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0)
2023(12483)
2022(10314)
2021(9355)
2020(8008)
2019(18611)
2018(17968)
2017(34834)
2016(18772)
2015(21284)
2014(21076)
2013(21141)
2012(19913)
2011(18187)
2010(17952)
2009(16654)
2008(16649)
2007(14927)
2006(12969)
2005(11789)
作者
(56384)
(47326)
(47243)
(45108)
(29670)
(22666)
(21496)
(18500)
(17622)
(16695)
(16250)
(15760)
(14997)
(14912)
(14889)
(14738)
(14268)
(14152)
(13646)
(13563)
(11843)
(11623)
(11506)
(10773)
(10574)
(10428)
(10395)
(10156)
(9537)
(9480)
学科
(87354)
经济(87286)
管理(53153)
(52715)
(41768)
企业(41768)
方法(41299)
数学(37385)
数学方法(37126)
中国(24606)
(22440)
(20979)
(18291)
贸易(18286)
(17855)
业经(17368)
(16814)
技术(16279)
(15769)
地方(14946)
农业(14793)
环境(13197)
(13078)
银行(13026)
(12533)
财务(12511)
(12497)
(12497)
金融(12495)
财务管理(12482)
机构
大学(282443)
学院(279235)
(127896)
经济(125773)
管理(105933)
研究(101630)
理学(91885)
理学院(90827)
管理学(89474)
管理学院(88933)
中国(76159)
科学(61028)
(59830)
(54432)
(52094)
(50358)
研究所(47768)
中心(45479)
财经(44468)
业大(43024)
经济学(41696)
(40712)
(40252)
农业(40053)
经济学院(37948)
北京(37940)
(36080)
(35436)
师范(35045)
财经大学(33258)
基金
项目(188867)
科学(149486)
基金(140202)
研究(134992)
(123903)
国家(123008)
科学基金(104289)
社会(89141)
社会科(84882)
社会科学(84850)
基金项目(73812)
(71297)
自然(66264)
自然科(64818)
自然科学(64798)
自然科学基金(63748)
教育(61618)
(61158)
资助(57503)
编号(51511)
(43818)
重点(43344)
(41622)
成果(41287)
(39964)
国家社会(38794)
创新(37672)
教育部(37434)
科研(36490)
课题(35738)
期刊
(132492)
经济(132492)
研究(82750)
中国(52616)
学报(46725)
(44200)
科学(43274)
(41498)
管理(37207)
大学(34864)
学学(33025)
农业(30396)
技术(25134)
教育(24974)
(23614)
金融(23614)
经济研究(23580)
财经(22820)
(19850)
业经(19451)
问题(18182)
(17878)
(16871)
技术经济(16572)
世界(14722)
国际(14296)
统计(14246)
科技(13470)
(13092)
(12931)
共检索到408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庞瑞芝  王卢羡  张泉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工业部门35个行业1994-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经济转型期间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增长以能源低效为特征,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效率都偏低,工业增长模式依旧粗放,重化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为此,应建设节能降耗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将能耗与环境污染指标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变政府垄断的能源定价方式,改革能源管理体制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庞瑞芝  
经济转型期间中国工业部门取得了辉煌的增长业绩,在中国工业部门增长的背后是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本文从中国工业部门增长的核心入手,剖析中国工业部门35个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通过构建考虑能源消耗的全要素生产力指数和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分析框架,本文从四个方面考察了中国工业部门增长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关系;一是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力与技术变动同全要素能源效率表现之间的关系;二是全要素技术效率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比较;三是工业部门的人均增加值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U型曲线关系;四是工业部门结构变动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巧  
要素禀赋变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对选择要素发展战略十分重要。然而,学界对该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短期和静态效应。文章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相关设定,考察了一国要素禀赋变化对资本密集型部门和劳动密集型部门总产出变化的可能影响。理论分析结论显示:短期内,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其它部门的生产则降低;长期内,某种要素的增加将引起该要素价格的下降,则所有生产部门都将更多地使用该要素,而某一要素的增加也会导致密集使用其他要素部门的产出增加;长期内,劳动和资本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将引起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产出同方向变化,而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产出则反方向变化。同时,本文还结合19...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伍亚; 张立;  
为更加合理地评价省际工业电力能源效率,本文将非电力能源纳入研究范围,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综合评价了2000-2010年全国30个省区的工业全要素电力能源效率。研究表明:(1)我国工业全要素电力能效整体呈现出东-中-西部地区梯度递减的趋势;(2)各省区工业全要素电力能效自2005年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3)忽视其他非电力能源的替代影响,将低估全要素电力能效。基于DEA的评价结果,本文进一步测算各地工业部门的节电潜力。研究发现,我国工业部门的节电潜力十分可观,且东中西部的节电潜力呈现出中-东-西部地区梯度递增的趋势。2010年,仅西部地区的节电量就可达5440亿千瓦时;进一步地,2000-2010年整个研究期间内全国的累计节电量更高达88103亿千瓦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伍亚  张立  
为更加合理地评价省际工业电力能源效率,本文将非电力能源纳入研究范围,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综合评价了2000-2010年全国30个省区的工业全要素电力能源效率。研究表明:(1)我国工业全要素电力能效整体呈现出东-中-西部地区梯度递减的趋势;(2)各省区工业全要素电力能效自2005年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3)忽视其他非电力能源的替代影响,将低估全要素电力能效。基于DEA的评价结果,本文进一步测算各地工业部门的节电潜力。研究发现,我国工业部门的节电潜力十分可观,且东中西部的节电潜力呈现出中-东-西部地区梯度递增的趋势。2010年,仅西部地区的节电量就可达5440亿千瓦时;进一步地,20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国涓  郭崇慧  凌煜  
