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1)
2023(12830)
2022(11034)
2021(10295)
2020(8576)
2019(19808)
2018(19599)
2017(39234)
2016(21146)
2015(23437)
2014(23385)
2013(23397)
2012(21364)
2011(19277)
2010(18884)
2009(17277)
2008(16666)
2007(14334)
2006(12261)
2005(10723)
作者
(59921)
(49652)
(49162)
(47079)
(31755)
(23800)
(22483)
(19364)
(18833)
(17789)
(17113)
(16670)
(15624)
(15611)
(15398)
(15379)
(14758)
(14733)
(14271)
(14236)
(12261)
(12149)
(12034)
(11231)
(11188)
(11057)
(10989)
(10844)
(9960)
(9791)
学科
(85107)
经济(85014)
管理(60577)
(58708)
(49258)
企业(49258)
方法(44309)
数学(39369)
数学方法(39016)
(22091)
(20707)
中国(20378)
业经(18300)
(17657)
地方(16040)
(15991)
贸易(15986)
(15517)
(14814)
财务(14755)
财务管理(14728)
(14594)
企业财务(14086)
农业(13973)
理论(13816)
(13343)
金融(13342)
技术(13341)
(13307)
银行(13269)
机构
大学(297796)
学院(294710)
管理(120381)
(119138)
经济(116684)
理学(105390)
理学院(104286)
管理学(102590)
管理学院(102060)
研究(95229)
中国(73318)
(61919)
科学(58411)
(55104)
(46715)
(46589)
财经(45524)
中心(44241)
业大(44173)
研究所(42830)
(41677)
(41073)
北京(38680)
(37384)
师范(37025)
经济学(36972)
农业(36599)
(34506)
财经大学(34494)
(33985)
基金
项目(208097)
科学(164452)
基金(153355)
研究(150813)
(133292)
国家(132241)
科学基金(114583)
社会(96005)
社会科(91212)
社会科学(91188)
基金项目(81698)
(79911)
自然(75453)
自然科(73743)
自然科学(73727)
自然科学基金(72436)
教育(69274)
(67643)
资助(64148)
编号(60290)
成果(48307)
(46713)
重点(45860)
(43327)
(43130)
课题(40850)
教育部(40518)
创新(40339)
科研(40338)
国家社会(39650)
期刊
(120278)
经济(120278)
研究(87362)
中国(49536)
学报(47195)
科学(42586)
管理(42116)
(40894)
(40481)
大学(35775)
(33938)
金融(33938)
学学(33848)
教育(29772)
农业(27727)
技术(23742)
财经(22422)
经济研究(20269)
业经(19252)
(18955)
问题(15700)
理论(15697)
实践(14461)
(14461)
图书(14348)
(14009)
技术经济(13909)
科技(13807)
商业(13114)
(12992)
共检索到416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索彦峰  于波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产出和通货膨胀对贷款冲击的响应比其对货币供给冲击的响应更为显著,预测方差的分解结果证实贷款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贡献率均远远大于货币供给量的贡献率,故转型期内信贷渠道相对于货币渠道更为有效。因此,为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应同时监控货币和信贷指标,货币政策操作也要以有效调节私人部门的信贷可得量为基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瑛琨   刘艳武   赵振全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围绕国内外学者争议较多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对中国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轨的1992年一季度至2004年二季度期间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90年代以后,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显著性来看,贷款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M2,M1的影响最不显著,这表明,90年代以来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对物价和产出最终目标的影响稳定性来看,M1比较持久和稳定,其次是M2,最后是贷款。由于对最终目标影响稳定的中介变量更易于调控,因此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而言,M1优于M2,M2优于贷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娜  
文章以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的优势条件为基础,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效应,从侧面检验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信贷传导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是存在且有效的,而且银行信贷渠道在货币供应量调整和利率政策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强于在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亚雯  
本文通过货币效用函数论证了货币短期非中性而长期中性;通过国内外对泰勒规则的验证,认为调整实际利率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重点分析中国信贷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银行覆盖面低、小型信贷机构比重过低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投放集中与金融风险集中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提出主要政策建议:改革和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体制、加快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和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等;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恰当的市场化利率规则,为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重要条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攀  邓超  
基于货币政策传导理论,依据2008-2017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上市企业数据,考量企业异质性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有效性。结果显示: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规模;受企业异质性影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在高融资约束、高投资机会、高资产可抵押性和非国有企业中更能发挥有效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彦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与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积极转型开展创新型业务,其资金来源渠道与信贷供给行为因此发生改变,这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银行贷款渠道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模型,分析商业银行的转型选择及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然后选取2002-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银行转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务转型削弱了银行贷款渠道有效性,转型后银行的信贷供给对公开市场操作更为敏感,对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不敏感。为了应对这一转变,货币当局未来的监管手段应更加市场化,三大货币政策中公开市场操作应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虹  
自我国央行赋予商业银行自主经营权力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以1998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二季度的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GDP和通货膨胀的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的有效性,认为信贷渠道和货币渠道均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信贷渠道出现了低效性和不稳定性,再以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作用的动态变迁轨迹,发现信贷渠道的作用在长期有逐步弱化的趋势,但在特定阶段信贷渠道的作用还会被强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童颖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作用小、见效慢,表明其传导机制效率低。现有研究大多是从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途径以及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途径上找原因,认为利率尚未市场化、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展滞后是货币政策有效的重要制约因素。但从我国现实来看,要解除这些制约因素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因而信贷渠道仍然是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兰平  夏法金  
信贷传导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选取2005年第1季度至2009年第4季度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信贷传导渠道的全过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是有效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武俊  燕安  
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信贷规模成为市场谈论和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信贷规模的可控性问题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是有效的,信贷增长是我国物价增长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格兰杰因,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它们共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是,信贷规模的可控性较差,外汇占款导致的存差规模扩大削弱了央行控制信贷规模的能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光慧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直是各国中央银行及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也始终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货币政策对信贷渠道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目前我国货币渠道在我国货币传导机制中是有效的结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江春  余慧扬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中国2001—2011年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给出货币渠道的结果作为对比。实证结果表明,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共同发挥作用,但两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传导障碍,并且近年来货币渠道相对信贷渠道而言似乎更具影响力。另外,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货币政策冲击对工业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并给出了工业企业现金流主要组成部分(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以及利息支出)对货币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懋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形势脱离常态,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到冲击。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法,经验检验了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计量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和流动性这两个微观特征变量对信贷供给有显著影响,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变动的作用明显,而中央银行货币净投放政策效果不大,货币政策变量与商业银行微观特征变量的交叉项系数不显著,可能原因是经济刺激政策、金融创新及影子银行扭曲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