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58)
2023(4132)
2022(3439)
2021(3265)
2020(2850)
2019(6330)
2018(6605)
2017(13827)
2016(7566)
2015(8656)
2014(8650)
2013(8815)
2012(8570)
2011(8034)
2010(8229)
2009(8149)
2008(8142)
2007(7605)
2006(7149)
2005(6728)
作者
(22525)
(18762)
(18326)
(17793)
(11785)
(8912)
(8451)
(6982)
(6974)
(6805)
(6241)
(6161)
(6131)
(5952)
(5719)
(5718)
(5508)
(5420)
(5305)
(5236)
(4866)
(4501)
(4434)
(4317)
(4290)
(4252)
(4213)
(4013)
(3637)
(3546)
学科
(33998)
经济(33950)
管理(23134)
(21269)
(16653)
企业(16653)
方法(13836)
中国(12215)
数学(11801)
数学方法(11704)
(9814)
(9709)
(8845)
业经(8006)
(7977)
银行(7968)
(7695)
(7471)
贸易(7463)
(7298)
(6683)
(6255)
金融(6254)
地方(6057)
农业(5922)
(5906)
(5489)
(5329)
理论(5302)
(5199)
机构
大学(123247)
学院(120854)
(52384)
经济(51324)
管理(45003)
研究(39998)
理学(37649)
理学院(37249)
管理学(36814)
管理学院(36580)
中国(32540)
(28132)
(26459)
财经(21820)
科学(21761)
(20282)
(19519)
(18888)
研究所(17820)
(17348)
师范(17229)
北京(17221)
中心(17216)
经济学(16524)
财经大学(15972)
(15592)
(15417)
经济学院(14856)
师范大学(13949)
(13749)
基金
项目(66365)
科学(52521)
研究(51867)
基金(48457)
(40912)
国家(40550)
科学基金(34262)
社会(33794)
社会科(31935)
社会科学(31924)
基金项目(25347)
教育(24215)
(24128)
编号(22095)
(21090)
自然(20103)
成果(19784)
资助(19722)
自然科(19591)
自然科学(19585)
自然科学基金(19258)
(16106)
课题(15149)
重点(14700)
(14314)
教育部(14159)
国家社会(13712)
人文(13709)
(13610)
项目编号(13541)
期刊
(63848)
经济(63848)
研究(43114)
中国(22260)
(20970)
管理(18122)
学报(15969)
科学(15153)
(15105)
金融(15105)
教育(14488)
(13879)
财经(12569)
大学(12531)
学学(11497)
(10838)
业经(10544)
经济研究(10290)
问题(9609)
技术(9436)
农业(8912)
(8302)
理论(7253)
商业(6804)
图书(6565)
国际(6548)
实践(6476)
(6476)
技术经济(6187)
现代(6170)
共检索到192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千文  景维民  
转型期间我国假冒伪劣行为规模先增后减,分三个阶段:国有企业全面推行承包制和私营经济合法化之前是假冒伪劣行为滋生阶段;从国有企业全面实施承包、私营经济合法化开始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是假冒伪劣行为的泛滥阶段;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开始,我国产品质量进入逐步恢复阶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夏兴园  萧文海  
我国每年都有全国性的打击假冒伪劣行动 ,可是假冒伪劣仍然持续猖獗。其深层原因在于价格无法反映质量 ,只要价格还取决于产品质量以外的市场与非市场因素 ,高价会诱发假冒伪劣行为。假冒伪劣会减少市场需求 ,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产权缺陷、地方保护主义等 ,这种效应被高利对假冒伪劣的促进作用抵消了。治理假冒伪劣必须从健全规则、稳定预期、调整结构、规范企业行为与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综合整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海  邢明军  
日益泛滥的假冒伪劣不但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迫切需要有效治理。假冒伪劣产生的经济学原因,不外乎生产者、消费者、市场调节者以及外部的技术环境等因素。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和治理假冒伪劣行为,应采取分类治理的方式,以建立各类产品科学的标准为基础,强化假冒伪劣治理与政府绩效考核的关系,加强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合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毅  
基本竞争模型完全信息的假设与现实相悖:由于信息的真伪难辨;信息收集需要成本;消费者能够记忆并回想的信息有限;消费者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有限以及信息市场不完善等原因,致使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信息有限的结果是市场稀薄和假冒伪劣商品盛行。消费者可以借助担保、信誉、专家、标准以及价格制度等方法去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叶霞  
试析假冒伪劣商品的成因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叶霞在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出现了商品生产蓬勃发展、市场经济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这确实令人欢欣鼓舞。但是另一方面假冒伪劣商品的无孔不入和大肆泛滥,又确实令人愤恨与不安。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理智  
