管理(155874)
研究(141245)
理学(132941)
理学院(131387)
管理学(129164)
管理学院(128406)
中国(106313)
(86664)
科学(85894)
(74945)
(71208)
研究所(64327)
(64071)
中心(63321)
(61586)
财经(58102)
业大(57214)
(56273)
师范(55808)
北京(55596)
(52638)
(51832)
(49950)
农业(49460)
经济学(46630)
师范大学(44798)
基金
项目(265954)
科学(209340)
研究(199134)
基金(190284)
(165594)
国家(163899)
科学基金(140290)
社会(124606)
社会科(117854)
社会科学(117824)
(104591)
基金项目(100034)
教育(91123)
自然(89395)
(87959)
自然科(87243)
自然科学(87219)
自然科学基金(85618)
编号(82615)
资助(77403)
成果(68479)
(60404)
重点(59687)
课题(57908)
(57729)
(56390)
创新(52556)
项目编号(50567)
国家社会(50515)
科研(49622)
期刊
(187841)
经济(187841)
研究(124582)
中国(85482)
管理(61004)
学报(60101)
(59905)
科学(57159)
(55941)
教育(52532)
大学(45706)
学学(42546)
农业(41303)
(40202)
金融(40202)
技术(35374)
业经(32346)
经济研究(29526)
财经(27797)
(23855)
问题(23808)
图书(23151)
(22053)
科技(20298)
技术经济(19284)
现代(18927)
(18845)
理论(18670)
(18557)
论坛(18557)
共检索到617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卫东  陈劲松  张先锋  
1984-2002年间我国共审批建设了54个国家级经开区,此后7年未有增加。2009年下半年启动省级开发区升级以来,国家级开发区数量在3年内增长了近1.5倍。本文在分析此次升级扩容背景的基础上,认为新时期国家级开发区已从过去单纯利用外资和技术的外向型窗口转变为内外资并重、引进先进技术与加强自主创新相结合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点。并通过对影响新升级开发区发展的国际宏观环境、国内经济条件和开发区自身障碍因素进行分析,从创新驱动、规划驱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国  张延吉  
从开发区发展动力要素的演替入手,利用43个国家级开发区的面板数据,对21世纪头10年我国开发区发展动力要素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向型经济依然是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强劲动力;固定资产投资也是国家级开发区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其重要性在逐步下降;劳动力数量和土地面积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影响式微;区位和行政层级对开发区影响显著。根据面板分析结果,结合国家级开发区的实际,对我国开发区转型提出如下建议:强化开放功能,以深化开放推动转型;实施人才战略,以创新促进转型;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实现转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玲玲  
武汉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位居我国中西部22个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榜首,承担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然而,就目前武汉经济开发区这类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来看,还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促进经济开发区的转型和升级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以武汉经济开发区为代表,着重探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转型升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和路径,从而实现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长远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亚运   胡宇晨   刘俊霞  
基于2003-2020年地级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对承接地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1)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承接地的低碳发展;(2)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的低碳发展效应在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和非老工业基地城市间存在异质性;(3)从作用渠道上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刺激绿色技术创新和提升政府环境关注程度来促进承接地低碳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超  
一、国家级开发区和边境合作区的历程从 1984 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重要决策, 并批准设立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 国家级开发区走过了 27 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1984-1991 年是创建和探索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友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开发 开放采取了由东向西,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战略。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和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覆盖354个市县、55万平方公里、3.3亿人口。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建立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及其后建立的3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4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4个保税区,目前我国已设立各类各级开发区4210个。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最新规定,只要条件允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遇春  徐吉祥  张建同  孙启承  
在开发区经济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对开发区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将不同发展水平的开发区进行科学的分类,成为研究开发区经济的重要课题。文章着重于我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研究,将大部分影响其发展水平的指标纳入研究范围。通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研究了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在公因子上的排序和整体上的分类,并探讨了各类开发区的主要特征,最后对各类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明宇  
开发区需要采取一体化的要素配置机制,但这也造成了开发区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产业升级压力,需要通过治理模式的创新延长开发区的生命周期。新加坡裕廊工业区治理模式演变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治理模式创新的案例,揭示了企业主导的治理模式在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的优势。通过治理模式创新,形成有利于产业升级的服务体系,在成长期培育第二曲线是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孔翔  顾子恒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由于集聚了较多加工制造活动,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相关的区位因素都可能影响经济绩效。基于经开区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特点,结合106个国家级经开区2013年面板数据作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了各区位因素对经开区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显示,与交易成本相关的区位因素对经开区绩效的影响更显著,这不仅表现为工资、地价和排污费等与生产成本直接相关的区位因素与经开区单位面积产值呈负相关关系,而且表现为交通运输条件和政府依法行政状况等与交易成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新国  王兴平  滕珊珊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开发区空间上的现状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开发区宏观空间结构呆板,中观空间肌理单一,微观空间景观平淡。基于开发区再开发的四种模式,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开发区再开发的整体空间结构:综合新城为完整独立的空间结构、产业社区为较完整的空间体系、纯产业区应当强化产业空间效益、消亡空间则融入城市;基于开发区再开发类型,从中观层面提出了开发区道路改建、加建和重组三种重构形式;基于开发区空间景观五要素,从微观层面提出了开发区空间景观向集约空间、开敞空间、停留空间、丰富空间、聚焦空间的转变路径。最后,梳理了每个层面空间形态再开发的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阿布杜尔·卡恩  熊锟  
众所周知,教育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有助于减少贫困,增加收入,发展民主,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保护环境。教育、消除贫困以及人类发展三者的主要关系可以概括为(CIDA,2001):教育能够发展人力资本和生产力,保持家庭健康和营养,促进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所有这些特点都有助于减少贫困;发展人力资本和生产力与社会的发展又有利于整个社会宏观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当今,教育、学习、知识获得以及技能的作用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的层次来看,我们应付日益变革的能力将成为成功的关键因素(Khan,1997)。那么,使得学习成为决定我们未来的决定性因素是哪些呢?本文拟就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桦  张文霞  崔亚妮  
对开发区来说,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城融合是新时代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以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典型案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为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国务院最近批准广东番禺市南沙开发区、惠州大亚湾开发区和浙江萧山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开发区规划面积都不超过10平方公里。至此,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达30个。据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介绍,3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如下: 1992年以前批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闵行、上海虹桥、上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兴平  
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使用事关我国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论文通过对长三角相关开发区空间结构的广泛调研,特别是对南京3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全面问卷调查和走访,对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使用状况进行了典型分析。论文对开发区的空间配置与空间使用进行了界定,对开发区空间配置与使用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开发区空间配置的综合化特征与开发区空间使用的"断裂化"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论文分析了造成上述开发区空间配置与使用特征的原因,并提出开发区应该按照新城市空间的功能要求,加强内部不同功能空间使用的融合,形成有机协调的内在空间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