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3)
- 2023(13228)
- 2022(11117)
- 2021(10875)
- 2020(8861)
- 2019(21003)
- 2018(20926)
- 2017(38734)
- 2016(21913)
- 2015(24986)
- 2014(25047)
- 2013(24229)
- 2012(22263)
- 2011(20342)
- 2010(20111)
- 2009(17998)
- 2008(17131)
- 2007(14678)
- 2006(12804)
- 2005(11324)
- 学科
- 济(81319)
- 经济(81234)
- 管理(54971)
- 业(50477)
- 企(41337)
- 企业(41337)
- 方法(38344)
- 数学(33787)
- 数学方法(33447)
- 中国(28871)
- 教育(22776)
- 农(20723)
- 学(18937)
- 财(18581)
- 业经(17263)
- 贸(16722)
- 贸易(16714)
- 易(16338)
- 理论(15775)
- 制(14905)
- 地方(14610)
- 农业(13525)
- 技术(13328)
- 和(12877)
- 环境(12772)
- 银(11982)
- 银行(11940)
- 发(11801)
- 行(11414)
- 融(11335)
- 机构
- 大学(304529)
- 学院(296944)
- 济(117953)
- 经济(115314)
- 管理(113946)
- 研究(107332)
- 理学(99267)
- 理学院(98072)
- 管理学(96434)
- 管理学院(95872)
- 中国(74396)
- 京(67127)
- 科学(64792)
- 所(53473)
- 财(50702)
- 研究所(49271)
- 范(47992)
- 师范(47684)
- 中心(46428)
- 农(43858)
- 北京(43808)
- 业大(42096)
- 江(41546)
- 财经(41536)
- 师范大学(39393)
- 院(38840)
- 经(38137)
- 教育(37955)
- 经济学(36018)
- 农业(34331)
- 基金
- 项目(205703)
- 科学(163215)
- 研究(156577)
- 基金(148282)
- 家(128808)
- 国家(127671)
- 科学基金(108698)
- 社会(97193)
- 社会科(91911)
- 社会科学(91888)
- 基金项目(78187)
- 省(78174)
- 教育(77661)
- 自然(69099)
- 划(68728)
- 自然科(67494)
- 自然科学(67478)
- 自然科学基金(66273)
- 编号(64642)
- 资助(61189)
- 成果(54848)
- 部(48100)
- 课题(47137)
- 重点(47135)
- 发(44711)
- 创(42791)
- 教育部(41884)
- 创新(39695)
- 大学(39666)
- 项目编号(39523)
- 期刊
- 济(123825)
- 经济(123825)
- 研究(97117)
- 中国(63676)
- 教育(60611)
- 学报(45321)
- 科学(42684)
- 管理(40220)
- 农(39034)
- 财(35627)
- 大学(35092)
- 学学(31540)
- 农业(28222)
- 技术(27733)
- 融(21696)
- 金融(21696)
- 经济研究(20466)
- 财经(19904)
- 业经(17922)
- 经(17025)
- 图书(16107)
- 问题(15765)
- 业(15467)
- 职业(14445)
- 理论(13817)
- 科技(13606)
- 贸(13557)
- 技术经济(13295)
- 坛(13187)
- 论坛(13187)
共检索到435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战军
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步入了一个发展的转型期,面临着中国研究生教育史上最大的机遇和最严峻的挑战,阐述了观念的转变、机制的转换和体制的转型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内容,指出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转变观念,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提高质量,切实把研究生教育从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能力为本的轨道上来,尽快尽早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转型期 研究生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德秀
我国研究生教育在近10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全国在学研究生已达140.5万人,其中博士生24.6万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培养大国。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我们要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必须实现从扩张规模向提高质量、从单一模式向结构多样化、从重知识传授到以能力为本的战略性转型。当前,研究生教育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五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郁云琦 聂德民 李小芳
本文对研究生在政治认知、政治价值判断、政治立场、政治价值追求、政治参与行为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廖文武 廖炳华 刘文
在对研究生教育转型期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十一五"复旦大学研究生创新培养工作的实践,从转型期内涵发展的微观层面,对近年来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举措与成效、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并对新形势下如何转变观念,适应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环境,紧紧围绕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创新性地提出了未来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改革策略及理性思考。
关键词:
转型期 研究生教育 培养质量 教育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连济 王云
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和产业界人士研究的焦点。在对中国转型期的产能过剩的特点、影响以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并就构建防治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转型期 产能过剩 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晓玲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犹如高等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然而,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多处于剥离状态,两者的融合状况堪忧。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二者融合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笔者通过分析当前二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二者的融合路径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高校 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学敏 李雨 张明
