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5)
2023(11373)
2022(9122)
2021(8471)
2020(6923)
2019(15963)
2018(15633)
2017(29784)
2016(16151)
2015(18575)
2014(18116)
2013(17882)
2012(16274)
2011(14890)
2010(14374)
2009(13082)
2008(12589)
2007(10888)
2006(9748)
2005(8865)
作者
(45044)
(37888)
(37466)
(35779)
(23913)
(17963)
(17171)
(14684)
(14461)
(13203)
(12981)
(12733)
(12053)
(11929)
(11689)
(11659)
(11194)
(10897)
(10773)
(10726)
(9484)
(9235)
(9130)
(8508)
(8500)
(8469)
(8220)
(8112)
(7527)
(7474)
学科
(75489)
经济(75424)
(39905)
管理(38807)
方法(29409)
(29040)
企业(29040)
数学(26312)
数学方法(26157)
中国(23071)
(21844)
业经(17731)
地方(16636)
农业(14787)
(14709)
贸易(14700)
(14325)
产业(13125)
(13019)
(12341)
(11989)
环境(11237)
(11168)
技术(10373)
(10142)
银行(10113)
(9795)
(9732)
金融(9730)
(9495)
机构
大学(226519)
学院(226073)
(104751)
经济(103100)
研究(85089)
管理(83240)
理学(71729)
理学院(70858)
管理学(69811)
管理学院(69386)
中国(64756)
科学(49783)
(49209)
(42464)
(42107)
(40072)
研究所(38675)
中心(37996)
财经(34586)
经济学(34439)
业大(33535)
(32782)
(31650)
农业(31506)
经济学院(31193)
北京(31094)
(30666)
(30243)
师范(29973)
科学院(26507)
基金
项目(155362)
科学(123533)
基金(114589)
研究(114341)
(101057)
国家(100281)
科学基金(85244)
社会(76280)
社会科(72497)
社会科学(72482)
基金项目(60257)
(58692)
自然(52547)
自然科(51182)
自然科学(51165)
教育(50725)
自然科学基金(50327)
(50021)
资助(46228)
编号(44124)
(36296)
重点(35622)
(35243)
成果(35130)
国家社会(33497)
(32377)
课题(31021)
中国(30678)
创新(30471)
教育部(30175)
期刊
(113003)
经济(113003)
研究(69589)
中国(45529)
(37076)
学报(34837)
科学(34203)
(30732)
管理(30633)
大学(26817)
农业(25969)
学学(25120)
教育(21489)
(19939)
金融(19939)
经济研究(19827)
技术(18768)
业经(17600)
财经(17331)
问题(16176)
(15647)
(15352)
(13966)
世界(13323)
国际(12303)
资源(11701)
技术经济(11593)
现代(10466)
(10292)
科技(10065)
共检索到337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甜  
在运用索洛余值法对1987-2007年间中国电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电力产业民营化进程、政府定价、电源结构、资本深化等TFP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随着电力产业民营化进程的深入(即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下降),电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得到提高。同时,实证分析还表明政府价格规制对电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电源结构不合理则明显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淑云  于良春  
本文采用中国电力产业1996-2003年间省际的面板数据,用DEA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电力产业在市场化改革期间的效率和生产率变动,研究结果发现:各省电力企业纯技术效率相差较小,其效率差别主要表现在规模效率上的差别;电力产业存在规模经济性,企业的规模与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无效率的企业实际规模过小;在考察期间中国电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2.1%的速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效率总体上并没有提高,表现为X无效率。这表明我国电力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并未提高企业的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鲁霞  蒋志敏  
本文首先简述了行政垄断理论和中国电力行业垄断现状,然后从产业效率损失、失控、社会公平等五个方面着手,深入分析了行政垄断对中国电力产业安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春虎  
自然垄断产业内的民营化改革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其目标是通过民间资本参与自然垄断产业的投资和经营,增加自然垄断产业的投资,增强产业内的竞争性,提升自然垄断产业企业经营效率和改善产业分配效率。我国城镇自来水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民营化改革,但改革取得的成效如何还缺乏系统和定量的研究。本文从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两个方面,采用C-D生产函数检验了广东省自来水产业内不同产权类型企业的绩效差异,结果表明,对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应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和产权改革并举,才能取得明显的成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平  
中国电力产业面临严重的垄断问题,垄断造成了多方面负面的经济影响,也极大地阻碍了电力产业自身的发展。传统上政府对电力产业的计划控制是形成电力行政垄断的主要原因。电力产业的政府管制体制已经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新的管制机构、管制目标和职能的重新定位等,但还需要在电价管制、市场结构管制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茅铭晨  
