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5)
2023(8188)
2022(6762)
2021(5919)
2020(5173)
2019(12080)
2018(11814)
2017(23246)
2016(12706)
2015(14587)
2014(14906)
2013(15049)
2012(14438)
2011(13428)
2010(13610)
2009(13001)
2008(12784)
2007(11814)
2006(10460)
2005(9465)
作者
(39229)
(33143)
(33039)
(31804)
(21038)
(15803)
(15221)
(13002)
(12265)
(11758)
(11493)
(10868)
(10582)
(10482)
(10456)
(10294)
(10072)
(9860)
(9577)
(9431)
(8311)
(8288)
(8077)
(7699)
(7607)
(7449)
(7231)
(7172)
(6698)
(6524)
学科
(79859)
经济(79807)
管理(34292)
(31331)
方法(29772)
数学(26741)
数学方法(26567)
(24566)
企业(24566)
地方(19106)
中国(16247)
(15684)
(14484)
业经(14107)
(13914)
地方经济(13158)
(11130)
贸易(11127)
(11063)
(10700)
农业(10523)
环境(9797)
(9754)
(9475)
金融(9473)
(9254)
银行(9227)
(8815)
产业(8464)
经济学(8194)
机构
大学(197901)
学院(197425)
(94680)
经济(92869)
管理(72372)
研究(71956)
理学(61703)
理学院(60969)
管理学(60004)
管理学院(59620)
中国(53664)
科学(42622)
(41215)
(40062)
(37707)
(34336)
研究所(34157)
中心(32144)
财经(31987)
经济学(30943)
(30340)
(28796)
业大(28563)
经济学院(27752)
农业(27119)
北京(26217)
(25296)
师范(25084)
(24844)
(23613)
基金
项目(123429)
科学(96266)
研究(89629)
基金(88938)
(77211)
国家(76597)
科学基金(64538)
社会(58263)
社会科(55243)
社会科学(55225)
(48280)
基金项目(46669)
教育(40471)
(40275)
自然(39855)
自然科(38884)
自然科学(38869)
自然科学基金(38175)
资助(36923)
编号(35844)
成果(29511)
(28511)
重点(28150)
(27735)
(24951)
课题(24888)
国家社会(24389)
教育部(23664)
科研(23565)
创新(23487)
期刊
(110286)
经济(110286)
研究(61547)
中国(36044)
(31690)
(30969)
学报(30229)
科学(27481)
管理(25813)
大学(22309)
学学(21253)
农业(20394)
经济研究(18933)
(18597)
金融(18597)
技术(17442)
财经(17062)
教育(15627)
业经(15617)
(14844)
问题(14513)
技术经济(12376)
统计(11335)
(11270)
(11110)
世界(10326)
商业(10072)
(9746)
理论(9512)
国际(9504)
共检索到300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德全  
过剩经济的出现,是中国20年市场化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带有明显的体制转轨变型特征,具有过剩经济层次低,经济基础脆弱,过剩与不足并存的特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此,除需要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就业、分配、流通、消费等政策高度协调一致发挥作用外,要改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以公平为基础,效率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切实施行科技发展与创新战略,营造良好社会保障环境,是为根本之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燕飞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可能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本文选取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空间模型SDM、SAR和SEM进行模型选择,分析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建设投资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即公共投资不仅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也能促进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公共基础投资对经济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呈递减趋势,交通行业比电力、公共管理行业的正向影响更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月秋  邱牧远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融资结构的变化,经济生态下融资供求的双方特征,以及新常态下最优融资结构的变动趋势和动因,认为融资结构要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生态的变化,中国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格局目前已经到了需要重点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时期。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商业银行应适应融资结构的转变,通过转型实现经营战略转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燕飞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可能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本文选取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空间模型SDM、SAR和SEM进行模型选择,分析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建设投资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即公共投资不仅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也能促进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公共基础投资对经济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呈递减趋势,交通行业比电力、公共管理行业的正向影响更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世泽  
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由于阶级的局限性 ,将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在社会主义社会 ,公平与效率在理论上是协调一致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型时期 ,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分别适用于市场内区域和市场外区域、适用于国民收入的不同分配过程。在实践中深入贯彻“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要注意六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鹏  
本文在探讨区域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区域分工的特征与发展势态。作者指出,在全国产业结构趋同客观存在的同时,资源型区域产业虚髙度化明显,区域分工向不利于其长期战略的方向发展,进而提出了协调我国区域分工的几点设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明  包莉丽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可能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文章选取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空间模型SDM、SAR和SEM进行模型选择,分析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建设投资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即公共投资不仅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也能促进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公共基础投资对经济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呈递减趋势,交通行业要比电力和公共管理行业的正向影响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明  包莉丽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应可能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文章选取1997—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空间模型SDM、SAR和SEM进行模型选择,分析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建设投资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正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存在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即公共投资不仅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也能促进相邻地区经济发展。我国公共基础投资对经济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呈递减趋势,交通行业要比电力和公共管理行业的正向影响更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涛  毛盛勇  
金融危机以来,银行贷款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明显弱化。究其原因,一方面,银行贷款对经济增长的系统重要性减弱;另一方面,相当比例贷款没有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并且贷款使用效率也有所下降。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继续处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转型期,金融体系将进一步深度调整,银行贷款与国民经济的联系仍可能弱于危机前。鉴于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联系趋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下降,建议进一步加快金融体系改革创新步伐,切实增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项俊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电力行业的竞争,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电力行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日益显现。文章分析和论述了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以及管理策略,期望能够有助于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胡颖  叶晓花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立和实施,对社会保险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成为颇具争议的焦点问题。本文基于新的经济环境视角,采用经典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存在双向正向的关系,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激励效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书祥  
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构并非是简单的内容置换所能完成的,而是研究范式的根本转换。但研究范式的转换也不是用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或发展经济学来加以替代,而要从中国经济的现实背景出发找到它的制度前提和研究起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起点必须能够充分反映中国转型期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其经济表征,转型期经济学的提出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新的探索。鉴于人在制度变迁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性,本文认为以人的生产关系作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适当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晓华  王伟光  马晓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珍  
文章分析了吕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及影响吕梁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升吕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