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1)
2023(11601)
2022(10014)
2021(9467)
2020(7886)
2019(18254)
2018(18150)
2017(35610)
2016(19516)
2015(21523)
2014(21528)
2013(21238)
2012(19341)
2011(17358)
2010(17049)
2009(15435)
2008(14731)
2007(12788)
2006(10858)
2005(9327)
作者
(55214)
(45636)
(45135)
(43357)
(29115)
(21909)
(20653)
(18084)
(17254)
(16274)
(15581)
(15271)
(14344)
(14296)
(14086)
(14044)
(13815)
(13595)
(12973)
(12880)
(11378)
(11025)
(10985)
(10390)
(10268)
(10227)
(10019)
(9977)
(9164)
(9008)
学科
(73589)
经济(73506)
管理(56914)
(52080)
(44226)
企业(44226)
方法(35570)
数学(30787)
数学方法(30450)
(20612)
中国(18539)
(18263)
(17450)
业经(16622)
地方(14895)
(12999)
理论(12643)
(12497)
技术(12460)
财务(12436)
财务管理(12414)
(12315)
贸易(12311)
农业(12264)
(12051)
(11959)
企业财务(11845)
环境(11579)
(10916)
银行(10873)
机构
大学(269616)
学院(266947)
管理(108945)
(102384)
经济(100094)
理学(95549)
理学院(94475)
管理学(92897)
管理学院(92394)
研究(88196)
中国(63009)
(56866)
科学(56645)
(47733)
(43974)
(42972)
业大(41376)
研究所(40501)
中心(39543)
财经(38665)
(36982)
北京(35542)
(35349)
(35173)
师范(34837)
农业(33875)
(32320)
(30570)
经济学(30480)
财经大学(29184)
基金
项目(191225)
科学(150170)
基金(139321)
研究(138286)
(121862)
国家(120878)
科学基金(103840)
社会(86393)
社会科(81872)
社会科学(81851)
基金项目(74735)
(74353)
自然(68818)
自然科(67230)
自然科学(67215)
自然科学基金(65990)
教育(62982)
(62933)
资助(57151)
编号(55800)
成果(45153)
重点(42373)
(42118)
(39930)
(39883)
课题(37975)
创新(37169)
科研(36938)
教育部(36026)
大学(35482)
期刊
(106377)
经济(106377)
研究(76739)
中国(46140)
学报(45029)
科学(40717)
管理(38484)
(38308)
(35766)
大学(33505)
学学(31598)
教育(29025)
农业(27003)
技术(21435)
(20418)
金融(20418)
财经(18309)
经济研究(17332)
业经(17216)
(15476)
图书(14620)
问题(13780)
科技(13736)
(13717)
理论(13685)
实践(12715)
(12715)
(12449)
技术经济(12208)
现代(11899)
共检索到372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杏发  
当前,政府系统局部存在隐性合谋现象,即负有监管责任的权力部门,对被监管方的不当行为,装聋作哑,采取"自愿被骗"的行为策略,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被监管方也往往能够获益。"自愿被骗"实际上是一种政府争利卸责机制,其发生有一定的必然性,在社会公众无法有效监督的情形下,"自愿被骗"基础上的合谋是监管方和被监管方理性选择的结果。隐性合谋会导致政府系统的能力和权威下降,影响政府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给社会公众实质性监督权,加强制度建设,可以防范政府隐性合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汤凌霄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汹涌浪潮中,随着我国经济转轨期间金融风险的日益显性化,如何构建金融安全网,尤其是明确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及其行为规则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在研究国外最后贷款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隐性最后贷款人的概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和行为特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提出了必须加快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显性最后贷款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起宏  李双燕  万迪昉  
将隐性激励方式引入合谋理论研究,建立了公共部门组织的政府—监察者—执行单位间的三层委托代理模型,重点考察了声誉机制和监督强度对合谋合约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监察者和执行单位越关注自身声誉,子合同转移支付效率就越低,合谋越不容易发生;而外部监督强度越高,合谋被发现的概率越高,合谋越不容易发生。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维达  罗英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职能和角色已发生重大转变。但这种转变还未到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公有产权的无限放大,在法权和意识形态上对国家权力高度集中的支撑,其长远影响还未消退。政府职能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特征,表现为政府行为诸多不规范。因此,从转型期的经济关系特别是产权关系出发,探讨政府行为不规范的根源及规范政府行为的途径,有利于约束和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政府职能和角色的转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仓海  
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有效治理水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全面分析水环境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水环境问题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论证了政府承担治理水环境责任的必要性。进而对现阶段政府承担的水环境治理责任进行研究,归纳出其环境治理责任主要有财政责任、制度责任、监管责任和社会整合责任。然后对水环境治理中政府责任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问题主要表现为:责任主体边界模糊、责任分布以"行政"为主导、责任履行中"越位"与"缺位"并存、责任种类中重直接投入轻间接引导。最后,提出水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责任应该在坚持财权与事权统一、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统一、制度设计、监管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玉波  唐莹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分析转型期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实质内涵与演变历程;从弥补地方财政支出、加速城市化发展进程、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方面,论证了土地财政模式的正面效应;从侵害农民利益、诱发土地寻租与腐败违法、形成地方政府届际不公平、导致经济实体空洞和金融风险方面,论证了土地财政模式的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建立完善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征地补偿制度、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界定政府对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及征收形式方面,提出改革与完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的基本思路。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品良  张诗婷  