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已成为中国当今市场经济运作中一大公害。对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弄清其成因和治理途径,以便保障市场经济的良好运作和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并使以市场取向为特征的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坤生  易红玲  
一、当前我国消费市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主要特点我国消费市场的假冒伪劣商品,是在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逐步开始泛滥的。对这种不良现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下一些主要特点:1.假冒伪劣商品的品种已从一般的物质消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白雪秋  
本文基于Akerlof逆向选择理论,通过引入外部干预因素修正,建立了一个能够在有限次交易中达到非零市场均衡的部分逆向选择模型,借以说明我国当前为什么存在规模化且“长生不衰”的劣质商品市场。在本文的模型中,虽然劣质商品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逆向选择规律的作用而自然萎缩,但由于“地方保护”等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却不会萎缩至零。有时,劣质商品还甚嚣尘上,形成一定的规模。为了说明我们模型的内在合理性,本文以数量补贴影响预算约束为例,说明外部因素能够改变消费者无差异曲线,从而论证了将这种外部干预引入非封闭市场的合理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金昌  
一、假冒伪劣商品统计的意义。近儿年来,在我国商品经济逐步发展、商品市场不断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假冒伪劣商品大量充斥市场。据报道,1991年我国商品平均合格率仅达59.46%,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000亿元,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严重阻碍了我国商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在党和政府下决心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今天,在统计上对其加以反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假冒伪劣商品是指在市场上出售的无商标、无厂家、无生产许可证、无合格证、无生产日期、无中文名称的商品,以及那些假冒商标、以次充好、名实不符的商品。这些商品都属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崔兆鸣  周黎安  
假冒伪劣商品存在下的市场均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崔兆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周黎安目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社会,其范围之广几乎使各个阶层的人都无一幸免,它的存在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本文在假定产品质量信息市场存在的前提下,通过对消费者、真假商品生产者及中间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强国  李秉龙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不仅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市场的交易成本,降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对于问题背后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理论界的分析见仁见智。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运用双价二手车模型对此加以分析,以期找出问题的症结,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吴裕舜  魏继武  葛丹  陈大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春林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头脑里还没有“假冒伪劣产品”的概念,人们往往认为,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获取超额利润,才会使用这种变相盘剥劳动者的手段。在高度集权的体制下,许多生活必需品都是凭票证供应的,“排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匮乏的商品供应使购买力很难完全实现,而一旦购买力能够转化为现实的商品,人们也不会对商品的质量和性能作更多的奢望和抱怨,更何况当时的生产、流通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吴海   蒋红  
改革开放,国门敞开,五花八门的舶来品长驱直入,潮涌而来…… 然而,外国的月亮并非都圆。人们做梦也没有料到,精彩纷呈的舶来品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现象愈来愈甚,其种类之繁多,手段之刁钻,影响之恶劣,实在令人义愤填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丹宇  
经济转轨时期,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有其深刻的制度原因。首先,人们对自身利益强烈的追求导致坑蒙拐骗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其次,地方保护主义增加了打假工作的难度;第三,企业追求短期利益滋生不正当的市场交易行为;第四,经济主体寻租行为,导致商品交易中腐败现象滋生,使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有了一张无形的保护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