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0)
- 2023(12142)
- 2022(9975)
- 2021(9084)
- 2020(7698)
- 2019(17217)
- 2018(16858)
- 2017(32355)
- 2016(17208)
- 2015(18814)
- 2014(18511)
- 2013(17945)
- 2012(16223)
- 2011(14321)
- 2010(14588)
- 2009(14163)
- 2008(14274)
- 2007(13214)
- 2006(11714)
- 2005(10980)
- 学科
- 业(86470)
- 企(80849)
- 企业(80849)
- 管理(75544)
- 济(71375)
- 经济(71244)
- 业经(29172)
- 财(28570)
- 方法(27559)
- 农(25113)
- 务(21223)
- 财务(21204)
- 财务管理(21180)
- 制(21063)
- 技术(20293)
- 企业财务(20088)
- 数学(19210)
- 数学方法(19071)
- 中国(18290)
- 农业(17979)
- 体(15675)
- 划(15584)
- 策(15236)
- 理论(14529)
- 技术管理(13836)
- 和(13791)
- 体制(13720)
- 银(12738)
- 银行(12724)
- 经营(12717)
- 机构
- 学院(244747)
- 大学(239319)
- 济(106377)
- 经济(104461)
- 管理(103550)
- 理学(88481)
- 理学院(87703)
- 管理学(86823)
- 管理学院(86348)
- 研究(74199)
- 中国(61260)
- 财(54032)
- 京(49055)
- 财经(41579)
- 科学(39937)
- 江(38826)
- 经(37618)
- 农(37098)
- 所(35274)
- 中心(34611)
- 业大(31696)
- 经济学(31571)
- 研究所(30996)
- 财经大学(30488)
- 北京(30474)
- 商学(30079)
- 州(29991)
- 商学院(29813)
- 农业(28613)
- 经济学院(28342)
- 基金
- 项目(155421)
- 科学(126602)
- 研究(119564)
- 基金(115531)
- 家(98562)
- 国家(97317)
- 科学基金(86746)
- 社会(79669)
- 社会科(75477)
- 社会科学(75458)
- 省(61545)
- 基金项目(61268)
- 教育(53962)
- 自然(53944)
- 自然科(52793)
- 自然科学(52778)
- 自然科学基金(51994)
- 划(49682)
- 编号(47479)
- 资助(44825)
- 创(39224)
- 成果(38385)
- 制(36840)
- 业(36669)
- 创新(35534)
- 部(35160)
- 重点(34018)
- 国家社会(33143)
- 发(33078)
- 课题(32204)
- 期刊
- 济(126712)
- 经济(126712)
- 研究(74966)
- 中国(53280)
- 财(47314)
- 管理(47040)
- 农(36333)
- 科学(31272)
- 学报(28674)
- 融(25652)
- 金融(25652)
- 农业(24548)
- 教育(24109)
- 大学(23929)
- 技术(23323)
- 业经(22889)
- 学学(22685)
- 财经(21668)
- 经济研究(19096)
- 经(18743)
- 业(16018)
- 问题(15714)
- 技术经济(14720)
- 财会(13947)
- 现代(13129)
- 科技(12721)
- 世界(12541)
- 会计(12269)
- 商业(12201)
- 贸(11926)
共检索到379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柳 刘志彪
现有关于家族企业形成原因的研究,基本都是从文化、观念、习俗这些社会资本元素出发,本文则试图从转型制度特征下核心员工离职创业的角度对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的形成进行一个新的解释。企业的核心员工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本文认为,在经济转型时期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相对薄弱、社会创业壁垒逐步降低、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处于初级阶段等制度因素的背景下,为了防范企业核心员工离职创业导致在同一行业内形成新的竞争,在位企业往往会采取家族性治理的方式。
关键词:
离职创业 转型制度 家族企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余向前
本文对浙江412户家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大部分家族企业尚未进行初次代际传承,在今后5-10年内将出现权杖传承的高峰现象,家族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为促进家族企业成功传承和持续成长,应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信用制度,引导家族企业内部管理团队的构建,保障家族企业财产的整体性继承并尽早制定家族企业继任计划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克中
家族化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家族化民营企业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家族化民营企业在跨越转型期的过程中存在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障碍。要使家族化民营企业顺利转型需要从企业外部与企业内部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关键词:
家族化民营企业 转型期 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蒋亚奇
作为一种企业制度的家族制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初创阶段。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善、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制对中国私营企业的瓶颈制约日益严重。因此,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和产权制度创新等途径能加快和实现家族制企业的“二次创业”。
关键词:
家族制企业 二次创业 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淑文
文章以135家企业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对家族社会资本、创业导向及企业成长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资本对创新性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关系资本对风险承担性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创新性和先动性受到认知资本的影响。同时,结构资本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绩效,关系资本有助于企业竞争绩效和潜力绩效的提高,而认知资本对企业潜力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家族社会资本、创业导向和初创期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链中,创业导向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家族社会资本 创业导向 企业成长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建安 陈凌
组织在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制度环境中生存,市场的、家族的、政治的、传统的制度逻辑对组织提出不同的甚至是冲突的要求,共同定义了合法性、意义等重要的价值观和思维框架。组织在这些外在制度压力下选择最适合组织利益的行动逻辑,导致企业在目标、战略规划、战略执行与控制、职业化、传承以及组织绩效上的异质性特征。中国家族企业治理的优势和劣势,不能脱离以"家"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并存的制度转型特征。民营企业体现出强大的韧性和适应力内生了特殊的治理安排。但适应性行为并不意味着制度环境改善的必要性降低,制度环境恶化最终会将众多利益相关者陷入多输的格局。本文以第十届创业与家族企业国际研讨会上交流...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制度环境 转型经济 家族企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海丽 杨从杰