随着当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这种传播环境下,我国各级政府为了更好地树立执政形象,正确处理舆论危机,加强与民沟通,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相继建立了政府网。然而,从做大做强的要求来看,政府网与民互动传播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对创新社会管理还没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这集中体现在政府网互动传播的内容不饱和上。而要对其进行优化,就必须从处理该机制中各主体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着手,调和他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整合他们分散的行为和理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道忠  
政府隐性负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而且在目前表现得相当突出 ,这给政府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隐性负债大致可分为直接的隐性负债和或有的隐性负债两种类型 ,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隐性负债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要从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内收入所占比重、体制改革、政府与市场共同化解等多方面入手。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 ,建立风险分担的机制和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珂  王涛  
加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是维持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文章主要对我国地方财政收支可持续性及政府显性和隐性债务现状进行评估,运用财政非线性反应函数测算地方政府债务上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地方财政运行中存在"财政疲劳"现象;当前地方政府仍具有充足的债务空间,地方政府债务上限为191%;债务风险主要受经济增长速度和实际债务利率影响,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可以防范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文章最后提出创新地方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明晰政府职能与规范支出边界、构建差异化地方税体系、健全基层政府财力保障机制、加强政府投资绩效管理等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吉富星  
近年来,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方式多、隐蔽性强、规模大,导致隐性债务底数不清、风险累积较大,造成监管与治理难。隐性债务呈现形态多样化、复杂化趋势,识别要坚持"穿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从最终财政资金偿还这一本质及财政预算管理来界定。隐性债务实质是指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约定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或违法提供担保,或以承担救助责任等方式举借的债务或表外负债。基于有息负债及债务矩阵视角的预估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未来举债空间有限,局部风险、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短期看,关键要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缓释存量债务风险。但长期看,更应关注债务的投资效率、债务可持续及相应制度安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少波  黄文青  
我国现行的《预算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严格禁止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大都程度不同地以各种方式举债。为了绕开《预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筱楠  孙夫祥  郑凯伦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新冠疫情冲击,使得遏制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了当前政府工作重心之一。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总基调下,研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在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概念界定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隐性债务风险传导路径及影响。其次,探讨了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困境,并选取我国首个无隐性债务省份—广东省,总结其化解隐性债务的经验。最后,结合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化解困境及国内经验,提出助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启示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美涵  
本文运用波兰克瓦 (Polackova)的政府隐含性债务 (ContingentGovernmentLiabilities)概念 ,结合“马约”中一国公共债务余额占GDP不超过 6 0 %规定 ,对我国政府隐性债务的特征作了道义责任性、偶发性和未纳入预算最终由政府承担的兜底性等概括 ,并指出我国存在着的巨额政府隐性债务的风险性以及防范化解这些风险对实施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迫切重要性。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博森  吕元稹  
随着债券市场违约常态化,违约风险成为当前我国债券价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因此,研究债券发行主体及其实际控制人的财务指标和会计信息对违约风险的调整及债券价格的影响路径成为债券市场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地方政府城市投资类债券发行数据和交易数据进行回归,对比不同债务主体背后债券定价差异后发现:以地方政府为背景的城投类企业发债时,其政府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对债券定价均有重要影响;以投资性地方融资平台为债务主体的城投债,其获得的地方政府支持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衡量政府未来财务状况的隐性指标能较好地预测政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来成  李婷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其内涵外延认识不一,争论较多,成因复杂,且2015年后财政、审计等业务主管部门没有发布相应的统计数据。但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等债务主体城投债等数据观察,债务仍呈蔓延趋势,成为现阶段我国财政金融风险亟需治理的重点领域。笔者分析了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面临的紧迫形势,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文献,界定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内涵,论述了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特殊的形成机制,并厘清了边界治理风险中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厘清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边界,建立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监测和发布制度,建立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