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06)
- 2023(11283)
- 2022(9614)
- 2021(9104)
- 2020(7640)
- 2019(18016)
- 2018(17868)
- 2017(35298)
- 2016(19561)
- 2015(22191)
- 2014(22678)
- 2013(22379)
- 2012(21314)
- 2011(19515)
- 2010(19975)
- 2009(18954)
- 2008(19115)
- 2007(17637)
- 2006(15805)
- 2005(14324)
- 学科
- 济(81367)
- 经济(81276)
- 管理(54444)
- 业(53363)
- 企(39492)
- 企业(39492)
- 方法(34508)
- 数学(30697)
- 数学方法(30355)
- 农(26655)
- 中国(26363)
- 财(22585)
- 制(18033)
- 地方(17992)
- 农业(17843)
- 贸(16892)
- 贸易(16885)
- 业经(16797)
- 易(16414)
- 学(15326)
- 银(15080)
- 银行(15048)
- 行(14365)
- 融(13002)
- 金融(13000)
- 务(12854)
- 财务(12819)
- 财务管理(12775)
- 策(12635)
- 理论(12261)
- 机构
- 学院(286934)
- 大学(284437)
- 济(119652)
- 经济(116731)
- 管理(106006)
- 研究(98094)
- 理学(89312)
- 理学院(88242)
- 管理学(86749)
- 管理学院(86187)
- 中国(76562)
- 京(61003)
- 财(59160)
- 科学(58390)
- 所(50631)
- 农(47547)
- 江(46015)
- 中心(45588)
- 财经(45497)
- 研究所(45129)
- 经(40909)
- 业大(39821)
- 北京(39122)
- 范(38951)
- 师范(38627)
- 农业(37324)
- 州(37155)
- 经济学(36991)
- 院(35008)
- 经济学院(33566)
- 基金
- 项目(175268)
- 科学(136352)
- 研究(132244)
- 基金(123891)
- 家(106281)
- 国家(105308)
- 科学基金(89138)
- 社会(81810)
- 社会科(77365)
- 社会科学(77340)
- 省(68896)
- 基金项目(64985)
- 教育(61601)
- 划(58066)
- 编号(56516)
- 自然(55510)
- 自然科(54105)
- 自然科学(54088)
- 自然科学基金(53078)
- 资助(51630)
- 成果(47838)
- 课题(39639)
- 重点(39418)
- 部(39123)
- 发(38999)
- 创(35325)
- 性(34346)
- 教育部(33393)
- 项目编号(33169)
- 创新(33082)
- 期刊
- 济(139149)
- 经济(139149)
- 研究(91147)
- 中国(57114)
- 财(45881)
- 农(43595)
- 学报(40138)
- 科学(37470)
- 管理(37386)
- 教育(33834)
- 融(31914)
- 金融(31914)
- 大学(30184)
- 农业(28669)
- 学学(28115)
- 技术(25140)
- 业经(23563)
- 财经(22407)
- 经济研究(22218)
- 问题(20499)
- 经(19311)
- 贸(16229)
- 业(14640)
- 理论(14640)
- 技术经济(14370)
- 图书(14240)
- 商业(14180)
- 统计(13882)
- 现代(13839)
- 国际(13379)
共检索到443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姚雪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的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城市中的贫困人口逐渐增多,而且数量庞大,这些城市贫困群体的出现不仅有悖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而且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实行有效的对策予以救助,保障城市贫困群体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关键词:
转型时期 城市贫困 反贫困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瑛 陈建东
基于有关贫困定义的主要英文文献,文章回顾了贫困研究的早期成果,特别是对贫困的定义。评述了贫困和贫困线定义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定义的优缺点;介绍了中国的贫困现状以及关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最后根据上述讨论,提出了我国反贫困战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贫困 贫困线 定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景舒 齐一璇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城市中贫困居民的数量不断增加,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对城市贫困规模、贫困程度、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在阐释导致城市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制定“国家反贫困法”等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城市贫困 社会保障 国家反贫困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陆红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城市贫困问题是转型期一个全新的社会经济问题。作为一个热点问题,它既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心。合理地解决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要求,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首先阐释了城市贫困的含义,并对城市贫困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大超
中俄两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 ,转型期都经历了此前不曾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尽管两国选择的转型模式不同 ,转型期经济发展速度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但目前两国却共同面临着贫困问题。在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贫困数量与贫困发生率、贫困的地域分布以及基尼系数等问题上 ,中俄两国具有明显的对比空间。反贫困是中俄两国转型期的共同选择。它对于维护两国的政治秩序、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转型 反贫困 基尼系数 生活质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贵凰 宋迎昌
