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06)
- 2023(20088)
- 2022(16856)
- 2021(15610)
- 2020(13244)
- 2019(30142)
- 2018(29815)
- 2017(57902)
- 2016(31745)
- 2015(35612)
- 2014(35424)
- 2013(34768)
- 2012(31682)
- 2011(28523)
- 2010(28380)
- 2009(26149)
- 2008(25647)
- 2007(22534)
- 2006(19897)
- 2005(17280)
- 学科
- 济(125179)
- 经济(125041)
- 管理(89891)
- 业(86881)
- 企(70316)
- 企业(70316)
- 方法(58098)
- 数学(50687)
- 数学方法(50040)
- 农(36173)
- 中国(35211)
- 财(32029)
- 业经(28797)
- 学(28176)
- 地方(24437)
- 农业(24098)
- 制(24041)
- 贸(23550)
- 贸易(23537)
- 易(22899)
- 理论(20362)
- 技术(19854)
- 银(19724)
- 务(19713)
- 银行(19640)
- 财务(19630)
- 财务管理(19590)
- 环境(19476)
- 和(19060)
- 行(18699)
- 机构
- 大学(454208)
- 学院(452168)
- 济(179126)
- 经济(175400)
- 管理(174698)
- 研究(152645)
- 理学(152192)
- 理学院(150465)
- 管理学(147553)
- 管理学院(146745)
- 中国(112052)
- 科学(97530)
- 京(96273)
- 财(82069)
- 农(81368)
- 所(77580)
- 业大(72665)
- 研究所(71303)
- 中心(68370)
- 财经(66457)
- 江(65270)
- 农业(64307)
- 经(60547)
- 北京(59903)
- 范(59481)
- 师范(58771)
- 院(55308)
- 经济学(54599)
- 州(52591)
- 财经大学(49600)
- 基金
- 项目(313431)
- 科学(245164)
- 基金(227260)
- 研究(222750)
- 家(201334)
- 国家(199697)
- 科学基金(169695)
- 社会(140559)
- 社会科(133108)
- 社会科学(133073)
- 省(122546)
- 基金项目(120350)
- 自然(112202)
- 自然科(109610)
- 自然科学(109575)
- 自然科学基金(107599)
- 划(104205)
- 教育(103030)
- 资助(93488)
- 编号(89614)
- 成果(72121)
- 重点(71005)
- 部(68608)
- 发(66885)
- 创(64959)
- 课题(62083)
- 创新(60733)
- 科研(60499)
- 计划(58415)
- 国家社会(58264)
- 期刊
- 济(190072)
- 经济(190072)
- 研究(128637)
- 中国(80957)
- 学报(79784)
- 农(73581)
- 科学(70301)
- 管理(63713)
- 财(61551)
- 大学(59601)
- 学学(56432)
- 农业(50557)
- 教育(47904)
- 技术(38162)
- 融(36518)
- 金融(36518)
- 业经(32351)
- 财经(31952)
- 经济研究(31251)
- 经(27464)
- 业(26249)
- 问题(25788)
- 版(22831)
- 科技(22359)
- 图书(21573)
- 技术经济(21403)
- 业大(20985)
- 理论(20425)
- 商业(20345)
- 统计(20255)
共检索到646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庞瑞芝 李鹏 路永刚
本文将实现低碳、节能和环保目标下的经济增长作为考察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终极目标,满足这四个目标的工业化被称为"新型工业化",并从"新型工业化"目标约束集出发,界定了"新型工业化"生产力的内涵。区别于传统的生产力测度方法,本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法,对中国1998—2008年30个省份工业部门的"新型工业化"生产力进行测算,以此评估转型期间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增长绩效。研究发现:忽视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传统生产力评价方式对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存在生产力高估;总体上看,我国工业部门增长绩效不容乐观,东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程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面临着工业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艰巨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庞瑞芝 李鹏
本文运用基于松弛的序列方向性距离函数对1985—2009年中国省际工业部门的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进行了核算,并着重从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结构政策角度分析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本文发现改革开放之初所推行的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在促进东部工业崛起之时显著拉大了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差距,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执行的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在高耗能产业"污染西迁"影响下,并未能有效改观沿海与内陆新型工业化两极分化格局。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东部工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成功抵御了1998年以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此彰显了高新技术产业在未来新型工业化增长模式转型中的重要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若男 宋香荣 陈海龙
基于2012—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显著因素;新质生产力通过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来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在不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数字化水平下呈“边际递增”趋势;新质生产力对经济临近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溢出效应;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大于西部地区;在创新型省份试点政策下,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稳健且更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柳思维 尹元元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任务亟需理论上的探究,已有的研究主要从内涵、本质、路径、评价机制、战略措施等方面对新型工业化进行了探讨,但工业化的动力研究一直未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其中关于市场动力研究即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市场环境中,尤其需要对市场动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唯有全面分析市场动力失衡的现状、表象、原因及实现均衡的对策,才能有效地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经济增长 市场动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新洪
深圳工业自从1980年伴随经济特区的成立,保持一股锐气,势不可挡,始终在深圳GDP中起着领头羊作用。 (一)快速增长有其特质 特质之一:聚合增长。2002年统计快报表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现行价,下同)3571.26亿,增长24.2%,工业增加值1010.67亿元,同比增长19.6%,而且各月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匀增长态势,它对GDP增长起着重头的第一拉动作用。分析深圳工业这种重头增长,其实是一种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海芬 王建中 胡汉祥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科教兴国;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把工业化与人力资源大开发相结合。做为工业化主体的企业,应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企业转型,使企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达到动态平衡。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道路 信息化 企业转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德步 吕致文
新型工业化对未来 5 年~10 年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压力表现在人口的绝对增长、效率优先的策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释放三个方面, 使2005—2010年之间的就业压力增大。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增长水平, 会带来就业空间; 但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低增长会减少就业机会。如果能尽量保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2010—2015 年间就业问题将逐渐趋于缓和。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就业效应 信息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建华
对于中国工业化的特殊性和新的道路,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尚处于积极探索之中,并且存在一些重大分歧和激烈争论。简新华和余江撰写的专著《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正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鲜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蒋国瑞
随着中国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大门向世界全面开放,我国企业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采取措施,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虎 乔标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我国当前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国内依然缺乏有关二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更遑论如何优化调控二者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探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对它们的优化调控方法,寄希望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同时,也希望原有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理论能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分析表明,通过资源倒逼机制、政策整合作用以及发展城市群等,可以有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互动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世锦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要对“新型工业化”有正确理解。与传统工业化相比较,“新型工业化”具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入、融合或改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转变,大体相同工业化阶段完成时间的缩短,等等。围绕对重工业增长加快、比重提高现象的若干争论,对“新型工业化”“不是什么”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以澄清在“新型工业化”问题上的某些含混和误解。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重工业增长 增长模式转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占元
文章从四个方面就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定位提出了看法,同时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八个方面具有新的内涵,并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起步提出了五点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工业化 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