利他行为是一种角色外行为,它能提高同事的工作绩效,最终有利于团队或组织的有效运作。本文研究家族企业非家族企业员工的利他行为。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特征、工作特征、动机、社会网络、领导行为、群体凝聚力和文化价值观等。针对这些因素,作者提出招聘员工时进行人格测试;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奠定培养员工利他行为的基础;建立集体主义导向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家族企业 非家族员工 利他行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小元 林嵩 李汉军
本文关注的是新创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问题。基于创业导向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运用中国京津冀地区407个新创家族企业的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导向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导向对新创家族企业的成长具有正向影响。并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构建家族涉入影响新创家族企业创业导向作用效果的理论逻辑,实证研究家族涉入对创业导向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家族涉入负向调节创业导向与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家族涉入程度越高,创业导向对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越弱。涉及到创业导向维度,只有前瞻性维度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家族涉入负向调节创新性维度、风险承担性维度与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针对创业者和新创家族企业的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小元 林嵩 李汉军
本文关注的是新创家族企业创业导向的问题。基于创业导向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框架,运用中国京津冀地区407个新创家族企业的样本,实证检验了创业导向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导向对新创家族企业的成长具有正向影响。并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构建家族涉入影响新创家族企业创业导向作用效果的理论逻辑,实证研究家族涉入对创业导向和新创家族企业成长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家族涉入负向调节创业导向与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关系,家族涉入程度越高,创业导向对新创家族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越弱。涉及到创业导向维度,只有前瞻性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潘建林
本研究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背景下提出了义乌企业内创业命题,并比较了启动创业与内创业模式下义商创业行为差异。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尝试用企业内创业启动、执行、考核和维持四阶段模式概括义乌企业内创业一般模式,并提出了企业主非人格化转变、企业组织结构"双元制"变革的四维内创业支撑体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安成
与非家族性企业创建过程不同,家族性是家族创业行为所独有的特性。具有亲情或血缘关系的家族创业者之间强调奉献和关爱的利他行为,形成家族创业行为的集体性创业智慧即家族性社会认知。本文通过对思凡公司12年的创业历程分析发现,家族性能形成具有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的家族性社会认知,而创业行动可以增强家族性社会认知能力;由家族性产生的集体性社会认知有利于家族创业机会识别和把握、资源能力改进和创业组织形式动态演变。研究表明,以不断提高的家族性社会认知为驱动力,组织认知模式和创业行动路径选择之间互动形成了家族企业创业活动演进过程。
关键词:
家族创业 家族性 社会认知 案例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学儒 檀宏斌 费菲
家族企业国际化创业有两种常见模式:生而国际化和逐步国际化。前者可按生产和销售在单一或多个地区分为四种类型,而后者可按其国际化进程分为六个阶段。在国际化创业的不同类型和阶段,家族控制的成本与收益有所不同。文章通过构建一般化模型,直观地解释了家族控制成本收益曲线的变动,指出了家族控制两难权衡的一般方法。
关键词:
家族控制 创业 生而国际化 逐步国际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艳双 刘书敏 王蜜 于树江
家族企业接班人拥有家族和企业的双重身份,其创业行为受到企业内外部多个因素的影响。本文基于上市家族企业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家族企业治理、制度环境与家族企业跨代创业之间的复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驱动高跨代创业和非高跨代创业的路径具有非对称性,产生高跨代创业的路径有知人善任型、家业驱动型、继任者自驱型和文化引领型,产生非高跨代创业的路径有家族管理缺失型、管理团队束缚型、家族使命缺失型和内外环境交困型。本研究可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和治理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提出的有利于跨代创业实践的管理启示可助力家族企业的长远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嘉欣 储小平 谢俊
本文基于管家理论,探讨了伦理型领导对家族企业员工管家行为的影响机制,尤其是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和预期愧疚感的中介作用及两者中介效应的比较。通过对家族企业234位员工的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伦理型领导对家族企业员工的管家行为有正向影响;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及预期愧疚感在伦理型领导与员工管家行为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和预期愧疚感的中介效应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炳德 陈士慧 窦军生 朱建安
如何提高家族企业传承的有效性是迫切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在保持家族控制的前提下,代际创业成为破解困境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家族层面探索代际创业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促进代际创业等相关问题,通过资源的供给和使用视角梳理研究现状,指出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家族—企业—家族"的新研究框架,并对存在的研究机会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以提升学界对代际创业的兴趣,关注传承和创业相结合的实践,更好地理解"家族"在"创业"中的作用。
关键词:
代际创业 家族创业导向 家族层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