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化虽然曾经对缓和自然垄断的一些矛盾产生过积极作用 ,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垄断的弊病 ,并引发了其他一些严重问题。因此 ,民营化改革已成为自然垄断行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其具体做法 :一是在一些可以开放的自然垄断产业允许民营企业自由进入 ;二是对一些民企不宜进入的垄断产业 ,或是吸收民企资金 ,或是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 ;三是在非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向民企开放 ;四是对某些因技术进步而失去了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完全放开。为了推动和保障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 ,必须从宪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以及某一自然垄断行业的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的部委行政规章等法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俊豪  
民营化改革是深化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本文讨论了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民营化对自然垄断产业真正实现政企分离的推动作用 ;提出并论证了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的目标是有效地促进竞争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分布应取决于自然垄断产业业务领域的性质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改革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等观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范玉仙  袁晓玲  
基于电力系统生产供应的内在机制和NSBM-ML模型,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考察1995-2011年中国电力行业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中国电力行业经济技术效率明显高于环境和社会技术效率,发电环节效率普遍高于电网环节,反映了我国电力行业"重经济轻环境,重发电轻输配"的总体格局;电力集中输出的地区社会技术效率很低,体现了地区层面的"资源诅咒"现象;技术进步是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结论,从新能源发电、电网建设、电力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四项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单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周小梅  
在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推行大部门体制,这需要探讨与此相关的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改革问题。本文以中国能源产业大部制改革为背景,并以电力产业为例,讨论政府行政部与垄断性产业管制机构的区别与联系;在能源产业大部制过渡时期,现行电力管制机构的定位问题;在能源产业最终实现大部制后,电力管制机构将采取的理论模式及其特征;最后,本文对电力管制机构的动态发展趋势作了预期分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强  于良春  
本文通过建立电力产业规制模型来探讨垄断的电力产业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具体机制。我们发现,相对于无规制的独家垄断状态,规制者通过降低垄断者的电价和利润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是不完美监督则造成了"双赢互换型"规制失效和小工商业用户对耗电大户的交叉补贴,这构成了电网高收入的主要来源。经验证据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命题,最后,我们总结提出了中国的电力产业规制理论,并对现行的电力产业改革路径进行了反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秋明  
文章通过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得出结论:自然垄断产业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出售生产能力)的最优比例取决于政府追求的社会总福利函数中政府收入与消费者剩余的权重和国企与民企的成本差异。如果抓住了民营化时机,随着政府赋予收入权重的减小,同时国企在外部市场竞争压力下与民企成本差异的缩小,则国企出售的生产能力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应持续扩大。但是,如果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的改革错过前两个阶段,直接进入最后阶段,而成本差异又达不到临界值,理性的政府可能就错过了民营化改革的时机,将保持国有企业的垄断状况。这正是为什么我国的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民营化较早,则进展顺利,而某些自然垄断性产业...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白让让  王小芳  
本文构建了一个"上游竞争、下游垄断"结构下接入歧视的简化模型,分析了部分纵向一体化的买方垄断者对独立发电企业实施接入价格和数量歧视的动机和条件。在揭示歧视行为与规制重建滞后之间的特征性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利用500多家发电企业和区域电网的相关数据,从统计描述和回归分析两个方面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初步的检验,结果证明了两类接入歧视,特别是价格歧视的存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盖庆恩  朱喜  程名望  史清华  
本文从广义视角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强调要素市场扭曲不仅通过影响在位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而且会通过垄断势力改变企业的进入退出行为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若资本市场扭曲得到改善,样本期间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可以提高57.79%,其中通过直接效应提高31.46%,间接效应提高26.32%;若劳动力市场扭曲得到改善,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提高33.12%,其中通过直接效应提高11.42%,间接效应提高21.69%。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劳动力收入份额、国有企业以及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证明了模型和结论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