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26)
2023(11351)
2022(9822)
2021(9252)
2020(7755)
2019(18114)
2018(18007)
2017(35218)
2016(19509)
2015(22047)
2014(21985)
2013(21925)
2012(20179)
2011(18046)
2010(17829)
2009(16286)
2008(15748)
2007(13793)
2006(12216)
2005(10820)
作者
(57732)
(47397)
(47243)
(44920)
(30321)
(22886)
(21411)
(18740)
(18198)
(17127)
(16402)
(16080)
(15145)
(15048)
(14879)
(14675)
(14321)
(14286)
(13618)
(13554)
(11965)
(11627)
(11535)
(10990)
(10711)
(10676)
(10610)
(10430)
(9664)
(9458)
学科
(74980)
经济(74877)
管理(55132)
(52808)
(43295)
企业(43295)
方法(34743)
数学(29887)
数学方法(29475)
(22258)
(21379)
中国(19991)
(18194)
业经(17333)
地方(15263)
农业(14687)
(14102)
(13074)
贸易(13069)
理论(12971)
(12674)
(12395)
(12191)
财务(12125)
财务管理(12095)
环境(11654)
技术(11527)
企业财务(11427)
(11334)
银行(11282)
机构
大学(274880)
学院(272336)
管理(108319)
(104573)
经济(102131)
研究(93717)
理学(93627)
理学院(92580)
管理学(90865)
管理学院(90400)
中国(69020)
科学(60814)
(60086)
(48450)
(48124)
(47704)
研究所(44123)
业大(43417)
中心(41761)
(39921)
北京(38444)
财经(38166)
农业(37482)
(36476)
师范(36073)
(34660)
(34251)
(32634)
经济学(30473)
技术(29374)
基金
项目(188534)
科学(146631)
研究(136184)
基金(135535)
(119372)
国家(118362)
科学基金(100373)
社会(83162)
社会科(78548)
社会科学(78520)
(73775)
基金项目(72175)
自然(67086)
自然科(65479)
自然科学(65460)
自然科学基金(64271)
(62796)
教育(61922)
资助(56574)
编号(55723)
成果(45795)
重点(42189)
(40914)
(40045)
(38949)
课题(38531)
科研(36547)
创新(36265)
计划(34772)
大学(34746)
期刊
(116139)
经济(116139)
研究(82069)
中国(51106)
学报(47181)
(43350)
科学(42454)
管理(39876)
(35819)
大学(34887)
学学(32677)
教育(31692)
农业(30200)
技术(22798)
(22462)
金融(22462)
业经(18843)
财经(18246)
经济研究(17942)
图书(15970)
(15465)
问题(15293)
(15039)
理论(14320)
科技(13621)
实践(13146)
(13146)
技术经济(12993)
(12717)
业大(12258)
共检索到399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晓鹏  刘继广  张目纲  
一、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关系的 理论探讨 理论上讲,国民收入的分配具有两种分配形式。一是初次分配,一是再分配。前者是指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当中,按照各种要素主体对产出直接作出贡献的大小给予的货币补偿;后者则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基础上,对初次分配后的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通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则称为派生收入。从经济学角度看,生产、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书祥  杜旭宇  
确立科学系统的收入分配“问题观”、正确认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准确认知并合理定位分配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重新界定一些主要分配手段之分配功能是研究和解决我国转型期收入分配问题的几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方面。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书  刘渝琳  
通过MLD指数分解分析,发现中国收入差异有明显扩大趋势,且地区间差异贡献率高,这与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相悖。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受初次分配差异与再分配差异共同影响,其中初次分配差异源于要素流动性差异和地区生产力水平差异,而再分配差异应归因于政策倾斜度。要改善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现状,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水平,必须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统筹配置资源,适度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加大教育投资,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并重视西部经济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丽华  
十七大继承和创新了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其亮点突出体现在提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蕴涵着从分配的起点至终点都要重视公平问题。厘清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公平和效率各自的内涵,有助于澄清人们在公平与效率两者关系认识上的误区并纠正实践中出现的偏差,为制定切合国情的分配政策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书祥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存在诸多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初次分配秩序混乱;机会不平等因素大量存在;效率机制不健全。鉴此,应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对策:一是加快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三是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四是切实加强对初次分配的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改革意味着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对收入分配的研究、探讨始终是理论界、改革者和广大人民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有关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作一简要回顾与展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俞建国  
目前,我国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之初的0.20左右扩大到目前的0.47,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世界银行所给出的43个国家和地区的个人收入分配资料中,我国属于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基尼系数排列第6,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0.36的平均水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珺红  唐满  张磊  
在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上,中国社会保障分配再调节功能真的"失灵"了吗?通过在实证模型中引入初次分配状况,发现:(1)初次分配环节在根源上对收入分配格局的扭曲导致社会保障分配再调节出现"失灵";(2)随着初次分配状况的改善,社会保障"逆向"分配的现象逐渐改善最终消失。在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中需要初次分配和社会保障分配两个环节双管齐下,而且只有从根源上改善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初次分配状况,社会保障的"逆向分配"作用才能有所缓解甚至消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郝彦菲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03年~201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先扬后抑,2008年达到高点0.491,其后逐年回落,至2012年为0.474,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西方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主要通过再分配环节来实现,在我国,税种收入在总税收中的比重过低,税收公平分配功能有限,调节乏力。甚至某些再分配政策存在逆向调节,使居民收入差距难以有效缓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改革力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荣华  
收入再分配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在财政分权的前提下,这种再分配职能如何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配置,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争论的重点财政问题之一。一种观点认为,收入再分配政策最好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Stigler 1957,Musgrave 1971,Oates 1972,Brown and Oates1987)。理由是,地方分权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将导致逆向选择问题。比如说,某地方政府若加大收入再分配政策力度,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余益伟  丁学娜  
日本在其快速现代化阶段(1955—1990年)以较小的社会支出规模实现了较为公平的收入分配,并未出现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而扩大的情况。日本收入再分配机制充分发挥了社会保障与税收的制度绩效,以二者的合理结构作为支撑,以关系融合形成功能互补,以与经济发展相包容的公平可持续性作为制度设计之考量,综合形成了日本收入分配调节效果。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立中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上升的大背景下,农村减贫进程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不一致性。基于此,本文在贫困分解的基础上,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减少的影响,解释上述问题。文章发现,(1)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收入不平等引起的贫困效应越强;(2)收入不平等越严重的地区,贫困对收入不平等的反映越迟钝;(3)1998年是我国农村反贫困性质发生改变的拐点。文章建议,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从以促进收入增长的开发式扶贫向以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社会保护式扶贫政策转变。并且,要实现快速的减贫目标,应当实施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发展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小瑛  
收入再分配是社会保障的题中应有之意。社会保障在收入再分配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对于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抑制和消减作用。而这种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是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作用受到抑制,甚至出现了"逆向调节"的现象,因此,我们须要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收入再分配的应有作用,调节城乡之间及不同层次、类型和区域以及代际之间的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天宇  
本文采用GE指数及其区域分解、收入来源分解方法,对中国居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的"逆向转移"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现阶段的转移性收入不仅没有起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扩大了全国、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转移性收入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程度在某些方面有所下降,但并未改变"逆向转移"的大趋势。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转移性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分割的收入再分配制度导致的城乡转移性收入分配不平等,是造成居民收入再分配中出现"逆向转移"的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