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3)
2023(10038)
2022(8720)
2021(8305)
2020(6897)
2019(16198)
2018(16224)
2017(32039)
2016(17613)
2015(19929)
2014(19988)
2013(19890)
2012(18102)
2011(16098)
2010(15906)
2009(14443)
2008(13965)
2007(12069)
2006(10611)
2005(9316)
作者
(49970)
(41060)
(40828)
(38981)
(26216)
(19732)
(18590)
(16264)
(15627)
(14780)
(14240)
(13767)
(12908)
(12897)
(12593)
(12589)
(12309)
(12290)
(11662)
(11576)
(10218)
(10038)
(9840)
(9402)
(9215)
(9170)
(9148)
(9049)
(8260)
(8065)
学科
(68329)
经济(68239)
管理(50800)
(48971)
(40137)
企业(40137)
方法(32159)
数学(27746)
数学方法(27381)
(20622)
(19681)
中国(17923)
业经(16002)
(14924)
地方(14121)
农业(13543)
(12521)
(11856)
贸易(11852)
理论(11741)
(11496)
(11342)
(11337)
财务(11272)
财务管理(11246)
环境(10741)
技术(10652)
企业财务(10613)
(10175)
银行(10143)
机构
大学(245377)
学院(244157)
管理(100934)
(94807)
经济(92601)
理学(87581)
理学院(86653)
管理学(85200)
管理学院(84764)
研究(79362)
中国(58768)
(52770)
科学(50054)
(43672)
(39706)
(37143)
业大(36320)
研究所(36028)
中心(35809)
财经(34947)
(34751)
北京(33793)
(32948)
师范(32710)
(31705)
(28914)
(28869)
农业(28748)
经济学(27442)
师范大学(26418)
基金
项目(168935)
科学(132398)
研究(125714)
基金(121714)
(105016)
国家(104104)
科学基金(89727)
社会(77501)
社会科(73299)
社会科学(73276)
(65882)
基金项目(65391)
自然(58555)
教育(57182)
自然科(57159)
自然科学(57148)
自然科学基金(56088)
(55350)
编号(52405)
资助(50239)
成果(42814)
重点(37070)
(36950)
(35574)
课题(35441)
(34985)
创新(32490)
项目编号(32449)
科研(32263)
教育部(31829)
期刊
(104200)
经济(104200)
研究(73544)
中国(42976)
学报(37131)
管理(36248)
科学(34643)
(33958)
(32364)
教育(28605)
大学(28019)
学学(26101)
农业(23819)
技术(20861)
(19822)
金融(19822)
业经(17446)
财经(16398)
经济研究(15788)
图书(14669)
问题(13877)
(13816)
理论(13456)
实践(12445)
(12445)
科技(11978)
技术经济(11845)
(11384)
现代(11183)
情报(10794)
共检索到352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书祥  杜旭宇  
确立科学系统的收入分配“问题观”、正确认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准确认知并合理定位分配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重新界定一些主要分配手段之分配功能是研究和解决我国转型期收入分配问题的几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方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晓鹏  刘继广  张目纲  
一、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关系的 理论探讨 理论上讲,国民收入的分配具有两种分配形式。一是初次分配,一是再分配。前者是指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当中,按照各种要素主体对产出直接作出贡献的大小给予的货币补偿;后者则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基础上,对初次分配后的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通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则称为派生收入。从经济学角度看,生产、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改革意味着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对收入分配的研究、探讨始终是理论界、改革者和广大人民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界有关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作一简要回顾与展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建芳  杨晓兰  
改革开放30年,人均收入在巨幅增加的同时,人们的幸福程度究竟有着怎样的变化?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世界价值观幸福数据库和其他幸福调查,对中国1990-2006年转型期间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变化作了定量分析,发现1995年、2001年及2006年收入与幸福呈正向关系,而1990年的数据则表明收入与幸福呈负向关系。这种异常现象的根源在于,收入尽管是幸福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并非唯一。因此,提高国民幸福程度不能仅关注收入的增长,还必须考虑其他多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焦方义  刘文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立中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快速上升的大背景下,农村减贫进程却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和不一致性。基于此,本文在贫困分解的基础上,运用贫困弹性的动态特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减少的影响,解释上述问题。文章发现,(1)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收入不平等引起的贫困效应越强;(2)收入不平等越严重的地区,贫困对收入不平等的反映越迟钝;(3)1998年是我国农村反贫困性质发生改变的拐点。文章建议,今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从以促进收入增长的开发式扶贫向以改善收入分配为重点的社会保护式扶贫政策转变。并且,要实现快速的减贫目标,应当实施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发展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璋  徐宪鹏  陈淑霞  
本文从中国引进式技术进步及不平衡结构增长等特征出发,建立两部门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的特点和形成机制,并从逻辑上解释了收入分配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在经济危机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背景下,改善当前结构矛盾的短期政策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即减少高端部门资本报酬,增加高、低端部门劳动者报酬),进而扩大消费需求。实证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个观点,同时,本文的研究模式为投入产出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和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妍  吴江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随着体制转变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改革开始从增量阶段进入存量阶段。在社会财富积累不断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收入的巨大差距,企业内部经营者收入与普通员工收入的巨大差距,都成为影响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作者对行业间及企业内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应对之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海峰  毛捷  
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元稳步快速地增长到2006年的16084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率达8.12%。同期,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分别从57.5%和67.7%下降到35.8%和43%①。如果以日消费1美元以下为贫困人口计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任重  陈志舟  顾文军  
转型期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是否存在着类似于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演变趋势呢?本文分析得出的基本判断是:收入差距呈现总体扩大趋势,还看不到类似于“倒U假说”的演变趋势。本文对影响转型期收入差距的因素作了分类分析,通过对体制、发展、政策和开放四个方面影响因素的考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演变的原因和机制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书祥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存在诸多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初次分配秩序混乱;机会不平等因素大量存在;效率机制不健全。鉴此,应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对策:一是加快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三是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四是切实加强对初次分配的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立人  
作者认为,当前,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其类型有六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差距扩大;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灰色行为造成的收入差距扩大。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以下对策:深化工资改革,纠正平均主义;深化市场改革,保证公开、平等的市场竞争;加强和优化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缩小"剪刀差";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稽征;坚持反腐败斗争,反对一切"寻租"行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邹东涛  和春雷  陈小琴  
一、体制转型期的居民收人分配原则.中国政府策动下的市场化改革,通常被描述为渐进式改革.渐进式改革的基本涵义就是“增量改革”,即先在传统的国有经济的周围积极发展和培植非国有经济成分,通过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和体制环境的日趋改善,再逐步改革旧的体制.经过15年市场化的渐进式改革,中国的国民经济运行体制呈现出“双轨并存”的基本特征,即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并存.但是,毫无疑问,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本型式的地位已经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正在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主导体制.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体制转型期的制度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人伟  
一、引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12年。在这个时期内,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篇文章拟集中考察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方面所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例如,在改革过程中,由于指令性计划范围的逐步缩小,或者说,国家直接控制的部分逐步缩小,整个经济生活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两个系统(这里所说的计划专指指令性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富华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客观描述了经济转型期我国收入分配关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种特征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