本文以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为基础,通过在能源要素份额方程中增加能源价格的非对称影响约束,将MES模型与能源价格非对称影响结合起来,建立了测算能源消费反弹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该框架和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经济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反弹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的反弹效应为39.48%,虽然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工业部门能源效率的提高整体呈现出能源节约的特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博  温杰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估算出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以此来衡量工业技术进步,并将其分解为技术变化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将工业整体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四大部门,利用行业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我国不同工业部门就业的相应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姚毓春  袁礼  王林辉  
探寻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对于解决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失衡问题尤为关键,本文先从行业结构视角剖析工业部门要素收入份额变化,再利用CES生产函数下的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法,估计1985—2011年工业部门要素替代弹性,测算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工业部门要素收入份额的变化路径由技术进步偏向性所主导,行业结构的作用有限;整体而言,工业部门技术进步朝偏向于资本的方向发展,引致资本收入份额的上升和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且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其中1985—1996年工业和制造业的技术进步明显偏向于劳动,带动劳动收入份额分别提升0.0504和0.0570,1997—2011年工业和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陶小马  邢建武  黄鑫  周雯  
针对以往关于中国能源替代问题的研究未考虑价格扭曲因素的不足,本文以超对数成本函数为基础,对中国工业部门要素价格扭曲进行测度,并计算要素自价格弹性及要素间替代弹性。研究发现,能源的相对价格存在严重扭曲;能源自价格弹性在2004年前为正,其原因是价格管制与市场不完善阻碍了其调节功能的发挥;资本与能源间并不存在确定的替代关系,劳动与能源间在近期表现为替代关系,而其他投入与能源间表现为互补关系。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阿伦  滕飞  
能源和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节能减排和水资源优化管理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制订的宏观能源政策中,没有考虑对于水资源的影响,而有关水资源的政策中也没有考虑到对能源消耗以及GHG排放的影响,缺乏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定量分析。本文从中国能源-水的关系入手,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评价模型,建立能源部门和水供应部门的关联系数,分析工业节能政策对于节水的效果,对选定的重点部门如黑色金属行业、石化行业、建材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和轻工重点行业,测算"十一五"期间以上部门实现节能而带来的节水效益,揭示节能与节水之间的内在联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白重恩  钱震杰  武康平  
本文讨论我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的决定因素问题。在标准的新古典要素分配份额模型中,本文引入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以及企业目标函数的差异,建立了要素分配份额的决定模型。根据这个理论模型,本文建立了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的计量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表明,垄断能力越高,资本收入份额越高,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资本收入份额存在明显差异,国有企业的资本收入份额明显低于非国有企业,各类经济性质企业的资本收入份额从高到低依次为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企业、法人投资企业、集体企业、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传统新古典分配模型考虑的技术因素,包括要素投入比的变化和技术进步,对要素分配份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青松  
迄今为止尽管中国工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工业部门的改革仍不尽人意,但改革前经济生活中那种令人窒息的死气沉沉的懒散状态已经被沸沸腾腾的商海潮一扫而光。城市里一幢幢花样翻新的写字楼和贸易大厦高悬着醒目的商业广告,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货架。这一切不仅令俄罗斯人,而且今西方人赞叹不已。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确实正在结出硕果。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评估改革以来中国工业效率变动的走势以及不同所有制工业部门之间效率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效率走势和造成差异的原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刘军虎  徐志霖  
本文认为,既有的许多有关中国工业部门研发行为的研究文献是从市场结构的角度进行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则从另一个角度,即从效率的角度,重新设计了量化中国工业部门研发行为的指标与变量,并对中国35个工业部门的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上述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若干提高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爱栋  蓝菁  马贤磊  许实  
土地价格市场化是中国要素价格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2007-2013年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工业用地相对价格变动对中国工业部门要素投入调整和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东部地区工业用地相对价格上升抑制了工业用地需求,并诱致了非土地要素对工业用地的替代,但在全国层面和中西部地区并没有显著观察到土地要素相对价格变动的短期诱致替代效应;长期内,工业用地价格上升诱致了能源与物质资本节约型和知识资本使用型技术的使用,土地节约型技术进步特征仅在东部地区得到了显著支持,在全国层面和中西部地区都不显著,这与中国政府主导型的工业用地价格市场化改革特征密切相关。未来中国应以土地价格市场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欣泽  黄凯南  
本文构建了包含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异质性多部门资源配置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使用1980—2014年中国工业二位行业数据,测算了工业部门资源错配系数。同时,分析三个时间段(1980—2000年、2001—2009年和2010年至今)中国工业部门资源错配的变迁状况。研究发现:第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呈现出"高错配、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第二,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始终面临正向补贴,两者的错配程度一直小于轻工业,并且国企占比较高的垄断性行业的劳动与资本要素错配程度最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