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75)
- 2023(19264)
- 2022(16204)
- 2021(15172)
- 2020(12524)
- 2019(28797)
- 2018(28311)
- 2017(54254)
- 2016(28747)
- 2015(32501)
- 2014(32174)
- 2013(31856)
- 2012(29202)
- 2011(26556)
- 2010(26332)
- 2009(24375)
- 2008(23355)
- 2007(20359)
- 2006(18116)
- 2005(15768)
- 学科
- 济(136242)
- 经济(136099)
- 业(81289)
- 管理(78478)
- 企(58888)
- 企业(58888)
- 方法(54504)
- 农(52263)
- 数学(48123)
- 数学方法(47562)
- 中国(35120)
- 农业(34697)
- 业经(31365)
- 地方(28514)
- 财(27986)
- 学(27051)
- 制(22622)
- 贸(22583)
- 贸易(22570)
- 易(21950)
- 环境(19027)
- 理论(18071)
- 和(17986)
- 银(17926)
- 银行(17882)
- 技术(17821)
- 发(17766)
- 融(17466)
- 金融(17464)
- 行(17174)
- 机构
- 大学(413732)
- 学院(413690)
- 济(179332)
- 经济(175937)
- 管理(163473)
- 研究(143351)
- 理学(142201)
- 理学院(140695)
- 管理学(138345)
- 管理学院(137600)
- 中国(108073)
- 京(86788)
- 科学(85690)
- 农(77225)
- 财(76434)
- 所(70855)
- 中心(64924)
- 研究所(64693)
- 业大(63358)
- 财经(62126)
- 农业(59258)
- 江(58354)
- 经(56886)
- 经济学(54885)
- 北京(54666)
- 范(54462)
- 师范(54020)
- 院(51098)
- 经济学院(49279)
- 州(46780)
- 基金
- 项目(284559)
- 科学(225257)
- 研究(210113)
- 基金(208798)
- 家(181442)
- 国家(179917)
- 科学基金(155129)
- 社会(136189)
- 社会科(128858)
- 社会科学(128825)
- 基金项目(110342)
- 省(109050)
- 自然(98422)
- 自然科(96136)
- 自然科学(96114)
- 教育(95050)
- 自然科学基金(94396)
- 划(91149)
- 资助(85144)
- 编号(85112)
- 成果(68263)
- 部(63847)
- 重点(63165)
- 发(61779)
- 创(58614)
- 课题(57515)
- 国家社会(57230)
- 教育部(55025)
- 创新(54786)
- 科研(53933)
- 期刊
- 济(199324)
- 经济(199324)
- 研究(123752)
- 农(76781)
- 中国(76374)
- 学报(63967)
- 科学(60735)
- 管理(57414)
- 财(55894)
- 农业(52569)
- 大学(49808)
- 学学(47209)
- 教育(40495)
- 融(36691)
- 金融(36691)
- 技术(35647)
- 业经(35046)
- 经济研究(31524)
- 财经(30327)
- 问题(26599)
- 经(26107)
- 业(25305)
- 世界(21204)
- 技术经济(21015)
- 版(20336)
- 图书(19096)
- 贸(18900)
- 科技(18884)
- 统计(18845)
- 理论(18642)
共检索到606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魏国学 熊启泉 谢玲红
进入转型期以来,中国农村人口高彩礼婚姻屡见不鲜,彩礼水平飙升。高彩礼给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新农村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文章通过构建经济学模型,结合转型期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特征,对比转型前的农村特征,具体分析了高彩礼婚姻产生并蔓延的原因。
关键词:
高彩礼 经济条件 差距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潇晓 徐水晶
使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分析了外出务工对农村人口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及性别差异;使用质性资料对定量分析结果进行了佐证,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外出者,并且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外出和未外出人口婚姻满意度差异不显著,而男性外出务工人员的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外出者。形成这一结果的机制在于:当前农村婚姻成本的性别差异、外出后性别观念的变化和对生活艰辛更深切的体会。促进农村外出人口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更需要重视和提升外出务工女性的婚姻满意度。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婚姻满意度 性别差异 外出务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代博 程令伟 鄢盛明
近年来农村高彩礼婚姻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L塬和G塬两个地域3个高彩礼婚姻典型个案的资金转移途径分析,认为当前该地区高彩礼婚姻的资金转移路径呈现多元化趋势,且名义转移路径向实际转移路径演变,"合情理"的创造资金转移路径3个特征。基于婚姻市场要价理论对高彩礼婚姻的资金转移途径的3个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高彩礼婚姻的资金转移路径的特征是男方家庭为提高婚姻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在利益相关方兼职媒人的推动下,不断被动迎合女方家庭要价需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代博 程令伟 鄢盛明
近年来农村高彩礼婚姻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市L塬和G塬两个地域3个高彩礼婚姻典型个案的资金转移途径分析,认为当前该地区高彩礼婚姻的资金转移路径呈现多元化趋势,且名义转移路径向实际转移路径演变,"合情理"的创造资金转移路径3个特征。基于婚姻市场要价理论对高彩礼婚姻的资金转移途径的3个特征进行分析,发现该地区高彩礼婚姻的资金转移路径的特征是男方家庭为提高婚姻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在利益相关方兼职媒人的推动下,不断被动迎合女方家庭要价需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洪铭
北京市农村人口因婚姻向心迁移的问题,近几年比较突出,人数逐年增加。在农村人口迁移变动的诸因素中,婚姻迁移占很大比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郊区人口向心迁移流动的状况。这个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另一方面,又对不同地区农村人口的总量、增长速度、分布状况、男女性别比、出生率等产生直接影响。为了加深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我们调查了北京郊区一些公社的婚姻迁移情况,就此谈几点粗浅看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齐良书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国外关于婚姻的经济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在理论方面,以贝克尔为代表的国外学者运用新古典理论分析了婚姻。此外,双边匹配模型和家庭内部博弈模型也是经济学家分析婚姻时常用的理论框架。在实证方面,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婚姻习俗、离婚率和结婚率的变化、法律和政策对婚姻的影响等问题。这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学者也不乏启示。