随着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贫富差距的拉大,城市贫困问题已备受关注。基于统计数据测算,我国目前城市合理的贫困线大约在人均年收入7500~8500元之间,贫困人口数大约为5000万人,是目前低保标准和受保人数的2倍左右。受到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其中东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最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研究深刻分析了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依照我国国情提出城市贫困监测、城市经济发展、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力资本投资及反贫困路径的拓展等多方面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贫困 贫困标准 反贫困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鹏 余小方 程飞
在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是:(1)经济贫困与环境贫困共存;(2)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共存;(3)返贫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应纠正反贫困工作中的偏差,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农业造血功能,促进农业自强。
关键词:
中国农村 贫困 反贫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桂蓉
目前人们主要从经济、能力和权利三方面来定义和衡量贫困。在人们对贫困成因的阐释中,个人、社会和自然因素是各有侧重。文章从文化视角,遵循文化-制度-经济的思路,尝试用整合的方法来探究转型期中国城市农民工贫困发生的机理,从而为反贫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民工 文化断裂 制度排斥 制度失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红霞
为了了解开封市城市贫困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开封市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全市贫困规模、现状、特征及成因进行推断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困对策供参考。一、调查方法:1.调查目的:了解开封市城区居民贫困规模、状况及原因,探索解困对策。2.调查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吉乔,杜德斌
随着改革的深入 ,90年代以来在下岗职工日益增多和失业率上升的同时 ,我国城镇贫困化正日益蔓延和加深。文章在归纳城镇贫困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 ,指出城镇贫困化的内在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及贫困者自身素质 ,进而提出治理贫困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晨辉 薛东前 罗正文
基于西安市居民收支状况的调查数据,利用F-G-T指数和转移矩阵方法从宏观整体和微观个体两个角度分析了转型时期西安市贫困的变化趋势,并揭示其动态演化的空间模式。结果表明:1990—2011年西安市城市贫困状况有大幅度的改善,但在2000—2011年的改善不明显,尤其是在贫困的深度和强度方面;贫困分布特征由圈层结构变为扇形结构;城市的重点发展地区减贫抑贫效果最为显著;老工业区返贫状况突出,流动人口集聚地区贫困状况变化比较剧烈;西安市的城市贫困演化呈现出以内城区为中心的变形"同心圆"状与"扇形"复合的"T"型空间结构模式,内城返贫区与脱贫返贫混合区交错,并随城市发展向南扩展,东西两翼呈圈层结构包围在内城周围。贫困状况及其演化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方向、社会经济转型和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贫困是指社会成员因收入过低而难以维持自身或其家庭人口的基本生活,并陷入生活困境的状态。贫困可以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泛指基本生活没有保证,温饱没有解决,人口简单再生产不能维护或难以维持;相对贫困是温饱基本解决,人口简单再生产能够维持,但低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 张建 朱玉春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不仅是我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焦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多维贫困的准确测度是有效攻克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环节。基于秦巴山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1325份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运用A-F指数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存在明显的交叉性与多维性贫困,致贫原因亦复杂多样。依据测算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度贫困地区的反贫困路径: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深度贫困区生活条件;积极发展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提升深度贫困区人力资本水平;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健康网络,强化深度贫困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确实做到社保兜底;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动,拓宽深度贫困区农村居民收入渠道;重视深度贫困地区综合发展,有计划地推进深度贫困区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慧
贫困发生代际转移是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在中国农村部分贫困群体内部,贫困及致贫因素形成了较明显的代际转移。农村贫困代际转移的演化与我国体制转型推进带来的社会变迁具有关联性和同步性,并表现出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明显的区域特点。农村贫困的代际转移很大程度上是由贫困家庭各类资本的缺乏及受外部制度排斥所共同导致的。要应对该问题,应针对农村贫困代际转移形成的影响因素,对公共政策、制度等进行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
转型期 贫困 代际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