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信任机制的断裂加剧了社会危机,依托高等教育提升社会信任是构建和谐稳定、普遍信任社会的重要支撑保障。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的数据,本研究探讨了高等教育对居民的社会信任的影响,发现,总体上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居民的社会信任感。无论是对于成长在城市还是农村的居民,高等教育都显著增进了其社会信任感。但按样本分组年龄研究发现,接受高等教育对"60后"、"70后"居民社会信任感提高表现出显著影响,而对"80后"、"90后"高考扩招后接受高等教育的居民却不明显。这一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规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玉栋 张学敏 马萍
学校教育的X效率长期被忽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教师身份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契约人"是造成或影响学校教育X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DEA方法对某中学评估发现教师身份变迁对学校教育X效率影响较大,且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因此需要国家、社会和教育机构共同协作,促进法律和制度的完善,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学校教育运行效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逯行 黄荣怀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内部,也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数字化转型在提升教育效率、拓展教育场景的同时,也引发了现代化风险。本文采用了田野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生活在农村-县城-城市不同社会发展区域的祖-父-孙三代人进行观察和访谈,从普通人的视角阐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教育现实问题。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期的教育实践主体面临困境、混乱、妥协、矛盾与冲突等多种困扰,并进一步构建了数字化转型期教育主体技术异化问题的分析框架,从四个关键进程的视角提出了数字化转型期现代化风险的消解与治理策略,包括接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过程性偏差、明确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并设计治理规则、构建智能技术治理体系、开展数字化转型风险防范的教育社会实验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何明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期,社会需要更多技能型人才,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当今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成人教育在经济转型期面临不少新问题。本文在探讨了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成人教育在经济转型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出成人教育在经济转型期发展的策略。即调整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效率,完善教学体系;改变观念,创新教学理念。
关键词:
成人教育 经济转型期 发展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岚 高薇 栾胜基
国内外现有的农业转型理论及研究多是基于社会、经济视角,很少会涉及资源环境,而农业转型发展与资源环境息息相关,研究农业转型期的资源环境特征对协调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方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状况和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分析得出我国在1952~1958年间开始进入农业转型期。然后将我国农业转型期分为三个阶段,并详细分析了各农业发展阶段的资源环境特征。
关键词:
农业转型 资源 环境 阶段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仓海
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有效治理水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全面分析水环境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水环境问题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论证了政府承担治理水环境责任的必要性。进而对现阶段政府承担的水环境治理责任进行研究,归纳出其环境治理责任主要有财政责任、制度责任、监管责任和社会整合责任。然后对水环境治理中政府责任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问题主要表现为:责任主体边界模糊、责任分布以"行政"为主导、责任履行中"越位"与"缺位"并存、责任种类中重直接投入轻间接引导。最后,提出水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应该在坚持财权与事权统一、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统一、制度设计、监管与...
关键词:
转型期 水环境治理 政府责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林
中国设计业面临着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的转变,这一转变需要以企业内部科学的设计战略管理为依托。我国设计战略管理的专业化发展,需要以观念为导向,明确设计在企业总体战略中的地位;以设计组合模式的优化为基本策略,合理安排BPO与内源设计的结合模式;以完善的设计知识管理系统为背景平台,为设计师的创意实践提供信息资源的支撑与引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宁光杰
文章运用中国转型期1998~2004年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技术应用对行业就业数量及技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应用对就业数量基本上有正的影响,同时也要求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但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不同,与理论预期不同,过程创新一般对就业数量有正的影响,而产品创新对就业数量的影响为负或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