关键词:
婚姻 匹配 博弈 婚姻习俗 婚姻变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勇
1 招赘婚姻的源渊 有关对婚姻与家庭起源的研究结果表明,从远古人类进入智人时期后,婚姻形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前后经历了乱婚、两合氏群婚、对偶婚姻直至一夫一妻制的转变。人类婚姻制度的每次转变都是与当时社会生产条件相适应的。在原始社会,对偶家庭是以母亲为中心,女子定居于本氏族,丈夫来自其它氏族,实行男到女家从妇而居的一种婚姻方式而形成的。表面看来这是与当前招赘婚姻相似的最早形式,但究其外表和内容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发生第一次产业革命后,人类生产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两性在生产中的地位再次趋向合拢,婚姻形式也逐渐发展为一夫一妻制。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随着社会发展有的壮大、有的消亡,但作为单个家庭都一直在谋求延续和抗争消亡。其中有的有女无儿户为了传宗接代就留女在家招婿上门,首开招赘婚姻的先河。我国云南省纳西族以没有女儿为绝后,家中无女,就抱养养女,或为男成员娶妻,娶来的媳妇就当“家长”或接班人,这在当地也算得上是招赘婚姻了。因此我们可以广义地称:招赘是家庭在遇到因子女性别而导致传统意识中的“绝后”现象时而采取的一种婚姻形式。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婚姻现象,而是依附于当前社会传统婚姻之上的、为了维系传统婚姻的一种补救措施。如当前招赘家庭一旦?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贇
农村彩礼治理政策频繁制定与彩礼持续上涨的矛盾凸显了治理效能亟待改进,需结合时代背景重新审视农村彩礼上涨趋势的成因逻辑。立足数字普惠金融视角,构建婚姻市场要价与支付的双边分析框架,讨论并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彩礼上涨趋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促进农村彩礼上涨,且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均有促进作用。在开通高铁、拥有孔庙、方言分化、商帮文化浓厚地区,其作用更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未婚男女同县婚嫁、女方婚前职业上升、彩礼转移及双方婚介渠道陌生化概率,促使彩礼上涨。由此驱动的上涨实质是行为决策约束受外界改变而引致的合理上涨。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农村彩礼上涨的片面否定与上涨构成的思辨不足,致使依赖文化治理、盲目限定彩礼、推崇零彩礼等治理偏倚出现。应关注非合理上涨,并援助数字普惠金融等合理上涨因素下的弱势人群。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志刚
一、历史的潜伏点 任何时代都带有它前一个时代的烙印。中国近代人口运动的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为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人口经济关系埋下了种子,而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战略选择,也是影响新制度下人口经济关系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潜伏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林婧 刘澈元
不同于以往关于农村人情消费理论或调查研究大多建立于社会学框架中,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在抽样调查数据基础上对泛北部湾中国区域农村人情礼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民的人情消费受到收入、教育水平、亲戚朋友圈子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旨在为泛北地区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农村社保制度的完善和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泛北部湾中国区域 农村 人情消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李南,马可斯·W·费尔德曼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嫁娶和招赘两种婚姻形式。由于各种社会、经济、文化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在农村中嫁娶式婚姻占绝对主导地位,而招赘式婚姻则非常少见。本文利用陕西省略阳县和三原县的调查数据,对于应时性和制度性两种类型的招赘式婚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
本文应用湖北省松滋县的调查数据,对婚姻形式和与父母共居时间的关系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后,夫妻的婚姻形式对婚后保持与 父母共居关系的时间有显著的影响。嫁娶婚姻夫妻、制度变化型和应时变化型“招赘”婚姻 夫妻在婚后与父母共居时间上呈现递增的关系,婚后5年内是最可能改变与父母共居关 系的时期。本文最后讨论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社会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树茁,费尔德曼,勒小怡
本文应用湖北松滋的调查数据 ,研究中国农村子女的性别与婚姻形式和子女为父母提供老年支持可能性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子女的性别和婚姻形式对子女为父母提供经济和家务帮助的可能性有显著的影响 ,但对提供农活帮助的可能性没有影响。据此 ,本文发现在松滋这样一个历史上嫁娶和招赘婚姻都被广为接受和实行的地区 ,女儿和儿子、嫁娶婚姻夫妻和招赘婚姻夫妻的养老功能基本上是相同的。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对解决农村社会与老年保障和男孩偏好相关问题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婚姻形式 子女 老年支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建国后的四十年间,中国农业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中始终占到80%以上,这个简单事实的人口学含义是清晰的:中国人口增长变化的历史性进程,基本上是由农村人口的增长变化决定的。 一、农村人口的增长 1949年,中国农村人口4.47亿,到1969年增为6.38亿,年平均增长率19.2‰。1982年则达到8.36亿,1949—1982年间净增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香丽
中国的农民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的出路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和农村学生不断向城市流动,为缩小我国的城乡差距以及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更有待进一步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农村人口流动之间的问题。本文以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为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因及其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农村人口的转移出路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村人口 高等教育 流动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